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華年[胤礽重生]_分節閱讀_54
“行了你,別滿嘴油腔滑調盡顧著拍馬屁,你不也才幾歲大,這騎馬的功夫倒是也不比爺差?!?/br> “奴才在盛京的時候日日在外頭野慣了的,讓太子爺笑話了?!毖艩柦㈦S口答著,卻與旁人對著胤礽的恭恭敬敬不同,就是一副與人閑聊的姿態。 胤礽覺得這人還有點意思,便又問道:“你來京里也有一個多月了,可有覺得這里與盛京有何不同?!?/br> 雅爾江阿想了想說道:“沒有盛京那么冷,更熱鬧些,街上做買賣的人多,各種逗趣的玩意兒也多,更重要的是……” “什么?” 雅爾江阿微瞇起眼,笑得有些狡黠:“美人多?!?/br> 胤礽嘴角微抽了抽,有些無語:“大阿哥,你自個還是個半大的孩子,就別成天想著美人了,玩物尚志,色|欲熏心沒聽說過嗎?” 雅爾江阿拱手表示受教:“太子爺的教誨,奴才銘記在心?!?/br> 遛過馬之后,胤礽看看天色不早便準備回宮去,走之前,雅爾江阿突然問他:“太子爺,您平日里能經常出宮嗎?” “偶爾,怎么了?” “您若是有空,奴才愿陪您喝茶,看戲,遛馬,”他說著又不好意思地加上一句:“只要太子爺您肯賞臉?!?/br> 胤礽笑了笑,道:“好?!?/br> 回宮之后,胤礽直接去了乾清宮給康熙請安,然后直入主題說道:“汗阿瑪,您之前不是讓兒臣回去想一想這山西補缺人選,兒臣已經想好了?!?/br> 康熙頗有些意外,笑著道:“那你倒是說說,你認為誰合適?!?/br> “內閣學士馬齊任山西巡撫,江西按察使范毓奇遷布政使?!必返i快速答道。 “理由呢?” “汗阿瑪之前認命的山西要員都是滿大臣,本就是想讓他們為朝廷掙臉,只是這些人辜負了汗阿瑪的期望,合起伙來欺上瞞下魚rou百姓,讓朝廷失信于民,更然汗阿瑪顏面掃地,汗阿瑪將之一并處死正朝綱是汗阿瑪圣明,但是要讓那些百姓重拾對朝廷的信任,兒臣以為仍然要讓滿大臣前去,至少這巡撫得是滿大臣,而馬齊出身將門,行事果敢,且臣聽人說幾年前山西發生地動,汗阿瑪也曾派他前去處置災后事宜,想必他對山西的情形是心中有數的?!?/br> 康熙點了點頭:“那范毓奇呢?” “穆爾賽一案,兒臣想就是因為被指派過去的全是滿大臣才會輕易串通一氣做下這大逆不道之事,這回既然巡撫仍由滿人出任,那布政使不妨派個漢官前去,范毓奇是山西人,又是皇商出身入朝效力,對山西的情況自然了如指掌,認命他為布政使可以監督馬齊,而有馬齊看著他,他也難以徇私,如此互相制約著,豈非不好?” 胤礽說完便直直看著康熙等著他答復,康熙沉思片刻,道:“這事容朕再想想吧?!?/br> 胤礽沒有再多說,垂下眼暗笑了笑,他知道他汗阿瑪已經被他說動了,馬齊是米思翰之子,將門出身,又是從二品的內閣學士,要升一省巡撫,身份上是足夠了的,而且在朝中一向行事低調,至少在現在,還沒有攀附上任何派系,他汗阿瑪沒有理由不用他。 作者有話要說:大哥:說吧,這次又準備把爺關小黑屋幾章 作者:≥▽≤ 大哥:這個色痞子是不是爺的情敵 作者:≥△≤ 大哥什么時候會回來……快了 ☆、萬壽 春末夏至的時節,明媚的春光也給終年沉悶的皇城帶來了些許生氣。 