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之圈養影衛、和哥哥們的同居日常(NPH)、[韓娛VI]極品女也有春天、相伴憑欄看月生、永久的敵人、遇見席北城、BOSS都有??![快穿]、一條魚的都市生活、[名柯同人] 赤井他男朋友又失憶了、競劍之鋒[重生]
趙匡胤淡淡道:“人各有志?!笨戳艘谎圳w構的皇后吳瑜,趙構已經不在了,吳瑜卻堅持不離開。 吳瑜略帶悲傷的笑了笑,撫了撫身上略帶陳舊的護手,這是她剛開始侍奉趙構時穿的。身上穿了一件男裝,臉上不施脂粉,看起來像個清秀的的男孩子。 趙昚摸索著紫砂壺暖手:“昨日朱厚熜死,皇帝們必然回去看熱鬧。武曌一定不在翰林院?!?/br> 趙曙看了看高滔滔,低聲說:“我看現在是個好時機。武曌所選用的人,有德無才,急則容易生亂?!?/br> “朱熹雖然看陰間諸事,比看人間更不滿,但他真的愿意為王所驅?” 他不滿也就是自己寫文章說一說,又不是禰衡,不會沖到人家門口去罵人。 “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閨門失禮之事不以為異?!边@句話是朱熹說唐朝的話。趙恒慢悠悠的說:“武曌想把朱子家訓從地府趕盡殺絕,算是送給婆家的禮物,難道朱熹是個無知無覺的死人?” 趙頊點了點頭:“我看此事宜早不宜遲,還請太*祖決斷?!?/br> 他們雖然一向沒有什么動靜,實則是蟄伏在中低層的官吏之中,隱姓埋名,允文允武的能力保守同僚好友的盛贊。 趙匡胤點了點頭:“你們不要卷入其中?!?/br> 吳瑜站了起來,感慨的看了看左右:“妾這便去了?!?/br> 被篩選出來的理學士大夫也姓朱,單名一個科,為人古板,愛朱熹勝過愛親爹,只恨自己的族譜寫的清清楚楚,和朱熹沒有關系——就從他家能記錄族譜這一點,就知道祖上雖然未能大富大貴,卻世代都是讀書人。 來到陰間二十年,已近乎忍無可忍。除了嚴嵩和嚴世蕃被下地獄這一點,符合他對陰間的期許之外,其他的一切,從官和吏的身份可以互通且不分男女,到不尊奉孔孟之道而是百家爭鳴……縱情聲色的銷金窟不禁止官員進入、公然舉行露胳膊腿還露肚子的女子相撲大賽甚至還會把前幾名吸納進鬼差行列中,也允許鬼差參加。人人追求美食,而非艱苦樸素。這像話嗎? 諸般種種,令人憤怒。 吳瑜找到他:“我看今日正是好日子,在下愿意舍命陪君子,不知道朱夫子會不會臨陣退縮?!?/br> 朱科一被人叫朱夫子,就覺得熱血往頭上涌:“走!當年楊升庵不顧生死扣門,我雖然未食陰祿,也要扶助正氣!”他能接受的最低職務是判官,但屢試不第。人間三年一考,陰間是允許一年一考,他已經落榜二十次了。 當即回家拿出一丈白布,在上面刷刷點點,寫了一篇檄文。 開篇先罵你們不配稱翰林院,文翰之林、草詔之處,豈能淪為一些雞鳴狗盜之徒雜居之所?。ㄕf的就是施耐庵)洋洋灑灑兩千字,從名字罵道思想內核,從做的事罵到用的人。 翰林院就在都城中占了一席之地,房舍的高度和別處差不多,只是鮮艷的多,囂張的多。別人門口立的是石刻大獅子,她這里立了一對吉金的鸞鳳(商周時的合金,氧化后成為青銅器,氧化前和金子一個顏色),在門口對面而立。 朱科帶著兩個志同道合的人,走到翰林院對面,兩人扯著白布,他指著翰林院的大門就呵斥起來,叫里面的人出來對峙,其中心思想是——你們不遵孔孟,不遵程朱理學,就不要當人當鬼了。 楊慎正在此處做客,聽見有人來挑釁,興致勃勃的打算欣賞。 聽到后面夸耀程朱理學萬世師表時,冷笑道:“又是個迂夫門徒?!?/br> 李弘對meimei開玩笑道:“駱賓王又回來了?” 李妙兒撓撓下巴:“我現在要是去揍他,是不是于理不合?” 第376章 理學之亂(上) 翰林院現在真不如人間威風,不負責草擬詔書——閻君不喜歡用人潤色, 其詔書風格和朱元璋一樣, 盡量讓人一聽就懂。也不負責參知政事——閻君自己內部就能完成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的對立部分。