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曾經嫁過我_分節閱讀_181
沈真人對這顆化形丹的真偽明顯存有疑慮,但這東西都是從別人的洞府里“撿”回來的,用一顆少一顆,歐陽也不可能先拿一顆出來給他測試,只得又送了些煉制傀儡時剩下的材料,算是補償不當的補償。 解決好府邸里的一堆瑣事,歐陽正式搬回了夏宮。 修繕之后的夏宮在外形上并無大的改變,但里面的格局和裝潢卻是煥然一新,與宮外的府邸已經沒有太大差別。只是受太后駕崩的影響,歐陽最喜歡的大紅大綠都被收藏起來,無論紗帳還是擺設,都只能挑選簡單素雅的,讓歐陽覺得未免有些美中不足。 但完全沒有顏色的日子都已經熬過去了,只是淺淡一點,倒也不是不可忍受。 更何況凡事有弊就有利,在接下來的三年里,歐陽可以光明正大地丟開金飾,簡樸對人,再不用一出門就要頂個黃金頭冠,讓自己活受罪。 歐陽回宮的時候,戚云恒特意抽出時間,親自到夏宮這邊接人。 王皇后和高、陳、呂三妃也派人送來了賀禮。 這個時候送禮,無論名義還是時間,都有一些不倫不類,不合時宜。 王皇后送出的賀禮,其實是為了彌補歐陽歸京時未曾道賀的疏漏。她那時剛剛入宮,兩眼一抹黑,連身邊人都使喚不動,更找不出可以作為賀禮的東西——庫房鑰匙不在她的手里,她總不能從梳妝盒里撿幾件首飾給歐陽送去。 如今大權在握,王皇后便抓住機會,將這個疏漏補上。 有王皇后帶頭,余下的三妃也不想和歐陽惡了關系,更不想讓皇帝陛下覺得她們不把皇夫放在眼里,便緊跟王皇后的腳步,也送了些中規中矩的禮物,聊表心意。 當晚,戚云恒又在魏公公的陪同下悄然而至。 第135章 昭然若揭 八月, 炎熱的夏季已經臨近尾聲,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 昨晚便下了一場小雨, 太陽出來之后,雨雖然停了,氣溫卻仍然有些偏低。 朱邊剛一拉開車窗的布簾就被吹入的冷風激出一個寒顫,但還是晃了晃頭,朝前方的城門處看了過去。 城門處, 一輛騾子拉的平板車正緩緩通過, 車上坐著風塵仆仆的四個人,一對老邁的夫妻,一個帶著兒子的婦人。 四人的衣著還算體面, 雖不是什么綾羅綢緞, 卻也不見補丁,顯然家境尚可, 只是明顯經過了長途跋涉,三個成年人人的臉上俱是疲色,只有年幼的孩子張著大大的眼睛, 好奇地注視著京城里的街道、車馬、人流。 看著騾車穿過城門,消失在城內的街道,朱邊敲了敲車門,讓自己乘坐的馬車加入到出城的序列中去,然后轉過頭來,對坐在自己對面的男子說道:“多謝了?!?/br> “謝字就免了吧?!蹦凶拥?,“好話說得再多, 我也不會再給您折扣?!?/br> 這名男子穿著京城里最常見的布衣布衫,相貌也沒有任何出奇之處,從頭到腳沒有一點特征可言,典型的進了人堆就再也別想找到。 “老規矩,明日去我府里結賬便是?!敝爝厹啿辉谝獾卣f道。 男子點點頭,便欲推門下車,但手指剛一碰車門便又轉過頭來?!叭羰墙酉聛磉€要我們出手,錢款另算?!?/br> “不必了?!敝爝吅呛且恍?,“他們來了,這就夠了?!?/br> “……搞不懂你這家伙?!蹦凶悠擦似沧?,推開車門,跳了下去,很快就消失在城門口處的人潮之中。 他一走,朱邊立刻收起笑容,瞇起雙眼。 剛才坐在驢車上的四個人乃是一家子,年長的夫妻是公公婆婆,婦人是他們倆的兒媳婦,男孩是他們的孫子,而他們的兒子姓楊,名德江,如今正關押在金刀衛的私牢之中,已經在里面待了數月之久。 楊德江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 即便是朱邊也曾一度這樣認為,直到秦國公宋時親自找上門來,拿出重禮,請朱邊想法子把人從金刀衛的牢獄里救出來。 朱邊立刻對這人生出了興趣。 但他們的皇帝陛下顯然與他有著同樣的想法,朱邊費盡口舌,也沒能讓皇帝放人或是將人移交給刑部。 朱邊很快想到,楊德江其實并未觸犯律法,是皇夫九千歲擅自將人捉了起來。 只是他想和皇帝陛下掰扯道理,皇帝陛下卻與他胡攪蠻纏。 朱邊以發動言官彈劾皇帝陛下對臣民行私刑作威脅,皇帝陛下就兩手一攤,告訴朱邊:我不知道你說的是誰,你先拿出我囚禁了這人的證據再來跟我說話。 如今的律法尚不存在公訴這一概念,更不允許以下犯上,臣子狀告皇帝。 即便是告御狀,也不是隨便哪個正義路人都能夠代人出頭的。 言官雖然可以諫言,但皇帝也可以不理,而刑部卻不能擅自立案調查。 于是,當皇帝陛下鐵了心跟朱邊使渾的時候,朱邊還真就拿他沒轍。 一怒之下,朱邊做出決定—— 將事情鬧大! 拿定主意,朱邊依舊從楊德江無罪被囚這一點下手,只是不再親自出面和皇帝陛下糾纏,轉而調查起楊德江的家人所在。 楊德江雖然不曾有過功名,但也曾在前朝為官,包括籍貫在內的身份資料亦被登記造冊。 如今這位皇帝又是兵不血刃進的京城,這些前朝官員的資料典籍全都完好無損地保留了下來,也給朱邊的調查提供了便利。 讓朱邊愕然的是,調查的過程雖然一帆風順,調查的結果卻出乎他的意料。 根據前朝典籍記載,楊德江父母雙亡,乃是由同族一位寡居的叔母撫養長大,在楊德江獲得官職的時候,這位叔母也已不在人世,楊德江正是為了給她守孝才錯過了那一屆的科考。 在這份記錄中,楊德江尚未婚配,也沒有什么妻子,自然也不存在子女。 ——是楊德江在撒謊,還是典籍上的記載存在問題? 朱邊立刻對這人生出了更大的好奇,馬上請來自己常用的線人,掏錢雇他們去楊德江的祖籍——典籍上記載的那處走上一遭,看那里到底有沒有楊德江這人。 這一來一去便花掉了月余,線人帶回的結果也如朱邊預料—— 籍貫是假的,當地根本查無此人,更無寡居叔母撫養隔房侄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