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之圈養影衛、和哥哥們的同居日常(NPH)、[韓娛VI]極品女也有春天、相伴憑欄看月生、永久的敵人、遇見席北城、BOSS都有??![快穿]、一條魚的都市生活、[名柯同人] 赤井他男朋友又失憶了、競劍之鋒[重生]
鐵木真“馬不僅是財富,還能讓人去更遠的地方,帶回更新奇的東西,龍和虎的價值都不如馬匹?!彼D了頓“為什么開始打仗,而不是互市?”他可是很注重商業發展的! 戰爭的開端就要從數年前說起,就是因為商業和搶奪開始的。某部的某人認為只是小小的搶了一個耀武揚威的商人,不會引發什么大事,卻不知道那個商人確實無足輕重,只是皇帝們一直想找借口的打過來,商人回去添油加醋一說,戰爭就開始了。 在外面的戰爭期間,郭榮的周國從宋國處撕下了一片土地,宋遼周三國終究還是聯合了,三國開國皇帝又在一起歃血為盟。 收兵回朝,基本上的所得大于所失。 有很多后世的百姓,一聽說他們去打了蒙古,紛紛前來投奔。給日漸凋零的古時朝代注入了許多年輕的子民。又聯名上書勸皇帝去打金國。 嬴政“我早就說過,戰爭可以立國?!钡嚯x太遠,恐怕漢唐不愿意借路給我。 現在就希望每一個朝代都避不開‘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規則,蒙古……哦,現在應該稱為元朝了。 宋朝對于自己徹底被滅這件事無話可說,有趙昀和趙祺這倆皇帝,何愁宋朝不滅呢? 趙匡胤暫時打不過元朝。但我也堅決不接納金國! 宋遼兩國都堅決抵制金國加入聯盟,郭榮只好妥協了,不要金國就不要唄。 金國也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們和西夏聯合了,同為被元朝消滅的國家,一致對外。 有些國家里突然開始塑造廟觀,祭祀一些妖仙。 這是皇帝們的一個實驗,看看他們在陰間敕封、敕造寺廟能不能起到像人間一樣強大的效果。 效果不是很明顯,但也不是沒有效果,被封為鬼王的部分鬼魂實力有明顯提高。 閻君約談了所有的皇帝“放棄這個計劃。否則結果只有一個,你們會比拚著 加封更多真仙、鬼王,塑造無數的寺廟,到將來打起來,你們戰爭方面的損失會更嚴重。我們真有神仙,大不了毀掉整個地府,然后重建。包括火器的研發,都克制一些?!?/br> 嬴政“這話像是漢高會說的話。他幻化成閻君了?” 確實是漢高祖給他們出的主意,要換取借道去打金國。 劉邦一臉無辜“啊呸!你們想我的時候能不能有點好的?我是這種不管不顧拚個魚死網破的人嗎?”我是啊。 閻君們“地府是你們的家園,不要干出自毀長城的事。摧毀容易,再造很難?!?/br> 呂雉感覺他狀態不對“閻君還是昔年的閻君么?” “不是。他們正直軟弱,縱容爾等坐大,被天帝申斥,貶向海外去了。吾乃新任閻君大帝?!?/br> 皇帝們頓覺要出事,換來的新閻君比前面那些嚴肅、冷硬,雖然看不見臉,但在書信中的遣詞造句,談吐氣質中就能看得出來。 元明兩朝沒有深仇大恨,朱元璋不僅承認元朝是中原正統,還網開一面,給元順帝留了一個逃走的開口,沒有徹底包圍殺死。 他的帝氣也是龍,是有點被嫌棄的龍。 朱元璋有什么比我更神奇的? 功臣和官員殺的雖多,百姓們卻大多蜂擁而至,投奔到洪武皇帝麾下,又有他生前用了二十年時間培養的寒門子弟陸續來到,在死后的極短時間內,重塑了自己的國度。 就是被朱允炆的愚蠢氣得要死。偏偏朱允炆沒有出來,見不到。 又過了數年,朱棣帶著他的玄武來了。 朱元璋“好一個小王八?!?/br> 第413章 番外 皇帝都會用帝氣(完) 朱元璋:“好一個小王八?!?/br> 朱棣氣的想殺人又不能發作, 只是讓蛇揚起脖子:“這是玄武?!?/br> 玄武代表長生、北方、冬天,造型就是一個烏龜上纏著一條蛇,不是王八! 朱元璋捋了捋胡子:“物如其人?!