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皇帝挽狂瀾于既倒正直英主x兒子被弄死妖
書迷正在閱讀:《卡儂》2、[快穿]女配逆襲計劃、棄女為后、影帝易容和我談戀愛、現代天師實錄[位面]、阿福呀(1v1   h)、福澤有余[重生]、他在夏日里沉眠、還魂、繞指柔(1v1  劇情H)
香爐日照。 如果不是為人父母,誰還會想那個孽障活著。 “太后今日沒來?” 皇帝奏折看得累了,把折子一頁合上,放到奏折堆成的小山堆上,此值戰時,尤為繁忙。太監將身子拱得近乎彎月,低到地里去,朱家血脈骨子里厲兵秣馬,皇帝眉峰如刀,雖不是順位繼承,臨危受命之下,硬是支撐起被先帝敗壞的江山。 宮人們何止是懼怕他。先帝正是被內廷教養得無法無天,這才生出親征的心思,指點軍政,害了宣朝江山。當今登基時所做第一件,就是鞭笞了伺候先帝的宮人。冷笑的模樣刻進每一個宮人腦海中。 “回陛下,太后不曾來訪。許是怕擾了陛下?!?/br> 殿中慣常點上長明燈數盞,晝夜不歇,萬物現形。 “她日日過來求我。哪里怕過會驚擾我?”皇帝低聲道,言語中不滿倦怠具有。 下人不敢插話。 皇帝出身不好,比起千恩萬寵,眾星捧月的先帝,皇帝是吃草根長大的。先帝是金堆子寶堆子長大的。如果不是意外,他不可能登基。 太后溺愛先帝,便是他犯下這種欺沒祖宗欺沒國家的事,仍然想救回他。天天來煩他。 皇帝又吩咐宮人滅了幾盞燈,批奏折時為不傷眼,殿中林林總總燈燭甚多,但皇帝本人卻更喜愛暗處。 他習慣在暗處思考,觀察一切。 也在暗中休憩。 皇帝閉上眼睛。削眼長目合上。 太監不敢打擾陛下,躡手躡腳,呼吸都不敢做,大部分侍候者都退出去,熄燈后大殿之中便靜謐無比。 以便圣人休憩。 雖然是太監宮女,但他們都想罵一句先帝真不是個玩意,不知兵事就不知兵事,人菜還癮大帶兵出征打得國家傾頹,朝野動蕩。國家失去萬里疆土,皇帝被俘。 庶民都知道這天下不安生了。 幸好,幸好新選出的皇帝是個能頂事的。又待著群臣將領,將失地一點一點,打了回來。 皇帝不知宮人的感慨。他有自己的煩惱。 群臣擔心他早亡,他又還沒有子嗣,到時候他們又得被胡人手中的先帝制約,就紛紛勸他早些臨幸女子。一日一日嘮,但胡人還沒有打跑,誰會有心思做那些。 皇帝隨口搪塞他們。 太后也會時常擾人,她兒子被胡人俘虜了,毀害了宣朝江山,她倒是念念不忘把人救出來。 往日里憑他的身份,太后是看也不屑看他一眼的。她只在乎她的寶貝兒子。 “皇帝……” 太后過來便是要嘮叨她那兒子,一副慈母模樣。 皇帝惱的厲害了,他身手不錯,逼身上前,直接壓制住太后,此時兩人身邊只有宮女太監諸人,無有侍衛。更不敢上前護衛。 太后手無縛雞之力,直接被擰住脖頸,雪白的長頸被皇帝擎在掌中。微微用力就要浮上殘紅。 太后從不曾被人這么對待過。但現在顯然今時不同往日了。她手擰住皇帝的大手,但毫無作用。細弱白嫩的經脈在皮膚下急促起伏,積蓄起的一點力量輕而易舉被轄制,譬如弱小羊羔,難能逃跑。 不像是鳳儀萬千的尊貴太后,而是年輕怯弱的小姑娘。 “今時不同往日了?!