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1979、我的光影年代、風水禁術、宿主她被偏執男神盯上了、星曜重生、騎士防狼指南[西幻]、穿成女主弟弟腫么破、當家、亡命之癥、星際浮雕師
商會的會長們被嚇破了膽子——他們不是沒有見過商人死, 甚至商人死了, 他們還有遺憾死的不是自己的對頭。 他們很少會有兔死狐悲的感覺,這個人商人死了, 市場就大了,我就能去蠶食他的地盤。 但他們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商人死,那么多,一顆又一顆人頭。 似乎那些人頭里,原本也應該有他們的。 商人們嚇破膽子以后,池晏就輕松了,他們不再敢陽奉陰違,也不再敢試探池晏的底線。 與此同時, 池晏還得到了一個好消息,阿利耶的小麥豐收了。 阿利耶現在有了一個新的官位——農官。 就是當地種地種的最好的人, 他們知道如何間苗,什么天氣適合播種,什么時候應該收獲, 怎么治蟲害,怎么肥田。 他們并不是一味種地,他們是種地里頭會思考的人。 池晏讓管事把這些人挑出來,然后給他們劃分好土地,他們要把自己的知識教給區域里的農民。 誰所在的區域收獲的多,誰就能升職,得到更多工資和獎勵。 農民也不會拒絕,誰不希望自己的產出多呢?畢竟他們這兩年是不必交稅的!種出來的糧食都是他們的! 而且早就有糧商過去,跟阿利耶的商會商量好的價格,他們是絕對不會虧的,賣一大部分,那些錢足夠他們過得很滋潤了,小部分留下來自己吃和當下一年的糧種。 怎么留種,也有農官教他們。 阿利耶的人活的很單純,他們每天就是下地勞作,勞作結束之后,就能去城里的飯點或是酒館,喝一點小酒,吃一點便宜的美食。 再加上阿利耶的人口簡單,所以阿利耶人過得淳樸又幸福。 有些家里人口多,土地多,自己種不過來的,還會找小工。 他們給小工發工資,但糧食還是他們的,小工可以決定什么時候來,也能決定什么走,他們要去管理處簽合同。 阿利耶解決了很多待業人口。 這讓池晏覺得很高興,他這時候才發現,阿利耶是一座多么可貴的城市,一座以農業為主的城市,沒有農場主,以前的領主是擔心大農場主會損害他自己的利益,所以變民為奴,這樣他自己的利益就能得到保障,正因為沒有農場主,才讓池晏現在這么輕松。 除此以外,還有另一個好消息,制火坊的矮人們研究出了新的火藥配比,他們還嘗試著把鋼珠加入炸藥包里。 因為他們覺得上次打仗的,炸彈的威力并不怎么好,很有威懾力,但沒有太大的殺傷力,而正好薩克德這邊的鑄鐵廠已經能大批量的制作鋼珠了。 所以他們就抱著成功最好,不成功也沒什么的念頭嘗試了一下。 炸彈炸開之后,鋼珠會被一瞬間的爆發力彈射出去,這些鋼珠都不算小,但也不太大。 如果彈射的地方合適,就能瞬間要人的命,如果彈射的地方不合適,也能讓人失去戰斗力。 矮人們興奮鼓舞,在用雞鴨試驗過后就連忙來找池晏獻寶了。 池晏也沒想到土著也能想到這樣的辦法——他覺得自己小瞧了他們的智慧! “我太自大了!”池晏對著老管家自省道。 他從現代穿越而來,覺得按照歷史,這個時代的人都不會“聰明”到哪里去。 他們可能有人知道怎么玩弄人心,知道怎么當個合格的政客,卻很難有人突破時代限制去發展這些東西。 池晏的臉上終于露出笑容來:“我太自大了?!?/br> 他愿意自省,只要他每次都能見到這樣智慧的產物。 池晏接見了那些矮人,并且給他們都封了官——火官。 他們會擁有自己的官服,但是不議政,除了獎金以外,他們還能帶徒,不過這些徒弟必須是對池晏忠心耿耿的人。 池晏把他們狠狠地夸了一頓。 “你們不是在制造武器?!背仃探o他們戴高帽,“你們是在拯救更多和曾經的你們一樣的人?!?/br> “只要有你們在,斯德丁的人就是安全的,你們是斯德丁的建設者,是斯德丁的英雄?!?/br> 然后池晏就讓人給他們帶上大紅花——沒有正紅色,粉紅色也將就吧。 矮人們就這么進城堡被夸了一頓,又被仆人們拉去洗澡洗臉,還給他們的頭發上了油,讓他們看起來油光水滑的,再在胸前戴上粉紅色的花,然后——他們就坐上了馬車。 不是有頂棚的馬車,而是四面透風,像戰車一樣的馬車。 他們被拉著在城里的街道上“游行”,他們的旁邊有好幾個嗓門大的人來回宣講他們的功績。 “他們是斯德丁的英雄!” “他們打造的東西,讓斯德丁的人都過上了安全的好日子!” 平民們很少見到“游街”的人,還不是犯人,他們爆發了巨大的熱情,他們不扔石頭和臭雞蛋了,而是扔鮮花。 馬車上一群老實疙瘩一般的矮人漢子羞紅了臉,但他們的腰板是打直了的,他們的胸膛是挺起來的,他們從生下來到現在,第一次有這樣的遭遇。 