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道_分節閱讀_47
外面鬧得沸沸揚揚,州衙里頭君長寧卻覺得順手了許多,他果然是把第一個站出來指責那三人的升了吏目,那個叫牛二的男人不識字,但人卻聽聰穎,并且膽子大也有幾分正義感,倒是比之前留下的那幾個好使喚許多。再說那三個留下來的吏目也被嚇破了膽子,有那三人的前車之鑒,哪里敢跟君長寧對著干。 君長寧雖然看那幾人不太順眼,但也知道不能直接把人都撤了,不然的話他從哪里著手秦關的政事。再說了,從百姓中挑人看著是挺好,但這種事情用過一次就夠了,哪能經常用的,不然還不亂套了,誰能保證你自己選到的人就是最好的呢。 趙明德將一番變化看在眼中,倒是對這位小大人有些佩服起來,那一日趁著那幾人不在,感慨似的說道:“真沒有想到大人會這樣做,一開始大人發難的時候,我還擔心那幾人會反撲,現在想想大人果然一手妙計?!?/br> 君長寧哈哈一笑,忽然帶著幾分調皮眨了眨眼睛,偏過頭說道:“如果我是前任秦關的知州,估計也是只能先穩住他們,畢竟手里頭沒有半點真本事,但有張大虎在,我難道還要破了那幾個小混混不成。退讓一次自然沒什么,但有了第一次,這些人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br> 君長寧微微一頓,眼睛一瞇說道:“就算是我退讓了,他們難道還能真的聽本官的命令不成,有這樣不聽話的人在,秦關永遠也整頓不好,不如就趁著現在的機會,直接將這些人的底子掀了。哼,這要不是秦關我還真不敢如此,誰知道誰家背后是個什么關系,但在這里,還不是我說了算?!?/br> 在京城那種大世家的話,就是皇帝也不會輕舉妄動,畢竟一個不小心就會動搖國之基本,聯姻看似輕薄,卻能把許多人的關系聯合起來,這也是為什么當初君長寧要早早的定親,也不愿意去京城討一個高門婦。再說君長寧動作太快,等那些人反應過來的時候,三個魁首已經俯罪,剩下那些群龍無首的就是想要鬧事,張大虎鎮壓起來也是輕而易舉。 說起來君長寧這番動作還是幫了張大虎一個大忙,原本他接掌秦關軍事的時候,這邊還有人在那兒唧唧歪歪,那些人也沒有大錯,張大虎想要對他們動手還沒有一個正當理由?,F在倒好了,誰要是不肯跟朝廷配合,那肯定就是那三人的黨羽,直接捉拿送進牢里關起來就是。 官場永遠都不會缺少新人,即使這里是秦關,有了牛二的例子在前,百姓們心思也動了起來,畢竟當一個吏目好歹大小也是官,還能吃朝廷的俸祿呢,這可比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好多了,這些天倒是不斷有人來州衙告狀的,如果是真有其事的,君長寧自然是要管,如果是胡亂攀咬的,一概亂棍打出去,漸漸的倒是也沒有人敢來弄虛作假。 攘外必先安內,君長寧深知這一點,收拾了這兩顆蛀蟲之后,州衙做事的效率呈直線上升,君長寧今天吩咐的事情,絕對不會拖到明天再做。君長寧暗暗想著,這幾位吏目要是一直能保持這樣的狀態,他倒是不介意多養幾個人,就是給他們升官也是可行的。 解決了第一等的大事,君長寧卻并不能安心下來,雖然防御工作可以全部交給張大虎,有他在那些游牧民族再要進來就是件困難的事情,其實之前他們就暗地里猜測過,秦關易守難攻,以一千人的兵力不該立刻就破城了,誰知道里外有沒有勾結,要知道君長寧給那兩人定罪的時候沒把這兩條寫進去,也是便宜了他們。 張大虎將軍事方面的事情大包大攬去了,但內政卻要君長寧自己處理。但偏偏秦關的內政可比軍事棘手許多。秦關是個苦寒之地,這個誰都知道,現在夏末還好,等到了冬天下雪之后,那簡直連出門都不成的地方,土地貧瘠又缺少水源,再有一個就是缺乏礦產,石頭倒是很多,但誰來這破地方拉一車石頭出去,路費都不夠用的。 