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書迷正在閱讀:美食主播必須十項全能、穿越成太傅家千金、貓妖和牠的主人(百合)、來自小舅舅的疼愛、偏偏、假戲真做、vpO18.Com霸總竹馬想啪我(1v1甜h)、嫁給一個和尚、vpo18.com無人生還(黑化 囚禁)、我身體里有一列火車(NPH)
如今兩位經驗豐富的軍醫都束手無策,難道說,他又要再失一得力臂膀? 第56章 外洋神藥 “兩位醫官,難道就再也沒有別的法子可想了么?” 一位將官顯然也是聽說了這個噩耗,匆匆走進小院,急切地望向那兩位醫者。 這兩位醫官都是搖頭嘆氣,“慚愧!” 他們雖說行醫多年,卻都是在行伍里做醫官,處理的多是外傷,似這種尸毒入體,實在不是他們的專長,雖說殿下不惜耗費各種珍貴藥材和補品,然而對于岑先生,卻都藥不對癥,只能眼看著生機日斷,無計可施。 那位將官猶豫了下,卻轉向三殿下拱手抱拳。 “殿下,末將在去往應祥縣的路上,遇到幾個商販……” 三皇子心情苦悶,并不想聽什么故事,只是這鄭將軍是他忠心部下,他只得耐著性子聽完。 “那幾個商販先前在省城做過買賣,據說是從外洋販貨回來的,家鄉就在南五縣……” 三皇子聽到這兒,才想起什么,“哦,那個掌中寶鏡便是從他們那兒來的吧?” 他在省城的時候,雖說并不是受寵皇子,但那些地方官員們也不是都了解皇家內幕,因此還是極力巴結的。 除了送美人的,就是送重禮的,除了美人他沒收之外,重禮他都笑納了。 為了南五縣的災荒,他都快要把宅子當了,收點禮貼補一下自然也不為過。 他雖不富裕,好東西還是見過不少的,尋常金珠玉器之類,難入他法眼,倒是那個掌中的小鏡子,挺有意思的。 他不但自己喜歡,還想著送一個給自己的正妃,因此派隨從去買一個來,誰知道隨從一打聽,那小鏡子是幾個從外洋回來的小商販所帶,已經被一家銀樓給包圓了。 那銀樓得了這些稀罕物,壓根就沒往外頭出手,直接就都送了禮了。 其中一大半就都流向了京城,余下的十來個雖還在省城,但都落進了各官家內眷手里,不可能再流出來了。 他一個大男人,自然不好和女眷搶東西,所以買不到自己就不要了唄,只是那外洋來的商販卻給他留下了個印象。 鄭將軍點點頭,“正是。這次屬下在半路上遇見,他們贈了幾包外洋來的藥。說是對癥有奇效,里頭有治風寒的,有治高燒不退的,也有腹泄不止的……末將這次從省城買藥材回來,也想著這件事,正好身邊有個護衛吃壞了肚子,就給他一粒藥,誰知一天就起了效……所以,岑先生的病……” 不如死馬當活馬醫這話,他在肚子里憋著沒說出來。 但那意思三皇子是領悟到了的。 三皇子僵了下,心中糾結了幾息的工夫,嘆了口氣,“常善,你把那些藥給兩位醫官看看,若是無毒,便給岑先生試試吧?” 岑先生就是干燒不退,人昏迷不醒,眼瞧著生機越來越弱,性命危在旦夕,既然如此,萬一那外洋來的藥真有神效呢? 兩位醫官互相看了眼,都有些不贊同的意思。 那外洋蠻子,也就會個奇技yin巧,做點新鮮的玩意,至于醫藥一道,還能有什么好東西? 可想出聲阻攔吧,又說不出什么好理由來。 總不能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也不讓岑先生試一試吧? 畢竟他們長年在軍中,也知道這位岑先生對于三殿下來說,那是亦師亦友,而且足智多謀,一片丹心,是三殿下倚重的心腹人,既然三殿下執意要試,那他們也只好從命了。 