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華年[胤礽重生]_分節閱讀_348
得,那就是沒他們什么事了。 一直認真聽著的胤禟突然插上話,對胤礽道:“臣弟覺著,要發行紙幣以國庫存銀為擔保,為何不以黃金儲備為擔保,或者至少,也得把存金算上才行?!?/br> 胤礽聞言有些意外地挑起了眉:“為何?” “我朝錢幣以銀、銅為本,而事實上,銀礦、銅礦我朝俱不豐裕,如今市面上流通的銀元其實大多是自前朝開始由他國流進,但據臣弟和簡親王出使歐羅巴洲見識所得,歐羅巴諸國在對外貿易中大多傾向于利用金銀之間的差價出銀進金,而且他們的海外殖民地也在大量開采金礦,黃金在這些國家迅速累積,反之,我朝國庫內,所存黃金數額卻遠不及白銀,臣弟擔心長此下去,他們會利用這個在與我朝通商之時壓低銀價,到那時,我朝因此受制于人怕是要吃上大虧?!?/br> 關于這一點,胤礽之前倒也聽人提過,當年明朝的滅國不能不說和經濟上的原因有很大的關系,明朝也以是銀為錢幣本位,但國內銀礦卻并不充裕,當時荷蘭、西班牙和日本海盜為爭奪南海航路開戰,出產自海外的白銀一時無法流入。滿洲旗人就是在那個時候撿了便宜,產自日本的白銀大部分供給了他們,導致明朝境內嚴重缺乏白銀,陷入經濟危機,以至最后一擊即潰。 白銀的供應直接影響到一個王朝的存廢,朝廷卻無法掌握白銀的流量,就等同于無法掌控自己的命脈,這樣的事情,已有前車之鑒,確實不能不引起重視。 見胤礽聽了這話,臉色變得格外嚴肅,卻沒有打斷他話的意思,胤禟斟酌著繼續說道:“黃金便于攜帶保存,又不像白銀那般已經過前朝大面積的開采存量日益減少,相信我朝金礦儲量應當是不少的,以庫存黃金作為紙幣發行的擔保,應當比以白銀為擔保更加妥善的?!?/br> 有戶部官員反駁道:“我朝世面流通和稅收征收的都是白銀,國庫內的黃金存量也不多,如何用黃金代替白銀?” “所以才說慢慢來,”胤禟慢悠悠地笑著道:“方才不說了先把存金存銀一塊算上嘛,但是可以增鑄金錠,逐步開始減少乃至禁止銀錠的鑄造就是了,蒙古那邊金礦據說也不少,等過個幾年蒙古那邊的道路修通暢了,黃金的來源就更不用愁了,還有以后和那些洋人做生意時,都別收銀子了,直接叫他們拿金子出來,沒道理他們自己挖那么多金子都藏著掖著的?!?/br> 胤礽也笑了,老九在這方面還當真是有些天賦的,也不枉費自己對他的重用了。 于是事情就這么敲定了下來,胤礽也下了圣旨布置了下去,朝會散了之后,雅爾江阿被單獨叫去了西暖閣問話。 胤礽叫人給他賜了座,才問了起來:“你方才在朝會上說的,倭國國內的形勢,說具體一些?!?/br> 雅爾江阿道:“德川幕府這一代的將軍德川綱吉如今年近六十,又有天生的軟骨癥,從好幾年前就臥病在床不問政事,如今把持軍政大權的都是他身邊一個叫柳澤吉保的側用人,此人深得幕府將軍信任,德川綱吉還將自己的側室下嫁給了他,不過此人卻是個居心叵測的,有謀反取德川將軍而代之之意,德川綱吉膝下無子,唯一的嫡子據說也是被此人給弄死的?!?/br> 胤礽聽著有些好笑,問道:“他們對我朝也有野心?” “那倒是不至于,不過百年前德川幕府最強盛的時候到是出兵過朝鮮,到了現在其實已經算是衰落了,眼下他們是不敢以卵擊石對我朝怎樣的,不過德川幕府內部,對我朝并不友好卻是真的,和那些朝鮮人一個德行,都覺得我朝……并非漢人正統,也不過是蠻夷之邦?!?/br> 因為只有胤礽和一個旁聽的胤禔在,雅爾江阿說話便也沒有多少顧忌,而胤礽果然聽了這話眼神就冷了幾分,問胤禔:“你說若是海軍直接打過去,能掃平了他們嗎?” 胤禔頗有些無語:“萬歲爺這么開打似乎有些師出無名吧?