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
書迷正在閱讀:美食主播必須十項全能、穿越成太傅家千金、貓妖和牠的主人(百合)、來自小舅舅的疼愛、偏偏、假戲真做、vpO18.Com霸總竹馬想啪我(1v1甜h)、嫁給一個和尚、vpo18.com無人生還(黑化 囚禁)、我身體里有一列火車(NPH)
王大軍也有這個意思。 這兩天圍墻已經建起來了,兩米高的墻,又有捕獸夾,野獸們吃過幾回虧就不敢再來了。雖說這個高度防不住人吧,但在這荒山野嶺的,各村都沒住戶了,一時半會的也不會有外敵來。 靠著圍墻起了兩排的小平房,其中一排已經住上了人,另外一排還空著。 接下來的活就是水磨的工夫,由老趙頭這個木工師傅牽頭,在附近砍些木頭,做個引水的小水車,把山泉水引到新村里來,再打幾樣小家具,鋪個木地板什么的。 余下的勞力可以把附近的荒地開出幾塊,先種上土豆,這個趙小二又很在行。 所以招人大計,這時候就能開始了。 新村看著初具規模,可要做的細活多如牛毛,不管是基建,還是養殖,耕種,紡織,都需要人手,不可能朝圩村的村民把所有的事情都弄好了,再去招人…… “招人肯定得招,但咱們去哪招呢?” 他們去省城的時候,在城外看到了成百上千的流民。 那些流民,還大多都是壯年男人,估計只要給口吃的,就能跟他們走。 但他們那時候也不敢招惹啊。 一個是還沒想出新村的法子。 二是誰知道跟著他們走的,會不會有心懷不軌的,到了半道上,來個里應外合,把他們三個一鍋端了? “省城那么遠就算了,縣城……也不要去了,咱就在這方圓百里的各個村子找找吧,就像是賀大娘那樣的我看就可以?!?/br> 司娓娓對這幾位新村民比較滿意。 封家村的幾個小孩子年紀小,現教現學,很容易就能讓他們對衛星村產生依賴和歸屬感。 賀大娘則是家破人亡,過去的村子又不可能再回去,她為了小孫女也會在新村里盡力表現和融入。 而賀大娘這個年紀,放到別的村里那都是拖累,不太可能被接受,何況現在是荒年,誰家也沒余糧,但在衛星村,不差糧食的村民們,只會覺得這位老太做飯好吃,又勤快又會來事,不會覺得賀大娘不能下地就不是勞力了。 畢竟,新村開出來了荒地,也會大量采用機械作業,用不著純靠人力那么累的。 如果真的碰到壯年流民,司娓娓反而會有點疑慮。 畢竟一個年輕男人如果反骨起來,那破壞力,那可是相當大的。 她甚至跟王大軍商量出了今年收容壯年男人的上限,最高不超過三個。 而且這三個還不能沾親帶故。 女人,老人和小孩則不在此列,當然了以目前的規模來看,今年村里最多還能再容納二十個人,二十個也是上限了。 稟承著這個原則,司娓娓帶著三個人,組成了搜救小組,早出晚歸,這樣花了十來天,總共帶回來了五個人,一位老人,兩個十三四歲的雙胞胎少年,還有一個帶著嬰兒的婦女。 這里頭,兩個少年是一對兄弟,老人是婦人的爹。 能幸存下來,都是運氣。 兄弟倆是全家人逃荒的時候,因為后媽動手腳,故意丟下了他倆,他倆幸運地在山里撿到了不知是誰家逃荒時漏下的一袋子干餅,靠著這些干餅和野菜泉水熬過了兩個月…… 第67章 忙人一個 那年輕婦人則是聽說住在鄰村的老爹病了,就帶著孩子去探望。 誰知還沒回到夫家,就聽說夫家的村子遭了難。 而那伙土匪還正要往娘家這邊的村子里來。 村民們自然是都帶著細軟各自逃跑,但年輕婦人他們三個,老的老,病的病,還有個不滿一歲不懂事的娃娃,要是躲藏的時候啼哭起來,豈不是要害死大伙? 因此村民們沒有一伙愿意帶上這三人的,他們仨可不就只好自己找地方躲。 也得虧肖老漢還記得附近的一處山岰里有片野栗子林。 他們三個人躲在山林里,這才沒餓死。 但有些東西,比如說野菜,野果子,蟲子什么的,能裹腹幾天應應急還行,時間一長,身體還是受不了的……被司娓娓他們發現的時候,三人也是快到極限了。 尤其是那六個月大的嬰兒,因為母親一滴奶也沒有了,小家伙餓得連哭聲都微弱得很。 這個最小的新村民,一來就受到了專門的照顧。 沒有母乳,就只能做了面糊,里頭兌上糖,用勺子一點點的喂給小家伙,小家伙一點都不挑食,只吃了一口就知道是能活命的好東西,幾乎是狼吞虎咽地把半碗全吃光了。 趙母都忍不住嘆氣,這么小的孩子,受的是什么罪喲! 招來了這五個人,司娓娓決定先停一停。 主要是來的人都是家破人亡,身體非常虛弱的,雖然來到了不缺吃不缺喝的環境里,但前段時間的食不裹腹,朝不保夕,已經讓他們形成了條件反射,比如說吃飯的時候,總會留一個餅或者饅頭在懷里,對聲音又很敏感,總是一副藏起自己,隨時都要逃命的樣子。 