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導演_分節閱讀_160
書迷正在閱讀:[英美娛]糟糕,我的腦洞好大!、大湖小妹、絢爛(1v1)、愛過你這件事(H)roushuwu.xyz、[綜我英]松餅與甜茶、那嬌喘連連的旅程、無盡、hp銜尾之蛇、每天都在努力養貓、神官的晉升之路
這世界上總有那么一些人,是越虐越開心的。平平淡淡或者傻白甜看著沒意思,就喜歡這種抓心撓肝的感覺,何況朱導演這部《夢中的婚禮》,真的可以歸為經典之作了。 導演和演員全都超水平發揮,劇本也很靠譜,因為是改編自真人真事,尤其還有一副極有說服力的油畫作為道具,那種感覺,大概是越虐心,越念念不忘,非要再自討苦吃一次不可。 …… 《夢中的婚禮》,在戛納引發了巨大的反響。 有的電影,是那種一定要有權威人士指出來,哪里哪里多么牛逼,哪里哪里十分精彩,才能讓觀眾們恍然大悟——哦,好像的確挺厲害…… 有的電影,則是無論多少權威指出來,哪里哪里多么牛逼,哪里哪里十分精彩,觀眾們仍然云里霧里的不買賬,最后全部走開讓那些專家們自娛自樂。 還有的電影,則是不用別人說,也不用權威肯定,隨隨便便一個普通的觀眾看了,都會發自內心的覺得,這是一部好電影。 好電影,有觸動人心的力量。 在之前,“同性戀電影”的風格大多是陰郁、迷亂,充斥著各種離經叛道、罪惡、或者悲慘,總之,大概因為那個群體在現實中就風評不怎么好,加上導演清楚,想要拍的“深刻”,能夠拿獎,這些“內涵”就一定要加上去!如此才能讓電影更成功。 而這卻為“同性戀群體”加上了一個個固定的標簽,以至于普通人一想到這個群體,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濫交、罪惡、毒品、混亂、迷茫,總之,都是十分負面的東西。 但朱子墨的《夢中的婚禮》,卻打破了這個怪圈。 在他的鏡頭下,同性戀夫夫也和所有正常人一樣,在一起生活,在一起變老,不會動不動就遇到車禍絕癥,有著和“正?!狈蚱抟粯拥男腋!褪沁@樣簡單的、隨處可見的幸福,被一點點打破之后,才會對比的這個社會如此冷漠,那種無處不在的歧視空氣,是如此的令人窒息。 娓娓道來,卻不戳的人痛不欲生誓不罷休。 怪不得,所有看了電影的人,都會在心里、在嘴上瘋狂的咒罵朱導演。 是不是人??!有沒有人性??! 朱導演,你千萬別一個人走夜路呀,不然很有可能被人套了麻袋狂揍一頓你知道嗎?! 在很多報刊的影評中可以看出來,幾乎所有的影評人都對這部電影青睞有加,有相當一部分影評人寫出來的影評通篇都是溢美之詞—— “雖然平平淡淡,卻感人至深,朱導演為我們帶來了一場最完美的愛情盛宴。我曾經擔心過,擅長拍攝商業大片的朱導演,會拍不好文藝片,何況他年紀這么輕,而好的文藝片,閱歷非常重要。但他做的遠比我想象的極限還要好,這是一部經典!幾位演員尤其是兩位主角,都奉獻了精彩的演技,看電影的時候,你不會想到他們這是演出來的,你甚至會覺得這就是他們兩個的故事……” “我得說,這部影片給了我極大的驚喜!看了這部電影之后,我甚至從一個輕微恐同的家伙,變成了一個慈善的長者。我想,如果之后有人跟我說,他的性向與眾不同,我的反應肯定會是,‘哦那有什么呢,喜歡什么樣的人是你的天賦自由,祝你幸福孩子’。他改變了我,這才是最不可思議的,因為你知道,讓一個頑固的老年人改變固有的觀念,是多么不容易的事?!?/br> “朱導演在他的作品里,用精彩的鏡頭,告訴了我們一個屬于東方的世界——如果說在西方國家,我們歧視同性戀者,多數是因為上帝,那么在東方國家,同性戀者最大的阻礙,反而是父母和孩子……在此之前,我不知道中國人是那么的在意‘血緣’,他們幾乎不會選擇收養無血緣關系的小孩,但如果你是同性戀,不會有小孩,no!這是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如果你看了,會收獲良多?!?/br> “動搖的人丟失了幸福,堅定的人得到了幸福,我喜歡這種帶有隱喻意義的結尾,我愛這部電影!” “是的,如果讓我選擇誰能拿到金棕櫚,肯定是《夢中的婚禮》,什么?你說《父與子》?嗯,那部電影當然也很優秀,可《夢中的婚禮》是最優秀的,毋庸置疑?!?/br> “好吧,我最感興趣的是——那幅油畫!那幅油畫是誰畫的?真不敢相信,那會是一部電影中的道具!就是因為那副油畫,我才恍然間覺得,這根本不是一部電影,這就是兩個真實的人之間,發生的一段真實的故事,而我們從中獲得醒悟的力量?!?