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建設_分節閱讀_56
【城市交通支線任務:完成公共基礎交通建設?!?/br> 段樞白查看了一下小城建設任務五的獎勵,獎勵里沒有太多實物獎品,卻已經是天大的好處,“小城三年風調雨順”意思是這三年內新陽城地界里不會出現任何自然災害,他們努力開荒種了那么多的糧食也就不用膽戰心驚害怕顆粒無收。 有了這個保證,段樞白能夠發動新陽城的居民們耕種更多的田地,囤積更多的糧食。 城市交通支線任務?完成公共基礎交通建設? 這個任務雖然沒有詳細說明任務要求,但根據這個建城系統的尿性,再加上城市建設任務五的獎勵來推斷,應該是要他在城里修滿平整的水泥路,并且讓居民們騎自行車出行??? 段樞白對著手中的自行車設計圖紙,他有一種隱隱的預感,用不了多久,古代版的共享小黃車就要稱霸新陽城。 段樞白馬上號召人員工匠來開會,制定往后的發展綱要,建設磚窯廠和打鐵廠、興修水泥路,研制自行車等等,他屬下的部將們雖然對他提出來的東西存在疑問,段樞白借說是自己意外得來的,將士們只以為是背后遇上了工藝高人幫助,才得以制作這些東西。 剛來陽州那會不是聽說將軍在宣州買糧的時候遇上了一位海外來的人士,不僅賣給了他們高產的作物,還帶來了這些新鮮玩意。 各種言論在新陽城里流傳,但都沒人對段樞白的決定有異議。 這就要感嘆強權社會的好處,段樞白作為新陽城的領頭人,新陽城的居民們心里面門兒清,段將軍如今就是新陽城乃至整個陽州的“皇帝”,他制定的規則就是金科玉律。浩大的江水一攔,京城的那位皇帝小兒管不到他們陽州這邊來,作為南蠻之地,陽州人對這個岌岌可危的朝廷也沒幾個推崇信服的。 更何況,看清目前局勢的人心知肚明,這個天下,遲早要亂起來。 “能想出這個自行車的人是誰?這也太精巧了吧!” “水泥鋪成的平整路面?” 第30章出行 不要小看古代人的智慧,沒有鐵釘,他們能想出精巧的卯榫結構,某些機關之術更是叫人嘆為觀止,幾位工匠拿著自行車圖紙,不過七天時間,就造出來了一個相仿的鐵木結構混合粗糙自行車。 人騎上去,兩個輪子嘎吱嘎吱前行。 段樞白手下的行動力很強,他說要建磚窯廠,水泥廠,打鐵廠……一個個的全都修建了起來,修路小隊的隊長帶著人在原本新陽城的碎石道路上鋪設水泥,整成平滑灰白色的水泥路面。 率先學會騎兩個輪子小破車的青年將士們騎著自行車在剛修的水泥路的暢行,“你別往那邊騎,那邊剛修好的路還沒干?。?!” “砰!”一個體重較為魁梧的士兵剛騎上去沒多久,他身下的自行車垮了。 欄桿、輪子在水泥路上四散開來。 “哈哈哈哈?。?!” 周圍人一陣哄笑。 “我辛辛苦苦拼好的車子?。?!”工匠對著一灘自行車碎尸欲哭無淚。 坐跨車子的士兵嫌棄他:“一定是你的手藝不好,你看別人的車怎么就好好的,就你的車,一坐上去就塌,太沒用了?!?/br> “明明是你太敦實,把我的車給壓壞了!” “就是你的車不行……” “是你太重!” 士兵:“你敢讓將軍坐上去試試嗎?” 工匠:“……” 剛從另一輛車下來身高鶴立雞群的段樞白:“……???” 和水泥路相比,自行車這玩意算不上多么實在的東西,這東西只能讓人走路輕松一些,新陽城有牛車馬車驢車運送東西和人,加個自行車不過錦上添花罷了,而且這種兩個輪子的小破車還賊挑地方,只能在平整的水泥路面騎,泥巴路上根本騎不了。 但是這東西倒是方便了新陽城的巡邏隊,騎著車子在街邊巡邏以及換班,要比平常有效率許多,通往山上稻田的路段樞白也讓人同步興修水泥路,做了二十幾輛自行車供居民使用,讓他們獨自上山查看稻田情況的時候方便一點,其他情況下,還是使用牛馬車。 往常集體干活上山,都有統一的牲畜車子接送。 換上水泥路后,牲畜拉貨物時要省力不少。 自行車剛做出來,新陽城里不少人圖個新鮮,一蜂窩的搶著來坐,在地上摔幾回,學會騎車后,興趣便稍減了。 段樞白對自行車沒多大興趣,照他看來,騎著這種兩個輪子的腳踏車還不如騎馬來的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