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我們找不到這孩子的家長……叫了好多遍都沒人過來認人?!?/br> “她?我剛才看見她了!我們喊這孩子的家長在不在,叫了好多遍,就她一個人在店里吃早餐,看都不看一眼、繼續玩著手機。我還當她是個沒心肝的路人呢?!?/br> “你你你……你怎么說話呢你?誰沒心肝了?” 被路人說急了,小男孩的母親兩手就往自己臉上抹,分明是想擠出幾滴眼淚。 “我……我的兒子要是怎么樣……我也不活了!” 過于矯情的哭腔。 溫楊抓住了對方的手臂,強行將搭在對方臉上抹“眼淚”的手給拽了下來。 直視著對方臉上果然毫無淚水,她冷冷一笑,“早干嘛去了!該看著孩子的時候,你人呢?吃早餐吃得挺香的,玩手機玩得挺帶勁的是吧?孩子還在急救,你就在這邊找老板娘要賠償,都是你這么當媽的么?” “那你教我怎么當?那你來教我???想當媽自己生一個去,我還不稀罕當媽呢!在這里教育我?你別以為你是警察我就怕你!” “怎么說話呢?” “哪有你這么說話的?” “真不像個當媽的!” “是親生的么?” 路人七嘴八舌地幫忙溫警官指責男孩的母親,各個都在比拼聲音的洪亮有力。 咋呼的母親一時被這么多路人圍懟,無力辯駁了幾句聲音就被蓋過了。 溫楊退出了人群,完全沒搭理那頭的眾矢之的,反正那頭有張路之看著。 她現在一顆心全在那可憐的男孩身上……即便氣息尚存,這孩子怕是也難撐多久。 就算出現了奇跡,以后又該怎么面對生活呢? 尤其是,他還有個如此不稱職的母親。 …… 簡沐姿推開了附近副食店老板送來的冰棍。 這是許多人存在的一個誤區。 處理燒燙傷問題的時候,千萬不能用冰塊直接冰敷。 冰塊敷在燒傷傷處的皮膚表面,會導致創面下的血管過度收縮,不利于恢復。 “腳部燙傷的那位患者呢?起得水泡沒有挑破吧?” 簡醫生處理一名病患的同時,還得留心著現場群眾七嘴八舌的聲音。 她聽見了還有一位傷者被燙傷了腳,起了水泡。 腳燙傷的早餐店師傅被人攙著、挪了過來,“沒有,醫生。沒敢戳破?!?/br> “嗯?!?/br> 燒燙傷產生的水泡未免發生感染,一定不能將水泡戳破了。 “受傷的創面有沒有涂抹任何藥物?” “沒有,醫生。燙傷藥買了,但是沒敢給他抹?!?/br> 簡沐姿手上的動作不停,為小男孩清理異物的同時、再次沉聲道,“嗯?!?/br> 燒燙傷的情況,未經醫生診斷,不要在創面上涂抹任何藥物,尤其嚴禁使用牙膏、草木灰等土法治療。 這些東西不但不能治療創傷,還有可能導致創面感染。 “陳飛,劉易,戴手套?!?/br> 簡沐姿拆開了兩條新的無菌床單,一條蓋在了移動擔架床上,一條蓋在了小男孩身上。 燒傷的情況,即使是用無菌紗布包扎創面,包扎的材料也很容易跟創面粘連在一起。 為了避免對傷者皮膚的二次損傷,簡沐姿選擇不包扎。 但是不包扎,外面的臟空氣又容易引起感染…… 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拿無菌的紗布或者干凈衣物蓋住創傷表面,立刻將傷者送往醫院。 …… 叮囑了兩個急救隊員戴上手套,簡沐姿跟著兩人快速抱著孩子上了擔架床、上車,動作一氣呵成。 而兩位留在現場處理警情的警察,在等到了打貨回來的老板以后,記下了現場愿意作證的路人的電話。 溫楊和張路之將受傷的師傅扶上了警車,帶上了善心又覺得自己應該負些責任的老板娘,唯獨沒有搭理所謂的親生母親。 “警察,我呢?那可是我兒子!” 溫警官開車門的手一頓,轉身橫了一眼對方,“沒說不是您兒子,但是我不樂意帶您。您有空去醫院看兒子的話,自己打車過去!” …… 作者有話要說: 最后一卷的case基本上是為了起到引線的作用,非常少。 本文最深的一個埋線將在本周揭曉。 第121章 21時43分 *不配* …… 距離警車近的圍觀群眾,顯然是聽到了溫警官冷言冷語。 這變相揶揄小男孩母親的話,聽得方才參與救援的大伙總算出了口惡氣。 哪有這樣當媽的? 真沒有個當媽樣! 兩歲多的男孩跟著這樣的媽,也是投胎沒有準頭,這輩子特意來人世歷練的。 路的盡頭,劉易將急救車開得極快,來回穿梭于車道之間。 警報也拉響了,這會兒也顧不上此刻正是市民們陸續起床的時間。 救人救命,打擾了旁人的休息也是無奈之舉。 溫楊雖然去年才調進巡邏支隊、開始每天與警車為伴的日子,但是在此之前,她還在經偵支隊的時候就沒少開車。 那會兒辦案也是常常用車,喬裝辦案的時候,更是時常需要開快車、開穩車。 這么一著,平日里,即使溫警官是個講求安全至上的警官,但在必要時候,她也可以將車輛開出最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