他們還看到了路邊的矮人們,他們的族人們跳起來,像是自己被夸獎一般跟身邊的人說:“那是我的族人!” “英雄是矮人!是我們的族人!” 這一天足以被所有矮人銘記。 火官們膽戰心驚的出去,風風光光的回來,然后就跑回制火坊,開始繼續鉆研。 他們在人們重重艷羨敬佩的目光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義——制出更好的火藥,威力更大的火藥,這就是他們人生的全部意義。 什么事都無法阻擋他們。 阿利耶的糧食也到了,每個農戶劃分田地的時候,都要簽一個合同,官方有優先購買權。 當然,官方也會按照市價買,收獲后的半個月內,官方不買,農戶才能把糧食賣出去。 池晏這次買了一半的糧食,這也足夠多了! 阿利耶有那么好的土地,土地肥沃,撒下種子見風就長,當然,如果有系統的種植方法,收獲的能更多。 糧食被一車車運進幾個城的糧倉。 池晏終于有足夠的錢和糧了。 貧困救助也終于開始了。 池晏頒布了一條政令,無父無母的孤兒由城堡撫養,家里勞動力缺乏,沒有固定工作的,每個月也能領低保。 這個怎么評定呢?低保戶的評定由街道管事來,然后池晏再派人去choucha,如果choucha出不符合的,不僅謊報的要被處罰,管事直接革職,并且沒收家產。 到時候謊報的平民,最多罰錢,但管事卻連住的房子都保不住。 并且還要游街示眾。 所以等管事報上名單,池晏讓卡迪派人去choucha的時候,沒有一例與現實不符的。 低保也只是最低保障,讓人吃不飽,但也餓不死,不發錢,只發糧食。 這條政令一下,池晏的聲威到達了頂峰。 無數平民自動自發的在清晨手持一朵鮮花來到城堡門口,他們像是曾經跪拜圣靈一樣跪拜城堡里的池晏,然后把鮮花插在城堡對面的一片花田里。 這樣的舉動連續了五天。 除了斯德丁以外,其它幾個城市也都一樣。 現在最讓池晏頭疼的是掃盲,這里的人學文字的第一件事是學字母,不像他老家,只要會讀音,就能利用文字的特色掃盲——漢字是公認的不好學,但這只是對外國人來說,為什么漢字沒有被拼音取代?就是因為漢字是象形文字,它是從圖畫演變來的,只要你知道讀音,再理解這個字構成原因,多寫幾遍,總能記下來。 掃盲也只需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教。 但字母不一樣,他沒辦法讓平民們理解每一個字母,只能讓他們硬記。 他沒有那么多老師,不能讓老師看盯著平民們背字母表。 等他們把字母背下來了,才能讓他們記單詞。 池晏現在最缺的不是錢,不是糧食,不是武器,是識字的人。 文盲太多了!實在太多了! 斯德丁里,一萬人中可能還沒有一百人識字。 就連很多管事都無法寫出一篇利索的文章。 池晏讓所有的神職人員都轉行了,他讓圣院變成了一座掃盲學校,圣院里所有的神職人員,不管職位高低,甚至伯特萊姆都要當掃盲老師。 第一批學生都是自己報名的——為了讓人們愿意讀書,池晏讓掃盲學校包伙食,一天一頓。 于是就有很多有工作的平民送孩子過來。 也有很多打零工的,白天來圣院學習,混一頓飯吃,晚上再去打零工,一天一頓也足夠了。 伯特萊姆倒是很興奮——他總算有點事做了! 之前他在圣院里什么都做不了,不許祭神,不許禱告,他們相當于被關在了這里。 但圣院成了學校以后,他們作為老師,是能得到一點自由的! 圣院足夠大,一個老師可以帶三四十個學生,神職人員們還沒緩過神就走馬上任,他們大約是閑的太久了,終于有點事做,反而十分投入。 池晏也去旁聽了幾節課,發現他們教學生并不像他想的一樣先教字母,再教單詞,而是直接教文章。 就是給孩子們一人一篇文章,先讓他們背,背完以后對照著文章記下這篇文章里的單詞。 然后就是默寫。 效率很低,但好在多數是小孩,小孩的記性就是比成年好。 無論學什么,越小學越好。 比如一個孩子,父母是兩個不同國家的人,他從小在一個混亂的語言環境下長大,但依舊能通兩國語言,這是因為混血兒都很聰明嗎?不見得。 池晏還給神職人員們上了課,教他們數字和乘法口訣。 與此同時,圣院那邊又派人來了。 這次圣院不跟池晏繞彎子,而是直白的告訴池晏——圣院長召見。 池晏對圣院長并沒有多少了解,還不如他對王后的了解深,他知道王后的身世,她的人生歷程。 但他對圣院長一無所知。 圣院長多大年紀,是個什么樣的人,有什么親朋好友,他都不清楚。 這次來的使臣是個池晏不認識的人。 也就是說上一批回去的人,并沒能糊弄到圣院,只是那時候圣院沒能騰出手來管他,現在圣院能喘口氣,就派人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