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爺與X皇帝_分節閱讀_113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渣渣們不得好死、穿書之男主是個‘高腹帥’、莫誤雙魚到謝橋[網配]、快穿之主神歸來、重生古西歐、情色人間(腦洞向,粗口rou短篇)、未來星際生包子、養包子、會咬人的小狼狗(H 年下1V1簡)、重生之想和種馬男離婚(限 1V1)、我愛的你
哈士奇搖尾巴流口水:“汪!” 一日畢,踩著余暉去給長孫皇后請安,大明宮中,皇后居住于清寧殿,殿外有個荷花池塘,荷花開的正盛,時不時有飛鳥掠過,鐘聲沉沉悠遠,走近有小宮人迎上來:“越王殿下!”青請安后,長孫皇后身邊的侍女長正好出來,微笑:“殿下可來了,皇后娘娘讓小廚房備了您愛吃的菜式,正是時候呢?!彼腔屎笊磉叺男母?,也算是看著秀白長大,私下里,秀白是免了禮的,彼此間也無生疏,他是晨昏定點請安,長孫皇后年前生了一場大病,宮中暫時交給韋貴妃打理,皇后也就三五日過問一次。貴妃是貴妃,可無皇后允許,太宗下令,是萬萬不敢染指宮權,電視里出現的那種朝堂中由貴妃叔叔一人支撐貴妃獨大的場景絕對不可能出現,請先問問長孫無忌大人準不準吧,一準兒讓你韋家滾回去吃自己。 皇后宮中有妃嬪,雙方見禮,妃嬪全禮,他還半禮。 韋貴妃,楊淑妃,燕德妃四妃三妃在,陰賢妃不在,估摸著去太宗面前哭兒子和委屈去了。 秀白自顧自尋一處離妃嬪遠一些的位置坐下,拈著糕點咬一口,這些女人都是他母親輩的,雖說保養得宜,畢竟比不上剛進宮的女子,眼角有了歲月的紋路,說著說著就悲悲戚戚傷心起來,韋貴妃抹著眼淚,哽咽:“我是……我是舍不得定襄那孩子啊……” 定襄是她與前夫李珉的女兒,自幼孤苦,如今突厥歸順,又要和親,她如何舍得? 定襄兄弟又不是親兄弟,沒個依靠,若是嫁過去受苦可怎么辦?突厥苦寒,貧瘠之地,定襄體弱萬萬受不得,可她如何敢反抗唐皇的命令? 長孫皇后微微嘆氣:“此事,也是無回轉的余地?!彼晟眢w不好,宮中事務由韋貴妃打理,韋貴妃此人與陰妃不同,無權利心,為人老實溫厚,所出子女也是以秀白為尊,處處聽話,故而,長孫皇后也是愿意親近。定襄縣主,說白了就是嫁給突厥的人質,非皇帝親生,頂破天就是宗室女,娘家無兄弟,去往突厥前途未卜,韋貴妃擔憂實屬正常,她欠那孩子太多。這般想,皇后目光悄然望向簾幕后,正好對上她孩子的目光,眼神溫暖含有擔憂,看的她心頭一暖,嘴角含笑微微搖頭。定襄再可憐也不值得她孩子去送,她的孩子就這么一個,極為珍貴,心尖尖上長大,皇帝后來的孩子逐漸長大,個個虎視眈眈,以陰妃與昭儀所出的孩子李佑李治野心勃勃,皇帝對陰妃與那昭儀可是真愛,呵,不就是嫁給李建成的妃子?又對皇帝念念不忘,李建成死后,眼巴巴投靠皇帝,花前月下好不快活。 她是正統皇后,有長孫家在后,又賢名在外,陪著皇帝熬過多少個無助的歲月,又因為當時的秦王征戰在外流了孩子,她的孩子甚至連這個世界都不曾看過一眼,她甚至不能有孩子,秦王欠的最多的,便是她。她不在乎,不爭,不搶,不勾心斗角,她坐鎮這個后宮,讓帝王安心無憂,她cao持宮務,甚至敢于上諫,敢于指出皇帝的不是,他曾說過她是他的明鏡,她無怨無悔,因為她要做到,不是皇帝最重要,但是一定要是皇帝最愧疚甚至不能離開。 他欠她的,必須要還在她孩子身上! 她唯一的孩子??! “貴妃若是愿意,我可送定襄縣主一程?!?