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長大以后沈見夏學會了上網,才知道好像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熊親戚,特別喜歡對小孩子開這種惡意滿滿的玩笑,非逼著他們問“喜歡mama多一點還是喜歡爸爸多一點”、“你mama不要你了”、“你是你爸媽撿回來的”,直到小孩急得哇哇大哭,他們才心滿意足地放聲大笑,好像可以從中獲得巨大的成就感一樣。 和別人不一樣的是,沈見夏希望“你不是你爸媽親生的”這種話是親戚們跟他開的玩笑。 可這不是玩笑。 這是事實。 沈見夏早已經忘記第一次聽到親戚對自己說“你是你媽撿回來的”時到底多大,五歲?六歲?還是七歲?他的記憶早已經模糊。那時候他并不在意這些話,一點都不相信,只覺得這些大人討厭得可惡。 他肯定是爸媽親生的呀,怎么會是撿來的呢,這些大人太討厭了。 玩笑來開得多,沈見夏也不怎么在意了。唯獨有一次,卻讓他印象深刻。 他記得那晚店里燈光昏暗,沒什么客人,老媽給六七歲的自己煮了一碗餛飩。一位姑姑輩的親戚正好來串門,就坐在他對面,他們頭上是一盞昏黃老舊的吊燈。 姑姑一臉憐愛地看著正在埋頭吃餛飩的沈見夏,忽然開口說了一句:“沈見夏,你知道嗎?你是你mama撿回來的?!?/br> 這種玩笑沈見夏聽得多了,他連頭也沒抬:“我不信?!?/br> “是真的?!彼麤]抬頭,沒看見那位姑姑笑得一臉意味深長,“你出生那會兒國家是不讓生二胎的,你可以問問別人,你看別人家都是獨生子女的嘛。你媽只生了你哥一個,而你是后來才被你媽從外面撿回來養的?!?/br> “你胡說?!鄙蛞娤陌櫭?,停下勺子,抬起頭瞪她。 反常的是,以往有人跟沈見夏開這樣的玩笑,肥姐都會及時訓斥他們“不要跟孩子亂說”。而這一回,她竟然保持了沉默。 老媽竟然沒有反駁,沈見夏心里忽然有些忐忑,也不再這么自信了。 “不信你問你媽,問她看我說的是不是真的?!惫霉脹_坐在一旁的肥姐努努嘴。 心中愈發不安,沈見夏轉頭去看肥姐,小小的臉上滿是忐忑:“媽,真的嗎?” “別聽你姑姑瞎說?!甭牭缴蛞娤牡膯栴},肥姐終于開了口,“她逗你玩的。你是我生的,是我親兒子?!?/br> 說完,她瞪了姑姑一眼:“干嗎跟小孩子說這種?不要亂講?!?/br> 得了老媽親口蓋章的答案,沈見夏惴惴不安的心總算穩定了下來。那時他還小,一直沒發現他媽臉上的表情有些尷尬。 大人們都以為孩子小不記事,總喜歡開一些混賬玩笑,卻不知道小孩子的心亮堂得很,什么都懂。 不過玩笑歸玩笑,大人們也沒對沈見夏透露過什么。雖然爸媽總是偏心哥哥一些,有時也不怎么顧及他的感受,可并不是對他不好。所以,沈見夏一直沒有懷疑過自己不是親生的。 直到十二歲那年,小姨媽當著沈見夏的面,親口對外人說,沈見夏是撿來的孩子。 小姨媽是肥姐的親meimei,不過姐妹倆關系并不好。沈見夏年紀小,比沈光宗足足小了八歲,所以家人只當他是孩子,很少把家里以前的事情告訴他,他只能在零碎的只言片語中拼湊出事情的經過。 原來,小姨媽生性好賭,還有暴力傾向,經常把姨夫揍得渾身是傷,導致婚姻破裂。肥姐一直不喜歡這個meimei,覺得她人品不好。 沈見夏還沒出生的時候,有一回,小姨媽在城逢巷的棋牌室里賭輸了兩萬塊錢,賭得眼睛都紅了,整個人都喪失了理智。她輸了錢,急著翻盤,于是匆匆跑來附近的沈家,威脅肥姐拿出兩萬塊給她,否則她就找人把沈光宗綁了。 被親meimei拿著寶貝兒子威脅,肥姐氣得要命。錢是給了,但姐妹倆的關系卻也從此惡化了。雖然沒有到撕破臉皮的地步,可一提到這個meimei,肥姐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肥姐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賭鬼都是沒有人性的”,然而父輩之間的過節并不會影響到孩子們的交往,再加上還有一個外婆在中間調和,兩家人本來就住得近,沈見夏和沈光宗還是經常跟小姨媽的女兒表姐葉清一起玩。 沈見夏十一二歲那會兒,大部分的同齡人都進入了容易悲春傷秋的青春期,伴隨著身體的發育,叛逆期也來勢洶洶。那一年剛剛患上中二病的沈見夏迷上了文學,經常把肥姐給他的午飯錢攢下來,每個月五號準時跑到報刊亭購買一本叫做《少年時》的雜志,津津有味地讀著里面的故事。 小說看得多了,沈見夏覺得自己也能寫,于是他開始動筆,構思起了屬于自己的第一個小故事。 時至今日,沈見夏早就忘記了自己寫的第一個故事的內容。他唯一記得的是那時《少年時》雜志對于短篇小說的字數要求是3600字到4000字左右。那個年代網絡還沒有普及,家里沒有電腦,沈見夏就把故事手寫到信箋紙上,他要寫滿七張信箋紙,才能大概夠3500字。 故事寫完之后,再把厚厚的稿紙對折,塞進信封里,寫上雜志編輯部的地址和郵編,貼上郵票,投進街邊墨綠色的的郵筒里,等待著它飛往它該去的地方。 沈見夏很幸運,郵寄到編輯部的第一個手寫稿件就收到了雜志編輯寄回來的手寫信件。那篇幼稚到可笑的小故事雖然沒有獲得發表,編輯卻在信中耐心地指出了他的諸多不足,還給予了一些寫作上的指導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