在這里不得不說一下同樣身為邊關的漠北,那地方雖然也苦寒,但人家可是盛產黃金的地方,所以每一次的知州倒是搶手貨,誰往那兒走了一圈,再出來的時候整個人都是鑲著金子的,據說這邊秦關的好幾任知州都異想天開,準備在秦關也找找礦產,誰知道將這地方翻了個底朝天,別說是金礦銀礦了,連個煤塊都沒挖出來。 秦關的土地薄,怎么樣都養不肥,往下深挖下去過不了多久就是沙子了,君長寧暗地里想著,要是往下深深挖下去的話,說不定能發現石油天然氣什么的,但現在的技術,他就是發現了這些也不知道怎么樣cao作的,他就是個心理學家,可不是什么地質學家、化學家什么的。 書到用時方才覺少,秦關窮困固然有地處偏僻的原因,這地方拿不出任何的特產礦產來才是最根本的,要改變這個狀況,就要找一樣拿得出手的東西,至少能吸引商人來冒險,有了貿易一個地方才能繁榮起來。 以前的時候秦關的老百姓也會出關打獵,但秦關附近的土地并不適合跑馬,碎石塊,石頭坎什么的太多,容易讓馬傷著蹄子,外頭雖然也靠著草原,但這一片的草原也并不濃密,所以即使是游牧民族,向來也都是在這地方住不久的。 君長寧只覺得一個頭兩個大,索性帶著趙明德往外走,準備在秦關城里頭轉轉,說不準還能找到什么自己沒注意到的東西。趙明德也知道這位大人的煩惱,事實上那也是他自己的煩惱,想讓秦關富起來太不容易,就是糧食收成好的時候,每年還有人凍死餓死,更別說其他的時候了。 君長寧的一身青色長袍,在京城的話肯定是藏在人間,但在這兒大部分人都是一身深褐色的袍子,就是趙明德也是如此,有些為了省一些衣料,都做成短褂短褲的樣式,民風倒是比沿海的地方開放許多,女人在街上走來走去也很多件,居然還有許多都是逛著兩條小腿的,當然也都不是白生生,而是曬得黑乎乎的。 大概是朝廷帶來了糧種,以后的日子還有指望,秦關老百姓的臉上倒并不是麻木,偶爾還能看見一些笑容,大部分人都是忙忙碌碌,他們正趕著時間將糧食種下去,這樣才能趕在冬天來臨前收獲最后一輪。 趙明德看了看周圍的老百姓,笑著說道:“如果沒有大人的到來,這些人現在或許連怎么活下去都不知道,這一切都是托了大人的福?!?/br> 君長寧搖了搖頭沒有說話,他自認沒有什么好居功的,卻不知道正因為秦關的貧瘠,歷任知州卻是能撈就撈,反正天高皇帝遠誰也不知道,朝廷雖然每年都有添補,但老百姓能拿到手的少得可憐。 驀地,一個光著身子的小屁孩笑哈哈的從前頭沖過來,沒看路一下子撞到了君長寧身上,趙明德臉色微變,一把將小孩拉開了一些,但回頭就瞧見那青色的長袍上頭已經有了一個泥巴印子,頓時沉下臉來。 君長寧倒是不在意,低頭看了看那小孩,這邊日光的時間長,曬得小孩整一個黑炭頭似的,不知道的話還以為是黑人呢,自己一身淡淡的小麥色在這地方都是白人了。見趙明德要發怒便說道:“趙大哥,沒事的,小孩過來,到處亂跑可不安全,要是磕到碰到了可怎么辦?” 小孩咬了咬自己的手指,似乎聽不太懂他在講些什么,倒是旁邊的趙明德說道:“大人不必擔心,這些泥猴皮厚著呢,秦關就是拐子也不來的地方,平時家里頭都要下地干活,小孩便沒有人看著,到處玩鬧也是常事,等大一些就要跟著大人下地干活了?!?/br> 君長寧微微一怔,想著自己這般大的時候君家上上下下可是捧在手心,就是端飯碗都擔心的架勢,就是他上輩子成了孤兒,卻也沒有吃過這般的苦頭的。一時之間倒是說不出話來。 那小孩卻忽然偏過腦袋瞧著他,忽然說道:“你長得真好看,你就是新來的青天大老爺是不是,我娘說青天大老爺長得跟仙女一樣?!?/br> 小孩嫩嫩脆脆的生意倒是讓君長寧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旁邊的趙明德心中暗笑,比起秦關的娘們小姐來,自家這位小大人自然就是跟仙女似的,不過仙女估計不會有這般的狠戾手段,一下子就收拾了那么多人。