只見鄭良從懷里小心地掏出一個荷包。 似鄭良這樣人高馬大的粗豪漢子,身上最多系個褡褳,用荷包就顯得有些娘里娘氣,反正在場的諸人從來沒見他用過,但此時鄭良動作小心,從荷包里倒出幾個小瓶子,瓶身上頭還貼著紙條,鄭良瞇起眼對著光找了一小會兒,才拿出個小黑瓷瓶來,遞給醫官。 醫官伸手去接,鄭良卻沒松手,目光不舍,“蔣醫官,這藥本身就沒多少,都是一小粒一小粒吃的,你可千萬不能拋費了??!” 醫官哭笑不得,“好的,我記下了!” 醫官叫人點了燈,他告了聲罪,就進到旁邊無人的廂房。 他小心地倒出一粒藥丸。 卻發現這外洋來的藥果然古怪,不是水蜜丸,也不是大丸子,而是兩頭圓的小柱子,還上白下藍的,光看那顏色,就不像是什么正經藥。 他取出小銀刀,想削下一點屑子來試試藥性吧……嘿,好半天都切不下來。 旁邊的同行,另一位高醫官看得著急,就問了句,“要不我來試試?” 雖說他也瞧不上蠻夷的藥,可身為醫者,對于沒瞧過的藥,還是很好奇的。 他一接上手,一用力,那小柱子就被劃破了個口子,灑出了里頭的粉末。 兩醫官都是微訝。 哦,原來外頭這層是殼子,里頭才是藥粉??! 醫官就把這藥粉融進水里,先用銀針試了試,倒是沒變色。 又讓人尋了只雞來,強給它灌了進去,那只雞活蹦亂跳的……甭管明后天怎么樣吧,反正應該是沒劇毒的! 那就可以一試了。 醫官拿起小瓶子,上頭貼著的紙條上用細筆寫了小小的字,還缺胳膊斷腿的,幸好還能看得明白。 一次一粒,一天三次。 醫官向等在外頭的三殿下稟報了聲,就拿著藥瓶進了廂房。 雖然岑先生昏迷不醒,牙關緊咬,但身為有經驗的醫者,對給這樣的病人灌藥,自是有一套的。 仆人將岑先生半扶起來,兩位醫者一人取針灸刺合谷和涌泉,另一人瞅準時機,將裝在銀制長流匜(灌藥器)的藥水在張開牙關的一瞬間,眼疾手快地灌了進去。 藥灌進去,一時半會兒也看不出來有什么變化,醫官們交待仆人兩句,又出去向三殿下復命。 “殿下,夜深露重,不若先去暫歇,若有反復,我等再報與殿下便是?!?/br> 這外洋來的藥也灌下去了,岑先生這匹死馬能不能活過來,就要看天意了。 三皇子想了想,“孤就在旁邊等等吧?!?/br> 他進了旁邊的屋子,只和衣坐在椅上,眉頭緊鎖,深陷愁云。 一抬眼,就瞧見了侍立一邊的鄭良。 “常善,你說說,這些流民要怎么才肯安然回鄉?” 他領兵而來,碰上那不長眼的小股流寇,那自然是如摧枯拉朽一般無情蕩平。 他知許多流寇中的小嘍羅,都是身不由已,被挾裹成了匪寇的。 因此首惡誅殺,頭目審明再殺,至于那些底層的小卒,能留一命的就留一命,只是拘羈起來,細細審理,若有濫殺無辜者,還是會明正典刑。 這不,一路行來,已經抓住了上百個流寇,這會兒都關押在縣衙大牢里,一天只給一桶清水,一個粗糧饅頭,吊著性命而已。 至于其他的流寇,他也派手下得力將士,四出剿匪,想來雖然南五縣匪如牛毛,也早晚有被肅清的一天。 可是南五縣的平民百姓,卻都死的死逃的逃,就他占的這個開陽縣吧,幾乎變成了空城。 也是他讓士兵們煮了米粥,在大街上來回喊著賑災放粥,這才有躲藏在家中地窖或者枯井的老百姓怯生生地出來領粥,但這些加起來,都沒到一百。 而他先前派人去各縣各城流民聚集之處,動員大家回鄉,也都還沒什么消息。 