/br> 少年聲音清越干凈,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微微顫抖。 貴妃大喜:“如此便謝過?!?/br> 她滿意離開。 到了晚膳時,七八道飯菜,兩個湯和三個涼菜,已經很節儉,都是秀白愛吃的,長孫皇后給他夾菜:“多吃一些,你都瘦了?!毙惆浊迨菪揲L,美人如玉,在講究胖為美的時代算營養不良,雖說那份美掩蓋住人的挑剔,可長孫皇后還是固執的認為他瘦,該多補補,一個勁兒心疼他,宮中皇后的份例大半都給了秀白,恨不得他再長胖一點,最好長成圓滾滾的球狀,這大抵都是母親的心愿,不愿意孩子多好看,只愿意他健康一些。 少年微微一笑,眼波在燈火下閃爍點點星光:“母親也多吃些?!?/br> 給長孫皇后夾了一筷子菜。 皇后微微笑:“好?!?/br> 皇后不年輕了,年過四十,但風韻猶存,比起后宮嬌俏的女子們她更為溫婉,眉眼嘴角全是歲月留下的痕跡,不光是滄桑,還有溫柔和寬容,宛若風暴中安全的港灣,所以,每月中總有五天,皇帝是要與皇后一起過,皇后是他可以依靠的存在,可以傾訴,可以安安心心放下所有的憂慮,后宮中的美人,大多是奉承討好,殊不知,以真心才能換得著真心,哪怕你不愛皇帝,你得為他好,才能讓他覺得你是不同的,真心真意的對他好。 “你要送定襄?” “恩?!?/br> “可皇帝不會同意的?!?/br> “我知道?!?/br> 少年微微一笑,目光清冷:“所以,他會讓徐將軍去送?!?/br> 皇后握著筷子的手指一緊,恍然明白什么。 ☆、第73章 完結 第七十三章 李世民的拒絕在秀白意料之中。 第二月,長孫皇后鳳體大安,取回宮權,貴妃欣然奉上鳳印,彼時,二哈護送定襄縣主前往突厥和親,突厥中,有前任公主阿史那燕入宮為妃,封昭儀,她本是李建成的側妃,后對秦王念念不忘,李建成死后,入宮成昭儀,頗得秦王寵愛。 第三月,皇帝下令,于大明宮西建天一宮賜予皇長子,眾人大驚,第四月,皇帝下令,賞百匹千里駒于皇長子,寵愛天下皆知,眾人皆以為,這太子之位定然是皇長子的,但秀白知道,絕對不是,李世民認為他身體有問題,皇子之位是萬萬落不到他頭上,可憐他的父皇,自他以下諸多皇子竟然沒一個是親生骨rou,他竟然信了后妃在他身體為傷之前便懷上的話,當真可笑,或許他知道只是不愿意承認? 同年九月i,皇子李佑李治謀反,大火整整燒了一夜,照亮整個長安城,漫天的紅飄蕩在整個天空中,刺目耀眼,反王被燒死,皇帝氣的吐血,大病一場臥床不起,長孫皇后手持鳳印,賜死妃陰氏,嬪阿史那燕,皇長子以嫡長子身份監國,日日侍奉于皇帝病榻前不離,孝心傳誦天下。 冬季的長安白雪皚皚,罕見的一場大雪,瑞雪兆豐年,雪花飄飄又不到造成雪災的地步,當真是個好年,長安大街小巷掛起紅燈籠喜氣洋洋迎接年節,宮中,氣氛壓抑,宮人行走間鴉雀無聲?;书L子可是個狠角色,逼宮那日,一向體弱的皇長子竟然一人雙劍千軍萬馬中殺過直接將二王斬落,比之徐將軍也差不了多少,朝中大臣一時不敢多言,其中的貓膩,哪個人精都清楚,可人家是嫡長子,皇后所出,有長孫家在后背,又有以二哈為首的一干武將支持,人哪,都是會看眼色的。 彼時,突厥的降書快馬加鞭送到長安,隨之而來的是風塵仆仆跟鵪鶉似的突厥王,他記得上次見突厥王對方可不是膽小之輩,眼底深處處處有野心的光,可此刻分明被二哈那貨嚇破膽,畏畏縮縮,不見分毫的氣勢,這輩子只怕都不行了。 