還是說你根本不在乎就背了這個侵略之名也要給他們一個教訓?” “……” 胤禔道:“有個事,我本來前兩天就想跟你說的,是關于朝鮮的,前些日子我聽人提起過朝鮮國王李焞兩年前下旨修建了個神壇叫大報壇的,專門用來祭祀明朝皇帝,說是大報壇祭祀每年進行一次,國王親自參與,比他們祭祖還要隆重些。還有就是,朝鮮國內還流傳有你皇位來路不正的傳言……” 胤禔話沒說完,這下胤礽的臉是徹底黑了,咬牙切齒道:“他們好大的膽子!” “關于這事,要不要遣使前去詳查清楚再行責問,讓他們給個解釋和交代?” 胤礽沒好氣:“叫理藩院去辦這事,一定得給朕都弄清楚了!,但據臣弟和簡親王出使歐羅巴洲見識所得,歐羅巴諸國在對外貿易中大多傾向于利用金銀之間的差價出銀進金,而且他們的海外殖民地也在大量開采金礦,黃金在這些國家迅速累積,反之,我朝國庫內,所存黃金數額卻遠不及白銀,臣弟擔心長此下去,他們會利用這個在與我朝通商之時壓低銀價,到那時,我朝因此受制于人怕是要吃上大虧?!?/br> 關于這一點,胤礽之前倒也聽人提過,當年明朝的滅國不能不說和經濟上的原因有很大的關系,明朝也以是銀為錢幣本位,但國內銀礦卻并不充裕,當時荷蘭、西班牙和日本海盜為爭奪南海航路開戰,出產自海外的白銀一時無法流入。滿洲旗人就是在那個時候撿了便宜,產自日本的白銀大部分供給了他們,導致明朝境內嚴重缺乏白銀,陷入經濟危機,以至最后一擊即潰。 白銀的供應直接影響到一個王朝的存廢,朝廷卻無法掌握白銀的流量,就等同于無法掌控自己的命脈,這樣的事情,已有前車之鑒,確實不能不引起重視。 見胤礽聽了這話,臉色變得格外嚴肅,卻沒有打斷他話的意思,胤禟斟酌著繼續說道:“黃金便于攜帶保存,又不像白銀那般已經過前朝大面積的開采存量日益減少,相信我朝金礦儲量應當是不少的,以庫存黃金作為紙幣發行的擔保,應當比以白銀為擔保更加妥善的?!?/br> 有戶部官員反駁道:“我朝世面流通和稅收征收的都是白銀,國庫內的黃金存量也不多,如何用黃金代替白銀?” “所以才說慢慢來,”胤禟慢悠悠地笑著道:“方才不說了先把存金存銀一塊算上嘛,但是可以增鑄金錠,逐步開始減少乃至禁止銀錠的鑄造就是了,蒙古那邊金礦據說也不少,等過個幾年蒙古那邊的道路修通暢了,黃金的來源就更不用愁了,還有以后和那些洋人做生意時,都別收銀子了,直接叫他們拿金子出來,沒道理他們自己挖那么多金子都藏著掖著的?!?/br> 胤礽也笑了,老九在這方面還當真是有些天賦的,也不枉費自己對他的重用了。 于是事情就這么敲定了下來,胤礽也下了圣旨布置了下去,朝會散了之后,雅爾江阿被單獨叫去了西暖閣問話。 胤礽叫人給他賜了座,才問了起來:“你方才在朝會上說的,倭國國內的形勢,說具體一些?!?/br> 雅爾江阿道:“德川幕府這一代的將軍德川綱吉如今年近六十,又有天生的軟骨癥,從好幾年前就臥病在床不問政事,如今把持軍政大權的都是他身邊一個叫柳澤吉保的側用人,此人深得幕府將軍信任,德川綱吉還將自己的側室下嫁給了他,不過此人卻是個居心叵測的,有謀反取德川將軍而代之之意,德川綱吉膝下無子,唯一的嫡子據說也是被此人給弄死的?!?/br> 胤礽聽著有些好笑,問道:“他們對我朝也有野心?” “那倒是不至于,不過百年前德川幕府最強盛的時候到是出兵過朝鮮,到了現在其實已經算是衰落了,眼下他們是不敢以卵擊石對我朝怎樣的,不過德川幕府內部,對我朝并不友好卻是真的,和那些朝鮮人一個德行,都覺得我朝……并非漢人正統,也不過是蠻夷之邦?!?/br> 因為只有胤礽和一個旁聽的胤禔在,雅爾江阿說話便也沒有多少顧忌,而胤礽果然聽了這話眼神就冷了幾分,問胤禔:“你說若是海軍直接打過去,能掃平了他們嗎?” 胤禔頗有些無語:“萬歲爺這么開打似乎有些師出無名吧?還是說你根本不在乎就背了這個侵略之名也要給他們一個教訓?” “……” 胤禔道:“有個事,我本來前兩天就想跟你說的,是關于朝鮮的,前些日子我聽人提起過朝鮮國王李焞兩年前下旨修建了個神壇叫大報壇的,專門用來祭祀明朝皇帝,說是大報壇祭祀每年進行一次,國王親自參與,比他們祭祖還要隆重些。