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你好淡定_分節閱讀_32
…… 這一日十三在老太太院子里商量事情,三更時分才出來。趙姨本來跟在他身邊侍候,半路上卻有些肚子痛,于是十三說:“你先回去上茅廁,我想散散步?!?/br> 趙姨連忙答應著,跑著走了。 深秋寒冷,白天又剛下過一場小雨。多數人已經入睡,十三滅了手上提著的燈,走在黝黑的花園小道上,垂目慢行。他做刺客時早已經適應了這樣的夜晚,并不覺得恐怖,反而有種奇特的安全感,有點熟悉。 在這樣的黑夜里,他一向是處于主導地位的。 突然間,遠處小院里突然閃出來一個人,十三不動聲色地把身體一縮,緊緊盯著他。月色有那么一瞬間照在那人的臉上,又立刻隱入黑暗的陰影中。 那人是葉裴青。 十三心想:這么晚了,他不在房間里睡覺,出來做什么?那小院里有什么? 十三站著的地方被樹蔭當著,葉裴青環視四周,沒發現什么異狀,很快地走了。十三等著他消失,緩緩走到小院的門前,動了動鼻翼。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極淡的血腥味。 這小院沒人住,平時堆積了一些雜物。十三心想:如果他哪一天決定在穆國府殺人,這地方也算是不錯。 于是他推開虛掩的院門,走了進去。 院子里十分凌亂,似乎剛經過一場劇烈的打斗,地上躺著一個人,一動不動。 十三把手中的燈重新點燃,細細觀察。那人身材瘦小一點,是葉裴青身邊的一個小廝,名喚葉景。 葉景的腹部插了一把刀,面色慘白緊閉著眼睛,身上、地上鮮血淋漓。 十三只看一眼,就知道葉景是被故意擺成現在這副樣子,造成斗毆致死的假象,必定是葉裴青所為。他細細看了一下,覺得有幾個問題。 從血跡來看,葉景是在這里被刺的。但是白天下了小雨,這院子里有些泥濘,葉景鞋子上的泥土卻是干的,說明他是在室內被打暈了,扛來這里被刺了一刀。 既然是正面殺人,一般不會一擊而中,胳膊上通常會留下擋格類型的傷痕,但是葉景的傷痕卻太少,受傷的地方也不太對,不符合院子里打斗的場景。 葉景的手中似乎握著一樣東西,十三將他的手打開來一看,竟然是發帶上的一個小穗子——正是葉裴青常戴的,說不定就是在掙扎之中扯下來的。 ……這也太叫人無話可說了。 依照葉裴青的本事,將這人扭斷脖子輕而易舉,為什么要費這么多功夫,造成他打架致死的假象?他就算武功再強,對死人的研究也畢竟不足,布置殺人現場的經驗少。若是池夫人要深究此事,叫官府來細查,說不定會有些麻煩。 十三將小穗子收在手中,重新布置了一下現場,將幾個明顯的錯誤收拾掉,熄燈走了。 回到房中,葉裴青卻正在西屋里沐浴。十三不聲不響地回到臥房里間,躺下睡覺。 …… 第二天清晨天不亮,葉裴青便又急急忙忙地出了門。昨夜十三去老太太房間商量事情,他趕緊去處理了一個小嘍羅。自己兩次被人追殺暗殺,險些喪了性命,正是葉景買主求榮,透露了自己的行蹤。這人早就應該處理了,卻不能打草驚蛇。 因為做得匆忙,今早才發現自己發帶上的一個小穗子不見了?,F在想來,說不定就是他在扛著葉景去小院子的時候,被他摘了下來。事不宜遲,他得去把那顆小穗子收回來。 所以當葉裴青從遠處聽到一聲凄厲的尖叫時,心想壞事了,可能被發現了。 他三步并作兩步地趕過去,只見早上掃地的張老頭兒在院門外呼哧呼哧喘粗氣:“死人啦……死人啦……” 葉裴青笑著說:“大清早的說什么死人?太不吉利了?!?/br> 張老頭兒一看是葉裴青,連忙拉著他來到院子里:“世子,真死人了!是世子手下的人葉景呀!” 葉裴青一看也白了臉:“去!快去叫人!” 找老頭兒連忙跑了,留下葉裴青一個人在院子里。 他臉白不是因為葉景死了,而是整個犯罪的場景都變了。 他仔仔細細地觀察著每一處改動,只覺得自己昨夜設置出的場景簡直像小孩過家家?,F在無論讓誰來看,都絕對看不出有什么不自然,流暢之極,就是一個打架之后被刺而死的樣子。 昨夜這個地方一定被人動過了。自己發帶上的穗子說不定就在那人手中。 到底是什么人在暗中搗鬼?是敵是友?這人似乎對他的事情十分清楚,了如指掌。 他又想起上一次自己在書房的密室中發現的小瓶子和那封信。他自然早就知道老太太中了慢性毒藥,卻不知這人是怎么知道的?他在府中尋找那個小瓶子許久,卻一直沒發現,這人又是怎么找到的?他又是怎么進入自己密室的? 細思恐極。 究竟會是誰?有什么目的?為什么要幫自己? 葉裴青的心中紛雜混亂。 不多時,葉景死的消息傳遍了穆國府。這是殺人案,眾人不敢怠慢,連忙去報了官。衙門一聽是穆國府出了事,京兆尹屁顛屁顛親自帶著人來了,趁機同穆國公和葉裴青喝茶套近乎。 忙忙活活查了許久,發現府里眾人都在,偏偏池夫人手下一個叫做吳管事的不見了。葉景前幾天和吳管事有些口角,昨夜死之前也曾罵罵咧咧要找吳管事算賬。衙門于是有了殺人嫌疑犯,去追查吳管事的下落去了。 事情完全按照計劃進行,葉裴青卻從此心中多了一件事。 第25章 葉裴青暗中除情敵 十三的身體終于沒有大礙,葉裴青為了不讓他在府里憋著,便向大理寺打了招呼,讓他掛了名。從這天起,他清晨帶十三一起出門,先將他送至大理寺安置好,自己再去上朝。散朝后,他又從大理寺接上十三,一起回家。 同僚知道十三是葉裴青的夫人,都客客氣氣的,不敢表現得太熱絡。初來乍到,十三不太熟悉奏章的寫法,有個叫做魏維的評事看不過去,在一旁指點了一下。十三畢竟不懂,便虛心聽著,默默學習。魏維本來是個小官,無權無勢,年紀也不大。他看到十三雖然出身世族,卻沒有紈绔子弟的浮夸習氣,心中便對他有了一點好感。兩人職務一樣,討論的事情一多,便走得近些。 這天晚上回家,葉裴青看十三寫奏章有了進步,便笑著說:“寫得不錯。學得這么快,以后我要寫什么折子,全讓你幫我寫?!?/br> 十三沒想那么多,便說:“多虧了魏評事?!?/br> 葉裴青說:“是么?”他想了想又笑著說:“有人幫忙討論著也是好的,你若不懂,回家問我也是一樣。做事認真是好,也別累著?!?/br> 不到五天,這魏維就被人從大理寺調到太學去管理典籍了,官階高了半品,升遷機會卻不大,明升暗貶。從此大家眼觀鼻、鼻觀心,除了必要之事,再也不敢同十三多說話。十三從未對魏維動什么心思,以為魏維被調走只是普通的吏部調整,完全不知道葉裴青在背后做的事情,也沒多想。大理寺的卷宗無數,十三又對這類事情有興趣,閑暇之余便翻看卷宗,安靜不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