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曾經嫁過我_分節閱讀_248
這些人原本是想看看京城里最有名氣的青天大老爺會不會接下狀紙,沒曾想,這一位竟是不肯按理出牌,狀紙倒是接了下來, 只是馬上就變臉抓人。 旁觀的遺孤們不由得目瞪口呆,接著便怒火沖天。 第二天,便有遺孤敲響了正陽門的天雷鼓。 在被歐陽嘲笑一般地拒絕之后,蘇素原本也是想要讓幸存下來的西北商團的成員去宮門口告御狀的。 然而當她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 蘇素卻發現她找不到人了。 一追查,蘇素才知道, 人都被莊管家帶走了。 蘇素雖是歐陽手下的大掌柜, 但這個年代,無論什么地方,賺錢的都比不上有權的。 而在歐陽的手底下, 蘇素就是個賺錢的,莊管家卻是那個有權的。 當蘇素和莊管家同時下達了兩個相互抵觸的命令時,沒人會去理會蘇素,只會對莊管家唯命是從。 蘇素也很清楚這一點,只能惱火地堵住莊管家,追問他是怎么回事。 莊管家扯了扯嘴角,反問道:“你問我?我還想問問你,西北商團的駐地被主子布置得那么嚴密,怎么就像切瓜剁菜似的被人給屠了呢?” 蘇素一愣,但馬上就臉色一變,脫口驚叫,“有內鬼?!” “現在才想到?”莊管家恨鐵不成鋼地瞪了蘇素一眼。 蘇素咬了咬牙,卻也沒再說讓莊管家放人的話。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但內鬼的事若是不能盡快調查清楚,他們就無法知道自己暴露了多少秘密,是否將要面臨更大的麻煩乃至危機。 事實上,蘇素也很清楚,如果不是執著于將罪有應得之人繩之以法,早在他們逃離西北之后,丑牛就可以潛回邊城,將參與此事的邊城將領全部弄死。 當然,即便沒有這種執著,他們也得考慮一下自家老大的夫人,免得追老鼠卻打傷了玉瓶,讓那位皇帝夫人難做。 見蘇素一臉郁悶卻也沒再執拗地要人,莊管家便軟下心腸,提點了她一句。 “你也不想想,咱家主子都不能跟皇帝夫人開口的事情,你告御狀就能辦成?” “就是有主子……呸呸呸!就是有歐老大和皇帝的那層關系,我才會想到讓他們去告御狀??!”蘇素不甘心地辯解道,“若是沒這層關系,我還不敢讓人過去遭罪呢!官官相護嘛,誰不知道??!” “我說素丫頭啊,你光想著主子和皇帝夫人的關系了,就沒想想,都有這層關系了,哪還用去告什么御狀?”莊管家無奈地繼續提點,“還有,你救了人,又把那些幸存的商人家眷全都帶到了京城,主子在西北有商團的事還能保住秘密?肯定早就傳揚開了!若是你讓他們去告御狀,別人會怎么想?啊,皇夫的手下竟然去告御狀,這是皇夫失寵了,不能請皇帝為他‘做主’,還是和皇帝鬧翻了,特意用告御狀的事給皇帝沒臉?” 蘇素撇了撇嘴,沒有作聲。 莊管家繼續道:“事實上,你現在已經給主子弄出不少麻煩了——你以為,經商是什么好名聲嗎?而且還是在西北邊境那種敏感的地界上!等著瞧吧,這事不鬧大還好,一旦鬧大,咱家主子肯定要被御史臺的言官參個沒完!” 莊管家一語成讖。 這些話說完的第二日,西北商人的遺孤便鬧出了告御狀的事情。 一番流程走罷,朝廷的大老爺再怎么不情愿,也只能硬著頭皮接下狀紙,開始審問此案。 很快,整件事的前因后果便傳揚開來,也在朝堂上釀出了一場軒然大波。 