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童話_分節閱讀_1
第一章 地球歷史進入三十一世紀,人類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進入了高度繁榮的黃金時代。 G國物理學家馬克?溫斯頓將宇宙量子轉換運用到改進宇宙航行器,使在不同的空間與亞空間中連接質點進行空間跳躍成為可能。人類不再拘囿于地球及周邊的衛星,腳步開始遍及整個銀河系,甚至開始向外太空延展。 “這是人類歷史從未有過的高度繁榮時代,我為生存在這個時代而自豪?!薄洕鷮W家亞當?勞倫斯。 但是,高度的繁榮與飛速的發展,帶來的不只是財富與繁榮,如同人類歷史發展的每個階段一樣,金錢與權力開始從金字塔的頂端腐蝕,部分掌權者沉迷于眼前取得的成就,不思進取,淪陷在奢靡的享受與虛假的恭維之中。 腐敗與墮落開始滋生,大國主義蔓延,小國的怨憤情緒增長,國與國之間的摩擦日漸加劇。 公元3021年夏歷 7月,最后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最初由J國挑起,隨著爭端的不斷擴大,M國,N國,C國,R國等大國紛紛投入戰爭。 戰亂迭起,全體人類都被卷入到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殺戮之中,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宗教,理性與秩序蕩然無存,憐憫和寬恕都被摒棄,只有血腥與殘殺才是最終的救贖。軍隊與平民再無界限,舉起武器的那一刻,唯一的目的便是將眼前的敵人撕碎。 人,變成了野獸。 “既然無法生存下去,那么,就將一切都毀滅掉吧?!?/br> 一位哲學家,在侵略軍闖進家中時,留下了這樣一句話后飲彈自盡。 這句格言,奠定了整個地球悲劇的基調。 絕望與恐懼蔓延,貪婪殘忍與暴虐全部掙脫了束縛,M國最先撕毀了禁用核武的條約,在第一顆核彈炸響的那一刻,潘多拉的匣子被打開了,破滅的樂章開始奏響…… 公元3033年 3月 地球,存在于宇宙幾億年的藍色星球,最終走向了毀滅。 最后的幸存者,在宇宙飛船上親眼見證了美麗母星毀滅的瞬間,蔚藍色的、曾經孕育了幾億年生命的美麗星球,在爆炸聲中,碎裂成了銀河系中的粒粒塵埃。 遙望著被自己毀滅的家園,悔恨的淚水也無法洗去身上的罪孽,是他們親手殺死了孕育他們的母親…… 幾十億的生命,在長久的戰爭之后,僅余下不足三億人。地球毀滅的那一刻起,這些幸存者自動自發的結成了一個整體。他們戲稱自己為“地球遺民”。 這是苦中作樂,也或許是希望的開始。 通過表決,這批地球遺民將目的地定在了距離銀河系有十億光年的繆斯星系第三行星上。曾有宇宙拓荒者到達過那里,帶回來的研究資料表明,那里的生存環境與空氣質量,是目前最適合人類生存的。 雖然飛船上的物資與燃料足以支撐幾十億光年的遠行,但是,在抵達繆斯星系外圍時,最初由地球逃出的幸存者已經不足二億六千萬人了。 長久的戰爭,眼睜睜看著地球的毀滅,在仿佛永無止境的宇宙空間中長久遠行,將一部分人徹底擊敗,精神崩潰成為了大部分非自然死亡人數的直接誘因。 當飛船??吭讦眯窍瞪蠒r,無數的人從飛船中涌出,踏到陌生的土地上,迷茫四顧,淚水模糊了雙眼,趴伏在地,用嘴唇虔誠的親吻給了他們第二次生命的星球。 這批“地球遺民”為了紀念這一刻,也為了緬懷自己的母星,將抵達γ行星的第一年定為了銀河元年。 從那一刻開始,所有人都全力以赴的投入到了星球的開發之中,生存的渴望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共同的目標,如巖漿般洶涌的激情與拼搏奮進,即便是后世最刻薄的史學家,也無法否認,在γ行星最初的一百至一百五十年中,快樂與希望是所有行為最合理的代名詞。 終于,經過幾代人的努力,γ行星的資源被合理的利用開發,農作物豐收,商業興起,經濟復蘇,人口由最初的不足三億人增加到六億七千萬,城市開始出現,緊接著,國家的概念被提出,代表上層建筑的統治階級再度萌芽,利益爭端隨之出現,人們自動自發的選出了能夠帶領他們取得更多利益的掌權者與領頭人,城市之間的摩擦開始增多。 事情的發展漸漸開始偏離軌道。 最初,由麥道夫?懷特所管轄的北方六城宣布立國,緊接著是羅杰?克勞澤的西方三城,然后是葛麗泰?