秀白懶的弄什么安撫,直接將長孫皇后所出的公主嫁過去,嫁與突厥新王,又在公主有身孕后弄死新王,直接立了公主做皇太后,以后還會有更多的公主嫁過去,不過,不是和親,而是以女王的身份,招安什么的太過無趣,百年后照樣會反,不如兩國交融,大量漢民弄過去,直接免稅,鼓勵通婚,賜予安家費,再實施仁政,每位嫁過去的公主必須是真材實料,心懷天下忠心耿耿者,故而,二哈一時回不來。 大明宮極為寬廣,一眼望不到頭,穿過回廊,迎面漫天風雪,宦官趕緊撐上傘,一路往兩儀殿去,秀白想著晚上去給長孫皇后請安吃些什么,慢慢走著,便到了兩儀宮外,宮門口跪著一排皇子,俱是成年又未出宮封王的,他們日日想見李世民一面,可憐,兩儀宮外守衛森嚴,他們想見就見?再等等吧。 秀白直接進去。 兩儀殿中無風,暖氣充滿室內,紗幔重重,藥味濃烈,里面的人見不得風。 伺疾的低位妃嬪在偷偷抹眼淚,跪坐在地,低著頭,青絲如云,斜斜挑落一縷,露出白玉似得脖頸。聽見腳步聲,女人急急忙忙抬頭,驚慌失措又低下頭去,一瞬間的照面足以讓他看的清楚,美人孱弱,目光清澈楚楚可憐,眉眼精致,小鹿般惹人憐愛,對比起床上茍延殘喘的人,她還真是青春的讓人覺得美好。 “你叫什么名字?” 他有幾分趣味。 女子半抬眼眸,咬著嘴唇,將蒼白的嘴唇咬出嬌艷欲滴的色澤:“婢武氏媚娘……” 武媚娘? 秀白心頭一動,笑道:“可是才人武氏?” “是……” 這倒是有趣。 她莫不是將自己當成李治不成? “為何在皇上面前哭泣?” “妾感念君恩,恨不得以身替之……” 說罷,眼眶微紅,她卻是目光看也不看床上蒼老病重的男人,一雙眸子流轉似水,波光瑩瑩,要勾了人心去,她的下場,在李世明死后可想而知,終生青燈古佛,她還年輕,還想博上一博,這般就認命她不甘心,再說,皇長子繼位是鐵板定釘的事兒,又向來不近女色,她若是能成功,只怕后半生無憂。 秀白勾起嘴角,目光冷冽:“既然如此,你便隨皇上一同百年吧?!?/br> 他死,你便殉葬吧! 武媚娘搖搖欲墜,這下是真的哭了出來,秀白看也不看,讓人拉了出去,果然,還是自己養個女兒做女皇的好。 媳婦什么的都不太靠得住。 他們之間的對話早早落入李世民耳朵中,老皇帝只恨自己生了這雙耳朵,他還沒死,他的妃嬪就趕著上位?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他的兒子拒絕。 老皇帝是又悲又喜。 秀白扶李世民半坐起來,取過藥,試一試溫度,慢慢用勺子給他喂下,仔細小心。一眨眼,這個可以為他撐起一片天的男人已經蒼老不堪,眼角滿是皺紋,手掌有了老人斑,他陡然想起遙遠的曾經,也有個男人在他眼中慢慢老去,他們曾經坐在屋頂上看雪看星星,曾經有過一個親吻,曾經有小小的心動,可嘆的是,他現在連他的模樣都模糊不清,唯一記得的是他的眼睛,悲傷又溫暖。 李世民艱難吞咽,眼神渾濁,看著豐神俊秀的兒子,聲音沙啞,就像在砂紙上磨過一般艱難粗糙:“趁朕還有氣兒,把詔書拿來朕給你寫了?!?/br> 秀白詫異:“父親?” 他不是一直倔強不肯寫嗎? 皇帝扯動嘴角:“朕不管你了,你繼位后,若無子嗣,便從你那些兄弟里過繼一個吧,只是萬萬不能再留著你兄弟啦,你的心,狠著呢,又軟著呢……” 他能肆無忌憚對兄弟下手,但對于他這個父皇和母后,卻是心慈手軟,與他當年軟禁李淵時不同,那是真的愛著他們這些老家伙。 他也該放心才是。 秀白想了想,還是決定告訴他殘酷的事實,那些孩子,沒一個是他親生的。不過,他又告訴李世民,大唐的江山會有后繼者,這般,皇帝才放了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