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之圈養影衛、和哥哥們的同居日常(NPH)、[韓娛VI]極品女也有春天、相伴憑欄看月生、永久的敵人、遇見席北城、BOSS都有??![快穿]、一條魚的都市生活、[名柯同人] 赤井他男朋友又失憶了、競劍之鋒[重生]
嬴政也舉杯和她干了一杯:“你本就該稱帝,文景之治,都是在你的基礎上才開始的?!?/br> 他看呂雉今日容顏更勝往昔,臉上那股陰沉沉的氣息暫退,愉悅光潤:“前些年還有謀臣勸我向你提親,思量再三,想你拋舍不下多年的基業,故而沒有提過。今日看來,果然不錯?!?/br> 呂雉微微一笑:“是么?”她到是不介意,反正劉邦有一堆能歌善舞的小姑娘,自己身邊俊俏的小郎君沒有幾個能解心思的,反倒和秦始皇更談得來。 嬴政:不,我堅決抵制婦女紅杏出墻這種事。改嫁可以,這種不才之事,不行。 隱晦的一試探也就結束了,反正沒有任何關系能蓋過利益關系,李治的心態除外,他真是心大。 戰爭進行的時間不長,只有幾年時光,伴隨著唐隆政變的開始,一個看起來年輕矯健有智慧有太宗遺風的皇帝閃亮登場。 皇帝們對唐朝的態度又柔和下來,顯而易見,李隆基□□不離十了。 安史之亂前,有眼睛的都在喊:要完了要完了??! 李世民氣的稱病不上朝,還開什么會,看他們哭喪嗎? 并只要女兒侍疾,兒子兒媳婦都滾開,氣死阿耶了。 經過一番艱難險阻、顛沛流離之后,唐朝又穩住了。 閻君們幸災樂禍:“李隆基雖然有很強的帝氣,但他好不了。他祖宗要被氣死了?!?/br> “送到唐王宮門口去!送他去!” 李世民病病殃殃的爬起來,帝氣中的龍太瘦了不能騎,還是得變成馬,飛馳到宮門口,看到李隆基抱著一面鼓郁郁寡歡。 “還抱著你的鼓做什么!身為天子,與伎樂人等同流!” 飛踹! 鼓和人被踹的東西兩離分,鼓卻又自動滾了回來。 這竟然是帝氣化現。 “你真是個東西!” “陛下稍安勿躁,或許這鼓有什么神奇之處?;蛟S能提升士氣,動人心懷?!?/br> 在祖宗們的怒視下,李隆基擊鼓三通,頭通鼓打驚天地,二通鼓音悲喜交加令人驚,咕嚕嚕漁陽三撾音節殊妙,韻哀哀淵淵似有金石之聲。 除了藝術方面的造詣之外沒有實戰作用。 第407章 番外 皇帝都會用帝氣? 長恨歌寫得好, 漁陽鼙鼓動地來這句詩寫的更好,李隆基的羯鼓和安史之亂的戰鼓合二為一,地動山搖寫的是千軍萬馬前行。 李世民測試李隆基帝氣的時候,不是絕密場景, 旁邊有成百的兵士隨從恭立,還有一些弱小的宮人。 這是肯定的, 很多細膩的事情上, 皇帝感覺不到,只有尋常人才能感受到。 帝氣強大的皇帝很難感受到帝氣弱小的皇帝能給人施以什么威壓還是負面作用, 正如呂雉的帝氣雖強, 卻壓不住劉邦。 人多眼雜, 自然混了他國細作。 細作們將消息各自回報給自己的主公:尊號超長的李隆基的帝氣化現出一個屁用沒有的鼓,只是很好聽! 皇帝們紛紛表示:不信不信。怎么會變出鼓, 這一定是唐朝為了隱藏實力, 做一只伏兵。 這鼓是和別人的靈物一樣跟著轉圈,還是在地上跟著走?還是得他本人搬動? 劉邦:“他要是能自己帶個鼓, 我就給他跳一段?!?/br> 武曌仔細觀察了幾日,看來李隆基的帝氣真是普通的不得了, 也只有他本身的武藝還能略有點用處,完全沒有年輕時驍勇多謀的樣子。朝會時不懷好意的提出:“我看李隆基有心隱匿實力, 或是因為不到危急時刻, 有些能耐施展不出來。太宗,媚娘想試一試?!弊屇惆褎t天大圣改成則天順圣! 