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臨巔峰之冠軍之路_分節閱讀_12
書迷正在閱讀:巨沙雕的藍朋友、古董鑒定商[未來]、卿本佳人,奈何妖孽[重生]、異界之學徒巫妖和步行騎士、書山有路、師姐說她非我不娶、[綜]被迫多戲型女子、芳心縱火犯[穿書]、朱砂痣與白月光、活到游戲最后
經過幾天緊鑼密鼓的張羅,一切終于準備就緒,琢磨來琢磨去,陶惟把目光對準了正月十五鎮上的花燈會。 要說大王屯這個地方,離鎮上遠不遠近不近的,一出溜也要一個多小時,可鎮里在怎么窮也是一鎮之心,消費水平雖然趕不上縣里,但是咋說萬永貴也當了幾年的村長多少混個臉熟,要是有點啥事也能找到個把照應的人。 正月十一這天晚上吃完飯陶惟把琢磨了一天的想法跟萬永貴和耿二鳳說了一遍,本以為得到的會是全力支持,但是沒想到萬永貴和耿二鳳卻同時沉默了。 這個意外的結果讓陶惟有些不解,看看微微皺起眉頭的萬永貴和耿二鳳,“二姨、二姨夫咋了?” 陶惟的詢問讓萬永貴把手中的卷煙狠狠的按滅,抬起頭看向陶惟,“二娃,你說咱直接去縣里咋樣?咱大王屯離縣里和鎮里距離差不多,都要將近兩個時辰,縣里人有錢,咋也比咱鎮上強?!?/br> 一雙熠熠發光的雙眼眼底閃爍著一抹想要出頭想要掙脫窮苦的不屈,這樣的萬永貴讓陶惟心底狠狠震了一下,“二娃,我也想去縣里,鎮里花燈會,稍微有點體力的人都能過去,咱固然能掙到錢,但保證不出一個晚上,全屯子人都知道,退一步講,咱掙到錢還好,要是沒掙到錢,吐沫星子就能淹死俺們家?!?/br> 低垂著眼簾的耿二鳳看似平靜的話卻隱藏著深深的怨,這讓陶惟心底一動,忽然想起了三畝地的事,看看臉色有些難看的耿二鳳又看了看一臉緊繃的萬永貴,陶惟笑了,點點頭,“行啊,不過二姨,咱去縣里就不能這么賣了,咱穿串,把魚片干蘑菇泡上,在弄點凍蘿卜、白菜葉子穿成串賣,還是辣口味,二姨,你琢磨琢磨看誰家有花椒或是麻椒?!?/br> 明白三畝地的事還是來了的陶惟心底忽然有股火,有股說不出的火氣,前世也是這樣,因為爹娘去世,名下的三畝地差點沒打翻天了,要不是耿二鳳氣紅了眼,直接動了菜刀,沒準會出什么后果。 那一次的事件讓陶惟徹底明白為什么有些潑辣的耿二鳳明明看似好說話卻好多長舌婦不敢惹,一頭有些散亂的頭發,一雙赤紅的雙眼,一把閃爍著寒光的菜刀,毫不猶豫揮出的菜刀把堵在陶惟家門口的張寡婦嚇的當時就尿了褲子。要不是張寡婦的弟妹手快,拉開了張寡婦,耿二鳳那一刀就實實在在砍在了張寡婦的腦袋上。 可就是那樣,那一刀也把張寡婦的小腿劈開一條口子,那一次也奠定了耿二鳳大王屯第一悍婦的名聲,聽到這個稱號的時候,小小的陶惟說不出的難受,可耿二鳳卻只是哈哈哈的大笑,好像做了什么壯舉似的得意的不行,可不得不說,也是那一次之后,在沒人惦記陶惟名下的三畝地。 仔細算算時間,也差不多了,畢竟年過去也就快到收拾家里農具的時候,低垂下眼簾擋住眼底那抹冰冷的陶惟再次抬起眼簾時眼底依然是那樣的沉靜與溫和,吃的飽穿的暖,經過耿二鳳、萬永貴的精心調養,此時的陶惟干瘦的臉頰上已經微微有了一點rou,雖然看著還是瘦,但畢竟比剛剛回來的時候看著好了許多。 “二娃,啥是穿、穿啥來著?” 陶惟的話把耿二鳳、萬永貴兩口子鬧糊涂了,只是聽陶惟叨叨那么一句,完全沒明白的萬永貴、耿二鳳面面相覷愣是沒鬧明白陶惟說的是啥。 耿二鳳、萬永貴的詢問頓時讓陶惟想起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小小的大王屯還沒有所謂的串串,眼睛一亮的陶惟騰的一下跳下炕招呼著耿二鳳、萬永貴進灶房。 好像按了彈簧式的陶惟閃閃發光的雙眼把耿二鳳、萬永貴驚了一下,趕緊下炕跟著陶惟往灶房顛,三個人的動作驚醒了坐在炕里玩嘎的萬小東,眼睛頓時一亮的萬小東嘿嘿一笑跟著下炕。 來到灶房看到拿著菜刀劈筷子的萬永貴,萬小東楞了,“爹,干啥哪?筷子劈了就沒有了?!?/br> 滿臉好奇的萬小東邊問邊湊到萬永貴身邊,刷刷幾刀,幾根帶尖的木根切好遞給等在一旁的陶惟,接過的陶惟拿起腌制在大盤里的魚片,串花似的把魚片串在木根上。 緊接著掀開大鍋,看著鍋里不斷改進的辣鍋燙,陶惟把魚片串放進鍋里,沸騰的大鍋,紅彤彤的辣油不斷的翻滾著,僅僅幾分鐘,薄薄的魚片變了顏色,拿出后,遞給等在一旁的耿二鳳三人。 入口的細嫩和刺激味蕾的香辣讓明明吃飽的三個人頓時有種還能在吃一頓的沖動,眼睛锃亮锃亮的萬永貴吊著嘴里的魚片,兩下擼個干凈,遞過干凈的木棍示意陶惟在串兩串,回身從筷籠子又拿出一把筷子,刷刷的切成細棍。 這一次,找到了規律的萬永貴手下的功夫越發的熟練,細長的木棍飛快的通過萬小東的手遞給陶惟,而嘗試的串了一串的耿二鳳雖然開始兩串有些粗糙,但是常年干活的大手經過幾次的鍛煉后很快摸清了魚片穿串的規律,一把十好幾個木根再次穿好放進大鍋。 依然是不舍的香辣,依然是那份想要繼續吃下去的沖到,彼此對視一眼,萬永貴、耿二鳳眼中閃過nongnong的驚喜,這一刻,充滿信心的萬永貴、耿二鳳相信這獨一份的小買賣一定能改變自家窮苦的生活。 十二、十三,連續兩天忙碌,正月十四下午一點,吃過午飯的一家人裹著棉襖趕著馬車上路了,車上堆滿了大鍋、穿好的串子和一捆捆切好的木頭柈子。 呼嘯的寒風,擠在車板上的陶惟把臉縮在厚厚的大襖子里,跟萬小東躲在耿二鳳和萬永貴的身后,塔塔的馬蹄聲在鄉間小路上不斷的前行。 刺骨的寒風滿懷的希望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路程,下午三點多,一家人終于趕到了縣城,除了萬永貴和前世曾經來過的陶惟,耿二鳳、萬小東甚至萬二驢都沒有真正的踏足過L縣。 大大的縣城讓乍一走進縣城的耿二鳳有些發懵,轉頭看向同樣有些暈頭轉向的萬永貴,“他爸,你能找到那是哪不?” 凍的渾身僵硬的萬永貴剛剛摸準方向,耿二鳳的詢問就響起,立馬一挺腰板,掃了一眼耿二鳳,“這是啥話嘞,咱能找不到?!?/br> 說完輕輕揮了一下馬鞭的萬永貴趕著馬車直奔西大街,雖然在耿二鳳等人的眼中縣城很大很大,但是落在陶惟的眼中縣城卻小的可憐,而且完全沒有后世的那些高樓紅瓦,掃了一眼灰突突的縣城,又往大棉襖里縮了縮的陶惟使勁搓著凍僵的雙腿。 