還有就是,朝鮮國內還流傳有你皇位來路不正的傳言……” 胤禔話沒說完,這下胤礽的臉是徹底黑了,咬牙切齒道:“他們好大的膽子!” “關于這事,要不要遣使前去詳查清楚再行責問,讓他們給個解釋和交代?” 胤礽沒好氣:“叫理藩院去辦這事,一定得給朕都弄清楚了! 309使臣 三年八月,瑞典使團百余人抵京。 使團到達的時候胤礽正在南苑行獵,外務部的官員來稟報,說是使團大使想求皇上親自接見,這么說著的時候報事的官員也是滿臉窘迫,顯然是被人軟磨硬泡得沒法子才硬著頭皮來與胤礽說的。 對方使臣的級別并不高,胤礽一般是不會賞面子親自接見的,連外務部尚書也隨他來了南苑,便只派了部里的官員前去接見,沒想到這會兒人倒是指定要見胤礽了。 “他說皇上您看了這個就會準他來見您?!眰髟挼墓賳T雙手捧上個錦盒,里頭擱著的玉佩正是當初他送給胤禔,之后胤禔作為與查理十二合作交換的信物給了他的東西。 胤禔湊上來看了看,詫異道:“難不成是查理十二他親自來了?” 胤礽也蹙起了眉:“不是說來的是個小官嗎?” “奴才看著,領頭的使臣確實不怎么起眼,不過當中有個人儀態氣度不凡,雖然穿著和其他人一樣,但看著氣勢就不一般,且使團其他人還似乎都對他很恭敬?!?/br> 胤礽伸手拈起那玉佩,細細看了看,對胤禔道:“看樣子還當真是瑞點國王他親自前來了?!?/br> 胤禔接過玉佩,拿在手里摩挲著,嘖嘖感嘆:“這可是當初你送給我的東西,竟就被他拿去還過了十年才還回來?!?/br> “真夠酸的,明明是你自己送人做信物的?!必返i心說我還沒跟你興師問罪呢,你倒是好意思再提這樁事。 “既然還回來了,就還是歸我,”胤禔將東西收起來,想了想,又懷疑道:“查理他親自前來?他這么有空嗎?” 胤礽一副無所謂之態:“朕如何知道?!?/br> 瑞典國的形勢在使團到京之前他們就已經打聽清楚了,大北方戰爭打了有六七年,之前瑞典已經在納爾瓦戰役中打敗了羅剎軍,反瑞聯盟破裂,之后查理十二下令移軍薩克森,如今薩克森、波蘭、立陶宛三處也已成了他的手下敗將,被迫簽下了議和條約,形勢于他們應當算是一片大好。 當然,羅剎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搞得定的,在瑞典軍隊轉移向薩克森波蘭立陶宛三國時,羅剎國得到機會恢復力量并迅速占據了波羅的海諸省,瑞典的下一次與羅剎國開戰,似乎也不遠了。 所以不管是胤礽還是胤禔,都覺得查理他這個時候放下迫在眉睫的戰事,前來大清,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見他嗎?”胤禔笑問胤礽:“要不打發他回去?” 胤礽沒好氣道:“人家國王都親自前來了,朕若是不見,不是顯得朕架子太大?” 你本來架子就不小,這句話,胤禔很明智地選擇沒有說。 只是他們也才今早剛到南苑,本是難得秋高氣爽,來放松一下的,胤礽不想壞了興致又特地回宮去,便就叫人將使團眾人請來了南苑。 最后,便是在南苑行宮接見的查理十二。 十年不見,胤礽兩個卻俱是一眼就認出了當初在莫斯科見到的那個少年,和胤禟幾乎一般大的年紀,卻比他們大大咧咧的九弟要沉穩得多,十年時間,查理的身形越發挺拔,眼神也更加銳利,這也是統率千軍萬馬、馳騁縱橫沙場的一國之主,即使是胤礽,也不敢對他小覷。 “查理國王,好久不見了?!?/br> 主位之上的胤礽笑著與之打招呼,查理眼里閃過一抹詫異,目光在他和一旁坐著的胤禔之間來回轉了一圈,很快恢復鎮定,與胤礽行了瑞典國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