更不負責的修繕國史——這部分有太史臺。更不負責給皇帝開經筵講授古圣先賢的思想——古圣先賢就住在閻君殿的畫中山上, 持有獨家解釋權,拒絕他人代言。 即便是被極度削弱后的翰林院, 那也沒弱到被人指著門口叫罵而置若罔聞。 “你剛剛說駱賓王?”楊慎好奇的問:“難道你們大學士是則天皇后?” 很多人在閑得無聊時,都在猜測執掌翰林院的人是誰,看文辭, 看身材, 似乎是唐朝人, 唐詩那個風格是消磨不去的,宋詩很難模仿像, 那是國家風氣養出來的詩風。唐朝雖然有許多位美貌女詩人, 但俾睨天下, 詩中有帝王之氣、艷而不妖的大概也就是那一位。其他的女詩人多纏綿, 多悲怨。 李弘一怔:“我只是看他的文風有些相似?!?/br> 楊慎點點頭,確定了, 就是, 還真有意思。外面那鬼的文風比駱賓王還差一些, 寫檄文都有八股文那個勁兒, 缺乏自由奔放。 外面的叫喊聲沒有停歇, 有幾個人翰林庶士自告奮勇的起身,一抱拳:“諸位前輩,讓我等占先?!?/br> 他們本來在籌措劇情, 正給女主設立了一大劫難,劫難是真難,前有十只依次排開的五彩卷毛吐火獅子炮,后有妖道手持浸透了尸毒的七星寶劍,左邊埋伏下牽線旱天雷,右邊是萬丈深淵,當此囹吾,女主怎么辦才能逃出生天? 這群作者也沒想出來,卡文卡的抓心撓肝,好似活猴一樣,難得的有個事打斷一下,如蒙大赦,格外的勤勞。 出去和朱科對峙,出去就是一聲大喝:“咄!那不分尊卑的黃口孺子!” “好一陣犬吠蟬鳴!” “不知死的鬼,你這是死后的好日子過夠了,你想活??!” 朱科反擊道:“我只知道禮樂教化,你們這樣的人,出口便是污穢,臭不可聞,也配腆著臉稱為翰林?休要玷辱這兩個字?!?/br> “又是污穢,又是臭不可聞,阿彌陀佛,你這小糟老頭天天都在想什么?你心里就沒點孝悌忠信?” “口口聲聲說著禮樂,膽敢到衙門面前聚眾鬧事,還有體統嗎?” “這翰林院三個字,是閻君欽定的,你們有什么不滿之處,去閻君殿前撒潑啊?!?/br> 朱科不僅不退,反而越戰越勇:“先叫你們知廉恥,再去拜見閻君也不忙,此事的根源就在閻君殿內?!闭麄€地府的風氣和他堅持多年的三觀完全不同,他死后二十年間,一直在為此發聲,寫了許多批判風氣的文章,仿佛泥牛入海,只有寥寥數名志同道合的人。 “你們也敢提孝悌忠信?真是滿口仁義道德,滿肚子的男盜女娼。古圣先賢曾說,男女七歲不可同席,男子理應端方樸素,你們涂脂抹粉,男女混居,在一起臆造些敗壞風氣的故事,叫女人都不安分,你們和李贄有什么區別?離經叛道!” “所以你扯了一丈白布,給你們孔孟之道送終?” “你這老頭連什么是道都不知道,還敢說別人離經叛道?孔孟都親自說過,不要稱他們為圣人?!?/br> 朱科:“孔夫子謙遜而已,怹老人家肯謙遜,不是你們輕蔑圣賢之道的依據。你們寫花木蘭、紅拂女,為那些不安于室的婦人鼓噪吶喊,勾引的良家婦女去舞刀弄槍,一個個都成了悍婦,滿心壓服丈夫,挾持兒子,又不肯在家安心相夫教子,提著刀槍在外掙命,為了作錦穿羅不辭勞苦,以致中饋乏人,家不成家?!?/br> 吳瑜聽見這話都覺得不舒服,只是為了要用他,勉強忍耐一番。 “你這話不講理,婦人舞刀弄槍就要壓服丈夫了?莫非專諸敵不過娘子?謝安的地位低過夫人?河東獅依仗的是武力?王陽明立功仗節,九死不回,而獨嚴事夫人,唯諾恐后。是怕家中悍婦?人間的戚繼光對夫人俯首帖耳,怕的是什么?不過是敬畏而已?!?/br> 王陽明早就知道翰林院這里必然爆發出嚴重的沖突,出門散步時時常到附近走動。咦?我敬愛妻子的事他們都知道了? 圍觀群眾為他爆發出激烈的掌聲和叫好聲。 一家一個活法,那些怕老婆的男人,哪一個是真怕的? 我是! 另一個人說:“你一個承接祖產,不知小民辛苦的人,你以為百姓掙命為的是著錦穿羅?荒謬,能飽食無憂就是得了鬼神庇佑。婦人在地里耕種,在家中紡線織布,砍柴澆水,哪一樣不用cao持呢?” 