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書迷正在閱讀:vpo18.com無人生還(黑化 囚禁)、我身體里有一列火車(NPH)、系統讓我做的那些事兒、離開無限游戲之后(H 1V3)、國王的信徒[異世重生]、將世界捧到你面前、請到我懷里[重生]、夙愿成雙、渣攻想跟我復婚[雙重生]、女主打錢逼我談戀愛(快穿)
李玄貞成了世子。 謝氏心如死灰。 子不殺伯仁,伯仁卻因子而死。李玄貞覺得謝氏是逼死唐氏的罪魁禍首,對謝氏和她所生的兒女恨之入骨。 李瑤英的生母正是謝氏,二郎李仲虔是她的同胞哥哥。 唐氏臨終前叮囑兒子將來一定要為她報仇。 書中李玄貞一直牢牢記得母親的囑托,借他人之手逼死謝氏,設下陷阱害死李仲虔,連謝家的遠房旁支也沒放過。 至于謝氏的小女兒,書中只是一筆帶過,連名字都沒取,可能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 …… 李瑤英無語凝噎。 發現自己是個名不經傳的早夭角色,而手握兵權的長兄時時刻刻想著怎么折磨自己的阿娘、哥哥,肯定還會順手殺了自己,該怎么辦? 李瑤英曾試著和李玄貞和解,發現此路不通。 李玄貞對謝家的恨意根本無法化解。 她只能先下手為強。 結果這條路更走不通。 李玄貞是男主,有大氣運,大機遇,明明經常身陷險境,最后關頭總能化險為夷,有如神助。 李瑤英幾次出手,不僅沒傷到李玄貞分毫,還落得一個遍體鱗傷。 有時候她只不過是在心里默默盤算怎么為難李玄貞,馬上就會頭疼欲裂,渾身難受。 李瑤英想起書中兩大鐵律: 男主哪怕被刀捅得滿身窟窿,就是死不了。 誰傷害男主,誰就會遭天譴,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李瑤英朝天翻了個白眼。 難道只能認命,等著李玄貞掌權后揮刀殺了自己和二哥? 李瑤英不服氣,一邊提防著李玄貞,一邊另尋保命的計策。 這些年她小心應對李玄貞的手段,保住了阿娘謝氏和二哥的性命。 按照書中所寫,李仲虔本該在一年前殞命,謝氏也會在隨后不久服毒自盡,李瑤英暫時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她知道自己更改不了最終的結局,只是讓阿娘哥哥多活幾年罷了。 那又如何呢? 多活一天是一天。 …… 街角食肆人頭攢動,胡餅出爐,香氣愈發濃厚,鬧哄哄的人聲遙遙傳來,現世安穩。 李瑤英收起思緒,踏上石階。 親兵上前敲響院門。 里面傳出罵罵咧咧的聲音,一個二十多歲、白凈清瘦的青年拉開院門,掃一眼肅立在李瑤英身后的健奴親兵,眉頭緊皺:“貴主登門,有何指教?” 李瑤英粲然一笑:“春暖還寒,聽說杜郎這些時日有些咳嗽,我過來看看?!?/br> 眼前這個落魄青年名叫杜思南,本該成為李玄貞的左膀右臂,陷害二哥李仲虔的毒計就是他的主意。 李瑤英在兩年前找到這個郁郁不得志的書生,阻止他成為李玄貞的謀士,讓李仲虔比書里多活了一年。 杜思南神情冰冷,目光落到李瑤英頰邊浮動的笑靨上,一口氣不上不下噎在嗓子眼里,冷笑連連。 “杜某微賤之身,當不起貴主的關照?!?/br> 李瑤英并不在意杜思南語氣里毫不掩飾的譏諷之意,立在階前,含笑瞥一眼巷子角落。 一個鬼鬼祟祟的身影站在那里觀望了一會兒,轉身沒入晨輝中。 是李玄貞的人。 李瑤英唇角微翹。 她殺不了李玄貞的得力謀士,給他們添點亂還是可以的。 第2章 第一謀士 七公主姿容韶秀,燦若春華。 長安世家兒郎爭相求娶,從來不將皇室貴女放在眼里的七宗五姓門閥子弟為她逞兇毆斗。 如此佳人主動登門探望自己,換做其他人,必然欣喜若狂。 杜思南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不僅不高興,還一肚子邪火無處散發。 他看著門前笑意盈盈的七公主李瑤英,氣得雙眼血紅。 …… 時下貴賤嚴明,雖然這些年兵禍連綿,仍然不能動搖世家大族的地位,世家和寒族之間涇渭分明。 