索斯的中部商貿都市,劉瑞的南部四城聯盟…… 一個又一個小國崛起,為被后世稱為“拓荒時代”的這一歷史階段劃下了休止符。 當然,這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人類社會發展中所不可避免的存在。 所幸當時的統治階級仍舊是以銳意進取為基調,在不斷的發展本身同時,不再把目光局限在γ行星之上,一顆星球上的土地與資源畢竟有限,他們將目光放在了更遠的宇宙空間。這可以說是幸,也可是說是不幸。 在有能力建造宇宙飛船之后,人類邁向宇宙的腳步再度加快,以γ行星為圓心,人類的活動范圍開始以扇狀輻射周圍的星球,繆斯星系八顆行星被全部瓜分,其中,第一與第四行星屬于麥道夫?懷特所管轄的北方六城,第二行星歸于羅杰?克勞澤的西方三城,第五第六行星屬于葛麗泰?索斯所領導的中部商貿都市,最偏遠的第七第八行星被劉瑞的南部四城聯盟占據。而γ行星,則在默認的共識之下,不被任何一方占領。 繆斯星系并不是所有的行星都適合生存,其中,除了γ行星之外,只有第四、第五和第七行星能夠提供人生存需要的氧氣和水。不同于葛麗泰和羅杰?克勞澤更注重商業利益,軍人世家出身的麥道夫?懷特和擁有政治家血脈的劉瑞憑借天生的直覺,選擇將γ行星上的大部分領民遷移到了第四和第七行星之上,在γ行星上僅留下部分人員進行必要的交易和日常的政務溝通,相比于更加依賴于γ行星資源的羅杰和葛麗泰,占據了更為有利的地位。 例如施政與改革。 麥道夫?懷特是典型的軍國主義者,而劉瑞則是民主的堅定擁護者,他們在各自的領星上進行了一列的改革,分別建立了政治中樞,頒布憲法,設立政府機關,學校,醫院,麥道夫?懷特搖身一變,成為了終身執政官,以希臘神話中的戰神馬爾斯為第四行星命名,其下設立的政府執行機關或多或少的都帶著一些軍事特色和專治的影子。劉瑞則在第七行星是實行民主議會制度,更多的權利下放給由領民推選出的議會眾人,相對于麥道夫?懷特的政策,則顯得溫和許多。 這些施政綱領,從側面上也可以反映出當時人類共同的選擇,既然國家的出現是歷史必然,那么,就必須想辦法避免地球上的悲劇再度上演。 集權或者是民主,哪一種選擇更好?并不是能一夕之間能下結論的事情。 相比于麥道夫?懷特和劉瑞的大刀闊斧,羅杰?克勞澤和葛麗泰?索斯都選擇了觀望,或許是安于現狀,抑或是另有打算,無論他們在想些什么,都不會對麥道夫?懷特和劉瑞的發展有絲毫影響。 兩個政體,兩個松散的城市聯邦,就這樣和諧的在繆斯星系共存著。 當時,已經是銀河歷三二六年,距離最初一個“地球遺民”踏上γ星球的土地,已經過去了三百二十六年。 第二章 銀河歷一一二七年夏歷八月 由拓荒者帶來的銀河系文明逐漸被新興文明取代,最初建國者的熱情與功績也變成了歷史書中記載的文字和電子虛像。人類的科技發展再度達到了驚人的高度,繆斯星系人類的生活與經濟中心,逐漸由γ行星向外圍行星轉移。 目前占據繆斯星系主導地位的是實行軍政一體化的第四行星馬爾斯,其次是實行民主共和制的第七行星,最初的經濟與文化中心γ行星,在羅杰?克勞澤同葛麗泰?索斯相繼去世之后,隨著麥道夫所統治的第四行星和劉瑞掌權的第七行星的崛起,發展逐漸停滯,繁榮的經濟和文化開始衰退萎靡。逐漸淪為了第四行星與第七行星進行各種交易的中轉站,最終只能作為證明地球遺民歷史的城市聯邦星球所存在。 γ行星的衰落,也從某個角度證實了,松散的城市聯邦并不符合人類發展需求,破滅與消失也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繆斯星系第四行星馬爾斯 麥道夫軍事學院,是由麥道夫?懷特一手創建的國家性質軍事院校,位于馬爾斯的首都??藲v斯。這所軍事學院作為麥道夫?懷特施政綱領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實行軍政一體化的馬爾斯政權體系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忠實的擁護者和合格的軍人。馬爾斯憲法規定,星球內,凡年滿十周歲的適齡兒童,均可在通過體檢后免費入學,政府會承擔軍校學員在校六年時間內的所有費用,成績優秀者,畢業后通過考核,可直接進入馬爾斯正規軍服役或者政府機關工作。