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書迷正在閱讀:vpo18.com無人生還(黑化 囚禁)、我身體里有一列火車(NPH)、系統讓我做的那些事兒、離開無限游戲之后(H 1V3)、國王的信徒[異世重生]、將世界捧到你面前、請到我懷里[重生]、夙愿成雙、渣攻想跟我復婚[雙重生]、女主打錢逼我談戀愛(快穿)
微風拂過,送來一縷縷清涼之意。 立在長階下,依稀可以看到殿閣之中熱鬧的歡宴。大堂人影幢幢, 歡聲笑語,高聳的幾層涼臺半卷的珠簾后珠圍翠繞,衣香鬢影。 臺下,一班懷抱琵琶、篳篥、箜篌、胡琴、羯鼓、牙牌、金鈴的樂伎坐在樓臺西側的氈毯上,笙歌陣陣。 臺上, 身著彩衣的舞伎隨著樂聲翩翩起舞。 瑤英下了馬車, 立在階前, 抬頭仰望矗立在高臺之上的亭閣,衣袂翻飛,面龐皎然生光。 月臺上等候多時的年輕男子怔怔地看著她, 半晌才回過神,幾步沖下長階, 站定在她面前, 氣喘吁吁,臉色蒼白,神情局促。 瑤英含笑道:“三郎?!?/br> 鄭景沉默地看著她, 忽然伸手攥住她的手腕:“公主……跟我走吧?!?/br> 瑤英一怔。 鄭景臉紅到了脖子根,結結巴巴地道:“有件事我沒對公主提起過……鄭家之所以向秦王提親,不是因為我父親看重門第,而是因為……因為我愛慕公主?!?/br> 話說出了口,他臉紅得更厲害,腦袋垂得低低的,渾身發燙,頭頂幾乎能冒出幾縷煙來。 “鄭家求親……求親之前,我……我見過……見過公主?!?/br> 七公主可能早就不記得了,鄭景卻是銘刻在心。 第一次見到七公主的時候是桃李爭妍的春天。魏郡兒郎、小娘子相約出城賞春,鄭景和庶出的長兄賭氣,摔下了馬,滿身泥濘。 族兄、姐妹們坐在馬背上,居高臨下,嘲笑他不中用。 鄭景滿身泥濘,腿被韁繩纏住了,怎么都爬不起來。長兄就在一邊遙遙觀望,等著他出聲求救,他心中屈辱,不愿張口。 幾個紈绔少年驅馬圍著他打轉,故意掀袍解帶,作勢要羞辱他。 突然,一道鞭聲凌空而至,頭梳雙螺髻,穿銀紅衫、石榴裙的七公主驅馬沖下山坡,一鞭子打退了領頭的紈绔少年。 少年郎們大怒,正待調笑七公主幾句,看到勒馬停在杏林邊、漫不經心朝這邊看的李仲虔,嚇得直哆嗦,立馬一哄而散。 七公主提鞭,輕輕挑開了鄭景被纏住的右腿,留下一個奴仆照應他,撥馬轉身,奔著李仲虔去了。 鄭景摔落在一灘爛泥中,仰起臉,目送少女遠去。 她臉上的笑容讓葳蕤的十里杏林黯然失色。 后來鄭景在李家私宴上再次見到聲名遠播的李家女公子,發現她和自己第一次見到的少女很不一樣,她嫻靜溫婉,舉止端莊,一點都不像那個提鞭在春風中肆意馳騁的少女。 鄭景第三次見到七公主是在銀杏泛金的秋天。 那晚李仲虔在王府設宴,他應邀赴宴,席間被長兄的好友戲弄,吃多了酒,誤入王府后院。 他走到一座亭閣前,醉中隱約聽見女子嬌柔的談笑聲,心知中計,慌忙躲進階下的牡丹花叢之中。 亭閣中紗簾高卷,彩燭輝煌,食案上碗碟琳瑯,擺滿山珍海味,十幾個濃妝艷抹、珠翠滿頭的王府姬妾或坐、或臥、或立,正含笑觀看庭中一名女子起舞。 少傾,樂曲聲停了下來,女子含笑朝正席拜了拜,姬妾們笑道:“阿柳這一舞不如七娘的好!” 柳氏不依,姬妾們攛掇七娘和她比試。 