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隋唐之亂世攻略_分節閱讀_127
李元吉這幅模樣,倒是讓李世民有些刮目相看了。要知道三呆子脾氣暴躁,又一向以自己為中心,什么時候這么偏袒一個人了。這會兒就算是讓父親責罵,逼成這樣了,都不愿牽扯出羅成,看來,對羅成小弟確實是上了幾分心的。 等到李元吉去門外罰跪去了,書房里僅李世民和李淵兩人。 李世民趁機上前道:“父親,眼下這情形,怕是您不反都不成了?!?/br> 李淵眉頭緊鎖,緩聲道:“容我再想想?!?/br> 李世民見老爹已經不像往常那樣斬釘截鐵拒絕,就知道他也是有了意動,再接再厲道:“父親,您瞧瞧這大隋天下還坐得穩么?四處都是百姓起義,民眾鬧事,難道您要愚忠到底,和天下百姓為敵么?” 李淵沉思許久,才緩緩道:“可眼下,元霸還被扣在皇上身邊……” 李世民一聽這話,便知道父親是真的動了心思,趕緊道:“父親不急,皇上不是派咱們回太原,招兵買馬,以備不時之需么?咱們就以皇命頂在前頭,該征兵,還是征兵,該鍛造兵器,還鍛造兵器……咱們可以先不起義,但早做準備?!?/br> 李淵想了想,勉為其難道:“也只有這樣了,走一步看一步吧?!?/br> 其實李淵并非李世民和李元吉眼見的那樣保守古板,只會愚忠。他早就對隋朝和昏君楊廣頗有微詞,別見你現下待見我了,那是用得著我!別忘了是誰在長安城外的小樹林埋伏,打算圍殺我全家的!楊廣這人喜怒無常,心胸狹小,絕對稱不上明君。 但想歸想,他卻是一點心思不露,他明白的很,這一露稍有不慎,就得滿門抄斬,只能心下盤算,若沒十全的把握,絕對不會動手。 比起城府,李淵比起李世民有過之而無不及。李世民畢竟年輕,有些事cao之過急,但李淵不一樣,李淵是屬于那種步步為營,處處謹慎之人。如今聽老二這么一說,這招可夠狠的,拿著皇命說事,替自己鋪路,確實讓人心動。 李世民見父親松了口,又趁熱打鐵道:“我看三弟這事,其實也怪不得三弟,前陣子城里不都在傳反賊打算半路截殺皇上一事?我們李家謹慎一些,盤查得緊一些也在理,倒是他靠山王楊林本來也有過錯,不通知驛館,不等待皇帝召見,擅闖晉陽宮這本來就不合常理,三弟雖然莽撞,做錯了事,但也不是無跡可尋?!?/br> 李淵深嘆了口氣:“那前兩批人如何說?” 李世民道:“瞧見的,就楊林等一行人,其他人咱們李府也確實沒有,要不然,咱們把門打開,讓他們進來搜府?!?/br> 李淵這會兒轉過頭,看向自己的二兒子,看了半響,看得李世民都有些忐忑了,心說該不是父親猜到什么了。 李淵看了一會兒,才轉過身去道:“好,那你把你弟弟攙扶起來,讓他負荊請罪,向楊林賠禮道歉去。這事確實也全怪不了元吉,他楊林也有錯?!?/br> 李世民擔憂道:“靠山王會善罷甘休?” 李淵輕哼一聲道:“眼下他楊廣還用得著我李家,斷不會要了元吉的命,頂多就是受些苦罷了。這個孽障,也該管管了,讓他吃些教訓。要不然,誰都敢得罪,早晚得出事?!?/br> 李世民不再說話。 等到李淵和李世民押著被五花大綁的李元吉到地牢里將楊林等人接出來時,楊林真被折騰得奄奄一息了,哪還有什么力氣給李元吉來幾下。 一時之間,也沒人顧得上問罪。大家手忙腳亂地將楊林抬出地牢,安置好了,請來最好的大夫診脈……外加李世民有意無意地將人往不起眼的角落推,倒是讓大家把一旁的李元吉給忘了。 等到休息了三日,楊林好不容易好轉些了,傳旨的太監也終于等不及了,催促著楊林趕緊隨他去見駕。 這不,楊林匆忙與那跪在前院的李元吉打了個照面,狠罵了幾句,鞭笞了幾下,當著李淵的面,也沒好意思下死手,沒聽見人李淵那老狐貍張口閉口地問他怎么沒通知驛館就擅闖晉陽宮么?這是在為自己兒子開罪呢。 再說,人也不是針對你楊林一個人。你去地牢里打聽一下,這被他李元吉抓進來的人哪個不是被冤枉的,你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說白了,活該你倒霉,遇上了這個不著調的土霸王。 