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書迷正在閱讀:vpo18.com無人生還(黑化 囚禁)、我身體里有一列火車(NPH)、系統讓我做的那些事兒、離開無限游戲之后(H 1V3)、國王的信徒[異世重生]、將世界捧到你面前、請到我懷里[重生]、夙愿成雙、渣攻想跟我復婚[雙重生]、女主打錢逼我談戀愛(快穿)
瑤英步履蹣跚, 拖著沉重的腳步踏出大殿。 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承諾。 作為交換,李德也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 瑤英從沒指望一番控訴就能喚醒李德的良知, 她離開東宮之后立刻進宮,為的是搶在李玄貞進宮之前和李德做一場交易。 遠嫁和親必然會賠上性命,既然活不久了, 不如再做一筆買賣。 和李玄貞交易,是為了讓飛騎隊救出李仲虔。 和李德交易,則是為李仲虔回京以后打算。 大概是震驚于瑤英的果決,離開前,李德突然看了她許久, 指了指龍案前一塊有磨損痕跡的地磚:“七娘, 你看?!?/br> 他環顧一圈。 “這座大殿被燒毀過, 前朝的后宮妃嬪就是被關在這里,一把火燒了個干凈,到處都需要修補, 瓦要換新的,地磚要重新鋪, 太極殿必須重新起地基……?!?/br> 朝臣多次奏請整修宮殿。 李德批示:“儉以養性, 靜以修身,新朝初立,不宜大興土木?!?/br> 他厲行節儉, 令各處正在興修殿宇的工程停工,只命宮人將宮室內部重新粉刷了一遍就搬入居住,下令禁止各地進貢奇珍異寶,尤其是那些所謂的祥瑞。 皇帝儉樸,朝臣自然不好大肆鋪張,世家豪族之間剛剛興起的奢靡攀比之風很快就被壓了下去。 李德道:“七娘,誰不喜歡鮮衣華裳?誰不喜歡恢弘氣派的殿宇?朕不是苦修的和尚,朕也愛奢侈享受,朕也想住高大敞亮的屋宇?!?/br> 他頓了一下,話鋒一轉:“可是朕是皇帝?!?/br> 還是一個在群雄并立的時代登基不久的皇帝。 遠遠還不到享受的時候,身為君主,他必須以身作則。 他是皇帝,他必須事事謹慎,他必須提防所有的人,他必須運用一切可以運用的手段來平衡朝堂。 瑤英語氣平靜:“舅舅曾對阿兄說過,有些人目光短淺,只能看到一時的富貴,有些人目光長遠,看到的是幾年后,幾十年后,甚至是幾百年,幾千年。舅舅自小體弱,想平定亂世而不得,他和圣上一見如故,志趣相投,他說,圣上看到的就是幾十年后,幾百年后?!?/br> 當年蠻族南侵,世家紛紛逃往南方避禍,朱氏一族冒著滅族的危險毅然留下,守護無處可逃的百姓。 朱氏立國時,民心所向,眾望所歸。 然而這個在滿目瘡痍中建立起來的王朝只強盛了一代就迅速衰落,最終徹底滅亡。 謝無量和李德曾經就此有過爭辯。 李德認為,前朝滅亡,根本原因不在民亂,不在末帝昏庸,而是世家豪族之間的互相爭斗,是腐敗的吏治。 朱氏曾經試圖挽救王朝,他們大力提拔寒族,改革吏治,推廣科舉,激起世家的警覺,朝堂內斗不斷,皇室子弟互相傾軋,引發幾王之亂,繼位的君王一個比一個殘暴昏聵,天下大亂,改革一敗涂地。 李德說,若他登基,絕不會輕易向世家妥協,他會鞏固皇權,收攏兵權,讓寒族壓制世家,不讓前朝的幾王之亂重演。 世家已經無法阻擋寒族的崛起,他們早就該順應時勢,謀求其他方法保全家族利益。 謝無量憂國憂民,有著和李德一樣的長遠目光,他深知家族對權力的壟斷,也明白只要世家再次主掌朝堂,必定和皇權之間有一場曠日持久的暗斗,而暗斗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動蕩不安。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新的魏朝,必須在建立之初就打下牢固的根基,掃平所有威脅,徹底改革吏治,避免前朝的弊病。 如此,才能長治久安,讓百姓得以居安樂業,遠離戰火。 謝無量身體孱弱,不能像祖輩那樣奔赴戰場殺敵,但是那絲毫不影響他為平定亂世積極奔走。 只要能讓百姓過上富足安樂的日子,他不介意去輔佐別人。 他見過一個又一個割據一方的豪杰,最終遇到了李德。 謝無量對李德寄予厚望,認為李德雄才大略,深謀遠慮,會是那個結束亂世的明主。 于是,即使深知李德本性,即使預見到將來兔死狗烹的結局,謝無量依然選擇給李德一個合作的機會。 他不怕被鳥盡弓藏,只求李德善待自己的meimei。 瑤英望著層巒疊嶂的屏風前漫進殿內的燦爛光暈,臉上沒有一絲波瀾。 “圣上,舅舅將你引為知己,即使你借著冷落謝家來警告其他世家,他也沒有抱怨過什么……可惜他其實根本沒有認清你,他以為你一定會記得對他的承諾,好好照顧我阿娘?!?