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怪聯盟_分節閱讀_137
[…加勒比的陽光很好哦。]阿碧瑟加上籌碼。 陶瑪斯:[我這就來!] 阿碧瑟再接再厲:[尤瑞比亞!] [不!] [企鵝都回家了吧?] [嗯,怕熱!] [……] 塞壬面無表情的轉過來對夏意說: 【要去嗎?加勒比開曼海溝火山口附近,水溫一百度往上…】 作者有話要說:海兔,又名海蛞蝓,有些種類很漂亮的,就不浪費手機親流量了,直接百度百科就能看到好多圖片,一種藍色的很不錯通體碧綠的海蛞蝓是動物與植物的混合體??這是科學家發現的第一種可生成植物色素葉綠素的動物。生成喲,水母是共生……這貨真的是吃什么像什么,并且還能把這種特征通過遺傳因子傳下去,吃啥海藻奪啥海藻的遺傳因子,真逆天不解釋= = 以及,別專門搜索百度圖片,妥妥的都是菜譜……還有,吃了防癌喲順說正好電視說古巴斷電,包括首都,全部陷入黑暗,我詭異的 抽下嘴角,不會是大群水母攻擊了發電站吧,丫在東南亞是有這種前科的,咳也許是熱帶風暴萊斯利?可人家去百慕大了,古巴在加勒比海。 第120章 關于生存 秋天總是個值得期待的季節,天涼快后,人就感覺活過來了。尤其攤上這么個倒霉年代,甭管是躲在山里的,還是重新聚集的人們,沒有足夠的收獲,接下來要到的冬天可不好熬。 就B市來說,第一個冬季沒有足夠的食物,儲備還能支撐下去,但坐吃山空總是不成的。 其實在一座城市里,最寶貴的財富現在是圖書館,天工開物與齊民要術翻出來,再不濟夢溪筆談也可以,只要看得懂,再加上幾個懂得農事的老人,看各種征兆估摸下天氣,磕磕碰碰也能有點收成。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諺語多通俗就算是寫字樓格子間的上班族也聽說過。 現在許多地方缺的是日歷,不知道現在是哪一天,這很重要,還得加上一句公歷真無所謂,重要的是農歷。拿不準時間,看二十四節氣啊,現成的框框架架在那里呢。 所以林教授在干副業,因為科學院里目前數他最閑,正在排歷法。 B市的地下基地,2012年的日歷掛得好好的,倒是沒誰不知道今天的日期。 不過還要對歷法有研究,不是隨便哪個人都可以順著推,沒技術含量就能推的是公歷,農歷麻煩的地方在于閏月。相當于排進去一個插隊的,還得斟酌著插好了,正月是不閏的,站在前輩肩膀上就是這點好,計算閏月出現在哪里的公式都有,要是按照天干地支的古法來推算起碼要整出兩張以上的草稿紙。要是換了郝隊長在這里,保管連算法都看不懂。 林教授正在咬筆桿呢,抬眼就看見他孫女進來了。 “郝隊長那邊還沒消息。爺爺你那個什么…計劃,改名字唄,換成…” 等等接下來的字母好像是I? 算了“愛”計劃就愛計劃,總比H計劃好聽。 林教授頭都沒抬,唰唰地在紙上寫。這個就跟解題似的,只要算妥了,后面就下筆若有神。 “別吵,我在算月亮?!?/br> 唔,明年沒,2014年有閏九月,“丫頭啊,你都二十歲了怎么還是毛毛糙糙的,把你的性子改改,沒消息就是好消息,懂不?” 林教授的孫女年紀不大,卻工作了,屬于智商高情商低還不會看菜下碟的姑娘。 要是在末世前,估計這個性格有的磨了,得靠運氣撞到好的人,就一生幸福平安,畢竟秉性不壞。而這個糟糕的時代,扭曲了周亮一類人,將人心陰暗面無限放大,可同樣也讓善的那一面凸顯出來?,F在做好事跟炒作名聲可搭不上邊了。那些讓人側目的善舉是不可能出現了,但圍聚在一起的人,總是要互相幫助的,末世前甚至能不知道樓上住的人到底長啥樣,現在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在沒有科技文明的情況下,總有疏漏。 人與人都是處出來的,時間長了,基本都有感情,圖個溫飽的生活也沒啥利益沖突。只要秉性不錯,伸出手去幫忙,也沒有很難和那么多顧忌了。 活著,是個很空泛卻很實際的事情,能迅速改變很多人。 至少這姑娘現在待在異能者小隊里,沒誰背后給她翻白眼覺得她的話膈應人了。最開始的自以為是傾向跟不愉快對話,也被算作年輕不懂事,沒經歷過社會跌打滾爬的人都這樣,現在不就好得多。這破時代,大家焦頭爛額的事多了,誰也不會有事沒事對她有意見,這邏輯很簡單。 她趴在桌子上看林教授,很實在的問: “您的計劃是不錯,可要是…這么說,要是演員不按劇本走,三個郝隊長也沒用??!” 海怪要是不靠近渤海灣,就算玲玲天天在那里唱歌,也沒結果。 