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青青麥穗_分節閱讀_205
將葉先生一行安頓好,白天,葉先生照例在學堂給學生講學上課,等先生空閑了,西遠又是給做好吃的,又是陪著先生去村里村外溜達游玩。 如今,蓮花村里面的風景也不錯,不過,外面人一般二般的進不來。 村里人現在起新房子,都不是找個地方蓋就行了,必須經過村里里正同意,當然,程義不是故意難為人,主要是想將村子統一規劃一下,將方位不正,影響布局的院落,趁著那戶人家起新房,給清理掉,然后將村里的道路,規劃成整齊的三縱五橫,路面發動村民鋪墊平整,用村里共用款項,鋪上水磨青磚,路兩邊統一栽種著果樹,果樹底下,是各種花花草草。 一進村子,只覺得干凈整齊,屋舍儼然,這哪里是普通的鄉村,比彥綏城還要講究。 村里的圍墻,這兩年,銀錢充足了,程義組織人力,里外兩面,分別包了一層青磚墻,因此,圍墻墻壁更加堅固美觀。而且因為墻壁加厚,村里人可以沒事登上去眺望周圍的景色,那可真是心曠神怡,美不勝收。 “先生,您慢點?!蔽鬟h攙扶著葉先生,順著圍墻里層修建的臺階,慢慢登上墻頭。 ☆、第159章 學館 葉先生在西遠的陪伴下,一步一步登上圍墻頂部,墻的四角,程義帶人分別修了個角樓,既可以賞景,亦可以給看守的人瞭望休息之用。 站在角樓上,騁目四望,蓮花村四周美景盡收眼底,“真是姹紫嫣紅開遍,翠色蒼蒼如錦!此一觀,夢里江南盡忘卻?!比~先生不禁感嘆道,他是江南人,雖因當年事,情傷心傷,有生之年不肯再回,但是,對江南的思念,卻不曾因此消減。 蓮花村遠處近處,野花加上村民們種植的掃帚梅花開得五顏六色,像一條條五彩斑斕的彩帶,配上路邊的果樹,似錦帶鑲的綠邊兒;然后就是蔥蔥蘢蘢的莊稼,蓊蓊郁郁的樹林,深綠淺綠豆綠草綠蘋果綠……,層層疊疊,仿佛一幅用最好的絲線織就的綠色錦緞。 再配上藍天下翱翔的鷂鷹,空中帶著哨音的白鴿,蓬草樹林間嘰嘰喳喳的鳥雀,真是錦繡田園,好一派北地風光。 “先生,您看,我們蓮花村美吧?”西遠賊兮兮地問。 “當然,這是葉某自來北地,見過的,最美之景了,不遜江南小橋流水人家?!比~先生手捻長髯,點頭贊賞。 “先生,您看:住在我們這里,瞧好景色,只需步出家門;若想呼吸新鮮空氣,清晨漫步楊樹或者松樹林即可;休閑養性,水渠邊持一魚竿,垂釣;滿足口腹之欲,路邊庭院,果子和菜蔬隨手可摘……”西遠掰著手指頭給葉先生講蓮花村的好。 “是啊,先生,許多才俊都來我們這兒欣賞美景,若是想吟詩連對,文章辭賦,自然可雅會賢集,曲水流觴,暢懷敘情?!蔽饔率莻€機靈鬼,差不多已經猜出來大哥的用意了,接話道。 葉先生過來,他跟縣學請了幾天假,一路陪同;同時,蓮花村另外仨舉人,西韋程南王柱,也都放下手頭忙活的事,跑過來陪著葉先生;還有考中秀才,卻一直沒有考中舉人,仍然鍥而不舍的秋陽,以及從軍后又歸來的衛成。 前年,衛成回來,亦曾專門拜望葉先生,說到底,如沒有當年葉先生傾力相助,查到衛成可能在平王虎豹騎中,西遠就不會確定到尋找目標,當然也不會有后來永寧關兄弟相遇,及如今的兩相廝守。 這些,西遠都跟衛成講過。衛成對先生的恩德,始終銘記于心。 “長山啊,既安然歸來,前事種種,已若浮云,安心過好當下才是?!碑敃r,見到五年后歸來的衛成,葉先生用他那看透世情的雙眼,注視眼前的學生,語重心長地道。 衛成聽了,躬身應是。 葉先生,當世有名的大儒,西遠和秋陽曾經幫助查找資料,先生花費近十年心血,撰寫的《大燕古今服飾考》,去年冬天,已經完成。 西遠幫著先生校對,并且聯系書坊付梓刊印。據說,此書剛刊印半年,便流傳到京師及江南,那些研究學問的大家,如獲至寶。如今,中原以及江南一帶,因葉先生的書,頗有洛陽紙貴的勢頭。 沉寂二十多年后,葉先生再次聲名鵲起。 那些宿儒,撫摸著先生的新書,想起當年事情,忍不住老淚橫流,多年來舊識杳無音信,本以為葉逋葉志遠已經命喪北地,不料想,竟然在潛心研究學問。 細觀全書,除了對學問的探討,各人的遭際竟然全無半點提及,清和先生對學術孜孜以求的態度,怎不叫人擊節而贊。 曾有先生的仰慕者,專程從京師或者其他地方趕來,只為了能見先生一面。 不過,葉先生自己不以為意,做學問于他來講,已經不是為名為利,只因個人興趣而已。由此,絲毫沒有為外界的追捧所累,謝卻一切拜會,一心一意為下本書《大燕古今車輿考》做前期準備。 