毓慶宮里,胤礽閑適地擺弄著花草,凌氏在一旁帶著幾個宮女幫他小心翼翼地整理著禮服,今日是萬壽節,一會兒他得領著一眾宗室王公一塊前去乾清宮朝拜獻禮。 換好衣服,胤礽在更衣鏡前站定,挑高一眉,看著鏡子里五官輪廓越發清俊秀氣的少年,問凌氏:“嬤嬤,你看我是不是長高了些?” 凌氏聞言仔細瞧了瞧,笑著道:“太子爺是大人了,再過個兩年,奴才給您更衣可都要踮起腳來才夠得著了?!?/br> 胤礽聽了這話很高興,眼角眉梢都染上了笑意。 何玉柱手里端著個紫木雕花盒子進來,呈到胤礽面前,道:“爺,這是方才東頭所的人送過來的,說是大爺從黑龍江特地給您寄來的禮物?!?/br> 胤礽有些意外,接了過去,這一看便怔住了,竟然是一塊七彩雙龍玉佩,交頸合抱的兩條蛟龍栩栩如生,雕工細膩,玉質溫潤,眼部以艷紅色點睛,身形七種顏色混得恰到好處,漂亮得如同天上的彩虹。 何玉柱道:“方才送東西過來的人說是大爺在黑龍江時,無意中發現了這么塊七彩玉石,便特地讓人給雕刻了這枚玉佩送回來給太子爺您?!?/br> 胤礽撇了撇嘴,卻是順手將之掛到了腰間,再對著鏡子仔細瞧了瞧,又想起一會兒還要去拜壽,便又將那玉佩給取了下來,揣進了懷里。 最后整了整衣服,他揚起下顎,吩咐道:“走吧?!?/br> 整個皇宮處處張燈結彩,從毓慶宮到乾清宮一路上到處點宮燈高掛,繁花似錦,胤礽卻對此興致缺缺,沒又多看一眼,一直在暗暗想著一會而到了康熙面前要說的祝詞。 雖然不是整壽,但每年一次這么名正言順給皇帝送禮的機會,無論是京里京外的官員,壽禮都是早在一兩個月前就送了上來,然而能入得了康熙眼的,卻委實稀奇。 而皇家阿哥與宗室王爺是要當面送禮的,跪拜,磕頭,念過頌詞,一眾叔王紛紛送完禮,小輩里身為皇太子的胤礽第一個走上前去,送上他的壽禮,是一尊白玉觀音,很中規中矩,沒有任何出挑的地方,上回恭親王做壽他送的也是這個,只不過這一回的玉石材質更好一些而已。 胤礽的壽禮雖說平常是平常了些,到底也沒落了下乘,也是頂吉祥寓意好的東西,康熙也還算滿意,在他講過吉祥話后很高興地受了下來,下頭人見太子爺送的東西并不算太引人注目,便也各自松了口氣,暗地里感謝胤礽沒給他們出難題。 眾人一一送上一早備好的禮物,胤禔雖然遠在雅克薩,這禮卻也是讓人千里迢迢給送了來,是一只生氣活現,毛羽漂亮的海東青,代他送禮的人說是大阿哥親手捕獲特地叫人快馬加鞭送來,正趕上皇上的萬壽節為皇上賀壽,康熙一看那東西就大笑了起來,連連說著好,然后順口又夸贊了幾句胤禔的本事是越來越了得了。 胤礽微垂下眼,他知道此刻在場的必定有很多人在想胤禔這一次算是占了上風贏了他這回,不過他其實并不大在乎,送恭親王玉觀音,又送康熙同樣的東西,實則也不過是胤礽懶得動腦子花心思而已,萬壽節每年都有,就算掏空了心思討得他汗阿瑪一時歡心,等過了這樁他也就忘了,好的事情他從來記不長久,至于不好的,倒是惦記得倍兒清楚,過個幾年幾十年再跟你算都有可能。 這也是胤礽看不上他汗阿瑪的地方,心眼忒小了。 胤祉送的一幅百鶴朝壽圖,胤禛的禮物是他手抄的孝經,輪到胤禩時,才五六歲大的奶娃娃像模像樣地走上前,先是大聲呈上賀詞:“兒臣祝汗阿瑪吉祥如意,萬壽無疆,壽與天齊?!?