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夫郎威武_分節閱讀_256
皇宮中,佑德帝聽到來的稟報,沉默了好一會兒,才無力地揮手讓人退下。 “原來真是他啊?!币恢本芙^承認是五皇子親自下的手,皇家親情雖然淡薄,但也沒想到自己的親兒子會為了他屁股下面的位置做到這等程度,他的心還是被傷了。 ”左安,你說他究竟是怎么走到這一步的?!?/br> 左安在邊上一直低垂著腦袋,大氣不敢喘一下,這時聽到佑德帝的話才抬起頭,勉強勸道:”陛下,或許五皇子只是被旁人給誤了吧?!?/br> 那些人早幾十年前就布置好了暗線,抄了五皇子府后也在他身邊發現有關人員,包括他的枕邊人,不過,左安回想五皇子平時的模樣,不禁的打了個寒顫,現在才發覺五生子平時一副什么都不在乎的表象下面掩藏的陰狠,就連他平時的相比大皇子的倨傲顯得比較客氣的態度,現在在他看來也是別有深意了,心說這皇宮內就沒有一個心思簡單的主。 佑德帝心里把背后的那些人遷怒上了,也認為是那些人將五皇子教得引到偏路上去了,才會枉顧親情孝道生出如此狠毒的心思,他的兒子不少,可現在看看,一個個的長大后都盯上了他的位置別的居心,心里將其他幾個皇子也懷疑上了,這么一想還是駱晉源的忠心顯得尤為可貴。 ”陛下,其他皇子都掛念陛下的身體,日日過來請安,并向英武侯和老奴打聽陛下身體的狀況,很是擔憂,“見陛下的臉色仍舊不好,左安眼睛一轉又說,”六皇子就差對老奴撒潑耍賴也要讓老奴放行給他通報了,依老奴之見,六皇子對陛下的孝心天地可鑒作不得虛假,還有九皇子,每次過來都見不到陛下,那小臉都快哭起來了……“ 見陛下的臉色開始好轉,左安便絮絮叨叨地說起幾位小皇子平時鬧的笑話,很容易就看出,陛下對幾位年幼的皇子沒有多少戒心防備,只有說起他們時才稍微輕松一些,左安見狀心里才松了口氣,后背心可都濕了。 第二日,佑德帝病休未愈,便仍堅持了上朝,朝臣們見到皇帝雖仍面帶病容,但處理朝事一點不含糊,一些臣子將心里的擔憂放下了,當然也有人心中失望卻絲毫不敢流露出來,朝上誰也沒敢提大皇子五皇子的事情。 退朝時,佑德帝又將英武侯單獨叫了過去,讓群臣各種羨慕妒忌恨啊,這些日子陛下連皇子都不見,只有英武侯日日伴駕榮寵不斷。 佑德帝留下駱晉源并非有什么要緊事,而是讓后者將顧晨叫時宮,駱晉源領命而去。 回到御書房,一溜排的皇子們在外等候著,見到佑德帝后紛紛表達了一番關切擔憂之情,佑德帝如今正不耐煩這些皇子,應付了幾句就將他們打發了出去,不過想到左安提到的九皇子的表現,又將九皇子留下問了幾句功課上的事,還好心情地提點了幾句,見到九皇子眼中的孺慕和受寵若驚的態度,佑德帝才又心情好轉。 撫了撫九皇子昂著的腦袋,佑德帝親切地說:”九兒這幾日都沒有耽誤功課,父皇很欣慰,九兒要繼續努力,跟其他兄弟也要和睦相處,知道嗎?“ ”九兒知道,父皇您不要太cao勞,要乖乖喝藥養病,身體才能好得快,九兒生病時嬤嬤們都是這么說的?!熬呕首影褐X袋關切道。 佑德帝對九皇子的天真稚語逗得大笑起來,換了別的成年兒子跟他說不要太cao勞,他估計會先懷疑這個兒子說出這樣的話是不是別有用心,可年幼的皇子說出這番話在他看來才是真的關心他,心情大好的佑德帝賞了一套文房四寶給九皇子,才讓他下去。 六皇子等在外面,見到九弟咧著嘴巴開心地走出來,拍拍他的腦袋嗤笑道:”得了父皇的賞賜這么開心?也不怕你六哥妒忌,你其他哥哥可一個都沒有好處?!?/br> 九皇子立即緊張起來,六皇子這才高興起來:”行了,擔心什么,你才多大,你幾個皇兄再盯人暫時也盯不到你身上?!?/br> 九皇子不高興了:”六哥你壞,我要告訴尚君去?!?/br> 六皇子嗤嗤笑,這個小子居然學會告狀了,捋著他的頭發一邊打鬧一邊往尚君宮殿走去、 佑德帝依舊是在他的寢宮召見顧晨,在他來之前,寢宮里有人先他而到,左安恭敬地將后君迎了進來,佑德帝起身親自將他攙扶到身邊坐下。 后君仔細打量佑德帝的面孔,露出淺淺的笑容:”那孩子倒有幾分真本事,也將太醫院里那些老家伙比下去了?!?/br> 佑德帝拍拍他的手,露出在別人面前沒有的放松笑容,后宮中唯有后君是與他同甘共苦風風雨雨一路走到今天的,只可惜他們唯一的嫡子沒能活下來,否則他也不用費心在這些皇子中挑選合格的繼承人,看他們上躥下跳。 ”你也見過英武侯了,他那張臉可就是這位顧公子治好的,不過朕也沒料到會這般年輕,倘若他不是哥兒,朕倒想讓他進太醫院了?!?/br> 后君不以為然道:”陛下想讓人進人家還不一定想進來,這宮里就是個大染缸?!?/br> 佑德帝對后君不客氣的話也不生氣,后君又皺了下眉頭說:”怎又姓顧?“ ”后君最近碰到什么顧姓人家了?讓你頭痛了?“佑德帝聽左安說過一些事,但對具體情況倒不十分清楚。 后君不快道:”還不是我那長么,非要讓我見一見我那表弟的后人,昨日程夫郎進宮跟說了一起事,這顧家,也就是我表弟留下的后人嫁進的人家,聽著就是個沒規沒矩的?!?/br> 139相像 字數:5976 昨日聽了后非常生氣,他與長兄并非同胞兄弟,他爹親是父親的繼室,自幼最親近的是舅舅,后來連帶著舅舅家的小哥兒也就更他表弟同樣十分喜愛,外公曾留下一對玉佩,分別給了他和表弟,然而早年不如現在天下安定,當時的梅府也就是現在的承恩公府自身岌岌可危,外公盧家得罪了貴人遭貶外放,闔家離京去任上,不料途中遭遇橫禍,等爹親得到消息派人過去時,除了年幼的表弟不知下落,其他人全喪命了。 爹親大受打擊,后來身體也一直起起伏伏,梅府不同意派出人手追查表弟的下落,爹親只得派了自己的心腹出外尋找,但茫茫人海哪里找得到。 爹親去世時還惦記著表弟,希望能將他舅舅唯一的血脈找回來,只是僅憑一個信物又豈是那么容易找得到的,期間倒是有些人自稱是盧家人,卻提供不了作為信物的玉佩,也有人聲稱中途遺失,可他在看過一眼后就知道那絕不是他表弟。 承恩公府的人倒大多記得玉佩的模樣,因為當年就是依照著玉佩的樣子去尋人的,這么些年他的心思都淡下去了,倘若他的兒子還活著,他孫兒的年紀都不小了,表弟同樣如是,且在外顛沛流離身體肯定大不如他,也許找到的也只是一捧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