一名梳雙螺髻的嬌艷少女大大方方地站了出來,脫了鞋履,站在圓毯之上,舉起手中金鈴,含笑環顧一周,慢慢扭動腰肢,羅衫飛揚,燈火照耀下雪白肌膚若隱若現。 鄭景臉紅心跳,不敢多看,卻又呆呆地舍不得挪開目光。 他生平從未見過如此美麗的舞蹈,嫵媚曼妙,柔中帶剛。 腰肢風擺柳,橫波如春水。 少女跳到一半,鄭景被一個高大的護衛揪出牡丹花叢,臉上挨了好幾拳。 閣中貴婦叱他是登徒子,他結結巴巴地解釋。 少女走到廊檐下,香汗淋漓,羅衫下豐肌如雪,瞥鄭景一眼,笑著對護衛道:“阿青,他是我阿兄的客人,多半是吃醉了誤闖進來的,送他出去罷?!?/br> 護衛應喏,送鄭景還席,確認他是鄭家三郎,這才放他離開。 鄭景酒醒之后悄悄打聽,得知李瑤英那晚跳的是拓枝舞。 第四次見到七公主時,他正是在平康坊觀看胡姬跳拓枝舞。 每一次都狼狽萬分。 也正是這幾次狼狽的見面讓鄭景知道,七公主并不是長安紈绔少年口中那個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貴主。 她如此美麗,如此明艷,又是如此的鮮活而真實。 她會仗義地解救被譏笑折辱的少年,俏皮地和兄長撒嬌,得意地和王府姬妾斗舞,冷淡地驅趕紈绔少年,乖巧地應對世家貴婦。 她也會害怕,也會彷徨無助。 晚霞熊熊燃燒,長階上灑滿燦爛夕光。 鄭景攥著瑤英的手,抬起頭,臉上依舊漲紅,鄭重地道:“我仰慕公主,此心可昭日月,秦王不在了,我會像秦王那樣,好好照顧公主,敬重公主,公主想去騎馬就可以去騎馬,想跳舞就跳舞……” 他停頓了很久,“我實在不忍看公主踏進高臺?!?/br> 七公主這一去,就是羊入虎口??! 瑤英看著鄭景,臉上慢慢浮起一絲淺笑:“三郎,謝謝你?!?/br> 少年的愛慕情真意切,含蓄羞澀,即使或許只是他的一時沖動,也值得被善待尊重。 “我阿兄素來不喜歡書生,我先前還疑惑,他怎么會挑中你……”瑤英笑了笑,“他沒有看錯人,三郎,你是個值得托付終身的人?!?/br> 鄭景喉頭滾動了幾下,羞愧地道:“我實在無能,保護不了公主,也救不了秦王……我……” 瑤英打斷他的話:“你已經幫了我很多忙,我都記在心里?!?/br> “公主隨我離開吧……”鄭景喃喃。 瑤英搖搖頭,“三郎,五歲那年,我被拋在戰場上,所有人都說我已經死了,我阿兄不顧忠仆的阻攔,一個人穿過戰場去救我。那時還在打仗,阿兄在死人堆里挖了幾天才找到我,亂兵還沒走遠,我們不能暴露李家公子女郎的身份,阿兄帶著我往北逃,我走不了路,阿兄就抱著我,背著我……” …… 李仲虔那時候只有十一歲,背著瑤英東躲西藏。 沒有吃的,李仲虔就去挖草根,去抓洞xue里的蛇和老鼠,舍下臉面去乞討,去和其他流民搶奪任何可以果腹的食物。 沒有鞋穿,李仲虔撕下衣裳包住她的腳,自己卻光著腳板翻山越嶺,腳底都磨爛了。 遇上亂兵燒殺搶掠,李仲虔背著瑤英逃命,他幾年沒練武了,又還是個孩子,身板不像后來那么壯實,跑得不快,好幾次差點被追上。 有一次瑤英從他背上掉了下去。 馬蹄聲就在耳畔響起,瑤英趴在草地上,沒有出聲。 奔逃中的李仲虔還是很快發現她不見了,回頭,看到身陷亂軍包圍的她,目眥欲裂。 其他一起逃命的流民朝李仲虔大叫:“傻小子!快跑??!快跑??!” 瑤英趴在地上,心里也在叫:快跑啊,阿兄,快跑??! 