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隋唐之亂世攻略_分節閱讀_136
這是怎么回事呢?難不成楊廣轉性了? 楊廣沒轉性,只不過楊廣身邊多了個深思熟慮的楊林。 楊林是一路而來,親眼所見隋朝的破落的,大臣們反的反,降的降,還有多少能用。你這會兒還要治李淵的罪?難不成讓你那些只會溜須拍馬的佞臣如麻叔謀等人去抗擊劉武周?抗擊反賊? 這不,楊廣初聽劉武周造反,一路大勝,打到太原城時,確實打算治罪李淵,可被楊林一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話勸慰下來,最終還是平息了怒氣,免了李淵的罪過。 這可苦了李淵??!他這下是真的傻眼了——他背地里偷偷招募軍隊,打算起義的消息都已經放出去了,身邊心腹都已知道,眼下他是騎虎難下! 反還是不反?是個問題! 要是不反,這信兒都傳出去了,親信們都知道了,還怎么圓回來?一旦泄露了風聲,那就是萬劫不復的境地。 要是反?唉……眼下是不反也得反! 李淵等人剛入太原城沒多久,楊廣的圣旨便到了。楊廣這下是真的怕了,什么攻打瓦崗寨,平反王之類的,一概不要了,你宇文成都和李淵就好好的保護我下揚州算了,等我到看完瓊花,我也懶得回長安了,就落戶東都洛陽吧。 得,這位還在想著看瓊花呢。 李淵表面上應承,實則頂著楊廣招兵對抗劉武周和各路反賊的命令,不斷擴充自己的隊伍,以便來日為自己所用。 不得不說,劉武周這一反,反的妙哉!讓李淵陰錯陽差之下,終于鐵了心造反了。 但李淵也不傻,這時候若是做這個出頭鳥,必討不了好,不如徐徐圖之,等到隋朝和那十八路發王,還有那劉武周斗得你死我活,兩敗俱傷之時,才是他正式高舉旗幟之日。 于是,李淵的所有行動都在暗地里cao作,明面上依然是隋朝的將。幸而有楊廣那道招兵平亂的圣旨作掩護,屯兵征糧,擴充實力倒是毫無阻礙。 另一頭瓦崗寨山頭,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已然齊聚瓦崗寨大殿。 大家把酒言歡之時,孟海公故作惋惜道:“諸位兄弟還是來得晚了一些,若是早一些的話,就能遇上那無敵大將軍宇文成都了,我們這些人是沒本事像有的人那樣單打獨斗就能將宇文成都手到擒來,但若是車輪戰,必然能將他生擒,可惜啊……偌好的機會就被人這么放棄了?!?/br> 裴元慶聽了心里挺不是滋味的,自己與那宇文成都比試,結果事后還換來父親一巴掌,既責罵他不知天高地厚,又責罵他不懂顧全大局。眼下,雖然心中憤憤然,但也不敢貿然開口了,只管低著頭,往自己嘴里猛然灌酒。 孟海公這話本來意有所指,沒了裴元慶沖動的搭腔,瓦崗寨眾人都不理他那茬,只當沒聽見。 反王之中倒是有人聽見了,但只聽了上半句,直接明晃晃地忽略他那后半句興師問罪“偌好的機會就被人這么放棄了?!?/br> 這不,明州齊王張稱金激動不已,目光璀璨地看向身邊的羅成道:“若說能單槍匹馬生擒宇文成都的,必然非小恩公莫屬了?!?/br> 張稱金其人前文也有提過,這人就是被楊廣害死的忠良張宣張大人的幼子,自打逃出長安城之后,便揭竿起義了,又憑著一生好本事,占地為王。 今日,十八路反王共商大事,來了瓦崗寨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親jiejie張紫嫣竟然沒死!被羅成羅小恩公給救了,怎能不欣喜,姐弟倆抱頭痛哭,對羅家人自是感恩戴德。這不,非要拉著羅成坐到一塊兒。 羅成左手邊坐的是張稱金姐弟,右手邊坐的是伍云召,鳳鳴王李子通正是他岳丈,羅成于這兩人都有大恩。 張稱金這么一說,伍云召便搭話道:“那是自然,我可是親眼所見小恩公的本事的。