清和_分節閱讀_241
情況對己方不利,天子明顯偏向武將一方。 能寒窗苦讀位列朝堂,沒一個是腦袋里塞棉花的。暫時蟄伏以待時機,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解縉等人突然沉寂下來,讓孟十二郎很是憋悶。明明準備打一場惡仗,拳頭揮出去,卻打在棉花上,渾身的力氣都沒了用武之地。 武官們倒是整日里笑口常開,沒了動不動就朝自己噴口水的酸丁,當真是解放區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 少了言官們成堆的彈劾奏章,通政使司的工作效率蹭蹭拔高,腳步明顯輕快許多。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參上一本,負責勘合封存奏章的通政參議也煩。不仔細辨驗是失職,仔細查閱則會發現,大部分言官遞上的奏本純屬沒事找事,著實是浪費精力和時間。 如此一來,朱棣每日的工作也輕松許多。就算和老爹一樣熱愛工作,他也沒興趣累死自己。比起對著滿篇之乎者也的奏本,他寧愿跨上戰馬,提起長刀,和北邊的韃子干上一架。 做皇帝不是個輕松的職業,但能盡量減輕一下工作量,終究是件好事。 對于壓下了文官氣焰,間接減輕自己工作量的孟清和,永樂帝是越看越順眼。 被皇帝看順眼,大多意味著兩件事,要么升官,要么發財。 對自己看好的人,朱棣一向很大方。 大筆一揮,賞金百兩,敕封孟清和為北平留守行后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年后赴任。 接到敕令,孟清和狠狠掐了自己一下,真疼,絕對不是做夢。 正二品都督僉事,比指揮還高了一級。這是人坐在家里,餡餅就砸破屋頂掉在了頭上? 鄭和將敕令交給孟清和,臉上笑得愈發喜氣。 “咱家恭喜興寧伯高升?!?/br> “鄭公公客氣?!泵锨搴团c鄭和是老相識,說話少了許多顧忌,“在下也要恭喜鄭公公高升?!?/br> 半月前,鄭和升任內侍監太監,位列王景弘之上。在司禮監和御馬監沒抖起來之前,內侍監是大內二十四衙門中的權威部門,作為管理所有宦官的部門頭頭,鄭和堪稱太監中的第一人。 宮里的宦官和宮人,見到鄭和,都要尊稱一聲“鄭公公”。有這個待遇的,除了鄭和也只有侯顯及王景弘寥寥數人。 不到級別敢稱公公?絕對是削尖了腦袋找死。 接下旨意,孟清和笑呵呵的送出兩錠金子,是熟人,該做的程序也不能免。 鄭和也沒客氣,袖子一攏,業務很熟練。之后同孟清和告辭,轉身去定遠侯府。 “找沈侯?” “對,咱家這里還有一份敕令是給定遠侯的?!?/br> 孟清和咧咧嘴,請鄭和稍等,回身去后堂,不到片刻,一身藍色常服,只以玉簪束發的沈瑄走了出來。 饒是鄭和心理素質再強大,也有片刻的愕然。 看定遠侯這樣子,想是在伯府習慣了? 見鄭和愣愣的出神,沈瑄又不說話,孟清和只好出聲,“侯爺是在這里接旨,還是回府?” “回府?!?/br> 沈瑄站起身,一身常服接旨是對天子不敬,就算是今上義子,在這些方面也不能馬虎。 “鄭公公,請?!?/br> “侯爺先請?!?/br> 沈瑄客氣,鄭和比他更客氣。 作為永樂帝重用的宦官,能讓他如此客氣的人并不多。非是鄭和一步登天,本性跋扈,而是所處的位置決定他必須這么做。 無論對世子,高陽郡王還是外廷官員,都不能深交。 一個內廷宦官,結交大臣,討好皇子,嫌命太長了? 被皇帝看在眼里,就算不掉腦袋,內侍監太監的位置也要換人了。 走出伯府,鄭和仍在想著定遠侯與興寧伯的關系果真深厚。 沈瑄想的卻是,下次過府,順便把官服朝服也一起帶來。不然遇事跑一趟,總歸是麻煩。 孟清和,目前正一個個的摸金元寶,雙眼放光中。 升官了,發財了,再來一個美人,人生就要圓滿了。 當夜,沈瑄照舊翻墻過府,孟清和正捧著易經研讀。 看著沈瑄隨手帶來的朝服和公服,孟清和眨眼,這是要常駐? “恩?!?/br> 沈瑄走到桌邊,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孟清和拿起和公服放在一起的金牌,看清刻印,瞬間不淡定了。 “后軍左都督?” “恩?!?/br> “正一品?” “恩?!?/br> “……” “怎么?” “沒什么?!?/br> 孟清和單手撐頭,滿心憂傷,他以為自己升官的速度已經夠逆天了,但和某人相比,也就是個渣。 人和人果真不能比,一比都是淚。 沈瑄放下茶杯,單手托起孟清和的下頜,啄了一下他的嘴唇。 憂傷頓時飛了。 “子玉?” “該歇息了?!?/br> 俯身,一把將人撈起來,熄燈,有話床上談。 身為大明都督,就該武將作風,干脆利落。 翌日,沈侯神清氣爽的換上朝服,孟清和打了個哈欠,捏捏額角,一臉的沉思。 他開始認真考慮,如果和這個美人搭伙過日子,自己究竟是吃虧還是占便宜。從本質上看,吃虧的可能性明顯更高。 仰頭,嘆氣,就是看上了,還能怎么辦? 正想著,沈瑄已轉身將他從塌上拉起,溫熱的巾帕覆上面頰。 孟清和長舒一口氣,看著眼前的男人,玉帶朝服,七梁朝冠,修眉烏眸,俊雅無雙。 又捏了捏額角,好吧,認真說來,他也不是那么吃虧。 天未亮,各府門已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