李仲虔沒有跑。 他甚至沒有一刻的遲疑,毅然掉頭朝她跑了過來,不顧那一柄柄寒光閃閃的長矛,撲到了她身上,把她牢牢護在身下。 他們僥幸逃過一劫,李仲虔只受了點輕傷。 流民罵李仲虔傻:“這次是你走運,背著這個病秧子,你遲早得死!” 李仲虔沉著臉不說話,抱著瑤英,把身上唯一的一塊餅喂給她吃。 瑤英不肯吃,她知道自己是哥哥的累贅,哥哥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 李仲虔面色陰沉,掰開瑤英的嘴巴,把餅掰碎了一點點喂進她嘴里:“小七,乖,阿兄不會拋下你?!?/br> 瑤英哭著搖頭。 李仲虔捏住她的下巴,狹長的鳳眸一眨不眨地盯著她,目光陰鷙:“小七,你聽好了,你不是阿兄的累贅,阿兄一定會帶你回家。你活著,阿兄帶你回去,你死了,阿兄也要把你背回去。所以你得好好活著,懂了嗎?” 五歲的瑤英又感動又有點害怕,擦干眼淚,吃了幾口餅,剩下的一小半推給李仲虔:“阿兄也吃?!?/br> 李仲虔接了餅,還是沒吃,藏進了袖子里。 那小塊餅最后還是留給瑤英吃了。 …… 時隔多年,回想當年逃命時的種種,瑤英還是紅了眼眶。 “三郎,假若你有位兄長如此待你,他身臨險境的時候,你會不會舍己救他?” 鄭景眼圈微紅,點點頭。 瑤英一笑:“當年,我阿兄想過帶我和阿娘離開……可是他才十一歲,阿娘需要精心照顧,我又多病,在外流落的日子,我斷了藥,所以不能下地,阿兄每路過一個坊市就去求郎中幫我看病,我們沒有診金,也買不起藥,那些人自然不會為我診治,阿兄很自責……” 十一歲的李仲虔明白,憑他一個人,沒法給瑤英安穩的生活。 正如他們回到魏郡之后,李德的幕僚說的那句話:二郎,只有待在魏郡,夫人和女公子才能在亂世之中平安順遂,才能有源源不斷的昂貴藥材調養身體。 瑤英低頭,輕輕拉開鄭景的手:“阿兄怕護不住我和阿娘,不敢韜光養晦,披上戰袍領兵作戰,可他的身份是圣上的忌諱,也不能像其他皇子那樣隨意嶄露頭角,他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干脆放浪形骸,隨波逐流,即使這樣,他還是讓我和阿娘這些年過得自自在在?!?/br> 她不是李德喜愛的公主,但是京中誰敢欺負她? 瑤英抬起頭,目光堅定:“現在阿兄有難,我要救他,不管代價是什么?!?/br> “我不會跟你走?!?/br> 鄭景無言以對,失落地垂下雙手。 半晌后,他抬起發顫的手:“我送公主去涼臺?!?/br> 瑤英朝他笑了笑,搖搖頭:“不,這條路,我自己走?!?/br> 鄭景嘴巴張了張,沒有說什么,站在原地,目送他愛慕的女子踏上長階,窈窕的身影漸漸沒入無邊的暮色之中。 涼臺高閣之上,觥籌交錯,笑語喧嘩。 暮色漸沉,閣中已經燃起數百支蠟燭,燈樹參差錯落,燭火輝煌,宛如漫天繁星墜地,銀河燦爛。 不過,當頭挽高髻、盛裝華服的瑤英走進帷閣之中,滿室閃耀的燭光霎時黯然失色。 席上眾人不約而同地停下交談,呆呆地望著她。 位于正席側邊的諸胡部落首領更是直接打翻了酒碗,目瞪口呆。 瑤英迎著無數道潮水般涌向自己的視線,眸光沉靜,一步一步走到正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