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太子被廢了嗎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123
“敬王府?!?/br> 對于這個答案,昌平帝沒有表露出太多驚奇。準確說,這兩年敬王的所作所為也的確讓他很難驚奇起來。 衛昭繼續道:“如臣之前向陛下所報,敬王府戒備森嚴,實力……絲毫不輸大內?!?/br> 昌平帝瞬間聽出這弦外之音:“愛卿指的是‘諦聽’?” 衛昭點頭。 雖然已經預料到,但真正聽到這個可怕的結果,又是另一回事。昌平帝面色一下子凝肅起來,陷入深重的憂慮。 他生平最恨骨rou相殘,也發自真心的想善待這個同胞弟弟。然而該來的,總還是逃不過啊。 衛昭道:“對于此事,臣倒有一個主意。過些日子就是端午宮宴,各地都會派使臣來賀,陛下不如以賞賜節禮的名義召敬王世子入京。若敬王沒有謀反之心,自會同意世子入京,若有,則另當別論?!?/br> 昌平帝撫須一笑:“這次愛卿與朕想到一處了,朕即刻就命人擬旨去?!?/br> …… 從御書房出來后,衛昭便直接到內閣與兵部眾人商議幾樁懸而未決的軍政大事,等議完時,已是日落星稀,天色將暮。 眾人陸續散盡,一個年輕的兵部官員見衛昭分明已經處理完所有軍務,卻依舊坐在案后翻書,并無離去之意,不由奇道:“勞累了一整日,侯爺不回府休息么?再晚些,宮門可該下鑰了?!?/br> 衛昭望了望天色,無意瞥見內閣外一片白玉階時,忽一出神,便道:“本侯晚些再走,你先去吧?!?/br> 第54章暴雨 其實自衛昭回京主持軍政大事以來,幾乎每日都是最晚一個回去的。.那名年輕的兵部官員因是頭次跟著上司過來議事,所以才會感到驚奇并出言詢問。 在內閣伺候的老內侍卻已習慣此類場景,并會在眾人都離去后,悄悄端一碗羊奶酒過來給衛昭提精神。在老內侍看來,年輕的衛侯實在是太辛苦了,那么多棘手而繁瑣的軍政要務,他在一邊聽都聽暈了,這個年輕人卻能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條分縷析,權衡利弊,用最快的速度拿出最穩妥的決策,從不拖泥帶水。也難怪滿朝文武那么多人,陛下獨對定北侯格外倚重和信任。 衛昭不急著離去,一是因為議事完畢,他要將重點事務單獨羅列出來,呈報給昌平帝閱覽。二是因為除了偶爾陪衛老夫人用飯,回府后他也并無其他事可做,忙碌了一天,他更愿意利用這片刻閑暇放松一下精神。 這也是老內侍心疼年輕衛侯的第二點。 因為忙于國事,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卻至今仍未成親,回府后連個噓寒問暖的人也沒有,下人伺候的再好,哪里比得上枕邊人周到貼心。像他們內侍,還有各自的對食作伴呢。 今日,老內侍照例端了碗羊奶酒過來,便退下忙自己的事情了。 衛昭坐在案后,一頁一頁翻著手中書卷,不多時,窗外竟傳來滾滾雷聲。 老內侍這時去而復返,手里還多了把傘:“侯爺,外面看著快要下雨了,您還是早些回吧,免得淋了雨?!?/br> 說完,把傘擱到了衛昭面前的案上。 衛昭把目光自書上移開,往外一看,果然黑云壓頂,天地晦暗,空氣也變得異常窒悶,儼然大雨將至的景象。 “多謝?!?/br> 衛昭起身,剛合上書卷,隨著半空中轟隆隆一聲巨響,閃電撕裂天幕,豆大的雨點便噼里啪啦砸落了下來。夏日的雨,說來就來,連招呼都是倉促的。 一時狂風大作,將案上書頁吹得亂飛,衛昭用鎮紙壓住,又吩咐老內侍去關窗,便拿著傘出了內閣。 短短幾息功夫,外面已是暴雨如注,一片蒼茫。 此時并不是出殿的最佳時機,除非有急事,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先避一避,等雨小一些再出來。.衛昭并沒有急事,他此刻走出來,只是因為受了心中那根無形的弦的牽引。 衛昭立在檐下,出神的望著漫天大雨。一陣緊似一陣的悶雷在看不見的蒼穹深處滾過,刺目的閃電猶如利刃,以排山倒海沖破混沌之勢暴戾的撕裂天幕,在蒼茫大雨中炸開瑰麗的光影。 他記得,在多年前的靜思院,那個小家伙最害怕這樣的下雨天了,尤其害怕打雷和閃電。每遇到這樣的雷雨天,小家伙都會飛奔到他懷里,緊緊抱著他的腰不松開,或在夜里偷偷爬上他的床,像只受驚過度的小野貓一養,蜷在他懷里發抖。他想不明白,世上怎么會有那么膽小的孩子,在自己沒出現的時候,若遇到打雷下雨,他都是怎么度過的。 如果小家伙還活著,現在,應該也會怕的要命,撒嬌耍賴也要躲進自己懷里吧。 衛昭悵然的嘆了口氣,撐開傘,走進了雨幕里。 雨珠噼里啪啦打在繪著青竹的油紙傘面上,很快匯聚成線,沿著邊緣落下,白錦靴面也很快被帶了泥污的雨水打濕,等走了一段距離,衛昭才發現,自己竟無意識的走了與出宮方向相反的北面,而原來的靜思院如今的秋風殿,正在極北處。 衛昭失神一笑。今日他是怎么了,竟屢屢陷入心魔而無法自拔,是因為昌平帝今日突然提起靜思院之事,他深埋在心底的那道傷疤又不可避免的裂開了么。他其實一直知道,那傷疤從未愈合過,內里其實是血淋淋一片。為何這次會格外的痛?是因為他知道了那個地方根本不是普通的禁苑,只有犯了大錯的人才會被關進去么?是因為他害怕那所謂的大錯根本不是思過一月兩月能抵消的,他害怕,大火發生時,他的小家伙還在那座冷苑里…… “師父真的要走了么?帝京難道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