不過他也知道大人并不喜歡別人稱贊自己的容貌,便偷偷瞪了那小孩一眼。 君長寧嘆了口氣,暗道長得好才是好,別人羨慕都羨慕不來的,伸手捏了捏小孩的臉頰說道:“是,不過我也不是什么青天大老爺,你可以叫我君大哥?!?/br> “不要,我不叫你大哥,我要娶你當媳婦,這樣我媳婦就比大家的媳婦都道,想了想又說道,“我請你吃好吃的,你以后當我媳婦好不好?” 趙明德終于看不下去了,知道對待這些調皮蛋沒別的辦法,直接動用暴力才是最有效的,便揮手說道:“去去去,一邊玩兒去,不然讓你爹揍你?!?/br> 君長寧的視線卻被小孩手中的東西吸引了注意力,忽然開口問道:“這是什么?” 57、出路 君長寧微微低下頭去看小孩捏在手中的東西,大概是常年放養的緣故,加上秦關地區十分缺水,小孩的手掌自然也是黑乎乎的,這樣一來上頭一個紫色的果實倒是顯得不醒目起來,如果不是仔細看的話,估計都不能發現,小孩大概是注意到自己“媳婦”想要看看小果子,雖然有些舍不得,但還是伸手將果子放到他面前。 君長寧笑著接了過來,他的手指白皙纖長,十足文人的范兒,這會兒捏著哪一棵果實倒是帶出一些風采來,讓圍觀的兩人微微一愣,實在是那原本別捏的濕噠噠的果子在那白嫩的手指尖,倒是露出幾分晶瑩剔透來。 圍觀的趙明德微微閃神,隨即臉上忍不住露出一些紅暈來,也幸好他皮膚較黑,其實倒是看不出什么來,只是趙明德自己有些不自在,雖然一直知道自家小大人容貌好,但每一次近距離觀看的時候,他都覺得心驚,也不知道在這位大人身邊待得久了,自己還能不能看上秦關的那些婆娘。 君長寧卻不知道自己給他們帶去的感官,看清楚那小小的果實之后倒是露出幾分驚訝來,笑著問道:“這不是葡萄嗎?” 趙明德回過神來,瞧了一眼那葡萄,便說道:“說起來這還是上上任的大人找來的葡萄藤子,說這東西耐旱,長得也快,第一年就能長出果子來,讓大家種起來。種倒是真的很好種,只可惜秦關交通不便,就是種出了葡萄也運不出去,到最后也就是白白的爛在地里頭?!?/br> 君長寧微微皺眉,也想到秦關這一個大難題,他倒是想到要修路什么的,但以現在的技術,葡萄又不是只有秦關這地方能種,就是京城有些人家的后院里頭還種著呢,要賣出好價格確實困難,估計沒有多少商人愿意來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趙明德見他皺眉,以為他也想到修路之類的事情,嘆了口氣說道:“不僅僅是運輸的事情,也不知道為什么,秦關種出來的葡萄不但看著比其他地方的小,而且嘗起來甜得很,平時吃一口就蒿得很,每家每戶炒菜的時候放幾顆進去,倒是生了糖。只這東西不頂餓,所以也就是在荒山上種上一些?!?/br> 君長寧也明白,在秦關這種缺水的地方,葡萄吸收的水分少了,自然果實就小了,再有一個就是甜分過高。但既然葡萄能安然長大,其他的作物卻顯得困難,那就代表這秦關的土地很可能是鹽堿地,這種土地在現代的時候解決起來容易,有專門的化學肥料施肥下去,就能把里頭的鹽堿暫時平衡了,但在古代就難了。 要處理鹽堿地,最好的辦法就是配套水利設施,通過引用常年流通的活水進行灌溉,這一點秦關壓根就做不到,人家的飲水用水還都是問題呢。再有一個就是增加有機肥料,里面有物質可能慢慢改善土壤的酸堿性,這一點秦關的老百姓一直在用,但顯然效果并不大。 如果君長寧是化學系的,他可能會立刻配置出一些有機肥料來改善環境,如果他是農業系的,估計也能拿出非常手段,但偏偏他就是個心理系的,就是給了他有機肥料,他還不知道要放多少下去才能中和酸堿度,而不是直接將鹽堿地朝著另一個極端的方向變化了。