他身為圣上第三子,跟圣上一樣,有點能耐都在領兵打仗上頭,對于內政治理完全不通,本來有個岑先生能替他出謀劃策,結果岑先生在路上就倒下了,讓他智計無出,捉襟見拙,諸事不順。 如此下去,他還怎么替長兄打開局面,從旁助力? 鄭良也是不善長動腦子的武將,不過他父親還算有點文化,還給他起了字,為常善,他是三殿下的心腹,所以三殿下就以字來稱呼他。 這會兒聽到三殿下這句問話,他不由得撓了撓頭。 “殿下,只要能讓百姓們知道,家鄉已經平定下來,且有活命的余糧,該就會回鄉了吧?” 不過這會兒雖說大軍是壓倒性的優勢,可麻煩就在匪徒小股分散,神出鬼沒,總也剿滅不盡,而上萬大軍人吃馬嚼,耗費太多,時間一長,怕是朝中彈劾殿下的碎嘴子就多起來了,鬧不好臨陣換將,殿下費心費力,反而為他人作嫁衣裳。 忽然鄭良靈機一動,“殿下,末將派人去了應祥縣探聽,沒想到果然和那外洋來的商販說得一樣,果然有豪強王家,掠賣災民為奴,私開鐵礦,圖謀不軌,不如將那礦圍了,解救出眾災民,可不正是兩全其美?” 得虧那商販告訴了他情報,不然他們幾個去了應祥縣,說不定也要中了暗算。 而他直接略過應祥縣,去了別縣買藥,算是節省了不少時間。 三殿下目光閃了閃,顯然很是心動。 將王家打下來,不光能為民除害,還很有利可圖,的確是塊大肥rou。 可是吧,他領旨來南五縣賑災,卻跑去打了應祥縣,如果被皇后一系的人彈劾的話……沒有岑先生分析利弊,布置謀劃,他是真的有點怕吃了朝堂上那些明爭暗斗的虧??! 他正舉旗不定,就聽著外頭有人驚喜地高呼。 “殿下,殿下,岑先生,他,他……好轉了!” 第57章 證明一下 三皇子驚喜地倏然轉頭,“當真!” 這可太好了! 他急匆匆就要去隔壁看望岑先生……當然立馬就被身邊的人給勸住了。 尸毒可怖,先前那些死去的士兵都只不過沾上一點就很快喪命,而岑先生的病情,雖然照顧他的仆人們和醫官暫且無事,但誰敢讓三皇子殿下去冒這個過了病氣的風險呢? 于是三皇子還是只能呆在這邊屋里,聽下人們時不時地來報喜。 什么岑先生睜開眼睛了,岑先生能喝水了…… 鄭良跑過去,隔著窗子瞄了幾眼,發現岑先生果然被仆人扶起,一點點地喂著水……一時半會,是死不了了。 高醫官正好走出屋子,瞅見了他,頓時滿臉堆笑,湊上前來。 “鄭將軍,不知……” 鄭良猛地后退了一大步,兩手緊捂衣襟,搖頭拒絕,“不知道,沒有了,剩下的要還我!” 他還能不知道這老小子想說啥嗎?直接來個拒絕三連。 本來那商販送他小藥,他只想著不管怎么說吧,也是人家一番心意,收著就收著,后來部下吃了以后藥效奇佳,他就重視起來,專門找了藥瓶給這些紙包的藥都換了上檔次的包裝。 如今居然能救下岑先生一命,可見都是有銀子也買不著的寶貝,他才不會把剩下的給這老小子拿去琢磨呢! 就高醫官和蔣醫官這倆老小子,雖然這么些年在軍中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救了不少條性命,可這兩人實在太損,臉臭手黑,誰要是受個傷落他倆手里,那可真是不但受一番皮rou筋骨之苦,還要被他倆冷嘲熱諷不夠爺們鬼哭狼嚎,承受心靈上的創傷。 司娓娓本來打算在還未建成的衛星村呆上一段時間,起碼等建設事業打好基礎了再回村,沒想到一封信就讓她立馬改變了主意,第二天就和王大軍一起,回了朝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