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棋逢對手_分節閱讀_327
攝像師給了個特寫鏡頭,許刀工選擇的是一段黃瓜,看來是打算做一道涼拌黃瓜。普通觀眾們之前見到刀舞如雪花,都被那速度震住,但看見這一段黃瓜,就有些復雜了。 仿佛高手雄偉的形象幻滅一般,那種膈應人的失落浮上心頭:你說你刀子舞得如此花哨,怎么就沒選個牛掰一點食材呢?沒看到旁邊一灘灘的魚類、rou類、豆腐類,實在不行你選個西紅柿,那也是公認體現刀工的好素材??!不是說選黃瓜不好,而是黃瓜太普遍!就算現場隨便一個主婦拖上來,在家切黃瓜切得久了,也能切出一手不差的涼拼,完全體現不出你大師的水平??! 不僅普通觀眾沒法理解,就連殷氏的小學徒也忍不住笑出來:“哈!這人怎么選的???單論選材這一節就錯了,我只學了每兩年都知道軟質食材最能體現刀工……”他偷偷瞄了壯碩的陳師傅一眼,“師父,是吧?” 被顧疏邀請到貴賓室的陳師傅點了根煙,一屁股坐在沙發里,舒爽地吸了一大口,才慢悠悠道:“閉嘴吧臭小子,胡說八道!呵呵,顧大少看笑話了?!?/br> 顧疏知道他是殷朝暮仰慕的叔伯輩,不敢怠慢:“哪里。如果您不介意,我就跟著暮生稱一句陳伯伯?!?/br> 陳大廚眉心一攏,直覺不大合適,但他神經粗,若換了宋大廚或胡大廚在,多半兒就冷笑著回一句:“你稱呼你的,什么叫‘跟著暮生’?”可惜這兩位心思細致的都不在,陳大廚就被輕易糊弄過去,點點頭:“成,我還要多謝顧大少照拂?!?/br> 顧疏含笑:“都是自己人,憑我與暮生的關系,他在場上走不開,我替他招待幾位,也是應該的?!?/br> 這話就更怪了。什么叫“憑我與暮生的關系”?陳大廚有心問一句你倆什么關系,但顧疏說得光明磊落坦坦蕩蕩,他反倒擔心自己誤會,只得把話咽下。話是咽下了,心中卻別扭到死,一口煙噎在嘴里噴不出來。 顧疏看陳大廚臉上古怪就知他心中想法,也不去點破,淡淡道:“陳伯伯剛才說這位許刀工選了黃瓜,咳,不知道這里面有什么門道?” 陳大廚被他一提醒,也想起之前的話題,表情凝重地彈了彈煙灰:“你們大概都聽說過,三月揚州之前,我們殷氏官府菜才是全港第一的金字招牌?!睅讉€小徒弟早在酒樓中就聽了不下百遍,此刻與有榮焉昂首道:“那是,我從小就知道殷氏官府菜最精致!最美味!曾經有三位師傅連續獲得過全港第一頂級廚師的稱號?!?/br> 陳大廚苦笑道:“不錯。當年我殷氏最拿的出手的三位廚師,就是老宋、上一任主廚、以及叛出殷氏的老安?!彼钢钙聊簧系脑S刀工,語氣里帶著一絲絲悵然:“你們知不知道,對一個刀工師傅來說,最體現水平的作品是什么?” 年輕的徒弟性子活潑,愛出風頭,搶著道:“是切西紅柿、油豆皮、鯰魚rou吧?!?/br> 陳大廚不置可否地搖搖頭,吸一口煙,又轉向顧疏:“大少不妨也說說看?!?/br> 顧疏哪里懂他們行內規矩,不過他腦子靈光,結合陳師傅話里話外的意思,心下一動,慢慢道:“大音希聲,大巧不工??磥碓绞呛唵蔚氖巢?,越能體現廚師水平。這樣說來,王冬晨與我也是舊識,他從選材上就輸了一籌?!?/br> “大巧不工、大巧不工……” 陳大廚方才想著自家少爺與這位那些烏七八糟的傳聞,心里不忿,這才出言考較,并沒想過他能答出來,只想就此殺一殺對方氣勢而已。不想顧疏天資縱橫,隨口就猜了出來,心中堵著氣,卻不得不服,對顧疏的評價也高了那么一分。 “顧大少說到了點子上。笨小子,你學徒當了兩年,卻還不如一個外行,還不給老子消停些!”他心中惱自己徒弟丟了人,罵了兩句后,手一指屏幕:“老實看著,這可是你安師叔的獨門手藝!” 幾個小學徒被他劈頭蓋臉一頓罵,不敢再吭聲,乖乖盯著屏幕。幾句話的功夫,早已過了5分鐘時限。主持人將兩人的涼拼并排呈上,攝像機分別給了特寫。 何玉成對殷朝暮做個手勢:“兩位都在預定時間內完成了作品。殷少你看,咱們先評哪家的?” 殷朝暮自幼跟著父親浸yin此道,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方才只看許刀工握刀子的手法就知道王冬晨拍馬也不及,此輪必敗,索性大大方方不做癡纏。 “拋磚引玉,何世兄,先看我家的吧。若先看許師傅的翡翠黃瓜,我這盤東西就拿不出手啦!” 何玉成知道自己贏定了,也不在乎先看后看的順序,故作大方地拉近王冬晨拼的那一盤。 其實那位小徒弟說得不錯,尋常規矩,刀工自然是西紅柿、油豆皮、鯰魚rou這類易碎軟質的食材最佳。王冬晨半路出家,雖于廚藝上有幾分小天資,但哪里比得上許刀工早已站在巔峰的境界?他老老實實選了油豆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白瓷盤上盤了一團黃燦燦的發絲,最上面是西紅柿做的紅花點綴。賣相這一關倒是勉強過了。 殷朝暮小心地用銀筷挑起最外面一縷,油豆皮約莫有發絲細,一路挑高,直到盤子空了近一半兒才出現了斷裂。再看豆皮粗細,前后寬度基本一致,當然最理想的狀態是所有豆皮絲從頭到尾都不斷、粗細完全相同。但這種情況顯然只能是“理想”狀態,王冬晨年紀輕輕能做到現在這一步,殷朝暮已經很滿意了。 他剛才看了這小子的水平,切豆皮時刀刃輕快地移動,每切一刀就有一個細微的外推動作,刀子重心巧妙地放在后端較厚重的部分??梢哉f,切豆皮的標準動作非常標準,欠的只是經驗火候。 可惜。若非有許刀工在,東子這盤豆皮在年輕一輩里,比起沈真來也不遑多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