朱科冷笑:“婦人做這么多活?男丁又在何處?男耕女織才是” 翰林庶士打斷他的話:“是個屁。男丁在邊關戰死了。服勞役被累死了。欠了賦稅被你們這種土豪劣紳擠兌著當了流民去了。你們這些儒生號稱讀書知禮,唯獨不知人事。整日高枕無憂,不知人間疾苦,朱門酒rou臭路有凍死骨就是你們導致的?!?/br> 朱科大怒道:“老夫生性節儉,布衣蔬食,善待佃戶。你們所說的那些人,同樣是不遵禮教的忤逆之徒。為了幾個自稱儒生的人貪污受賄,就能否定古圣先賢的教誨?那些jian佞小人假冒儒生不假,歷代忠臣哪一個不是儒生?你們以偏概全!即便是洪武爺永樂爺的瓜蔓炒,也不是都牽連師生之間的關系,兩千年后的事,與先賢有甚么關系?” “先賢既然不負責,就不要拿他的話來管我們?!?/br> “你覺得我玷辱孔孟之道?若不是學那玩意才能做官,你以為誰愿意去學?就要玷辱,你待怎樣?你想殺我?” 朱科指著二人依次反駁道:“先賢雖逝,真理永存,程朱理學就是教人一心向好,匡正德行。人得對自己負責。不是我要殺你,正道容不得你。自古文以載道,以禮樂教化人心,朝廷贊美忠臣義士孝子烈女,旌表門楣,眾人紛紛效法。 永樂一朝,大肆提倡岳王,才有后來諸多武將死戰不退。你們現在寫的這些東西,有私利無大義,教人好勇斗狠。奇珍異寶,俊男美女,唯獨沒有禮義??戳四銈儠娜?,都覺得生活平淡無趣,都去相撲為戲!只有理學才能教人嚴以律己,嚴以待人?!?/br> 翰林庶士心說我們寫的主角雖然經常打架,但也是一腔正氣,不夠正氣的事交給隊友負責了,我們也有教化啊,我們把反派寫的可壞了,還挑食、酗酒,有些人看完之后真不挑食了。 他們使出殺手锏:“孔孟荀三位都已經公然說過,程朱理學自成一派。連古圣先賢的書都不許讀,只許讀他朱熹注解的四書五經,呵呵?!?/br> 孔孟雖然有些不滿,但沒有和理學割席斷義,只是表示他們自成一派,但有很多思想源自儒家,同時他們對其中很多思想表示不滿??鬃酉M麑W生能學會禮教和思考分析的能力。 圍觀他們爭論的人越聚越多,這雙方思想的爭端在地府中蔓延了一百多年,爆發的大大小小的沖突不勝枚舉,劉義慶都懶得記錄,也沒有幾次能列入史書中。思想極端對立時總會產生矛盾。 吳瑜生前不善于挑事,但不是不會,一句話就把矛盾從‘文以載道你們怎么可以寫女人拋頭露面’拔高到了另一個高度:“你們想扼殺理學?你提倡人欲?” 三個庶士中有一個人沒防住,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說了:“沒錯,我恨不能讓你們這些遏制人欲的人,都去試試窮困潦倒,衣食無著,看看你們還怎么教別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說這話的人,有幾個真正餓過?你們文人只知道瑞雪趙豐年,這種可以冷得死人的大雪,居然也常常會被某些人當做吉兆??床灰娧┲袃龉?,也聽不見孩子們在酷寒中挨餓的哀號?!?/br> 吳瑜微微一怔,忽然覺得這爭論的雙方,竟然都不壞。朱科自然是不壞,只是迂腐又有些貪慕虛名,愛了朱熹就愿意為之赴湯蹈火,他也知道將來或許會有什么下場,已經下定決心。對面這些人,原以為他們只是裝模作樣的寫些勸人向善、做壞人一定會被殺、反對閻君不會有好下場的演義小說,沒想到心里倒有這一點慈心?!澳悴皇俏娜藛??提倡人欲,有權有勢的人只會更加享樂,盡欲望歡樂,誰又會顧忌民間疾苦?” 升斗小民能期待的,只是長官選擇自律,如果官員選擇不自律,基本上沒有辦法。 另一個庶士反應極快:“所以地府的君王、朝廷是最賢明的,人間無論如何都比不得。人間那點淺顯愚見,怎敢在地府中教人做人?圣明閻君在上,什么孔孟之道,理學心學都應該俯首稱臣?!?/br> 朱科:“你退下,讓我來?!?/br> 爭論仍在繼續。 這件事一旦爭論起來,人們各執一詞,就很難分出勝負。閻君迄今為止也沒有直接把程朱理學劃為□□,雖然理學士大夫認為不抬高就是打壓,但要是真打壓,早就打死了。 