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節
書迷正在閱讀:美食主播必須十項全能、穿越成太傅家千金、貓妖和牠的主人(百合)、來自小舅舅的疼愛、偏偏、假戲真做、vpO18.Com霸總竹馬想啪我(1v1甜h)、嫁給一個和尚、vpo18.com無人生還(黑化 囚禁)、我身體里有一列火車(NPH)
首先,那個司小官人名下就有十幾號仆人,石渣場也是司小官人的。 他現在是看不出來那個石渣場能有什么利潤,不過從衛星村的這些出產來看,應該也不是一時沖動專門為了賠錢的。 就似這幾本畫冊,運作得好,光是在應祥縣,應該就能大賺一筆! 想到這兒,他就擺擺手,“這五本都給你!” 齊三娘正要歡呼,齊老爺又說,“不過這三本你可以先拿走,這兩本你爹我得先看過了再給你?!?/br> 雖說定下了契約,后續會送來上百本,但他之前翻看了一本,里頭的成語故事實在是生動有趣,有些成語他都不知道意思原來是這樣的…… 他雖然不上私塾了,可也要讀書??! “謝謝阿爹!” 齊三娘一聽到這話,趕緊抱起三本,給老爹行了個福禮,就一旋羅裙,如花蝴蝶似的輕快飛走了。 齊老爺瞅著自家閨女這個沒心沒肺的樣子,就又忍不住有點犯愁。 他看著司小官人能配得上小女兒,可人家司小官人還不一定能樂意呢??! 開陽縣城的黃楊街在城里并不是中心的位置。 街上的店鋪都是不大不小,中不溜的樣子。 過了年開春到現在,這些店鋪的生意是慢慢好轉起來了。 黃楊街尾的那家鋪子,原本是布莊,自從開不下去轉出去之后,這鋪子里可就熱鬧了。 一般工匠在里頭叮叮當當的,只是門窗外都蒙著麻布,讓人看不著里頭在做啥。 也有閑人或者不懂事的小兒掀開麻布朝里張望,就看著那些匠人,居然是用薄木片子來鋪地,墻都刷成了那種粉嫩粉嫩的茱萸色。 再后頭又見工人們抬著木料進出,沒過幾天又是各種箱子柜子…… 總之,是折騰了將近一個多月。 這中間,又傳出這鋪子里要招個伙計的消息,工錢一個月能有半兩。 普通伙計,半兩銀子的工錢,放在應祥縣可能還有點平常,但在窮縣開陽縣那可是難得的好伙兒了,聽說只是打打雜,每天就干四個時辰的活兒,也不要求年紀長相口才力氣大這些,五十歲的老漢可以,十五六歲的半大小子也可以,就能拿半兩銀子,聽到這個消息的街坊們,誰不想自家掙這份工錢??? 這不,消息一傳開,就有好些人來報名了。 可也不知道這掌柜的是咋選的,那小伙子眼睛挺大,可眼光不咋樣,怎么就挑了個前街婁家那個小瘸子呢? 去年鬧災,開陽縣的人家但凡有點能耐的都逃走了。 婁家也全家都跑了。 等到事平了以后,婁家回來的人里頭,就少了三個。 婁家老頭和老太太,還有婁家的大女兒。 原來婁家是去投奔外縣的親家去了,到了那邊親家也幫不了太多,一家人饑一頓飽一頓。 婁家兩個老的又疼孫子孫女,有點吃的自己也舍不得吃,都給了小的了。 最后婁家兩個老的,也不知道是餓還是病,反正是都沒活下來。 婁大就給大閨女尋了門親事,換了幾兩銀子,三袋糧食。 這婁家小瘸子婁小二跟大閨女是一母同胞所生,他就鬧死鬧活不讓大姐出嫁,婁大火一上來,就收拾了這二兒子一頓,誰想到手重了,把好好的一個兒子給打成了殘疾。 后頭聽說開陽縣平安了,婁家怕被外人占了房子,就趕緊舉家回來了。 婁家回來之后,得了官府給的救濟銀子和糧食,婁大也干起了老本行賣炊餅。 這婁小二雖說也跟著回來了,腿還瘸了,卻并不肯聽親爹后娘的話,老老實實在家里干活,根本不著家,整日不知道都在什么地方閑晃,那婁家娘子是繼室,自己又生了兩個兒子,繼女嫁了,繼子瘸了還不著家,她樂得一甩手,什么都不用管。 在街坊鄰居眼里,這婁小二雖說也挺可憐的,但再可憐也不能不聽親爹的話,不踏實干活??? 這再大一些,豈不就是混混? 誰能想得到婁小二居然在這新開的鋪子找著了活兒呢? 今日據說就是開業的時間了。 蒙著麻布的牌匾已經掛了上去。 再沒揭開之前,外人誰也不曉得這鋪子究竟是做什么生意的。 眼瞅著日頭漸高,鋪子里頭似乎有人聲響動,可就是沒開門! 不過不管到什么時候都有好奇心強的閑人,這鋪子越是賣關子,大伙就越是圍攏在門外,嘁嘁喳喳地,熱鬧得緊。 終于等到巳時,那兩扇平平無奇的大門突然就自內打開了。 開門的人有兩個,都站在門邊,一身全新的灰色短打,頭戴同色小帽,將頭發包得一絲不漏,顯得干凈又利索,一笑就露出八顆雪白的牙齒…… 縣城的平民百姓哪里見過這個陣仗,一下子就都驚呆了。 哪里還敢邁腿??! 而兩位衣著體面的官人則走出了鋪子,向著四面八方做揖迎客。 “各位父老鄉親,在下衛星村的村長,因本村有些吃用不盡的土產,想要換幾個大錢買鹽買布,因此開了這么一家小店,還請街坊四鄰多多關照……” 說話的這個濃眉大眼,方臉膛的漢子,好些人都認得。 這人是王大官人,跟縣衙里許多大人都稱兄道弟的。 關鍵似乎還跟三殿下身邊的紅人也能說得上話。 就這半年多的動靜,算得上開陽縣的能耐人了。 “咱們小店薄利多銷,占的就是一個巧字,明碼定價,童叟無期,不過呢,咱們在這條街做生意,有幸得到街坊們的照顧,為了回饋街坊們的深情厚誼,今天只要是來咱這小店買過東西的客人,都打個八折!且還贈送一張貴賓卡,日后買任何貨品,都能打個九折!” 第二位說話的小官人,聲音動聽,這內容也挺動聽的。 這個人看著也有點眼熟,消息靈通的都知道,這位是王大官人的表弟司小官人。 大伙聽得都挺樂呵,正要走進店鋪,看看都有些啥好東西,若是價廉物美的,倒不妨趁機買上一些。 誰知,那店鋪的大門,卻在這會兒,刷地給關上了。 眾人都愣了。 “這是做什么?” “這可倒奇怪,還有關門做買賣的???” “王大官人,司小官人,你們這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就聽那位司小官人笑瞇瞇地拱了拱手。 “各位街坊,前頭說了,我們這個小店里賣的都是自家的土產,有些還沒在市面上賣過,這沒賣過的東西,大伙沒見過也沒吃過用過,就死板板地擺在那兒,還要花銀子買,誰也不樂意不是?如今趁著小店開張,咱們就把這些東西給大伙展示出來,讓大家親手摸,親口嘗,親自試,大伙說怎么樣呀?” 眾人聽著都覺得新鮮。 “這倒是新鮮了,不知道怎么個展示法?” “是不是有不要錢的吃食???” “可以可以!快拿出來吧?別賣關子呀!” 只見司小官人一拍手,兩扇門就開了。 里頭先走出一隊漢子來。 這些漢子衣著短打,上穿紅,下著灰,腰里系著條紅腰帶……看著不像是賣貨的,倒像是走鏢的。 “這是干啥?” “難道是要先耍套把式不成?” 漢子們就各自尋了方位站定,互相一拉手,就形成了三道人墻。 司娓娓仍然笑瞇瞇地解釋。 “各位父老,各位街坊,本來小店開業,大伙來捧場,不管是錢場還是人場,都是小店的榮幸,但這人一多了,就難免出亂子,磕著碰著踩著的,那可就是我們的罪過了,這個,專程請了這幾位弟兄來,看著哪位要摔了,就伸把手扶住,看著要磕碰了,就來擋一擋……好了,咱們言歸正傳,就說我們店里的頭一樣土產,粉條子!” “這粉條子,是能當菜,也能當主食,做法多樣,口感極佳……我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大伙親自來嘗一嘗……現在咱們就有請現場的街坊們幫忙試吃味道,這個就是小牌子,一個牌子一份,大家不要擠,今天試吃,試用的機會都有很多,差不多人人都能輪得上。發牌子的可不光我一個……” 原來就要沖過來的人群就發現,有兩個少年在街道的另一頭站著,一人手里五個小牌子,于是瞬間分流了。 沒到一分鐘,二十個紅色小牌子就發完了。 司娓娓一拍手,“來,上酸辣粉二十碗!” 眾人目光都集中到那道大門上,只見從里頭推出一輛小車,車上整齊地擺著二十個小碗。 推車的是個年輕人,白面微胖,天生喜慶。 這白胖子就笑嘻嘻地介紹起來。 “這個酸辣粉是把我們衛星村的特產粉條子……就是這個,像是面條一樣的東西,放到高湯里頭煮好,出鍋再撒上香蔥蒜苗香菜末提味,用香醋醬油辣子調和,再加一些炸過的黃豆和花生末,那是酸辣開胃,香氣撲鼻啊……現在這二十個小碗就是請大伙試吃的。一個紅色牌子一碗,這口味是酸辣的,若是不喜歡酸,不能吃辣的,就把牌子讓給旁邊的人,下頭還有其它的試吃機會……” 圍觀的人群聽著他這介紹,都忍不住要流口水了。 心想,白給的吃食,再不能吃也得吃下去,不然不就虧了嗎? 而手里拿到牌子的人也是這么想的。 因為交了牌子才領酸辣粉,還有壯漢們維持秩序,又都是可著數的,不必爭搶,因此領酸辣粉的人都很守規矩,甚至還排了下隊。 第一個領到的是位壯漢。 他拿著比他巴掌還小的木碗就蹭到了一邊。 這木碗做的簡單,就是光光的碗,上頭啥也沒刻,里頭的酸辣粉卻看上去格外誘人。 壯漢拿起手里的筷子就大口吃了起來。 這粉本來也沒多少,最多二兩的樣子,然而壯漢吃得快,沒用兩分鐘就吃光了,甚至連口紅湯都沒剩下! 這就完了? 壯漢瞪著碗底有點愣。 “啥味呀?好吃不?” 壯漢舔舔嘴角沾上的醬汁,“還沒嘗出味來,就都下肚了啦……” 旁邊的人都轟他,“連湯都舔干凈了,還說沒嘗出味!” 也有老婦人領到了酸辣粉,卻是給自家小孫子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