君長寧思考了一番,覺得自己真不是治理農業的料子,只好先把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先放下了。 農田的事情他一時之間解決不了,但葡萄這東西的出現倒是讓君長寧驚喜了一把。在這里就不得不說起君長寧上輩子的職業,心理師,還是個非常頂級的,收費十分高昂,在業內界外都有口碑的心理師。 這樣的口碑要博下來,君長寧付出的努力可見一斑,要知道當初他也不過是窮小子罷了。就有一次,君長寧為了博得客戶的信任,從而解決那位高層人士的心理問題,就有從他的愛好紅酒開始入手,那時候他可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苦讀了一番紅酒從種植到釀造到品嘗的各種學問,這也是為什么之后的歲月他還能附庸風雅一把的原因之一。 而現在,手中這種葡萄的甜度過高,直接品嘗的話說實話口感肯定不怎么好,但用來釀酒卻并不妨礙,最多就是最后的成酒甜度高一些罷了,當然,一般釀酒的時候本來就是需要放糖進去的,葡萄的甜度過高說不定還能帶來好處。 這年頭糖跟鹽一樣都是精貴物品,鹽至少還多一些,便宜一些,糖那可真是精貴的物品,一般的農家就是過年的時候才買一些嘗嘗的,畢竟他也不是生活必須的東西,一般人家幾乎不花這個冤枉錢。而在秦關,顯然也是如此,這地方自己不出產糖,要從外頭買來的話價格更高,自從有了葡萄之后,一般人家都擠它的汁作為調料的。 君長寧越想越覺得可行,也顧不得身后的兩人,捏著那顆葡萄急匆匆的回到州衙,拿出紙筆就要把自己記憶中的那些東西記下來,畢竟已經過去十多年,即使是記憶力一向傲人的君長寧這會兒也覺得有些模模糊糊,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回想,幾乎就是要絞盡腦汁了。 齊家見自家少爺急匆匆的回來,一股腦兒扎進書房不出來了,便去問追著一起回來的趙明德,可趙明德哪里知道這只知州大人在想什么,他這會兒也迷糊著呢,兩人只好在門外大眼瞪小眼,只等著君長寧出來再說,要知道這位大人辦事的時候,最不喜歡人家進去打擾,一般沒有要緊的事情,齊家也是絕對不會放人進去的。 畢竟歷時太久,君長寧寫完了一遍自己也覺得樣有些地方應該不太對,幸好他現在有的是時間慢慢調整,畢竟只要不是再來一次游牧民族的侵襲,秦關老百姓的日子雖然那不好過,但再壞也壞不到哪里去,畢竟這么多年下來他們也就是這般過著。 等君長寧從書房出來,把事情跟趙明德一說,后者倒是露出幾分驚異的神情來,畢竟這年代釀酒其實還是個技術活,一般人家干不來,再說了,釀酒不是都要酒曲什么的嗎,難道直接用葡萄就行。 君長寧仔仔細細的給他解釋了一邊,趙明德雖然對此還抱有存疑,但也知道秦關要是真的能用葡萄釀酒的話,對當地的老百姓來說自然是大大的好事,葡萄酒可不像是葡萄那樣難以保存,只要密封的好,酒這東西自然是放得越久越好喝的,而且運輸起來也容易一些。更重要的是,好酒的價格可是不便宜。 有趙明德的支持,張大虎一聽說要釀酒也是鼎力支持,要知道來到秦關之后,他肚子里的酒蟲都在哭,這地方窮的連酒水都沒有,偶爾能找到的也是下三流的黃湯,酒渾濁不說,壓根就沒啥酒味。 因為不知道能不能成功,這件事卻是先瞞著其他人,找來一些葡萄君長寧自己下手去做,這里的葡萄水分不多,個子也不大,雖然是紫色的,但其實更像是馬□一些。君長寧記得釀酒的話需要是那種熟透了的葡萄,倒是洗葡萄的時候有些麻煩,要洗干凈又不能洗得過分干凈,因為葡萄酒的釀造依靠的葡萄皮上頭的野生酵母,幸好有齊家在,別看這位粗粗笨笨的樣子,做家事也是一等一的好。 每每看到這樣的場景,君長寧都在心中大叫一聲居家旅行必備良品,自家齊家就是如此。