或許是曾經經歷過不幸,對于自己這雙腿陶惟無比的重視,出發前不單單穿上毛褲棉褲,甚至把陶成才下水墊在里面的狗皮護膝套在了腿上,捂的跟個大豆包似的陶惟把個萬小東樂的嘴丫子差點咧到耳根子。 撇了下嘴的陶惟上下打量了一下只穿著棉襖棉褲的萬小東眼睛一瞇,等著挨凍吧,壞心眼的陶惟把藏在大棉襖里的護膝藏好,直到行走了三分之一,萬小東凍的直往陶惟身上貼時才慢悠悠的拿出來。 嗷嗷的叫著的萬小東那還顧得上好看賴看,直接套在了發麻的腿上,又裹好大棉被后才嘿嘿的笑著撞了撞陶惟。 邊走邊回憶,二十分鐘后,馬車終于來到西大街,刻意收拾了一下的西大街長長的街道兩旁已經掛滿了各式的花燈和冰燈,而進入花燈兩側的后面相隔一米的地方已經有好多人在準備出攤。 烤土豆的烤地瓜的,甚至炒瓜子的,彌漫著淡淡香氣的西大街此時雖然還沒有進入真正鼎沸的時候,但是人來人往的街道已經有了許多人。 這讓回來兩個月的陶惟暗暗咋舌,到底是縣城,就是比大王屯熱鬧,仔細看了一圈,陶惟發現所有的小攤好像都有固定的地方,這讓陶惟有些為難,總不能把大鍋隨便一放就出攤吧。 畢竟是縣城,再怎么臟亂,對于一年一度的十五鬧花燈還是很重視,跟著萬永貴左右看了一圈,終于在靠近邊角的地方找到了一塊小地方,巴掌大的地方還是隔壁賣地瓜的大爺給挪出來的。 不斷道謝的萬永貴隨即招呼著幾個人趕緊卸車,邊角的位置雖然因為靠近后面的垃圾堆而有些偏僻,但是不得不說位置還算不錯,至少馬車有地方存。 七手八腳的把大鍋抬下來,又把帶著底座的爐子架擺好,幾個人開始準備熱鍋,好在湯料都是事先準備好的,只是一路行來,已經凍成了冰,柴火點燃,木頭柈子加上,拿出裹在破棉被里的魚串,摸了下,帶著冰碴的魚片雖然上面凍著一層冰,但到底沒有凍實誠,這讓陶惟微微松了一口氣。 穿好的串子因為被棉被包裹著并沒有凍實誠,但是大盆里的魚片卻凍成了冰,皺了下眉頭的陶惟把裝魚片大盤放在爐子旁緩著,多出的魚片是耿二鳳強烈要求帶上的,雖然在陶惟看來沒有必要,但是耿二鳳卻堅定的認為自家的好味道肯定不夠,是的,好味道串串香,是幾天的時間里,三個人想出來的。 支起一塊小小的木板,上面歪歪扭扭六個大字樹立在攤位前,鄭重其事的萬永貴看著左右好奇打量的目光,趕緊沖著耿二鳳使了個眼色,頓時明白的耿二鳳手腳麻利的在沸騰的大鍋里放上一把魚串,刺鼻的香味隨著翻滾的辣湯慢慢彌漫。 幾分鐘后,拿著手中冒著熱氣的魚串,一臉笑容的耿二鳳給身邊的幾個鄰居送去,爽朗的笑容下快嘴的耿二鳳不容拒絕的把散發著熱氣的魚串送到了幾個小販手中。 ☆、第十七章 狗皮帽子狗皮襖狗皮護膝外帶大手悶子,裝扮的好像一個大豆包似的陶惟站在爐子旁邊烤火邊看著耿二鳳跟著左鄰右舍打招呼,而萬二驢則輕輕的轉動著放在爐子旁的大鐵盆,生怕一個不小心把盆里凍住的魚片烤熟了。 “二娃,趕緊吃口,趙大爺說晚上四點多天擦黑就能上人?!?/br> 邊拾到邊跟旁邊烤地瓜大爺閑聊的萬永貴把烤的漆黑的地瓜塞到陶惟手中。 熱乎乎的烤地瓜淡淡的香味讓陶惟肚子咕嚕一聲,抬起頭看向站在寒風中滿臉褶子的老大爺,陶惟笑了一下,“趙爺爺,謝謝?!?