/br> 持贊美態度的媒體,都是從各種角度來挖掘電影中的優點,而持否定態度的媒體,則主要是從宗教方面入手。 上帝認為同性戀有罪,你卻拍出這樣的故事,居心何在?! 現實中的同性戀,怎么可能會有電影中表現的那樣從容平和堅貞專一?這種浮夸的拍攝手法簡直令人惡心!這是惡魔的藝術! 拍攝套路也很俗,先構造一個美好的世界,然后粉碎它,如果只是這種水平的話,隨便來個菜鳥導演都做得到,你竟然拿這種片子來參賽,知不知道丟人多少錢一斤?! 總之,隨便來個認字的人,就能看出來,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哪一方比較有理有據,哪一方比較胡攪蠻纏了。 消息傳回國內,影迷們再一次喜大普奔了。 咱們朱導演,真是給咱們長臉??! 而且看這些評論,【感人】、【溫暖】、【幸?!渴裁磭}~~這些關鍵詞,恰恰從側面印證了小蘑菇的可靠呀!從影評人到普通觀眾,都一致認為這部電影經典又感人,還有什么好說的呢?!朱導演,你一定要在國內公映??!我們要買票帶著心愛的人一起去感受一下浪漫的力量! …… 影片展出的時間里,每天兩場電影,場場爆滿,不乏有來晚了的人買不到票,只能遺憾離開,并強烈呼吁,讓朱導演一定要盡快全球上映! 十天的時間匆匆而過。 頒獎晚會準時開始了。 戛納國際電影節參賽的電影就只有二十余部,所以設置的獎項也非常少,夠分量的就只有表彰最佳影片的金棕櫚大獎,還有表彰亞軍的評委會大獎,緊接著就是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編劇獎,至于之后的金攝像機將、藝術貢獻獎、技術貢獻獎,全都沒什么分量。最后評委會特別獎是非常設獎項,如果某個評委對某部電影非常有好感,而那部電影空手而歸的話,如果那位評委可以說服其他人,則可以為那部電影頒布這項“安慰獎”。 所以,和奧斯卡不同,奧斯卡面向幾乎全世界所有電影,連獎項提名都非常值錢,如果得了獎,哪怕是最沒有存在感的技術類獎項,也是非常有分量的,而戛納,你得了金棕櫚或者評委會大獎,或者導演編劇男女主演,還算有點存在感,如果得了其他的,呵呵,和沒得也差不了多少。 所謂電影節,本來就是獨立電影、小成本電影的展示舞臺,它們最大的心愿甚至不是得獎,而是能順利的吸引到發行公司,然后把電影賣個好價錢,好使自己的努力不至于白費。 或者可以這么說——人人都想得獎,但得獎的最終目的,還是能把自己的電影賣出去,順便提升自己的逼格,以后想拍新電影時,會更容易拉到投資…… 沒錯,文藝片導演就是這么慘,要不怎么說他們也會羨慕呼風喚雨的商業片導演呢,除非混到地位非常高,否則,那真是拍完一部不知道還會不會有機會拍下一部,簡直就是潦倒的代名詞!就連比利時那對兄弟導演,很牛了已經,見到朱子墨這樣的,仍然會羨慕嫉妒恨,所以可想而已那些底層文藝片導演有多艱難了。 這屆戛納電影節,依然有許多電影公司的發行部負責人,過來“淘金”,而到了即將閉幕的時候,已經有十幾部電影順利賣出去了…… 朱子墨的《夢中的婚禮》,無疑是最受青睞的一部。 如果能買斷,或者拿到本國的全線代理權,一定是筆非常不錯的買賣。 只是“朱子墨出品”五個字,就值回票價了! 更何況,在本屆電影節,《夢中的婚禮》可謂一枝獨秀,如此影評人和觀眾們全部一致的好評,如果還不能大賺,那才是見了鬼! 再說,這種邊緣題材,雖然不是奧斯卡最熱門的類型,但憑影片的質量,也是很值得去搏一搏的。如果再拿到幾項奧斯卡大獎,呵呵,那更好了,靠賣影碟都能大賺一筆! 唯一不好的是——顯然看出這一點的人非常多,誰都不是傻子,這種注定賺錢的項目,憑什么要讓給別人? 于是,一家女百家求,到現在為止,朱子墨也只簽出去幾個國家的代理權,因為都不是什么主要票倉,所以他很干脆的賣斷了,減少了之后監督的麻煩,比較輕松省事,畢竟從《夢中的婚禮》題材來看,賺錢沒問題,可絕對不會像之前幾部商業大片一樣大賺特賺。 至于北美的發行權,還有歐洲幾個主要國家、日本的發行權,則還在協商當中,那些人其實非常想趕緊把合同簽了,因為如果《夢中的婚禮》真的拿了金棕櫚大獎,身價肯定會再讓上漲一截,所以不如先下手為強。 可惜他們著急,朱子墨不著急,拖來拖去,就到了頒獎晚會的時候了。 朱子墨帶著全體劇組成員出席了頒獎晚會。 一路上,很多人都笑吟吟的跟他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