別看這幾年平民出身的英才輩出,等天下平定,掌控朝堂和天下大勢的還是世家大族。 杜思南是南楚人,自負才華,從小立志要做出一番大事業,可惜出身寒微,聽說北方魏王李德和其長子李玄貞禮賢下士,唯才是舉,用人只看才能,不講門第,特意收拾行囊前來投奔。 本以為得到李玄貞賞識就能從此平步青云,一展壯志,不想半路里突然殺出一個李家七娘,徹底攪亂了他的計劃。 他為投奔李玄貞北上尋找魏軍。李玄貞身為世子,帳下已有倚重的能人異士,他不愿被李玄貞輕看,特意趕在魏軍之前抵達關中,結交本地名士,打響名聲,等著李玄貞來三顧茅廬。 原以為可以穩坐釣魚臺,沒想到李玄貞沒上鉤,魚竿就被李瑤英給拽下水了。 那時魏軍還沒進入關中平原,杜思南每天閉門讀書,偶爾出門訪友,突然遭遇一伙流匪,被綁進深山,幸得路過的商隊所救,安然脫險。 商隊首領自稱是魏郡李家的家奴,好生安慰杜思南,每隔三天派人登門探望,還遣侍女奴仆照顧他的起居。 杜思南正好想打聽李家的事,和商隊首領來往了些時日。 等他發現商隊首領是李瑤英的家奴時,立刻和對方劃清界限。 那時他想著李瑤英不過是個十二三歲的深閨小娘子,以為一切只是巧合,并未放在心上。 誰知李瑤英心機深沉,每次派遣家仆探望他時都會讓家仆抬著蓋了紅綢的擔子招搖過市,有人好奇探問,那些家仆就回答說他們是李仲虔的奴仆。 還沒等杜思南反應過來,他已投李仲虔帳下的謠言早已傳遍關中。 于是等魏軍進駐關中、李玄貞開始尋訪關中名士時,杜思南被當成了李仲虔的人。 杜思南左等右等,始終等不到李玄貞,明白李玄貞一定對自己起了疑心,不想把他這么一個可疑人物招到身邊當謀臣。 在世人看來,李仲虔對他有救命之恩,還對他頗為看重,金銀財帛流水一樣送到他家中,噓寒問暖,無微不至。 他要是改投李玄貞,先不說李玄貞信不信他的忠誠,他首先就得擔一個“忘恩負義”的罵名! 杜思南能屈能伸,想明白前因后果,決定退而求其次,主動找李玄貞表明自己的心志。 他興沖沖來到長安。 這時候李瑤英又跳了出來,親自登門拜訪杜思南。 即使他避而不見,她還是三五不時到他門口晃晃,而且每次都大搖大擺,前呼后擁,帶著幾十個甲士豪奴浩浩蕩蕩穿過半座長安城。 李家七娘花容月貌,冠絕中原,每次出宮,長安五陵少年郎都會騎馬在她身后追逐,只為多看她一眼。 她特意出宮探望杜思南,不消幾日就傳得沸沸揚揚。 杜思南氣得嘔血:這下子李玄貞對他的疑心更重了! 更讓杜思南氣結的是,李瑤英毀了他的青云之路,卻從始至終都沒有為李仲虔招攬他的意思。 她根本就看不起他,漫不經心往他門口一站,含笑說幾句話,轉頭就走,毫無真心求才的誠意。 看在別人眼里,卻是高貴的七公主慧眼瞧中杜家郎君的才華,紆尊降貴,虛心請教。 杜思南有苦說不出,還得遭受京中紈绔子弟的嫉妒嘲諷和奚落。 …… 兩年來的憤懣愁苦悉數涌上心頭,杜思南牙關咬得咯咯響。 李瑤英笑著示意健仆。 健仆挑著幾大擔柴米羊rou菜蔬等物邁進院子。 杜思南冷笑道:“無功不受祿?!?/br> 瑤英輕笑:“杜郎高才,當得起?!?/br> 杜思南胸膛劇烈起伏,很想一口血噴到七公主臉上。 “杜郎氣色不好,還需臥床調養,我就不打擾你了?!?/br> 和以往一樣,健仆剛剛放下挑擔,瑤英便提出告辭,手中軟鞭有一下沒一下地敲著掌心,顯然心不在焉。 臉上卻依舊笑意浮動,眸中滿是關切之意。 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心計,又是如此的美貌,將來必定是自己的心腹大患。 杜思南臉色鐵青。 瑤英轉身走下石階。 家將謝青牽著馬迎上前,沉聲問:“貴主,可是要回宮?” 瑤英翻身上馬,撥轉馬頭:“去西市逛逛,二哥要回來了,我給他挑一副新馬鞍?!?/br> 李德稱帝不久就帶著太子李玄貞和次子李仲虔出征,不久前傳回捷報,按腳程算,再過五六天,大軍就能返回長安。 謝青應了聲諾,回頭看了一眼杜思南,打馬跟在瑤英身后。 瑤英知道謝青肯定很奇怪她為什么對杜思南態度古怪,既不重用,又不干脆殺了以絕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