/br> 陶惟清脆的道謝把趙老埝弄的楞了一下,隨即滿臉褶子堆到了一起,缺了兩顆牙的嘴癟著笑了,“謝啥,抓緊吃?!?/br> 說完趙老埝看向萬永貴,“大小子,你家娃好?!?/br> 嘴笨口拙的趙老埝實在的夸獎讓蹲在地上的萬二驢和萬永貴露出了自豪的笑容,萬二驢轉動一下鐵盆站起身走到趙老埝身邊,“老哥,生意好不?有沒有人管?” 邊問邊從口袋里拿出一個煙袋的萬二驢打開煙袋拿出兩根自家卷的旱煙遞給趙老埝,老哥倆蹲在地上你一口我一口邊歇息邊閑聊。 蹲在萬二驢身后的陶惟邊吃地瓜邊偷偷的聽著,畢竟是常年走街串巷的縣城老人,趙老埝對縣城可謂了解至深。 就單單是花燈會從十三就開始了,一直持續到十七。十七晚上收攤,要說出小攤雖然丟人點,但是每個月也不少賺,雖然沒有準確的數字,但是從趙老埝略微有些得意的只言片語中,陶惟還是聽明白每個月小二十是肯定出來了。 抬起頭看了一眼同樣蹲在一旁偷聽的萬永貴,萬永貴滿臉的驚訝讓陶惟有些好笑又有些酸澀,小二十也就是二十塊錢,對于大城市,這二十塊錢可能還不夠條件好的人家孩子的零食錢,可對于大王屯的窮人們來說,二十塊錢可能是全年的禮份子錢,要知道,在大王屯,隨禮才一塊兩塊,實在親戚隨禮才給五塊錢。 二十塊,能解決多少問題,咽著有些發干的地瓜,低垂下眼簾的陶惟長長的吐出一口氣。 把手里巴掌大的地瓜吃完,搓了搓手的陶惟站起身看著小火滾著的大鍋,眼底閃過一絲不認輸的陶惟抬頭看看天,暗沉的天空有些壓人。 不會輸不能輸那怕難死也要重新回到冰場上是陶惟心底最深最重的執念。 天空慢慢的從暗沉變的漆黑,天擦黑,一陣閃爍后,西大街的花燈亮了,燈光透明的街道,五顏六色的花燈雖然簡單的有些粗糙,但是卻透著一股喜氣也透著一抹希望。 看著漸漸出現人群的街道,深深吸了一口氣的陶惟上前一步,“哥,把火加大?!?/br> 異常沉穩的陶惟讓蹲在爐子邊轉動鐵盆的萬小東愣住了,抬起頭看著緊繃著五官一臉肅然的陶惟,愣愣的點點頭,抓起旁邊的木頭柈子就要往灶眼里放,突然,回過神的萬小東停住了手上的動作,“二娃,沒人啊,添柴火干啥?” 臉上帶著不解的萬小東讓陶惟嘴角露出一絲淡笑,“馬上就有人了?!?/br> 肯定自信的回答讓萬小東眨了眨眼睛,不知道為什么,這一刻萬小東突然相信陶惟所說的話,哎的一聲把手中的木頭塞進了灶眼,啪啪幾聲脆響,很快翻滾的大鍋散發出濃郁的香味,抓起一把穿好的蘑菇、木耳、大白菜放在鍋里,又拿了一把魚片在手。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好味道串串香先嘗后買......?!?/br> 有些嘶吼的喊聲突然從角落響起,帶著點點嘶啞的喊聲在人流不是很旺盛的西大街很是吸引人,尤其是先嘗后買更是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順著聲音看去,一個身材矮小帶著狗皮帽子的男孩出現在眾人面前,瘦瘦的小臉上一雙帶笑的細長眼眸很是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