等洗完葡萄還得晾干了,這一點在秦關實在容易,這地方日曬高,濕度低,半天的功夫葡萄都干了。 至于用來釀酒的葡萄君長寧瞧著都有些看不上眼,秦關有當地的陶瓦匠人,只是他們向來都是奔著實用去,做出來的東西粗笨的很,別說他這個看慣了好東西的,就是齊家也嫌棄這呢。不過這時候是在沒啥好挑剔的,君長寧只好先用了那些罐頭。捏葡萄這事情又是齊家的伙計,他力氣倒是有,但齊家不樂意讓小少爺干粗活。 因為是第一次釀造,君長寧也不知道該放不該放糖,最后還是按照每個罐子不同,分不同比例放了一些進去,等第一次釀造的效果出來再看如何。等加封之后,酒壇子放在陰涼的地方保存,放上20天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差不多了。別看簡單,在發酵的時候也得注意,剛開始的時候蓋子不能封的太嚴實,不然酵母不能繁殖,等后來還得把蓋子打開,不然發酵產生的氣會撐壞了容器,這時候蓋上幾層稀布就可以了。 君長寧第一次釀酒果然是大部分失敗了,就是成功的味道也不怎么好,顯然是其中有些把握不住,但有了第一次失敗的經驗,第二次的時候就順利了許多,這時候張大虎倒是成了最關心的哪一個,上次成功的那些酒水都進了這位的肚子,雖然還嫌棄酒味不夠濃郁,但比起秦關當地的酒水來,那就是一個天一個地了。 等第二次葡萄酒釀出來的時候,就是君長寧自己也嚇了一跳,這葡萄酒還沒有提純呢,里頭的酒香就十分的誘人,再一想自己使用的水是水源頭的凈水,而葡萄也是天然有機無污染的,可不得比后世的好一些才是。撈出果皮之后,酒液帶著天然的光澤,又有一股葡萄酒的甜香,不加糖的那些酒偏酸一些,加了之后的酸甜適中,如果再保存幾個月,估計就能成為自然陳釀,變得更加的透明、芳香、醇厚、穩定。 君長寧這時候又想到,葡萄酒運輸也是個大問題,運輸之中的顛簸很可能會影響味道。只是那頭張大虎已經興奮的不行,舉著壇子就海飲起來,就是趙明德也興奮的喝了不少,臉頰紅彤彤的說道:“大人果然是讀書人,辦法就是多,連釀酒也手到擒來,這酒比我喝過的都好?!?/br> 君長寧見此哭笑不得,暗道運輸的事情之后在解決,畢竟在古代歐洲的時候,人家還不是運來運去的,難道燕朝老百姓的智慧就不如人家了。事實證明君長寧的這番想法也是有道理的,等葡萄酒出來之后,第一個想出辦法解決的不是別人,就是他君家的管家。 確定釀酒的辦法之后,君長寧就大刀闊斧,號召秦關的老百姓開始摘葡萄洗葡萄捏葡萄,最后釀酒的工作卻是君長寧自己盯著,倒不是他怕釀酒的工藝泄露出去,而是這事情是技術活,以前弄錯了就是毀了一壇酒,現在可是一大桶。沒錯,他就是讓工匠將大木桶做了出來,開始進行這一輪的釀酒了。 秦關老百姓剛剛種了地,反正閑著沒事干呢,聽說新來的大人愿意讓他們去干活,每天都能白吃兩頓飯,那叫一個積極,君長寧心安理得的使用著廉價勞動力,安慰自己說反正賺了錢到底還是為了這些百姓的。 沒有人知道,葡萄酒之鄉秦關剛剛起步的時候,百姓們都還為了白吃飯而沾沾自喜,覺得新來的大人果然是個好人。至于漫山遍野上幾輩人種下的葡萄藤,反正以往的時候放著也沒有人吃,大人樂意收去,每家給一些添補就覺得非常不錯了。他們雖然也多多少少知道大人準備釀酒,但在這些老百姓的心中,釀酒可不是多么容易的事情,他們還指望著失敗了之后,大人可千萬別遷怒呢。 等大批量的大木桶釀出來,漫山遍野的葡萄也消失了,剩下一些君長寧讓人做成了葡萄干,這些倒是簡單,秦關的老百姓以前也會做,但同樣的,葡萄干也是甜得很,幾乎沒人能當做正常的干果吃。不過煮菜放幾個下去倒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