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隋唐之亂世攻略_分節閱讀_218
“走,我們現在就去校場點兵,趕緊回并州?!崩钤獙餍诺氖勘f道,剛要跨出房間門檻,突然想到什么,轉身對羅成道,“我這次來一共帶了二十八萬兵將,原本是想替你擺平王世充的。但看樣子,我又壞事了,你估摸著在想李元吉擅離職守,沖動莽撞,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家伙?!崩钤嘈?,難得自嘲起來。 羅成見不得李元吉這副自怨自艾的模樣,開口道:“沒有,你也是為了守住虎牢關,擊退竇建德大軍而來,我從沒有這么想過你?!?/br> 李元吉收了苦笑,直視著羅成,眼底難得的認真,逐字逐句道:“我不是為了守住虎牢關,我也不是擊退竇建德,李安那臭小子雖然廢話很多,但是有一句卻是說到了點子上——我就是為了你而來的。旁人的死活和我沒關系。確切來說,虎牢關守不守得住,王竇兩軍能不能打不打敗李世民,我根本不在乎?!?/br> 羅成心跳漏跳半拍,他不是沒有感覺,相處之時,他已經隱隱地察覺李元吉對自己的態度有些曖昧不清,那種感情和當初的宇文成都太像,但他心底里又一直在否認,或者說回避這份情感。有時還會自嘲自己多想了,李元吉他后院妻妾眾多,怎么也不可能對自己……他和宇文成都不一樣??善?,想什么來什么。 李元吉對羅成的呆愣視而不見,又道:“我帶一半軍隊走,給你留十五萬士兵。對不起,只能做到這一步了,我父皇母后還在長安城,大哥還在拼命阻攔?!?/br> 說罷,沒有留給羅成說話的機會,便轉身匆忙離開。 李元吉走后,羅勇與燕朗走進房間,就看到自家將軍站在原處,雙目放空,還以為是聽到并州城淪陷給驚的,便安慰道:“將軍,齊王殿下已經率軍回去了,長安城沒事的,并州就算淪陷了,也一樣可以收回來?!?/br> 是啊,這時候哪里是糟心那些兒女情長的事情的時候,還有很多事等著他去做。 想通了的羅成只覺得一下子輕松了許多,也從糾結于宇文成都的事中脫離了出來,不是說不想,而是暫時他選擇性地不去想。 “咱們現在去書房,研究研究怎么迅速解決掉竇建德,也好盡快去支援李元吉。劉武周的目的必然不單單是并州,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攻陷長安城。既然如此,他的兵力不容小覷,李元吉撥了一半兵力給我們,而劉武周又有突厥相助,李元吉恐怕在劉武周那討不了好?!?/br> “好嘞,我這就去叫單將軍一道去書房?!绷_勇道。 而此刻,對面的竇建德大營里,眾將也是意見不一。 在遭遇羅家軍屢次挫敗之后,竇建德大軍的士氣已顯頹敗。以文臣謀士為首的凌敬建議竇建德道:“李元吉不是來了么?那說明并州城現在沒有主將。我全軍應渡過黃河北上,攻占懷州,再率領大隊人馬擊鼓舉旗,以虛張聲勢隱藏目的,跨越太行山,加速趕到壺口,逐漸驚擾蒲津,奪取河東土地,靠近他長安城,這才是上上之策。如此一來,李淵極有可能收到驚嚇,命人趕緊從洛陽撤軍,這樣既解了洛陽之圍,還有可能直接威脅到李淵?!?/br> 此時,竇建德軍隊還真不知道劉武周已經攻下并州城,長安城岌岌可危。要不然,竇建德若是采取了凌敬的建議,實行圍魏救趙之策,別說李元吉帶著一半軍隊回去,就是二十八萬軍隊都帶回去,他與劉武周,突厥一聯手,李淵是照樣被圍在長安城內回天無術。竇建德有利可圖是一定的,只不過,洛陽城內的王世充等不等得到李淵被俘,就難說了。 竇建德聽完凌敬的建議之后,本來也想采納,可壞就壞在他的一群武臣身上,尤其以孟海公等人為首。 