這話說的其實挺怪,李世民生前沒聽別人叫過他太宗。 李隆基也有一個問題, 就想知道他們怎么能容許武曌還留在這里,而且他打聽了,一開始給趕走了,后來又風風光光的迎接回來。嘖嘖嘖,這是,給睡服了?沒有別的理由。 武曌壓著李隆基暴打了一頓,彩鳳啄他的額頭,用翅膀抽他后腦勺。 李世民和過來做客的漢高祖在旁邊看的滿臉不忍。 “阿耶,你還心疼李隆基?” 李世民憑欄嘆息,把欄桿拍遍:“朕沒有養過鳳凰?!蓖葱募彩?! “但鷹隼捕獵時,不是這么用的?!睘槭裁匆贸岚虺槿说哪X袋,這有什么用……爪子抓脖子??!拎起來往地下摔??!從背后掠過去偷襲,要正面也是啄眼珠子或脖頸,這像什么樣子!簡直是暴殄天物! 武曌沒玩過鷹,也有些基礎了解,故意做的強大且笨拙,只是沒事找事。 來往的商隊時常能看到一只金烏一只彩鳳在大明宮的上方糾纏飛舞,真是比翼齊飛,互相追逐,輕啄,纏繞。 唐以外的皇帝給李隆基悄悄做了評級,看他的帝氣雖然不是特別強,但也可以震懾住一些普通人,又仔細考察過,好像不值得勾搭。 就繼續漠視他,連賀禮都只是平平無奇的送一點。 李隆基現在的生存價值就是陪著李淵和李世民練習使用帝氣,被當做靶子——我們總不能用雉奴吧?他們如是說。 下一個來到這里的皇帝是李豫,李倓雖然被追封為皇帝,但他真沒有帝氣。 唐朝的人數比不上別人,卻有兩大武器,而且太宗光耀千秋,現在鬼魂們基本只投奔唐太宗。 別的國家就很為難,如果是攻打他們呢,那邊容易補充兵源,自己這邊反倒會有逃兵。如果不攻打他們呢,坐視壯大,將來就容易被唐朝吞并。 別看現在和睦共處,一般兩國要是好的約為兄弟,三十年內肯定開戰。 相鄰的國家之間,一切都是資源。 現在都在玩遠交近攻這一套,可是大家都是老狐貍,不像原先騙傻子那么方便。 唐朝的情況讓人們的心忽上忽下,非但李世民和閻君要了一個神鬼講經說法,要了一個孫思邈給自己全家開藥,其他皇帝也快瘋了。 唐朝的國祚還有多少?將來還能再來幾個皇帝?這個國家的興衰能不能穩定一點?不要這樣震蕩下行,感覺要不行了,突然又回光返照,以為好了,突然又完蛋。以為要完蛋了,突然又有一個好皇帝力挽狂瀾。把一個國家搞壞只需要兩年,把一個國家救回來也只需要兩年。 為什么人家局勢亂成這樣,百姓們還跑去投奔李世民? 漢魏私下一碰頭,決定削減一下李世民的威望。 很欣賞他的文治武功,所以才需要針對他。 你看,李隆基現在就不必針對,不必抹黑,他已經足夠黑了! 誰會去投奔唐明皇啊哈哈哈哈哈,除了他的梨園子弟。 這很好辦,只要大肆宣傳:是因為李世民為了給自己顏面上貼金,才招攬了許多外族人在京城中為官,什么突厥降將,什么吐蕃貴族,都被他任用者。沉醉于天可汗的威名之中,就忘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狄志態,不與華同’的教訓,春秋時左丘明就知道的道理,唐太宗學貫古今,他能不知道?他知道,他就是故意弄險。所以唐太宗才是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 邏輯不是很通順,但邏輯這個詞這時候還沒誕生,人云亦云和烏合之眾一個意思。 這話倒是有一些效果,很多人心生遲疑。 李世民這邊的情報工作當然不差,他也派了自己人在閻君的都城中收集情報,沒有派人鼓吹自己,我不需要吹,誰都知道我很優秀。但情報中帶回了這些不好的消息。 他猜到了誰是自己的敵人,只是沒猜到他們會做的這么愚蠢可笑,難道就不想著在我的帶領下,和閻君勢均力敵,劃一下楚河漢界嗎? 