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曾經嫁過我_分節閱讀_4
——終究還是有人忠于他的。 興和帝悲涼地笑了笑,搖頭道:“不必了?!?/br> “???”汪九齡正說得興起,聞言頓時一愣。 “朕不想逃,也不能逃?!迸d和帝垂下眼瞼,“給朕準備筆墨紙硯,朕有一封信要寫給戚云恒?!?/br> “陛下!” “放心,朕并不是向他搖尾乞憐?!迸d和帝淡淡一笑,“但事已至此,再負隅頑抗也不過是拖累這天下眾生,倒不如干干凈凈地退讓,還天下百姓一個安平?!?/br> “陛下——”汪九齡的眼眶里涌出了淚光。 興和帝笑著擺了擺手,“伺候筆墨吧?!?/br> “諾!”汪九齡抹掉眼淚,邁步上前。 歐陽這會兒已經進了內庫。 正常情況下,皇宮本就是戒備森嚴之地,內庫里寶貝雖多卻都是死物,自然沒必要再故弄玄虛地在庫房的建設上做手腳。成國皇宮的內庫就建在永泰宮的后邊,四四方方一個院子,里面是一間間四四方方的庫房。 歐陽過來的時候,院子里已經空無一人,門鎖也被人砸落在地。 但庫房這種地方再怎么樣也不會是讓人隨便進的,院門的門鎖雖然被人砸開,但庫房的銅門鐵鎖就不是那么容易破壞的了。 歐陽目光一掃,發現只有西邊的兩間放置日用器皿的庫房是開著的,明顯已經被人掃蕩過,地上一片狼藉。 但歐陽要的那座內庫中的內庫并不在那里,他也只是掃了一眼就不再關注,邁開腳步,走向最北邊的一座庫房。 銅門鐵鎖攔得住普通人卻擋不住歐陽,他把手往鐵鎖上輕輕一放,放出神識和靈力,很快,鐵鎖便自動彈開,銅門也應聲而開。 歐陽徑直走了進去。 這間庫房里收藏的都是青銅器。對宗室士族來說,每一件都傳承有序,貴不可言。但在普通小賊眼里,這些東西就沒那么值錢了,搬運困難,銷贓麻煩。 歐陽也沒理會這些青銅器,但原因不是它們的價值,而是他知道,這里的每一件青銅器都不是可以隨意碰觸的,有的是暗藏機關,可以置人于死地,有的卻是開啟另一處庫房的關鍵,一旦挪動了位置,就算他拿到了那間庫房的鑰匙也別想把門打開。 好在,這間庫房尚沒被任何人動過,歐陽來到庫房深處,密室入口,順利地用鑰匙開啟了密室的大門,看到了下行的樓梯。 這間庫房是成國的開國皇帝建造的,其目的據說是想要給后代子孫留下一筆救命的財富,使他們在危難關頭可以東山再起或是避世隱居。 然而皇位的傳承并不總是秩序井然,幾代之后,新的皇帝就對這處內庫的意義沒了概念。到了興和帝這里,更是連怎么開啟內庫都不知曉。 歐陽也只是聽說卻沒有親自來過。為了以防萬一,他沒敢親自下去,拿出一只紙鶴,將神識附著在上面,然后施展法術,將紙鶴送入通道。 下面果然是有機關的,只是紙鶴輕而小,并未將其觸發,而庫房里存放的東西也不算多,歐陽很快就在一個博物架上找到了自己的目標—— 兩枚玉佩。 ——果然在這里。 沒在建元帝的陵寢里找到玉佩,歐陽就猜想這東西應該是被收藏在了這里。如今一看,還真是被他猜著了,總算沒有枉費他許給興和帝的承諾。 歐陽收回紙鶴,親自進了通道,避開紙鶴探查出的機關,徑直來到放置玉佩的博物架前。 這兩枚玉佩被收藏在一個檀木盒子里,質地自不用說,晶瑩剔透,溫潤無暇,只是雕工卻有一些馬虎,雖是一龍一風,圖案卻簡單到了極致,不過就是能讓人辨出那是龍鳳罷了。 歐陽拿起玉佩,翻轉過來。 如他期待的一樣,兩枚玉佩的背后都有小篆體的刻字,龍的背后是河字,鳳的背后是槿字。 其實這樣的玉佩還有一枚,前面的圖案是虎,后面的文字是檐。 只是,那枚玉佩已經不存在了。 就在他滑落池塘,斷絕呼吸的那一刻,他的魂魄得以保全,那枚玉佩卻化為塵埃。 歐陽深吸了口氣,拿起裝有玉佩的盒子,轉身朝來路走去。 臨走前,他又順手拿了幾個匣子,將本就沒有存放多少東西庫房變得更加空曠。 第3章 改朝換代 眼見著臘月已經過半,除夕就在眼前,距離歐陽與興和帝的最后一次見面也過去一月有余,成國已經隨風而逝,戚云恒亦已登基為帝,立國號為華。 歐陽也早就回到自己的桃源之地——距離京城只有一縣之隔的山莊。 當年,戚云恒離京之后,歐陽見事態不好,又擔心戚云恒投靠亂軍,拖累自己,干脆和家里人“打”了聲招呼,舉家遷出了京城。 但歐陽和家人的關系實在是一言難盡,他也不樂意讓自己名義上的父母兄長留在身邊指手畫腳,相看兩相厭,只把和自己一樣爹不疼、娘不愛的大侄女留了下來,余下的送出京城之后就撒手不管,讓他們自謀生路去了。 當然了,歐家好歹也是開國元勛,子子孫孫再怎么不成器,家里的爵位也沒丟過,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就算他不管,人家也自有妥善的去處。 這幾年,歐陽沒和家里聯系,但他名義上的大哥卻沒放棄兄友弟恭的奢望,打著看顧女兒的名義,年節的時候總會派人過來看看。這位大哥算是歐家難得的一個明白人,歐陽沒忍心把他拒之門外,在山下開出一條能夠穿越迷蹤法陣的小路,讓他派來的人能順利進山。 這條路倒是還在,但為了安全而布下的迷蹤法陣卻已經被歐陽拆除。如今戰事已終,山莊又臨近京城,兵匪亂民都已經被大功告成的東山軍清剿一空,如果還有危險,那也只能是戚云恒知道了他的所在,過來滅口。 但歐陽覺得這種可能性并不大。 雖然戚云恒是被逼無奈才嫁給他,但他們倆的關系還真不像外人以為的那樣糟糕,甚至比那些相敬如賓的普通夫妻還要好上一些。 戚云恒決定加入亂軍的時候,他還給戚云恒拿了一萬兩黃金,送了一座藏有糧食的庫房。 雖然他的初衷是把這筆錢當成分手費,但這種心里話他自然不會告訴戚云恒,而戚云恒顯然也不會往那方面理解。單從結果來看,戚云恒能打下江山,從被人決定命運的人變成決定別人命運的人,他給出去的黃金和糧食決定是起了作用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戚云恒得記他一份恩情。 當然了,跟皇帝講恩情純屬犯傻,真正讓歐陽認定戚云恒不會殺他滅口的原因卻是另外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