倍己臀翌A料的一樣,除了朱允炆和他那些大臣的頭腦, 太他娘的傻了。 朱棣都沒想到自己被接受的如此容易,父親好像只是短暫的生了一下氣, 可能是永樂朝治理的還不錯?也可能是他看到朱允炆到底有多蠢了。 不, 是因為明朝來的契機不好,換了新的閻君, 原本仁弱容易被侵犯的閻君走了。 仁君對內溫柔, 對外也寬宏, 倒是能相安無事,只是吃點虧。 新閻君剛強尖銳, 要不是顧忌不能毀掉整個地府, 看起來都想直接擒賊先擒王,把皇帝們一個個約戰殺掉, 現在不能明刀就暗下功夫。 新閻君出臺了六條政策:第一,采用了之前有人提議的, 大動工程,移動山海改造風水, 所有鬼魂在氣息耗盡時, 必須去投胎,不去投胎的魂魄就會消散——然后被吸到往生池中。但后面這句沒說。 第二,只有為閻君效忠長達二十年的鬼魂才有可能走上金橋銀橋, 其他鬼魂只能走鱷魚口,宣傳說為閻君效力時間越長,將來投胎的結果越好,能小富小安,大富大貴。 第三,控制一些必備而各地不能生產的物資的出口。不是礦產,而是一些鬼魂很迷戀的香料。至于其他各國能夠生產的物品,則開始低價傾銷。 第四,加固地府壁壘,恢復各地地府之間的壁壘。 第五,追捕妖仙、鬼王不法之事。 第六,嚴禁各級官差軍卒與各國官員、百姓私相授受。 這六條政策,簡直是對所有皇帝一起進行圍剿,前兩條有效削弱各國強弱人口,秦朝后補進去的鬼魂并不算多,長此以往下去,秦漢和其他小國家都會成為真正的孤家寡人,只有唐宋明三朝有人。人間能為了來生而瘋狂布施,修造寺廟宮觀,死后到了地府一樣可以為此搶著服役。第三條不用懷疑,是以管仲為首的歷代財政部部長出的,擾亂市場,貼錢摧毀他們的產業。 突然加固的壁壘讓軍隊回撤變得艱難,但各國的軍隊都在新閻君上臺時盡早的撤回,這方面沒有多少損失。但留在外國的官員、剛剛征服的大片土地,全都失去了,他們征服了那片土地,但沒有掌握徹底拆毀壁壘的技藝,基礎還留著。 可是各城供奉的妖仙、鬼王本來也屬于較強的戰斗力,在各城中獲得香火,同時為君王效力,得到有助于修煉的敕令。這一追捕不法之事,就搞得他們再次認清楚誰才是地府的君王,或順服的前去證明自己遵紀守法,或是被追捕逃跑,抓住之后就地穿了琵琶骨,直接壓入輪回。 新閻君:“我不需要俘虜。地府也不缺鬼。犯法者不論輕重,一律送入輪回,給他們一個洗心革面重新做鬼的機會?!?/br> 最后一條呢,從整個地府各部門中清查出上千名被收買的官員,平時泄露的都是些無關緊要的信息,可這些消息經過分析匯總,就麻煩了,投入輪回以儆效尤。同時把皇子皇女、宗室都清查了一遍,有問題的投入輪回,竟然很安分的調去人間山林中,與陰間隔絕消息。 這些都是合法的調動,同樣在閻君的權利范圍之內,皇帝們雖然大為憤懣,卻沒有借口反對這件事。 更無法以此開戰。 “朕早就知道,鬼門和往生池在他們手里,根本算不上獨立自主?!?/br> “沒錯,當初應該占有鬼門,哪怕是一個呢!” “現在也不晚,諸位,現在局勢動蕩,都忙于清查行為、互相舉報,正是動手的好時機?!?/br> 皇帝們覺得現在就是決戰的時候,閻君沒有動兵,他只是掐準了鬼魂的流入和流出,簡直和截斷河流、讓所有百姓不能生育不能補充人口一樣惡毒而高明。 “我們的帝氣中集合了四靈神獸,或許有什么意想不到的用處?!?/br>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br> 嬴政的龍,劉徹的虎,武曌的鳳。眾人都看向朱棣。這位洪武皇帝的帝氣是玄武,也就是一條蛇和一個烏龜,烏龜正縮進殼里睡覺,長蛇盤在龜殼上形如盤香,不耐煩的用尾巴敲著節奏。 四靈神獸一共有五只,這還挺神奇的。 人人都同意我們應該擁有一個鬼門,接下來問題來了,鬼差去人間把鬼魂帶到陰間,我們如果奪下鬼門,他們可以另外再開一個鬼門,然后命令鬼差把鬼魂帶到別的地方來。 