如果只有幾個人是這樣的話,在朝圩村民的帶動下,也能慢慢變好。 但要是大批人都這樣,那不定朝圩村民反而被帶偏了。 尤其是小孩子現在有八個了,都快趕上朝圩村的孩子數目了。 讓新村的小孩接受跟朝圩村小孩一樣的教育,看似公平,卻最不公平。 但也不能還讓這些小孩跟古代村子里的小孩一樣,像野草一樣無知無覺地生長。 司娓娓回了趟朝圩村。 跟著她一起回去的,還有輪班回去歇息的三個壯勞力。 在收容來的衛星村民眼里,衛星村吃得精細,還能吃飽,有結實的房子住,不用怕土匪來襲,實在是好得過份了。 可在朝圩村民們看來,洗澡不便,熱水還得燒,也沒有廁所……關鍵是還沒網! 在村里雖然只有村網,好歹跟全村一百多人連著呢,有點什么動態和樂子,大伙瞬間都能get到……相比較而言,在新村就是干活,吃飯,到了天黑連電燈也沒有,更別說娛樂了,所以這條件就很艱苦了。 因此每隔一個月,就讓大伙回去輪休半個月。 司娓娓才回到村委自己的辦公室,電腦都還沒打開呢。 就有三個人來找她了。 老楊頭,林剛,還有孔金順的老媽。 老楊頭先搶了個有利位置,一臉得洋洋得意。 “小司村長,給你看看……” 說著他從隨身帶著的挎包里拿出一件半米長的鐵器,在司娓娓面前晃晃。 “是誰說我老眼昏花,手也抖了,造不出這精細玩意兒來著?” 他雖然年紀大了點,可一身的技術還在呢! 別以為他不知道,村里有些愛說閑話的老漢和老婆子們,就在那兒背后說他啥呢! 哼,這沒技術的人,就算年輕十幾歲也就那樣! 司娓娓雙眼一亮,“呀,楊二爺爺你把這弩箭給造出來啦!您真是太厲害了!” 老楊頭揚起下巴,手撫著自己那幾根白胡子。 “這有什么,圖紙都是現成的,瞄一眼咱就照著打就行!” 站在辦公室外頭沒進琮的學徒目光斜瞟,沒揭穿老漢光琢磨那圖紙上的零件就好幾宿沒睡的事實! “要不,咱出去找個地方試試效果?” “要要要!” 司娓娓激動地就往外走。 出來時順手抓了林剛當壯丁,孔金順的娘沒落著說話,索性跟了出來。 村委的其他人聽見動靜,就都跑出來了。 孔來富,崔小強,耿老二,孔金順等等一干人將老楊頭圍在中間,一起出了村委大院,尋找著合適合的試驗場地,這下子,就連長年在村委大院墻根下哂太陽的老漢們,也跟上來瞧熱鬧了。 最后在村委大院后頭那一塊空地上,有個水泥臺子,有人麻溜的在水泥臺子上擱了好幾塊厚木板,木板后頭用磚頭頂著。 老楊頭拿起弩箭,瞇起一只眼,一腿曲,一腿伸,瞄準那塊板子就拉動了機關。 “嗖”的一聲,頭一支箭壓根就沒挨著目標,反而是飛上了旁邊的大樹,沒幾秒的工夫,就從樹上連枝帶葉地掉下一只小麻雀,小麻雀四腳朝天,翻著白眼…… 眾人發出一陣哄笑。 “楊二哥啊,你這一箭準??!” “是不是準星沒弄對呀!” “這要是拿去打仗,費半天箭,那敵人還好好的呢!” 孔金順,耿老二這些人比老楊頭輩份矮,還不敢笑,那些個閑著的老漢們可是毫不留情,一個個說著俏皮話,把個楊老頭氣得吹胡子瞪眼的。 “大伙別笑,這新東西剛制造的時候,肯定是要有點小波折的,不管怎么說,這個箭的殺傷力還是挺大的,大伙看這個麻雀,它目標本來就小,還是躲在樹枝里,這樣都被射穿了,說明這個弩箭的勁頭很足的呀!” 司娓娓趕緊調節氣氛,并且自告奮勇,“楊二爺爺,不如讓我來試吧,你告訴我怎么弄,我以前在城里的時候去過射箭場玩,不過沒玩過這種弩箭?!?/br> 楊老頭本來是想在老小伙計們面前出回風頭的,然而歲月不饒人,他是眼也花了,手也抖了,明明瞄得好好的,一扣下扳機就打顫,那能不跑偏嗎? 他把弩箭交給司娓娓,司娓娓稍加了解,就上了手。 一箭射出去,正中木板,而且五厘米厚的板子,居然幾乎扎個對穿,這個殺傷力很可以了! 瞧見這一幕,眾人都開始鼓掌歡呼。 “楊二哥厲害了??!” “楊二哥,你那鋪子里還招學徒不了?我能不能去呀!” “有了這個,咱村再也不怕進匪徒了,必須得給楊二爺爺記一大功!” “嗯嗯,沒錯,剛剛的我都拍下來了,等會兒回去就剪輯了,再配上音樂和解說!準保能上咱村官網的頭一條!” 老楊頭這會兒心情超舒爽了。 “你想得美哦,我八十歲的師傅,收個七十五的學徒?” “這算啥,以后還要造更厲害的呢!” “剛剛我打中麻雀那段掐了別放??!” 司娓娓笑了,“放心吧,楊二爺爺,讓林剛好好的剪輯下,保證不影響您的大功臣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