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節
書迷正在閱讀:美食主播必須十項全能、穿越成太傅家千金、貓妖和牠的主人(百合)、來自小舅舅的疼愛、偏偏、假戲真做、vpO18.Com霸總竹馬想啪我(1v1甜h)、嫁給一個和尚、vpo18.com無人生還(黑化 囚禁)、我身體里有一列火車(NPH)
好么,打架的孩子都傻了眼,看著撕下的兩頁不知所措。 其他的孩子,指責的指責,告狀的告狀…… 沒一會兒就叫來了家長。 家長一看,這么金貴的書,而且還是帶著畫的書,肯定比一般的書更金貴的,一套五本就算你們幾個小屁孩一人一本都夠分著看了,有什么好搶奪的? 看看,這糟蹋了書,還敢打架! 打架的兩個孩子,分別遭到了兩方家長的男子單打。 并且另外三個孩子一致同意,禁止這倆罪魁禍首一個月內碰到書冊。 此后那五本書就被孩子們保護得極為小心,甚至還有家長用布面給每本書包了個封皮。 這件事之后,司娓娓就暗自點頭,看來她在挑選人的時候,沒有看走眼。 司娓娓趕到石渣場的時候,已經是太陽快落山的時候了。 她想得沒錯,楊添才給她傳口信,就是估摸著明天這次應該會成功了。 跟楊添才去了最關鍵的轉化爐場看了遍,又一起吃了飯。 司娓娓這才去到宿舍區,趁著有空給五個孩子上了一堂課。 她不是沒想過,給衛星村和石渣場的小孩子們都配備上靠譜的老師。 可是就朝圩村那個條件,村里唯一的學校都只有一個老師,還是美術老師出身,就這樣的師資,怎么給衛星村和石渣場的孩子們做輸出? 而朝圩村民們,年輕人太少,壯年們也都各有各的事業,老年人倒是閑,可這不是出不來么? 而出了朝圩村的那些年輕人,每個人都像趙小二,楊添才一樣,管著一攤子,不可能專職去搞教學的。 而請本地的讀書人教孩子們吧。 一個是本地的讀書人太少了,肯到村子里來教書的那水平實在不怎么樣,而且肯定三觀不和,教出來的效果跟司娓娓想要的可差遠了。 哦,她出錢,請個酸文士回來,教男孩子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再教女孩子些:“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笑不露齒,動莫搖裙,以夫為天,女子無才便是德” 給她教育出一群被洗腦的人出來。 什么技術算術的都不會,倒是會擺起文人的譜兒來,而她們衛星村,缺的是合格的新農民,產業工人,會計,養一些只會清談賣弄的家伙做什么? 而且就算這些人以后也能學會技術,但三觀已成,就覺得衛星村的人這也不合規矩,那也不合規矩,又指不定頭腦發熱,跑去官府舉報什么的…… 那可就是在為自己培養掘墓人了。 所以說,寧可慢一點,也要保證方向是對的。 所以司娓娓不管到了哪里,甭管是朝圩村,還是衛星村,石渣場,只要有空閑,她就會去學校瞧瞧,哪怕不讓課,多觀察下一代的情況也是好的。 “上回教給了大家十二個字,大家記得怎么樣了?有沒有人能默寫下來?” 教室里點著三盞油燈,比各家的家里可都要亮堂得多。 夏天蚊子多,這教室幾乎每天都要用艾草熏過,這是石渣場的各家輪著的。 比如說現在窗戶上貼著窗紗,門上掛著簾子,屋里寬敞明亮,打掃得干干凈凈,三盞燈亮閃閃的……這條件,比各家自住的可強不少。 五個孩子,由最大的劉小哥帶頭,排成兩排坐,認認真真地拿著炭筆和小本子,聽著站在講臺上司東家的講課。 “我,我能!” 積極舉手的是何家的閨女,今年八歲,正是半懂不懂,咋咋呼呼的時候。 夜里偷偷地趴到窗戶外頭聽孩子們上課動靜的幾位家長,就都忍不住直撇嘴,滿教室的孩子就屬何秀秀最愛表現! 但何家夫妻倆卻是挺樂意的。 表現有什么不好,給主家一個好印象,將來有好活計,也能派給閨女??? 這閨女的差事當的好了,還能拉撥下親弟弟呢! 四天前司娓娓教了十二個字。 說起來她還擔心孩子們記不住,就安排每人重點學三個,之后再互相教。 但這只是美好的愿望,要是孩子學習能完全受大人安排,也就沒有那么多愛逃學厭學的學生了。 但何秀秀給了她一個驚喜。 這小姑娘居然把十二個字全都默寫了出來。 甚至每個字的意思都說得沒差。 司娓娓表揚了幾句,給了小姑娘一個小獎品,用來寫字的小本子。 