早在王世充派人前去說服竇建德出兵相助之時,竇建德的陣營里已經有不少將領讓王世充以金銀珠寶收買,為之說好話,只為了能盡早解洛陽之圍。 這會兒王世充的使者一聽凌敬這主意,心下急了——哦,你說你去圍長安城救洛陽,說得好聽,要是圍不住,對竇軍是沒什么損失,但是洛陽這會兒正危急著呢,等不等得到你再回來救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于是,擠眉弄眼地沖竇建德陣營中收了好處的將領們使顏色,孟海公等人便跳出來說叨了。 以孟海公為首的武將們對凌敬嗤之以鼻:“你一介文人,懂什么打仗帶兵?不過是一些小小的困難和阻礙,這會兒我們要是撤軍退縮了,必然讓唐軍以為咱們怕了他們,不敢正面對付他們,想我大夏三十萬大軍,就算李元吉帶著援兵來了又如何,我們還怕了他們不成?” 孟海公此話一出,便得到了一干武將的贊同,呼聲迭起,竇建德見大軍士氣如此之高,也很高興,便回絕凌敬道:“本王是非常欣賞你的計謀的,但是你看,如今群臣振奮,意見一致,我還是聽從大家的建議吧?!?/br> 最終,竇建德放棄了這個本該能夠拿下長安城的機會,而是選擇繼續強攻虎牢關,援救王世充。這個錯誤的決定也讓他因此而一蹶不振,甚至丟了性命。 這些暫時不表,且說李元吉來時是日夜兼程,不敢耽擱,回去的時候,更是心急火燎,夙夜不眠。 還未到并州城下,途徑夏縣時,便聽得消息說并州城車騎將軍張達被俘,引劉武周攻陷了并州,司馬劉德威抗戰不過,已經帶軍撤離了并州,轉移到馬邑。 李元吉心里著急,可卻鞭長莫及。主要是眼前這橫在眼前的夏縣讓他傷透了腦筋。 說起這夏縣的守將,其實連守將都說不上,就是一鄉野村民,名為呂崇茂。這呂崇茂原就是土生土長的夏縣人,在夏縣有一定的根基,比起唐軍后來的那些守將,要更了解夏縣,更容易被夏縣人接受。劉武周一開打,他便舉起反旗,殺了夏縣的唐軍守將,積極響應劉武周,百姓擁之。 這夏縣不同于別的地兒,是真不容易打啊,問題就出在呂崇茂身上。此人在唐軍進駐之前就是夏縣小有名氣之善人,頗得人緣。之后唐軍攻下夏縣,大家原以為會像李淵承諾的那樣,過上好日子,沒曾想李元吉這廝仗著天高皇帝遠,壓根不管這些,唐軍的陣營中也不是個個都是英雄,偏偏這鎮守夏縣的將領便是那顆老鼠屎,搜刮民脂民膏,盡顯其能,弄得夏縣百姓苦不堪言。所以,遇到劉武周攻打唐軍時,呂崇茂覺得自己機會來了,便義無反顧地舉旗反唐,響應劉武周,當天還開倉放糧,可謂民心所向。 李元吉被阻在夏縣,一時難以前進半步。而另一邊的李世民和羅成圍攻洛陽城卻是頗有進度。 竇建德決定直面羅成大軍之后,便不作耽擱,趁著軍心所向,安排了眾將的職務,打算好好一番作為。 與此同時,李世民也得到了消息,聽說劉武周之事,原想來虎牢關詢問一二,一進虎牢關,卻被竇建德圍在了虎牢關內,出不來了。 竇建德大軍中有一猛將名叫王伏寶,成了李世民的心頭大患,讓他進退兩難。這人之前也提過,就是當初被羅成用計,火燒雜草給逼出來的大將。此人當時被五花大綁押到了李世民面前,李世民求才若渴,希望他歸順李唐,可他誓死不從,李世民敬重他有氣節,便沒有殺他,還放了他,他又逃回了竇建德隊伍。 王伏寶對付羅成和李世民的辦法是什么呢?也是個笨辦法,但是卻是自古以來用得最多的,也是最有效的。這個辦法,就是李世民用來對付王世充的——斷糧。我不打你,也不鬧你,就是將你死死地圍在虎牢關內,不讓動彈,看誰耗得過誰。 這么幾天一來,城外的唐軍著急,糧草送不進去啊。城內的唐軍也著急,這別沒圍死王世充,自己被王伏寶給圍死了。 