當年,要沒有小恩公相助,我怕是要死在宇文成都手上了?!?/br> 伍云召一發話,當年同時相助伍云召出逃,后來反了隋朝的南陽王朱燦也笑道:“大伙是沒瞧見啊,當時羅家軍那十幾個人手持大刀,蒙面出現的時候,那氣勢,可是嚇了我一大跳,險些沒從馬背上滾下來,換誰誰都扛不住?!?/br> 朱燦本是農民出身,說話粗糙得很,更是心直口快,可正因為這樣,倒讓原本就因為太原比武一事,已經聲名遠揚的羅成,在眾反王之中更具威信力了。 原反王中心懷叵測,想試探試探羅成武藝的,也暫時歇了心思,靜觀其變,誰都不想做那出頭鳥。 “盟主,你瞧,這酒菜也吃得差不多了,我等就等您一聲令下呢,怎么擒那楊廣,您就吩咐吧,我李子通毫無怨言?!?/br> 程咬金一愣,問道:“你叫我什么?” 李子通爽朗一笑:“如今我等齊聚瓦崗寨,結盟共商討伐昏君楊廣一事,自然是要選舉出一個盟主來的,我李子通旁人一概不認,就認您了?!?/br> 李子通此話一出,張稱金和朱燦等人紛紛效仿,說什么唯瓦崗寨馬首是瞻,又是祝大魔國君王萬歲萬歲萬萬歲的……皆是表明姿態。就算高孟二人心里不舒服,也開不了這口要盟主當啊,人壓根不理你這茬。 程咬金受寵若驚,連連說不敢。但最終還是架不住眾人追捧,勉為其難地承認了下來。 但這結果卻是讓徐茂公和魏征長舒了口氣,十八路反王,共計百余萬軍隊結盟,無論如何是要選出一個領頭人來的。 若說讓其他反王做這領頭人,徐茂公和魏征還真不放心,畢竟不是自家人。 徐茂公本就尋思著怎么開這口,亦或是再像當初設計程咬金地洞探xue,創立大魔國那般,極具神話色彩地搗弄一番,讓大伙覺得推舉大魔國君王為盟主是順應天命。而如今,見大家早就有了共識,心里也高興,眼神不由自主地就轉向了一旁的羅成,心中確是下定決心,一定要留住羅家人的,羅成真乃瓦崗寨的一員副將。 這李子通,朱燦,張稱金等人俯首稱臣,若說沒有羅成的緣故在里頭,那是決計不可能的。 李子通,張稱金是受了羅成的恩惠,自是感恩戴德,而朱燦是親眼所見羅家軍的厲害,自愧不如,避其鋒芒。 有了這三位起頭,其他人也都不傻。 如今瓦崗寨如今兵強馬壯,大將如云,人才濟濟,秦瓊單雄信裴家父子,哪個不是頂頂好漢,更別說還有力克無敵大將軍宇文成都的羅成了。羅家軍治軍嚴明,百戰不殆,那是遠近聞名的。 拼實力,十八路反王,沒一家可以與之相提并論的。 拼糧草也一樣,他們這是千里迢迢前來投奔的,怎可能攜帶充足糧草?這撐個十天半個月是沒問題的,但要說再長些,可就懸了。餓著肚子還怎么讓士兵打勝仗?你大魔國兵多將廣,糧豐餉厚的,不以你為首,難不成我有眼無珠地去捧高孟二人?開什么玩笑。 這么一想,眾反王心里都亮堂了,自是心甘情愿地認大魔國程咬金為盟主了。所以,眼下就算高孟二人再挑撥,那也無濟于事。 外頭又來報說馬邑劉武周勾結突厥反了隋朝,打到太原城時,被太原城的李家人打退,而如今宇文成都和李淵護著楊廣繼續一路南下,前往揚州看瓊花。 當下,程咬金便將徐茂公之前的建議說了出來,眾人商議,不若趁熱打鐵,連夜出兵,去四明山埋伏,半路截殺昏君楊廣,眾人紛紛響應。 作者有話要說: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前晚睡覺前,突然想起一個很有愛的梗~馬上寫了下來,今天竄成了一個大致的脈絡,厚著臉皮來求預收~~ 隋唐文完結后正式開寫~~喜歡的可以收一下~~ 傳送門直達 ☆、第90章 自楊廣打算遷都洛陽,宇文愷,虞世基等人便日夜監工,累死餓死數以百萬計的民眾才建造了這宏偉的東都。楊廣初來之時,嫌東都太過蕭條,不見長安城的繁華,便一道旨意下放了下去,命全國各地的商賈豪戶移居到此,于是,才有了如今東都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