彼吐暷畹?,但有些話語速越慢,越有壓迫之感,他有意為之,眼眸吹下,不悅之色愈發明顯,“母后,您兒子是罪人?!?/br> “他……”太后也知道,卻還不甘心,柔嫩的唇瓣開開合合,“我兒也是皇帝?!?/br> 她不關心天下大事,只想救回自己的孩子。 “母后,您要講道理?!?/br> 冰冷佩劍貼住成元春臉頰,皇帝拍了兩下她的臉頰,太后僵硬住,試圖用睥睨狀逼退皇帝,這自然是不能的。 他掐住女人的脖頸,手指摳進rou里,太后皮膚細嫩,驚聲抽氣,女人終于體會到恐懼與壓迫。 皇帝不再只是她不待見的庶子,更是皇帝。 然皇帝終究不能下狠手。冷劍橫在粉頰面上。劍光越冷,粉頰越艷。競透露出噬魂銷骨的妖色。 太后眼角不停滾落珍珠一樣的淚水,觸到男人的手指,隨即化為一攤皇帝觸覺感受到的濕意,促使他手上著了火一般放開。我見猶憐,這就是能蠱惑圣人寵妾滅妻,另立新后的妖后。 他可能想直接殺了她,但終究不能。 劍摔到地上,厲聲作響,化為五十萬將士的哀鳴。 “你兒子坑害了宣朝整整五十萬軍將,將士百姓的冤魂難道不會整日纏著母親你嗎?大哥不配回來,母親你現在應該做的,是給那種冤魂祈福消除你兒子的孽障。而不是求朕把大哥救回來?!?/br> 皇帝的衣衫有獵獵蕭肅,皇帝親自上過戰場,斬殺了胡人首級,保家衛國,他恨不能將大哥首級也斬斷了。有點脾性的應該把太后也殺了,但他品格正直,不曾同意這個建議。 臣下恨這對母子已是恨得牙癢癢。 甚至對皇帝出口不甚尊重,規勸皇帝不要被迂腐沖昏腦袋,該速速解決了他們才是?;实鄯窳?。 臣下走后,皇帝對屏風說了一句,“出來吧”。 喊了兩回,才把驚懼交加的太后成元春喊出來。太后此刻,恰似受過風吹雨打的羸弱小花。朱家為了防止外戚干政,多選平民女子為后,因此成元春自然沒有貴族小姐的風儀,她只是很好看,到這個歲數仍然好看得緊。情如玉山將崩。 妖后沒有腦子,便只能看風情了。 “你走吧,母后?!?/br> “百福,”太后動容,念著他的小名,磕磕絆絆地說話,眼中含著水光,雖是這個輩分,怎么還和小姑娘一樣撒嬌只會用一套,“你是個好孩子,本宮知你最重感情,能不能,能不能將你哥哥救出來?!?/br> 她倒一直惦記她那個兒子。 成氏美貌無知,渾然不端莊穩重。只勾得他父親和她一起目無法紀,穢亂宮闈。 時人絕不能沾染上她。 皇帝沉眉,避開她過來抓人衣角的手爪,皇帝手上爛攤子太多,全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否則可以考慮剛剛尚書的提議了。 “母后莫要遐想?!弊罱K拂袖,肅聲拒絕。 皇帝勵精圖治,后宮空置,誓要反殺胡人,朝臣卻紛紛勸他早點生下孩子留下血脈,皇帝也要說,不滅胡人,何以為家。 朝臣們也不急了,因為他們繼續打下去,是真能將胡人滅了的。 “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大喜事?!?/br> 小太監高聲喊道。 原是胡人覺得關著皇帝無用,宣朝已有新帝,并且帶著文武百官把他們打得節節敗退,一合計,將她兒子,宣朝的先帝重新放回來了。 放他回來必定有陰謀,太后成元春又哭又笑,不知該高興還是哭泣。 “皇帝,皇帝……” 太后沒主意了,她又去找皇帝。 “給朕滾?!?/br> 皇帝難得對長輩無狀,對太后疾言厲色,太后手足無措。不知皇帝在干什么,一直身在簾后,不曾出面說話,只叫太監把她送回慈寧宮。 “百福,”成元春六神無主,害怕又擔心,“你生氣了嗎?” “……沒有生氣?!焙靡粫?,皇帝充滿冷意壓低嗓子控制情緒的回應才從帳后傳來,顯然在壓抑怒意,似乎還有別的什么東西。 太后落荒而逃,一刻靜謐后,皇帝嘆了口氣,簾外伺候的掌印太監躬身不敢說話,腿腳發軟,撲通跪倒在地,皇帝威勢隨著他扶天下狂瀾既倒,越發赫赫,內侍時時伺候,不敢想對待先帝一樣對待這位皇帝,片刻,簾內聽不出喜怒聲音傳來。 “朕不喜歡內宦,太后更非朕親母,你們迎太后不稟不阻,分辨完是何緣由,自去領罰?!?/br> 他系完腰帶,整理儀表,凈洗完畢,確認完全沒有痕跡,方從容踱出。 “皇帝是個好孩子。但到底不是我養我生的?!背稍簩π母拐f,“但是不能放棄我的孩子,那是我和陛下的孩子。我兒身后已經無人,我不能再棄他而去?!?/br> 她存著僥幸心理,打了手好算盤。 所以在聽到先帝不慎在小院跌落池塘,難以救治時才那么難以置信。 到他們這個地位,世上,沒有那么多巧合,必然是人為。 皇帝早有防范這次內侍們不敢把她放進去見皇帝了。 成元春想為自己死去的孩子報仇,痛哭到不能自己。 群臣下朝從她身邊走過,他們絲毫不憐憫成元春。 她同她的兒子禍害了整個國家江山。 他們恨不能她也早點去死。 只有皇帝,只有百福。 罪魁禍首! 成元春打他,但皇帝上過戰場,輕易鎮壓了。她被他單手擒住,抵在墻上,被迫聽皇帝所言。 太后是他的主母,然上過戰場的青年風霜比成元春更重,更深沉。 他的圈視有你丈夫的影子,畢竟是父子,手段如出一轍。 她心中更是酸澀。 丈夫死了就沒有人護著她們母子了,謝謝兒子還死了。感情交錯,痛苦不能自己。 淚如雨下。 “別哭” 他訓斥。更像丈夫了。 皇帝捏起成元春的臉,細軟的皮rou在粗糲的手上任人施為,皇帝也不手下留情。把她的手緊緊箍在掌中。 宮女侍衛太監在外把手,宮中已完全臣服于皇帝。 成元春已經是孤家寡人。 大手揩去女子臉上淚水,此時的皇帝和未登基時的庶子已然判若兩人,大臣崇敬他,宮人敬畏他。 成元春……也怕他。 不知不覺中,皇帝已到成元春身側,他的表情也很沉重,低聲安撫悲痛的成元春,仿佛與她感同身受。 “天下人死因皇兄去者不計其數,母后就不會愧疚嗎?” 成元春……成元春嚇住,一下停止抽噎。 皇帝一身泠然,神色仍然是悲痛。 貼在成元春耳邊。 “母后,皇兄罪責太大,放他回來是胡人的詭計。為了天下百姓,朕得殺了他?!?/br> 成元春怎能不知,但就是恨啊。那是她的親身骨rou。 她試圖攻擊皇帝,幾欲癲狂,但被庶子皇帝牢牢縛在懷中。二人相處距離,已經超過母子之分。 聲色詭異冰涼。 皇帝也是想了很久,才裁出決定。 “朕知母親喪子之痛,大不了……我還你個孩子就是?!?/br> 成元春不解其意,茫茫然,淚猶未干。 帝低頭,**其淚。 侍人駭,俱不敢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