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被迫多戲型女子、芳心縱火犯[穿書]、朱砂痣與白月光、活到游戲最后、真少爺不想繼承家業、協約結婚選我我超甜[娛樂圈]、全娛樂圈都求我別嗑CP、軟心骨、星光與你[娛樂圈]、肥宅一夜暴帥后
“既是如此,你就不怕你們門主對你心懷怨懟?” 薛書雁也回過頭去,看了看站在高臺之上一身紅衣的杜云歌,淡淡開口: “良辰吉日從來沒有錯過的道理,不勞何家莊莊主費心?!?/br> 何蓁蓁:……你說這話是什么意思?! 然而薛書雁完全沒有給何蓁蓁把疑問說出口的機會,她說完這句話就毫不猶豫地轉身離開了,繼續站在了比武臺上,等待下一位來者的挑戰。 但是妙音門薛書雁的威名委實過盛,明明比武臺上只有她一個人拄著刀垂著眼、安安靜靜地站在那里而已,卻硬生生讓人有種正在面對一座無可逾越的大山的錯覺,別說一炷香的時間了,再加上十炷香估計也沒人敢來挑戰她。 何蓁蓁咬著牙看著站在臺上的薛書雁,心知今天不管她想干什么怕是都干不成了,便悄無聲息地在前來接援的何家莊眾人的簇擁下離去了,臨走的時候她又恨恨地看了一眼薛書雁和杜云歌,小聲地咬牙切齒道: “妙音門……你們且給我等著?!?/br> “這么多年來吃過的苦我定要如數奉還,我何家莊何蓁蓁和妙音門此生勢不兩立!” 比武招親大會的每次挑戰限制時長都是一炷香徹底燃盡的時間,如果這一炷香的時間過去了之后還沒有人敢上來挑戰的話,那么這個人就是最終的贏家。等到薛書雁在擂臺上站滿了真正一炷香的時間也沒有人敢上來挑戰她之后,負責主持這次比武招親大會的鳳城春終于如釋重負地嘆了一口氣,不知道是該失望還是該慶幸的好: “本次比武招親大會就此結束,勝者——薛書雁!” 鳳城春這帶著滿滿的遼東口音的一嗓子喊出來后,便是石破天驚的塵埃落定,幾乎所有人都以為薛書雁要么可以從此翻身當她風風光光的妙音門副門主、要么可以娶到傾國傾城的門主杜云歌,真是人生至此別無他求,令人羨慕得眼都要變紅了。 就連薛書雁自己都是這么想的。 直到薛書雁從比武的臺子上下去,以最后的、完全的勝者的身份站在了杜云歌面前的時候,她卻突然發現了一件讓她不得不改變想法的事情: 杜云歌在看著她的時候眼神發生了變化。 明明杜云歌在她上臺前的時候,看著她的眼神還是那么全然的信賴和喜愛,哪怕不是那種在看自己喜歡的人的時候該有的眼神,至少也是看著自己親密的友人、值得依靠的同門師姐這樣的眼神,但是自從薛書雁贏下了這場比武,她在看著薛書雁的時候,眼睛里已經帶上了一點連她自己都沒有察覺到的抵觸和恐懼。 薛書雁只覺自己那顆雀躍的心被兜頭潑了一桶涼水,瞬間就冷靜下來了,不過從她的面上表情是看不出這么復雜的變化來的,至少在杜云歌的眼里是這個樣子的。 ——在薛書雁贏了何蓁蓁的那一刻,杜云歌明明應該感到高興的,但是她卻不由自主地輕輕打了個哆嗦。 俗話說得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上輩子的婚姻和人生都是以無比慘烈的方式結束了的杜云歌對這個道理向來明白得很,她也在努力地一直想要避開任何一個和何蓁蓁有交際的機會,但是杜云歌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那個曾經把妙音門打壓得百年基業毀于一旦、甚至還親手給了她個一劍穿心的何蓁蓁帶給她的心理陰影實在太大了。 她讓杜云歌不僅害怕起了眼下這個還沒有露出任何馬腳的何蓁蓁,更是讓杜云歌對婚姻都怕得要死了。哪怕重活了一遭,哪怕何蓁蓁已經被薛書雁打了下去,哪怕杜云歌眼下面對著的比武招親大會的最終贏家是她一直信賴得不得了的薛書雁,這種恐懼感也不能被這些令人振奮的消息削弱半分。 然而杜云歌是個切切實實的傻姑娘。她甚至自己都沒有察覺得到自己的恐懼已經在“害怕何蓁蓁這個曾經殺過她的人”的基礎上更進了一層,變成了“害怕婚姻”,依然對著向她走過來的薛書雁露出了一個微笑: “辛苦薛師姐了?!?/br> 光從杜云歌的聲音聽來的話,她當下的情緒就好像真的沒有什么問題一樣,也怪不得鳳城春會在旁邊拿這件事打趣了: “今天可是難得的吉日,適合嫁娶。如果要等到廿四那天的話也不是不行,但是總歸沒有這個霜降好。畢竟廿四的日子是選給外人看的,那天適合的是嫁娶和結盟,但是這個霜降是諸事皆宜,尤宜嫁娶?!?/br> “如果門主真的和外人大婚了的話,就要在霜降拜堂,在廿四下山;可架不住贏了比武的人是咱們書雁呀。既然書雁是自家人,也贏下了比武招親大會,那擇日不如撞日,就正好在今天大婚吧?這樣一來,也不用非要卡著那個廿四的日子下山了,你們就一直待在忘憂山上,倒也正好?!?/br> 然而出乎鳳城春意料的是,不管是杜云歌還是薛書雁都沒有說話。 ——這簡直太不對了。她心里一驚: 薛書雁不是愛開玩笑的性子。她向來沉穩可靠又寡言,老成得簡直不像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如果有人跟她開玩笑但是她沒有反駁的話,就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薛書雁默認了這個玩笑是真的;而杜云歌向來又是個傻乎乎的姑娘,像這種事,怎么著都要開上個玩笑再嘻嘻哈哈幾聲,才是杜云歌的正常做法。 不管是對薛書雁還是對杜云歌而言,此刻的沉默委實太反常了,鳳城春不得不停止了打趣,皺起眉頭重新審視著面前這兩個可以說是自己一手撫養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