衛星村有了自己的造紙坊之后,就不用再從朝圩村進口手紙了。 而造紙坊也是印畫坊的前提和基礎。 那些質量不太好的紙,就裝訂在一起,做成了這種給孩子用來習字的小本子。 衛星村和石渣場的孩子們都有,只是每人每月定量兩本,若是淘氣弄壞了弄丟了,可就沒得用了,只能讓大人掏錢再給買。 買的話一個本子三文錢,衛星村的賀氏和封大牛倒是有錢,就是石家小兄弟倆也自己攢著有點私房,但石渣場的這些人就比較節省了,三文錢買個小本子不當吃不當喝的,那真是除非娃子哭得打滾了,才舍得掏錢買一個頂上的。 但這種三文一個的小本子,放在開陽縣城的鋪子里賣,倒是賣得很不錯。 這會兒偷著聽窗根兒的家長們都在暗中使勁。 兒啊,你怎么就不說爭點氣呢? 讓個女娃子把你給比下去了! 但可惜的是,除了孩子頭劉小哥,其他的孩子,要不是默寫出來了全部生字,卻錯了意思,要不就是漏了一兩個想不出來。 這樣的成績在司娓娓看來,已經很不易了。 特別是那個年紀最小的六歲小男孩。 他能默寫出十個字來,而且說對了九個字的意思。 這肯定是平時里也沒偷懶??! 司娓娓也給了其他小孩子獎勵。 每人一沓子十頁的紙。 這要是擱在現代,誰家小學生能看得上十頁紙??? 可在這邊,不光是小孩子樂開了花,就是在外頭聽著的家長們,忍受著蚊子咬,都覺得心里美滋滋的。 他們只擔心來這邊是做苦力活做到死的。 甚至都做好了心理準備……但只要全家人能在一起,也比被拆開,天南地北的見不著強。 沒想到來了這邊,一天三頓飯,都能吃飽,時不時地還有葷腥油水。 最讓他們驚喜的是孩子們受到的優待。 聽自家娃說過,在東家村里住的那幾天,只要不淘氣,一整天都乖乖的,幫大人干點小活,每天都能有一個雞蛋。 甚至還允許娃娃們認字上課! 他們做了一輩子睜眼瞎,實在是做夢都想不到,兒子女兒還有這個大機緣! 想到當初跟他們一起在魏中人家里的那些等待發賣的人家,就會慶幸在聽了司小官人說的那些話以后,邁出了那一步。 那些人要是知道的話,估計腸子都能悔青吧? 第134章 美味佳肴 石渣場的作坊區分成兩塊,一塊是石渣場這些做工的人干活的地方。 他們主要是把那些處理過的礦渣做成能用來鋪路的石泥。 而另一塊地方,眼下只有楊添才能進。 做工的這些人知道的是,這礦渣本是有毒性的,而另一塊地方,就是處理礦渣的,去掉了毒性,剩下的渣子用來做鋪路的材料石泥,這石泥比起去山上煅石頭可方便易得,鋪出來的路平整得跟鏡子一樣的。 現在他們石渣場門口有一大塊地方,專門給那些運鐵渣的馬車??康?,就是用的這種石泥,用那粉跟水一和,往地上一鋪,刮平了等上兩天,就全齊活了。 難怪石渣場明明運來的都是鐵礦渣,卻叫石渣場呢! 而那邊說是有毒的場子,楊場長不叫進,他們當然不會進的了。 里頭都是有毒的??! 他們都是應祥縣本地人,沒見過那些被鐵礦渣給毀了的村子,還沒聽說過嗎? 當然了,這些人里也不是沒人懷疑過,會不會那個地方看管得那么嚴密,是不是在偷偷地從里頭煉點啥??? 比如說鐵? 但再一細想,就又打消了疑慮。 煉鐵多難呀! 就應祥縣土皇帝王家,一座礦山就用上了多少人? 那煉鐵師傅都是王家圈養的,師傅帶徒弟,到了歲數就給配人成親,一家子都被養著,連礦上都不能出…… 還有那些鐵礦石,聽說從地底下起上來的,有的能用有的不能用,若是用了品質差一些的,那整一爐就都廢了…… 而他們的主家,卻都是在這廢渣上做文章……想想這就跟榨油一樣,都榨過一遍二遍了,剩下的渣渣就算能有油,那才多大一點?得費幾倍的勁兒? 而楊場長就一個人,就算他有三頭六臂,本事極大,能點渣出鐵,那才能出多大一星兒的鐵???估計連把菜刀的鐵都湊不齊,有那流水般的拋費,怕是打個銀刀都能了……自然也就不會有什么不法之事,不會連累他們這些奴仆們了。 他們再怎么也不會想到,來自衛星村的主家,其實就是想要那一點點的鐵。 除了鐵之外,這廢渣里,還有銅釩鎳等金屬,硅磷硫等元素。 少歸少,但架不住細水長流啊。 再說還有副產品……石泥,這一項,就能把投入給賺回來。 目前為止,作坊里只能把水泥(石泥)給弄出來,另外的合成物的提純分流,就都不太成功。 這不,一大早,司娓娓和楊添才兩個人就開始了最新的一輪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