/br> 瑤英聲音一低,“舅舅肯定沒想到,你居然連這個最簡單的承諾都做不到。你也有私心,你無法面對唐皇后的死,無法化解長兄的恨意,遷怒于我阿娘和我阿兄?!?/br> 東宮針對李仲虔,李德難道不知情? 他知情。 他沒有出手干預。 李玄貞為母仇所困,謝貴妃和李仲虔母子就是李德用來打磨李玄貞的磨刀石。 他無法掩蓋對身邊的人的無情無義。 李德沉默。 瑤英接著道:“我在荊南收治流民,開辦書館,刊印書冊,讓更多的寒門子弟能讀得起書……可是我不敢讓圣上知道這些,因為我知道,即使我所做的事情是利國利民之舉,圣上也不會因此嘉獎我,圣上只會懷疑我別有用心,進而懷疑到我阿兄身上?!?/br> “圣上,我雖然是女子,也懂得家國河山之重,但我并不認同圣上對我阿娘和阿兄的種種不公,不認同圣上用滿門忠烈的謝家來警示其他世家?!?/br> 一代君王,連忠烈之士都要算計,讓他們含恨與九泉之下,天下百姓又會怎么對待英烈之士? 舍己為公、奮不顧身的英雄豪杰不該被如此輕慢。 李德不配為她和李仲虔的父親。 也不配為謝無量的知己。 瑤英說完,迎著燦爛的光照,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剛走出大殿,強撐著積攢的力氣如潮水般盡數褪去,兩腿發軟,頭重腳輕。 瑤英不禁輕輕戰栗起來。 謝青的手隔著輕薄的衣衫攙住她的手臂:“貴主,我扶著您?!?/br> 瑤英定定神,靠著謝青的攙扶,一步一步走下長階。 廣場上灑滿熾烈的日光,風聲呼嘯而過,送來一陣陣檐鈴清響。 “阿青,我要嫁去葉魯部了?!?/br> 瑤英抬頭,望著萬里無云的晴朗碧空。 “我會為你寫一封薦書,你可以去投軍。軍中正是用人之際,你武藝高強,以后一定能在軍中嶄露頭角?!?/br> 謝青扶著瑤英,姿態恭敬,面無表情地道:“我是公主的護衛,公主去哪里,我就去哪里?!?/br> 瑤英抬眸看他:“你就不怕一去不回?葉魯部游牧而居,以游蕩搶掠為生,我這一去,這一生都不會回來了?!?/br> 草原之上比中原更加動蕩,更加野蠻,部落之間互相殘殺,葉魯部落現在強盛一時,轉眼就會敗在其他部落鐵蹄之下,消失得干干凈凈。 她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謝青臉上依舊沒什么表情,平靜地道:“那便一去不回?!?/br> 瑤英笑了笑。 出了廣場,瑤英抖得更厲害了,臉上浮起密密麻麻的虛汗,牙關咬得咯咯作響。 謝青二話不說,直接抱起她,將她從頭到腳裹在披風之中,護在懷里,護送她回王府。 長史看到疼得不停顫抖的瑤英,老淚縱橫。 瑤英攥住長史的手,斷斷續續地囑咐:“胡伯……我沒事……三天之后我就好了,你派人去把我阿娘接回來……” 長史哭著點頭。 “就好了……”瑤英蜷縮成一團,“很快就好了……阿娘和阿兄以后安全了……” 她沉沉睡去,嘴角微微翹起。 第26章 不后悔 太監總管跪在龍案前, 往狻猊香爐里添了幾片綠絲郁金,香煙氤氳, 淡淡苦香浮動流淌。 李德望著瑤英離開的方向, 出了一會神,忽然問:“你覺不覺得七娘很像一個人?” 太監放下鎏金銀勺, 小心翼翼地答:“七公主國色天香,有幾分圣上年輕時的風采?!?/br> 若說看眉眼,七公主誰都不像, 諸位皇子公主中,只有她是一雙又大又修長的媚眼。 李德嘴角扯了一下,“富年,你說這世上最懂朕的人是誰?” 太監斟酌了一會兒:“自然是先皇后?!?/br> 李德臉上笑出細密的皺紋,鳳眸閃過惆悵之色。 他這一生只愛過唐盈一個女人, 但是唐盈從來不曾懂他, 她要的是一個一心一意的丈夫, 一個溫馨圓滿的家,而不是一個帝王。 “這世上最懂朕的人是謝無量?!?/br> 太監臉上有驚詫一閃而過。 李德明白太監心里在想什么:既然謝無量最懂您,您怎么對謝貴妃和她的兒女如此冷淡? 就像唐盈當年一次次質問他一樣:郎君愛我敬我, 為何還要娶其他女子? 因為他不僅是李德,還是無數將士效忠的魏郡大將軍。 唐盈死后, 很多人問李德:后悔嗎? 剛剛失去唐盈的李德當然后悔, 他一夜白頭,雷霆大怒,將所有怒火全都撒到謝滿愿和李仲虔身上。 唯有一個人, 從沒問過李德后不后悔。 他冷靜地替謝滿愿整理了行裝,將她送走避禍,要求李仲虔棄武從文,從此專心研讀書卷,一輩子都不要再碰一下那對擂鼓甕金錘。 忙完一切后,他回到荊南,再也沒踏出荊南一步。 最后死在了荊南。 這世上唯一懂李德的人死去了。 這世上他唯一真心愛過的女人也化成了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