時間越長,圍觀的人越多,終于吸引來了鬼卒,回去上報給京兆尹。 宋慈本來在和友人喝茶閑聊:“現在能遇到的兇案,都是一些輕輕淺淺蠢蠢的案子,很簡單,很少有人間那種令人扼腕嘆息的可悲之事。單是能合離一項,就減少了多少了殘殺,雖有人為了不愿意合離而殺人,但一出一入,總體來說是少了??傆行┤苏埼覍懴丛┕适?,在陰間沒有什么能冤枉人的事,我只能寫一寫蒙冤赴死的人,以他們的評述,人間的官員如果稍有分辨能力,能推理出真偽?!?/br> 友人們紛紛表示是啊這推理又不難,狄仁杰一年斷案一萬七千,那確實很多,實際上你我一年搞定幾百一千個案件還不是很難。 狄仁杰:“那都是整理好的卷宗,雙方幾次的供詞擺在那里,有什么出入很好分辨?!?/br> 鬼卒:“府尹大人,翰林院門口發生爭執,一個老夫子挑著橫幅和翰林庶士們爭論理學的優劣?!?/br> 宋慈:“聚集了多少鬼?”隔三差五就吵起來。 “一眼望不到頭,幾條路上都堵滿了,估計得有幾千個?!?/br> 宋慈嘆了口氣,站起來拱了拱手:“諸位,少陪?!?/br> 到了這種情況,他就得去看看。 等他趕到現場時,翰林院中的庶士都在外面圍觀,只是還是那三個人開口反駁,辯論這種事,人越多越不體面。一邊一個人是吵架,人一多就成了罵街。 現在正在爭論古時候的分餐制和如今的合餐制,哪一個更優,既然厚古薄今,就不應該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就不該用桌椅。庶士們通過這一點,成功把孔孟和朱熹分割開,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有規范嘛。 楊慎就以看熱鬧的心態看著他們爭論,兩邊不站,他面前為止有一個大計劃。 有些人想的是進入閻君殿中,做個殿前都尉、扈從常隨,或是躋身智囊團。人間的習氣仍在,幾乎無人敢說自己想做閻君,潛意識里就覺得那是欺君犯上,就像是有一道鎖在靈魂中鎖住了這些內容,鎖后面的世界,普通人無法觸碰。 楊慎則不然,他批判理學‘失之專者,一騁意見,掃滅前賢。失之陋者,惟從宋人,不知有漢唐前說也。(眼界被束縛只看一門的書)’批判心學‘高者凌虛厲空,師心去跡,厭觀理之煩,貪居敬之約,漸近清談,遂流禪學矣。(閉眼叨逼叨,參禪打坐盲修瞎練)’ 以前也想過自成一派,只是要在嘉靖的打壓下求生,全靠好朋友們告訴皇帝‘楊慎老病’,這才沒有更慘?,F在自由了,把自己成立一個學說提到了日程上,正在徐徐圖之。 將來畫中山內,必然有楊慎一席之地。 …… 人間還在皇帝的喪期,沒有什么事,新君對朝政有點迷茫,打定主意不要亂動,把朝政托付給徐階等人。 唯有方皇后匆匆忙忙的燒化了那張帖子,有人引她去帝鎮中,和皇帝團圓。她生前也曾受寵,也曾受冷落,死后很想知道到底是皇帝放火燒死自己,不讓人救火,還是沒能救得了火。她猜是后者,有明一朝中,三大殿已經被燒了數次,數次重修。實木加上桐油大漆,一燒起來烈火肆意濃煙滾滾,救火是很難的,寢殿又在正中,被人發現起火時不知道燒了多久。 著火之前先起的濃煙,皇后住在最里間,睡夢中就被熏暈了。 朱厚熜一見她,就誠心誠意的哭了起來,把那句話又說了一遍:“后救我,我不能救后?!?/br> 方氏想了想,沒有在問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皇帝不讓人去救火。她知道皇帝會說不是,所以不必問。當此時,可以同進退,以夫妻相稱,再無一人干擾,倒是也不壞。 …… 閻君們正在展開有獎競猜,壓劉邦現在是否回到中原地府,他之前用了什么辦法消去勞役,那個感覺很正直的外國鬼和他是什么關系。 賭的很大,壓了一天假期。其中一個選項只有一個人選,如果他對了,直接贏走十天的假期。李世民還沒回來參賭,等他回來可以補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