也怪他當時心下著急,派出去兩撥人都音信全無,這不才親自來了太原,事態緊急,直接沖進了晉陽宮,讓人逮著了錯處。 臨走時,楊林好聲好氣地問李元吉,可曾見到其余自稱是登州府的人前來送信,后者矢口否認,一口咬定就看見他們這行人了。要不是他們擅闖晉陽宮,他也沒有膽子抓他們下獄。 李元吉還擰著脖子道,您要不信?不信就派人搜去,我太原府大門大開著呢,隨時恭候。 威逼利誘都無果,皇上那邊又催得急,楊林只得暫時放下因為送信而消失的九太保和十太保,又上了南下的馬車,準備連夜趕去見駕。 這么一來,李淵也不敢讓李元吉看守太原城了,一聲調令,直接將人調到河東郡,命李建成好好看守他這個弟弟。 還有一個將李元吉調走的原因是李淵還是對李世民的建議動心了,這會兒正想著緊鑼密鼓地頂著皇命在前頭,招兵買馬,生怕李元吉性子沖動泄漏風聲,所以沒敢在他面前提起。 楊林臨走前,倒是想起那個可恨的狗腿子了,問李淵要人。李淵心說不就是一個趨炎附勢的小人么?給楊林出出氣也好,可等到他傳人時,才發現李元吉這臭小子竟然帶著那狗腿子一起去了河東郡。最后又只能硬著頭皮對靠山王道,那狗奴才已被他當場杖斃,草草埋了。 索性就算楊林質疑,也沒有證據,且時間緊迫,就此作罷了。 作者有話要說: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第84章 84 羅成怔怔地盯著某處發呆,四明山!還是四明山!難道歷史真的不可逆轉? 沒錯,眼下十八路反王雖然只到了高談圣和孟海公兩路,但意欲聯盟的書函都已收到,不日十五路反王便會齊聚瓦崗寨。 而今日,瓦崗寨眾人私底下在金殿上商討截殺楊廣一事。 等到眾反王齊齊帶兵前來,粗略估計得過百萬。這么多兵士,想要埋伏在半路截殺楊廣,可著實不易,目標實在太大,所以在選地上,眾人便犯了難,最后還是徐茂公給出的主意。 這楊廣南下揚州看瓊花,是順著汴河而下,這汴河沿岸都有些什么地兒??? 在揚州西北方向一百多里處,也就是汴河和淮河匯合處,有座山叫做四明山。 這山可不小,估摸方圓有四十里,倒是個屯兵的地兒,這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這四明山上有座孤云峰,孤云峰上有做清幽觀,清幽觀觀主名叫司馬然,和徐茂公有過幾面之緣,別看司馬然隱居山中,對天下事卻是關心非常,也是極為明事理之人,徐茂公自信能說服他,讓他同意十八路反王屯兵四明山中,來日截殺昏君楊廣。 這截殺的主意有了,屯兵的地兒有了,就等著出兵了,眾兄弟興致昂揚,唯有羅成眉頭緊鎖,不知所想。 等到眾兄弟散了去,羅成獨自一人坐在瓦崗寨的后山腰的一塊平地處,扯著地上的雜草,百無聊賴的,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在想什么呢?”羅松在他身旁坐下,他與羅成雖然相處時間并不算長,但羅成什么性子,他卻是了如指掌。這些日失魂落魄的模樣,明明就是有心事。 羅成抬頭看了眼哥哥,張了張嘴,卻什么都沒說,落寞地低下頭去。 “你對別人不好說,難不成對哥哥還不好說?說出來聽聽,讓我幫你出出主意,別一個人躲在暗處鉆牛角尖?!?/br> 羅成眼底清澈透底,含著一絲祈求道:“哥,你說咱們此舉能殺了楊廣么?” 羅松一愣,笑道:“今日殿上,皇上不都已經說了么?雖然目前只來了高孟二路人馬,但其余十五路反王的書函都已經送到,不日便會齊聚瓦崗寨,大家加盟以對,共同討伐昏君楊廣。四明山乃昏君楊廣南下必經之路,只要他繼續南下,必然會經過那處。到時候,咱們兵強馬壯,埋伏在四明山下,量他插翅也難飛?!?/br> “那么,宇文成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