平平靜靜地過了三年,朝堂上就沒出過什么大事,無論升遷還是謫貶都是按部就班,不少朝臣都已經是饑渴難耐,朝堂之外的某些人更是急紅了眼, 秦國公宋時因為縱子行兇成了言官們的打頭炮,第一個被參。 緊接著,皇夫九千歲也因為在西北邊境處涉足商貿而被扣上了私通敵國的罪名。 然后,整個西北軍都成了文官們——不只是言官——打擊的對象,仿佛不把他們押解回京,就不足以平民憤,解民怨。 不等皇帝陛下表明態度,一向特立獨行的朱邊就站了出來,奏請皇帝陛下終止邊境商貿,并禁止一切商人進入邊城,將這些商人與異國之人進行商貿的行為渲染為十惡不赦的罪行。 朱邊的奏本上一遞交,一直保持沉默的秦國公宋時便跟著站了出來,向皇帝陛下遞交了自辯的奏本,為次子宋鞏乃至整個西北軍進行辯解,如歐陽預料的那樣,認下殺人之事,卻對劫財之事矢口否認,只說那些錢財是正常的戰利品,已經按規矩入了駐地庫房,只待上報給朝廷的時候,交由朝廷處置。 老官油子一聽這話就知道,西北軍這是打算破財免災,換取皇帝陛下的赦免。 此時已近新年,朝堂上原本就只有瑣事而無大事,戚云恒干脆也沒去表態,任由朝臣們互相攻訐,吵鬧不休——反正只要不開大朝會,他們就只能通過寫奏折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觀點,如今又有侍從室為皇帝陛下分憂解難,根本用不著他親自翻閱奏本,不過就是每日從侍從室里清理出來的紙片多了些,存放奏折的庫房變得擁擠了一些。 夏宮里的歐陽也安靜如斯,對朝堂的紛亂不理不睬,連自辯的奏折都沒有遞上一封。 但戚云恒卻不肯任由朝臣攻訐他家皇夫,很快就將那幾個參過他家皇夫,而且還給他扣上重罪的言官挑揀出來,謫貶的謫貶,除職的除職。 如今的金刀衛不說是無孔不入也差不到哪兒去了,抓幾個官員的小辮子還怕抓不出來? 但這些言官的遭遇很快引起了朝臣們的警覺。 雖然這幾個言官都是以家宅不寧、立身不正、貪贓枉法之類的罪名被貶職或是撤職,但哪個明眼人會看不出來,他們根本就是參錯了對象,被皇帝陛下厭棄。 有這幾個言官做前車之鑒,察覺到此事的朝臣便沒有急著做出反應,仔細想了一想,很快恍然大悟—— 皇帝在西北發跡,皇夫在西北經商,這當中豈能沒有貓膩? 皇帝陛下起家的經費,恐怕就是皇夫提供的,言官們妄想用此事拉皇夫下馬,卻不知馬上還坐著皇帝! 想把皇帝拉下馬,那還不等著挨剮?! 難怪皇帝陛下對皇夫如此愛重,果然是有原因的! 如此作想的不只是腦洞大開的朝臣,事實上,戚云恒也生出了一樣的猜測。 在西北的時候,戚云恒就有過這種感覺,無論手里缺少什么,肯定都會有法子買到或者搞到,當時只覺得自己可能真是天命所歸,如今想來,便覺得或許是他家皇夫在幕后“作祟”。 戚云恒習慣了和歐陽有話直說的相處方式,這日照例來夏宮過夜,便直言不諱地問起了此事。 歐陽卻是聽得滿頭黑線,無語望天。 “都跟你說過了,我是負責花錢的,賺錢的事全是蘇素一手包辦?!睔W陽很是無奈地否定了戚云恒的猜測,“我只下令在西北那邊給你準備了一處糧倉,余下的事情,我就再也沒有過問——若不是這樣,我怎么可能連你當皇帝的事情都是從別人嘴巴里聽來的?” 歐陽早就移花接木,把此事從興和帝的身上拿了下來,按在歐陌和歐防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