除非發動閃電戰,劃走兩個鬼門,以及鬼差的家眷之所在,并控制住匠作監——這地方負責制作鬼差所用的一切物件,不論什么樣的鬼,裝配上這些東西,就了不起了。 匠作監一直以來都掌握在閻君的親信——墨家手中。 他們不依附于任何一個皇帝,一心只想公理正義,兼愛非攻等等事。 這邊正在規劃閃電戰,那邊新閻君又約見了秦漢唐明的幾位皇帝,答應他們,不必為敵,可以約定四家均分十萬鬼魂,可以祭祀天地為證。 現在人間人口剛過千萬,人壽平均在四五十歲左右,夭亡的小兒不少,生的也不少,算下來每年地府來去的鬼魂不到二十萬,這是拿出來一半的人口。 四家皇帝都認為這是緩兵之計,這是當初秦始皇玩的那手,先安撫下來,逐個消滅 但這招又仿佛二桃殺三士,如果另外幾家奮起反抗,輸了,自己沒有反抗,那每年十萬人就歸自己了! 一拖二拖,就到了土木堡之變。 玄武那兩只,龜氣的自閉,蛇氣的每天狂噴毒液,恨不能磨牙允血。朱棣還想裝淡定,但小動物們出賣了他的情緒,根本控制不??! 四靈如果組成陣法的確能加強實力。 閻君允諾:“不要和他們一同胡鬧,將來可以拿到朱祁鎮的魂魄,不論有無帝氣,交付給你們?!?/br> 四靈從此之中就缺了一個。 朱見深的帝氣中沒有小動物,而朱厚照是一只豹子。 一直到明朝滅亡時,皇帝們還是舉措未定,主要是有三個鬼門距離他們近,誰也說不好應該搶哪一個,都想搶距離自己家近的。不論是占卜還是理性分析的結果,只有兩條路,要么一番大戰摧毀整個地府,要么是戰敗被送入輪回。 又有誰愿意結束自己無窮無盡的壽命呢? 如果利益足夠,可以冒風險。如果是什么都沒有,也可以冒一冒風險。但現在擁有的足夠多,又沒有呈壓倒性的客們游走勸諫。 明朝滅亡后,努爾哈赤來到地府,新的閻君果然心狠手辣,分給他五百里地,就在明朝隔壁,不多,但足夠作為一個基礎開始和明朝對戰。 戰爭異常艱難,前面這些皇帝將這當成狩獵游戲。 一直到清末,就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個清朝皇帝。 康熙的帝氣是獵犬,雍正的帝氣則是封條——對,這個封條丟出去能立刻叫人閉嘴,并且暫時不能動彈,乾隆的帝氣就厲害了,是一枚巨大的金玉印章,可以丟出去打人。 皇帝們自然是鄙視清朝,圍攻他們以打發無聊的時光。 清朝這四個皇帝,只有努爾哈赤和康熙的戰斗力略高,雍正只能狂發封條,乾隆的帝氣根本無法偷襲,總能被人躲開。 其中除了雍正名聲不好,另外仨皇帝都自己吹、后人吹的宛若圣人一樣,時常把前朝許許多多丟人事拿出來在陣前叫罵。 一直等到清末,各種喪權辱國的條約一簽,立刻被人罵了回去。 等到清朝結束之后,在皇帝們看來還是小國混戰,用的武器換了,人的衣服換了,但是頭腦和制度沒有變化。 直到地府來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人,一開始這些人不多,只是安安靜靜的聚在一起,勞動、潛伏、收集資料、強健體魄,互助互愛。 不論身份學識的高低,總是一副謙遜又樂于助人,熱愛勞動的樣子。 并不追求物質享受,保持著艱苦樸素的作風,也經商,也成為鬼差,積極融入當地,很快就成為口碑非??煽康娜?。 有人懷疑他們是秘密結社,可是這群人不信神佛,也沒有念誦經卷求福。 這種人越聚越多,幾乎溢滿了大部分地府,默默積累起強大的力量,并按照各縣成立了學習小組。 分流到各個國家的人中,也有很多是這樣的。 但看起來只是安分守己,仔細一觀察,就能發現他們是多么的離經叛道。 他們既不信神佛,也不以族聚居,僅以志同道合而在一起工作學習。 拋棄了人與人之間的高低貴賤,互稱姓名,男女之間相愛,不需要三媒六證就敢結合,一旦出現了無法彌補的矛盾或裂痕,就自然而然的離婚,周圍的人竟然不做阻攔。 “那個人該當皇帝了?!?/br> “天下一統不可避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