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分節閱讀_119
“這個姓杜的幕僚是哪里出身?” “好像是從北平投奔而來?!?/br> 楊鐸站起身,“帶回去?!?/br> 被驚嚇一回,腳還在發抖的紀綱又被拉回了帳篷。 孟清和被叫醒,迷迷糊糊的看向楊鐸。 “孟僉事,此人說李景隆麾下有一姓杜的幕僚,是從北平投奔而來?!?/br> “哦?” 孟清和一下精神了,拽過紀綱的衣領,“這個姓杜的叫什么?多大年紀?家住北平哪里?什么時候到李景隆麾下的?” 紀綱被衣領勒得臉色發紅,卻不敢用力掙脫,只能艱難的開口說道:“他叫杜平,年過而立,只知道家住北平,具體哪里實在不知。之前隨瞿都督的軍隊一起進入德州,后被曹國公收為幕僚?!?/br> 名字年紀都對得上,孟清和向楊鐸點點頭,兩人都沒想到,杜平不僅活著,還成為了李景隆的幕僚。 “紀綱,”孟清和擺出最親切的笑容,“想不想榮華富貴?” 紀綱猶豫片刻,一咬牙,想! “想不想官運亨通?” 更想! “想不想環肥燕瘦美人繞膝?” 點頭的同時雙眼發光,絕對想!不能更想! “那好?!弊飷旱淖ψ哟钤诹思o綱的肩膀上,“只要你幫一個小忙,這些都能成為現實?!?/br> “在下肝腦涂地在所不辭!” “好!” 孟十二郎笑得愈發真誠,忽悠未來的錦衣衛指揮使,當真是很有成就感??! 一旁的楊鐸和軍漢們同時刷新了對孟清和的認識,比起以力服人,果然還是利誘更加有效? 不愧是讀書人,了不得。 翌日,紀綱起了個大早,按照孟清和的吩咐,通過熟識的文吏給杜平帶了消息。 自到德州之后,杜平亦是憂心在北平的家人,聞知有北平退來的兵卒都要打聽一二。紀綱也因此同他說上了話,這次特地托人給他帶信,杜平自然不會起疑,很快派人來見了紀綱。 “這幾位兄弟都是從北平過來的,一路躲避燕軍,偶然間得知了一個重要消息,報告主帥絕對是大功一件!” “何事?” “你且附耳過來……” 就在孟清和等人在德州開展工作時,燕王府也迎來了一位身份特殊的客人。 曾同御史韓郁極力反對齊泰黃子澄等削藩激進派,建議皇帝實行推恩以削弱藩王的高巍。 在朝中兩派大臣為皇帝的一道命令吵得不可開交時,高巍獨辟蹊徑,壓根不參合這些烏煙瘴氣的鳥事,趁著齊泰黃子澄等激進派暫時轉入地下,接連對皇帝上疏,大談親親之情,人倫之義,并主動申請出使北平,說服燕王罷兵。 建文帝的確是腦袋有坑,但也認為高巍此舉不可行。 燕王是誰?豈是幾句話就能說服的? 能公開造反的主,是擺事實講道理就能搞定的? 不過,建文帝也為高巍的這種精神所感動,特地召見了他,明白告訴他這件事不靠譜,不能做。 結果高巍不聽勸,把建文帝的好意揉成團又扔回了他的臉上。 甭管建文帝如何苦口婆心,就一句話,“臣愿使燕,曉以禍福?!?/br> 遇上這樣的建文帝也沒辦法,只能揮揮手,想去就去吧,回不來可別怪他。 高巍大義凜然,“為國效忠,哪有瞻前顧后,畏首畏尾之理!” “愛卿真不考慮一下?” “不用考慮!”高巍一拱手,“陛下,臣去了!” 看著高巍的背影,建文帝半天沒出聲。 難道高愛卿沒發現,他最后那句話有多不吉利? 燕王對高巍的到來也感到驚奇,敢這個時候來北平,膽子夠大! 果然,高巍很快向燕王證明了他有多么的耿直,多么的剛直不阿,多么的大膽,多么的……想找死。 “太祖升遐,皇上嗣位,不意大王與朝廷有隙……昔周公聞流言,即避位居東。若大王能割首計者送京師,解去護衛,質所愛子孫,釋骨rou猜忌之疑,塞殘賊離間之口,不與周公比隆哉!” 不等高巍說完,燕王就怒了。 連連冷笑,你小子知道自己在誰的地盤上嗎?竟敢這么胡說八道? 讓他主動交出地盤財產,砍掉心腹的腦袋,把兒子送去南京當人質,再給那個黃口小兒負荊請罪? 當他沒長腦袋?! 高巍似乎沒看到燕王黑成鍋底的臉,仍在滔滔不絕,“……大興甲兵,襲疆宇,任事者得借口,以為殿下假誅左班文臣,實欲效漢吳王倡七國誅晁錯,大王獲罪先帝矣!” 如果把怒氣分個等級,朱棣的怒火絕對飆升到了刻度表的最高值。 起兵靖難,打的就是洪武帝訓詔的旗號,高巍給他扣上個獲罪先帝的帽子,無異于爬上旗桿,把桿上的旗扯下來,扔到地上踩兩腳,順便吐幾口唾沫。 這還能忍,他就不是朱棣! “夠了!” 燕王暴怒,拔刀就要砍人。 等在暖閣后的道衍和尚連忙奔出;好說歹說勸住了他。 高巍不能殺,至少現在不能! 朝廷遣使赴燕,全天下都看著,把高巍砍了,是痛快了,靖難的大旗也扯不住了。 皇帝免了“jian臣”的官位,親自派遣使者同燕王對話,燕王卻二話不說把人砍了,這不是造反還是什么? 燕王知道自己是造反,可靖難這塊遮羞布必須披著! 無奈,朱棣只得令人把高巍暫時押下去,自己跑回屋里釘建文帝的小人。 故意的,一定是故意的! 這黃口小兒夠陰險,打不過他,派姓高的來是要氣死他! 燕王的怒火不斷飆升,必須找人揍一頓才行,德州的李景隆再一次不幸撞到了槍口上。 見過杜平,順勢被帶到中軍帳前接受盤查的孟清和,即將把砍人的刀子送到燕王手里,成為李景隆悲劇的最大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