相對的,成績處于平均線以下的學員,在參加畢業考試之后,將作為最下層的工兵登上邊境巡邏艦“鐵血之鷹”,被送去正在開發的蠻荒星球服役,用勞動抵償“星球居民浪費在他們身上的稅款”,直到三年期滿,才可視其表現或轉入正規軍得到提升機會,或是遭到開除。當然,被開除者是不可能享受到退役軍人優渥的輔助金的。 第七行星的民主政權多次強烈抨擊這種藐視人權的做法。即便如此,馬爾斯政權及其下屬領民依舊我行我素。按照馬爾斯人的說法:“這是屬于我們的自由!等那些整天叫嚷著民主共和的家伙有能力開發更多殖民星球的時候,再來抨擊我們的制度吧!” 在長久的歷史發展中,馬爾斯人形成了自成一體的價值觀與道德標準,他們敢于面對幾倍于自己的敵人,敢于踏上從未被開發過的星球,敢于向宇宙最黑暗的深淵挑戰,只要那能帶給他們等價的利益或者更多。他們崇拜強有力的政府,英明的領導者和鐵血的軍隊!至于什么民主共和,都是無聊政客的把戲,見鬼去吧! 后世的歷史學者,對馬爾斯星球所形成的這種固執的道德觀與價值觀褒貶不一,但是,無可否認,這種制度使馬爾斯星球在很長一段歷史時間內,牢牢占據了繆斯星系政治軍事中心地位。 這些固執的馬爾斯人也不乏幽默的一面,就如他們習慣稱第七行星的領民為滿腦子妄想的長舌小丑;第七行星的領民則回敬馬爾斯人為四肢發達的無腦石頭。 每當第四行星與第七行星不再滿足于口頭爭辯,發展成為武裝沖突時,γ星系的商貿城邦則會出來做調和者,至于效果如何,在星系邊沿對峙的太空戰艦,激光炮撕破宇宙黑幕交織成的光網,和在光網中穿梭,互相挑釁的單人式戰斗機已經可以清楚表明雙方的態度了。 星系內部的爭端短時間內并不會對雙方造成致命傷害,真正能夠威脅到繆斯星系人類生存的還是來自幾億或者是幾十億光年外的太空生命和殖民星球上不斷爆發的抵抗活動。 不過,這些暫時都和麥道夫軍事學院的在讀學員無關。 又是一個讓人昏昏欲睡的溫暖午后,歷史學教授特里尼德的γ行星開發史學課依舊無聊。 這個高瘦的男人背對占據了整面墻的熒屏站著,熒屏上正播放著最初的地球遺民史東?錢德勒記載的拓荒筆記。由于歷史久遠,加上播放系統的兼容問題,畫面有些模糊。講臺下的學員只有睜大眼睛努力辨認這些面孔,才會提起些興趣,不至于在這個枯燥乏味的歷史課堂上昏睡過去,以致學期末的考試測評得到一個“不及格”。 只是特里尼德教授似乎并不打算如此簡單的放過這些可憐的小伙子,播放結束之后,翻開課本,雙眼透過厚厚的鏡片掃視一圈十分沒有干勁的課堂,開始用平板無起伏的聲音照本宣讀:“歷史學家史東?錢德勒留下的手稿記載,在西方三城的創建者羅杰?克勞澤去世之后,固守在γ行星上的葛麗泰?索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吞并了西方三城,實質上掌控了γ行星的政治經濟雙重話語權。卻也因此失去了盟友的信任…… 葛麗泰?索斯利用卑鄙的手段奪取了盟友的財富與土地,借助經濟優勢迫使麥道夫及劉不得不承認她的實際控制權。在其后長達三十年的時間里,由索斯家族實際統治的γ行星同實行軍政一體化統治的第四行星,及民主共和制的第七行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真是無聊透了!為什么軍事法庭不把這個無聊的老頭子抓去關起來?! 這是選修過特里尼德歷史課的所有小伙子的心聲。 不得不說,特里尼德教授在某種意義上是十分成功的,至少,他讓教過的所有學生都記住了自己。除了學校的創建者麥道夫?懷特,以及歷任的校長和軍事紀律督察員,麥道夫軍事學院中,尚且沒有一個教授能同特里尼德在這個方面比肩。 約翰?強納森是一個高個子的褐發少年,雖然只有十四歲,身高卻已經達到了185cm,身體素質相當好,在近身戰術訓練與實戰模擬課中一直名列前茅。只是學術課的成績一直差強人意,尤其是歷史課,分數更是慘不忍睹。和他同期入學的商平則恰恰相反,這個黑發黑眼睛,面容清秀,脾氣好得出奇的十四歲少年,凡是與學術有關的課程,每次考試都能穩穩占據前三名的位置,電腦cao作模擬作戰也是同期生中的佼佼者,只是一旦涉及近身搏斗和射擊課,絕對會糟糕得一塌糊涂。曾經創下過十槍脫靶的歷史記錄,看著電腦屏幕上記錄的彈道痕跡與時速,射擊課的教官只能一臉無奈的拍拍商平的肩膀,告訴商平,他所創下的這個記錄,在他有生之年——不,或許該說在馬爾斯未被其他星球侵略占領之前,都不會被打破了。 “商平,你難道不覺得這個老頭子的課無聊透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