/br> 頓了頓,他有些羞澀地笑了:“汗阿瑪,眾位伯伯叔叔和哥哥們送的禮物都很是稀奇,兒臣看了就覺得兒臣的東西委實是拿不出手,不過兒臣為了準備這東西也花了不少心思,汗阿瑪看了可不要取笑兒臣?!?/br> 康熙被他這么一說倒是來了興趣,笑問:“哦?那到底是什么東西你都準備了還不敢拿給朕看的?” 胤禩賠笑著呈上了自己的禮物,是一幅字。 “汗阿瑪,這是兒臣臨摹的董其昌的一首賀壽詩,寫得不好,汗阿瑪勿怪?!?/br> 康熙皺著眉頭看了看他寫的東西,道:“你倒是挺有自知自明的,這種東西也敢呈上來給朕看?” “汗阿瑪,上回您批評兒臣字寫得不好,說是讓兒臣回去苦練,兒臣真的有好好練習的,這幅字雖然與原作差得還是挺遠,但卻是兒臣在摹了幾千遍之后最好的一幅特地拿來呈給汗阿瑪做壽禮?!必范T為自己爭辯道。 康熙卻對此并不買賬:“寫得不好就是不好,你就算再寫上個幾萬遍,在能入得了人眼之前就不該拿出來獻寶?!?/br> “汗阿瑪的教誨兒臣謹記,只是兒臣聽師傅說過汗阿瑪曾經稱贊董其昌的書法天資迥異,高秀圓潤之姿非諸家所能及,汗阿瑪也以其字為宗法,反復地揣摩練習過,所以兒臣也是想討得汗阿瑪歡心,不想倒反是惹您不高興了,兒臣會回去再摹個幾萬遍,然后再呈給汗阿瑪您看?!?/br> 康熙聽了這話卻反是笑了,對他的坦率和執拗有些無奈:“你當真要寫個幾萬遍?” “當真,師傅說過這董其昌少年時書法其實也不怎么樣,還曾因為字跡太拙在考試中落了下乘,既然他能發憤圖強成為一代名家,兒臣再練個幾萬幾十萬遍,只要能練出一手好字,又有何不可?” 康熙失笑:“你這話可不是嘴上逞能就行的,既然說出口了,朕是會做檢查,驗收成果的?!?/br> “那是自然,兒臣定不會讓汗阿瑪失望便是,”胤禩說得信誓旦旦,然后又有些不好意思:“汗阿瑪,那這賀禮……” “算了,既然送都送了,朕便收下了,既是你一番新意也是你表證你日后勤加練習的決心,你可不能耍賴,朕會把這東西留在身邊,等著你把練好了字帖送來換回去?!?/br> “兒臣謝汗阿瑪體諒?!必范T跪下來大聲謝恩。 站在一旁的胤礽微撇了撇嘴,這個八阿哥,當真是人小鬼大,這么點大就開始挖空心思專營怎么討他們汗阿瑪歡心了,揣摩其意,投其所好的本事倒是真不錯,小小年紀就能拿捏得準康熙的情緒表現得恰到好處,也難怪日后能夠在朝中八面玲瓏如魚得水。 想到這里,胤礽又暗自嘆了嘆氣,自胤禛因為被康熙認定早慧一早就令之開始念書之后,胤禩是第二個五歲就被扔進了書房的,而且據胤祉所說,那些個授課師傅,個個都對他贊不絕口,諸多褒獎,而胤礽看得出,胤祉對這個八弟,委實沒有多少好感,雖然胤禩在他們面前一向表現得很乖巧。 太過鋒芒畢露了的,招來的往往是兩種極端的情緒,不是絕對的推崇,就是極致的厭惡,是好是壞,還真的很難評說。 從乾清宮出來,胤礽見幾個弟弟三三兩兩地往乾東所回去,原本也準備轉身回毓慶宮去休息片刻換身衣服再來參加晚上的宴席,卻是突然頓住了腳步,目光也被胤禩的動作吸引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