怎么說呢,其他人也想干這件事,但堅決反對在他的帶領下來做。 李純是唐朝最后一個能憑帝氣撕破壁壘的神鬼,唐武宗和唐宣宗有,但不夠強。 李豫和李純的帝氣不是很強,但祖宗們紛紛表示:不是鼓就行。 閻君們激動的都快哭了:“卜算的結果是對的!” “真的是皇帝越多越是一團散沙!” “他們團結不起來這真是太好惹!” “哈哈哈哈哈??!之前五霸七雄為什么會團結起來嗚嗚” “他們結盟慣了,互為親家,不像這些皇帝,慣與唯我獨尊。不論本事大不大,脾氣都不小的?!?/br> “李隆基是個鼓哈哈哈哈哈?!?/br> 北魏:我懷疑他們明面上針對唐朝,實際上針對的是我們!說什么非我族類,帝王豈能與百姓一族。當即過去對唐朝示好。 漢:抱大腿不要臉!秦始皇最近在干什么?神神秘秘,戒備森嚴。 唐朝徹底結束之后,皇帝們竟然都松了口氣,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 嬴政采取了對外發展的策略,他占了先機,位置上有些得天獨厚,縱橫千里又把曹cao選為女婿,兩國算是比較堅定的綁在一起,現在經過多年經營,假裝修仙,在被買通的神鬼的幫助下,打通了另一個地府的壁壘,攻入其中。雖然這新征服的土地還不能算是完全臣服,但新修了宮殿,遷移了百姓,再過百年這里的鬼魂就會認命。 他的軍事管制比較嚴格,手下又有不少名將——后來那些讀過書的名將,有些被主公傷害的太深,就會投奔秦始皇。最起碼他不殺大臣,而且為他效力好像有很多建功立業的機會。 一直等到攻占了那個新的地府,都沒有把消息外泄。軍紀嚴明就是好! 那個地府的君王化妝逃出,逃到中原地府的都城處,一是求援,二是告狀。 閻君對此深表不滿,以及不安——別搞一大圈最后把我們給包圍了。對于幫這個君王復國這件事,沒什么興趣,本來也沒什么關系,看他們還不順眼呢。 只是不能坐視秦朝一家獨大。 在謀臣們一頓商議之后,就召集皇帝們會盟,并在會上當眾恭喜秦朝這件事。 嬴政心里咯登一聲,臉上不是很好看:“一點小事無足掛齒?!痹懔?,原本他們不知道軍事調動,我的軍隊可以傾巢而出,在外面一連攻破好幾個小型地府,馴服他們?,F在麻煩了! 這群人很有可能結盟,一部分人去爭奪那些自帶鬼魂的徒弟,另一部分人前來偷襲秦國,奪取我的城池。 真麻煩! 正在紛紛亂亂,暗中調兵遣將,裝作聲勢浩大互相恐嚇,卻都來暗中接觸秦始皇。 請問:那地府之間的壁壘要如何打破? 他們也在收買利誘閻君和神鬼,但都沒有成功。 嬴政心中一喜,自己收買的神鬼來路不正,果然有奇效。人間所謂仙家,都渴望帝王敕封真人,可以一躍升仙,這件事他們不知道?! 就在拖延敷衍期間,李世民自行打破了壁壘,也去攻占了一個地府。 朱溫和李存勖先后到來。 二人都有帝氣,還有千里土地。 可是想來投奔他們倆的鬼魂,卻很難穿過各國封鎖到達這里,路上就被各國說服留下了。 朱溫等了很久,還身邊聚攏的官員有點少、士兵百姓三三兩兩。 李存勖就更有意思了,新來的鬼魂們一聽說是他,去都不肯去,誰都記得死摳門皇后和戲子皇帝怎么應對朝政,士兵都快餓死了,戲子優伶倒是飽食無憂。他奮力聚攏人才,到落得和臨死前一樣,眾人離心離德的下場。 其他皇帝:“太可憐了?!薄罢媸腔钤摪??!?/br> 李隆基:“唉,他在曲藝方面的造詣很高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