林教授不耐煩的用筆桿點孫女的額頭,示意她壓到了自己的紙(說起來老祖宗的遺產真是豐富,妥妥的造紙術不是,雖然寫起來有點刮筆尖不流暢,毛筆啥的就算了手腕力氣不夠不成,科學院的成果是仿鵝毛筆沾墨水,先湊合幾年等科技發展),漫不經心的說:“啥劇本,好觀眾就該等上戲?!?/br> 秋天可是很多淡水魚類的回溯期,也可以去崇明島,有吃的,還怕海怪不來嗎? “這本來就不是啥迫在眉睫的急事,等到國家重新有能力有組織的遠航或者在海上捕撈的時候,才必須要聯絡上那些…” 這種外交對象,說輕松也輕松,不會干涉內政也不會侵占你的領土。 可麻煩的事情也多,雖然海里吃的東西多,海怪卻是有襲擊人類的記錄。 根據研究,大型烏賊襲擊船只,是將船只的影子當成了在海面透氣的抹香鯨,不知道海妖為什么cao縱暴風雨傾覆船只,不過現在對這些海怪的黑線分析,很可能它們只是喜歡船(阿碧瑟你個囧貨)或者缺個住所。 林教授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很靠譜的,比如西方詩歌里的人魚,不都是坐在沉船的桅桿上等待王子(喂),沒準人家就是缺個坐的地方呢(…),所以才專門在暴風雨的時候等著船只路過,翻不了就加把力讓它翻。 林教授的年紀也到了,老小孩的心態理解起傻呆呆的海怪來毫無壓力。 這些問題都好辦嘛,海怪要待在深海,喜歡企鵝(大霧)就讓它們去唄,缺條船玩,就給一條空的,以后造船在船底涂個有熒光劑的標志讓海怪捕獵不會因為誤捕暴躁。只要溝通無障礙,什么都好商量。 海底還有無數礦藏資源,以后說不準還能用到,這些都要上計劃。 林教授覺得未來很光明,只要地球不抽風來個全球地震帶大活動,把版塊挪移下漂流或者直接上冰河時代,生活總會一年好似一年的。 ——那是你們,大農場機械化時代的美洲就沒這種好心情。 農業害蟲防治小麥種類還差不多,那個大西部,沒個車騎馬都要累死人,就幾百年歷史的國家,還想怎么樣?蒸汽機時代的農耕經驗,有嗎? 西方也差不多,花田還算是經驗豐富,別的就真很要命,越是機械強度低,勞動密集的國家,適應得越快。畢竟不是隨便哪個國家都能在任何一個書店翻到齊民要術天工開物這種東西的,別說農事了,木制灌溉提水車,不涉及現代科技文明的好東西翻翻書就能按照圖去造。 要不是現在水文環境改變有點大,水經注翻出來考察也方便。 幾千年的農耕歷史能留下多少遺產文化?不錯,某個吹噓宇宙都是他們的國家,眼光只是從餃子到名人,還沒把重點放到這些東西上。唔,或許有書也可以,放到東南亞各國最直接的問題是,懂文言文的人才太少! 這可不是論語道德經,揣測有無,漢學深厚,搞技術的那是錯一點就不行。還沒有試驗時間耗,這是餓肚子的大事。 林教授在那里琢磨海怪的喜好,很快又有新報告新發現了,因為離開百慕大后,夏意終于忍不住問了一句:[伏爾庫斯,你喜歡沉船?] 馬尾藻不是伏爾庫斯自己長的,蜃氣啥的也是品種天生的咳,但是噴出氣泡弄沉船只的技術如此熟練,位置與浮力抵消拿捏得那么準,可就不是天生技能的問題了。 夏意不怎么管別人(別的人類咳)的事,可不會腦子抽風,他知道自己是誰,不會真把自己不當人。他沒認識的人死在百慕大,也沒聽說過中國人在這里失蹤(廢話啊跟中國隔了一個半球),感情又缺陷,所以是很認真的在思考。 但是——海怪的邏輯你懂的。 [這里總是有許多空船飄著。] 人到哪里去了原因多種多樣,也不是都死了,還有棄船逃生的,在幻覺里他們是遇到了風暴,或者最倒霉的是連人帶船繞圈圈,完全不知道日子,每天都重復一樣的事情,捕魚開船,幻覺導致他們在這片海域好像患上了一種特殊的失憶癥,好像每天都在過十月七號,離開百慕大后又正常了,還一口咬定日期是某年某天。 不過是個特例,一般擔心暴雨的就會看見,擔心迷航的就會驚恐棄船,只有很淡定啥也不沒想的一船人才能中上面那種頭彩。畢竟人都是這樣的,只要有一個說不妙我們遇到了啥,先入為主的印象能讓所有人都“看見”一樣的東西。 而到現在,飛機輪船用油,時間停滯的大獎都沒了。 百慕大海域,一直都有很多空船凄涼的飄著。 [不弄沉,會擋住陽光。]伏爾庫斯忒認真。 除去被纏繞做支撐的碎木頭,要是沒陽光,海藻還長什么?陷到海藻堆里的船可是飄不動的,海藻不旺盛,海兔的數量可就會少,某只特種隱藏部隊在等不到路過小魚襲擊時,拿什么來填肚子?養軍隊很難的(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