別人仰望其名,投其門而不得入,他們這幾個曾經的弟子,哪里敢在先生面前自持身份?任你英雄豪杰,秀才舉人,哪怕是狀元榜眼,在這樣德隆望尊學識淵博的先達面前,都忍不住變得謙卑。 大家陪了兩天,葉先生不肯讓他們再來,只吩咐,每個人該干啥干啥,不必為了他放下正事兒,有長關陪著就好了,大家俯首遵命。 西勇因為正在讀書,有問題還要請教先生,因此成了特例。不過,今天除了西勇隨大哥陪著先生外,蓮花村的里正,程義也一起跟著登上角樓。 “嗯,長關長飛說的不錯,此處風景絕佳,田園靜怡,若能讀書賦詩于此,實不負sao人墨客之雅興?!甭犃宋鬟h西勇的話,先生點頭道。 “先生若肯,我蓮花村當倒履相迎,亦可在先生心儀之地,為先生及學子,建一館舍,先生可放心于此讀書授業?!背塘x躬身道,只這兩句話,弄了他一腦門子汗,這是昨天西遠找他商量時候,教他說的,程義背了一晚上,覺都沒睡好。 對葉先生,程義是無比尊敬的,他識字不多,大都是程南讀書后教他的,如今做了里正,正好能用上,所以,本身對讀書人有一種天生的好感;加上先生亦是程南的授業恩師,程南能考中舉人,多賴先生的教導,程義心存感激;同時,程南沒事兒在家里跟他爹講過,葉先生在當世學者中,頗有名望,程義雖然不大懂,但是,通過程南的話,有一點他很明確,先生是個很出名的、了不起的人,因此,心存敬佩;而這樣有名氣有學識的人,卻謙遜有禮,即使對他一個小小的里正,也是親切和藹,沒有半分傲慢之情,不能不叫人心服? 所以,拋棄西遠跟他講的,葉先生如果在蓮花村開館授業的好處不提,程義自己本身,也是歡迎的。 “此話怎講?”葉先生含笑注目眼前的仨人問道。他就說嘛,長關那么費勁請他來,不能光是為了賞風景,一定有貓膩在里頭嘛。 “咳咳,”西遠見先生那意味深長的一笑,就知道自己的小把戲瞞不過先生,怕先生不高興,心里難免有些惴惴,“先生,您看,我們這兒這么好,您來我們這里寫書授業唄,每天我們還可以陪著您漫步阡陌,請教詩書?!?/br> “對,先生,那樣,我也不用去縣學讀書了,在家請教您就好?!蔽饔戮o忙添柴禾,幫大哥慫恿先生。 “先生,我雖然是個大老粗,但是聽程南平時講,讀書須有三境界,環境清幽,往來人雅,俗事遠離,嗯,”剩下的程義不知道怎么往下說了,和讀書人說話只能憋著說,真是不擅長??! “是啊,是啊,先生,不被世俗纏繞,方能專心治學,我們這里,即可以了解接近百姓日常,又有美景可賞,在此開館授學,當是樂事?!蔽鬟h急忙接話道。 “里正與長關之意,老朽已經知曉,容葉某三思如何?”葉先生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只是提出要想一想。 西遠和程義當然不敢強先生所難,因此,急忙點頭。 葉先生在蓮花村待了半月之久,西遠陪著先生,賞遍了蓮花美景,吃遍了蓮花美食。每日里除了陪先生就是琢磨怎么陪先生。 他這一陪葉先生,就沒有那么多時間跟衛成廝磨,把衛成愁的呦!不過,卻沒敢跟西遠尥蹶子,說白了,西遠陪別人衛成可能會吃味,陪葉先生他可不敢。 衛成對葉先生除了敬仰,還有一份感激之情在里面,若沒有葉先生當年相助,他和西遠不會有今天,即使最后能走到一起,不知道要多經歷多少磨難與苦痛。所以,衛成只能做“賢內助”,把家打理好,將幾個小的哄好,讓西遠可以不分心的陪伴先生。 半個月后,葉先生招來兒子和幾個孫子,跟他們講了自己的決定,先生同意來蓮花村授業,叫他們或是在彥綏生活,或是來蓮花村,隨意。 幾個人對先生的決定沒有絲毫異議,知道先生做下的決定,必經過深思熟慮,他的兒子,葉嘉豪,表示愿意隨先生來蓮花村,彥綏那邊由其長子葉昕掌管就可以,先生點頭應允。 至此,蓮花村為葉先生建學館一事算是定了下來,當天,西遠陪著先生,還有程義加上西韋衛成幾個,一起交杯換盞,喝了個痛快。 程義是個辦事爽利的,先生點頭后,他馬上組織人力物力,著手學館事宜。不過,建個學館可是和建各家建房舍不同,因此,一直到第二年暮春,學館方完全建好弄妥當。 地點是葉先生選的,他是當世大儒,于《周易》等亦通曉,說白了,那也是儒家學說的一部分。 先生選的地址,離蓮花村四五里路,距蓮花渠比較近,學館南面走上幾百米就是蓮花渠,守著幾畝杏林,一渠碧波,當真是個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