所以,李世民心一狠,既然我用不了你,那別人也別想用你。于是,一夜之間,竇軍中便有種流言傳開了,說是大將王伏寶之所以不攻打唐軍,那是因為他早已投靠了唐軍,要不然當初都被俘了,怎么還能活著回到竇軍之中,那就是李家在竇建德身邊埋下的一顆棋子,關鍵時刻要派上用場的,這不,此刻他不是遲遲不進攻么,就是給李世民以喘息,翻盤的機會。 這一個人說,竇建德不信,兩個人說,竇建德還是不信,一小部分說的時候,竇建德將信將疑,等到一群人都這么說時,竇建德已經深信不疑,不容王伏寶如何解釋,將人推出去斬首,換上來頂替王伏寶的孟海公一心想要立功,殺了與自己不對付的羅成,所以當晚便貿貿然發起了進攻。 論起面對面硬打,別說是孟海公,就是再來三個竇建德也不是李世民的對手,更何況李世民隊伍中還有羅成和單雄信等人。 首仗羅家的燕云精騎挑戰,竇軍的騎兵迎戰,區區一炷香不到的時間,竇建德幾千騎兵便潰不成軍,四處逃竄。這時候,李世民派自己的精銳步兵追擊,反復鏖戰四五回,身后有銳不可當的騎兵助陣,自然是一往無前,最后大敗孟海公所率軍隊。 羅成身先士卒,手持銀槍,所到之處,所向披靡。迎頭遇上竇建德,羅家槍法來回穿刺,此刻養尊處優的竇建德哪是他的對手,一著不慎,便讓他刺中手臂,驚慌失措之下,策馬狂奔。竇建德一逃,夏將頓時沒了主心骨,意志不堅定的,紛紛丟了兵器投降,至于竇建德的親信,眼看大勢已去,也是頗為無奈,只得束手就擒。竇建德一路逃亡,終是在??阡靖浇?,被前來追趕的單雄信給逮了個正著。 李世民看著被單雄信押解而來的竇建德,氣得牙癢癢道:“竇建德啊竇建德,我與你原本沒仇,我父皇也派人去你河北示好,你倒好,不但不領情,還帶兵攻打我唐軍?!?/br> 竇建德此刻被俘,慘笑一聲道:“成王敗寇,我無話好說?!?/br> “將他押下去,來日押回長安城,聽候父皇發落?!崩钍烂裼洲D向單雄信,贊嘆道,“我軍得單將軍相助,真是如虎添翼啊?!?/br> 單雄信不買賬,冷哼一聲道:“若不是因為你唐軍陰錯陽差救了我單家一家老小,羅成兄弟屢次三番救我,我才不會替你賣命,別忘了,你父還是殺我兄長的兇手?!?/br> 李世民苦笑一聲,不再說話。在人群中搜尋羅成不到,便問道:“哎,單將軍可曾看到羅成兄弟?” 單雄信回道:“哦,方才見我擒住竇建德后,大局已定,羅成兄弟便將鎮守虎牢關之事交付于了我,帶著數千羅家軍,還有羅勇燕朗等人前去并州支援齊王了。他還讓我捎句話給你,說是讓你安心對付王世充,他必然會守住長安城,護住唐王,哪怕拼了性命,在所不惜?!?/br> 作者有話要說: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感謝顧流云的地雷?。?! 感謝瑄的地雷?。?! ☆、第137章 鎮守夏縣的呂崇茂畢竟只是一介草民,之前也從未打過仗,雖說讀過幾年圣賢書,但遠不是自14歲便開始隨父出征的李元吉可比。 這不,出戰三回,連敗三回,弄得呂崇茂耷拉著腦袋,垂頭喪氣極了。 但贏了呂崇茂并不意味著攻下夏縣,夏縣卻是塊難啃的骨頭。主要還是與夏縣上下同仇敵愾,戮力合心有關。怪只能怪之前鎮守夏縣的唐軍將領實在太不靠譜,夏縣百姓被壓榨太久,再不愿回到以前那種日子,所以,任由李元吉如何做出承諾,一概不聽。只聽從呂崇茂的號令,全民奮死抵抗,把李元吉氣得牙癢癢。 城外大營內,李元吉聽說昨晚上軍營里又少了幾個士兵,今天在草堆里發現了尸體,氣得扔了手上的地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