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之圈養影衛、和哥哥們的同居日常(NPH)、[韓娛VI]極品女也有春天、相伴憑欄看月生、永久的敵人、遇見席北城、BOSS都有??![快穿]、一條魚的都市生活、[名柯同人] 赤井他男朋友又失憶了、競劍之鋒[重生]
李世民對此表示惋惜:“聽說宋朝時人們認為犀角能入藥,這不是胡扯么?!毕肫鹞颐利惖墨F首瑪瑙杯,瑪瑙比這些更好。藥材方面聽孫思邈說的,殺生求生,去生更遠。 “正是,我很愛看犀牛猛虎和熊貓在山里奔跑,心地澄清?!?/br> 有些人喜歡南方的小動物,有些人就滿心想著西北。 朱厚照很渴望去西北,在蒼茫大地上奔馳,隔三差五出城跑馬游獵不能滿足他。 他又添了幾十個義子,給他們在豹房旁邊營造府邸。殺了劉瑾。又新增了一個男寵,江彬在平定劉六劉七謀反時,被人一箭射在臉上,帶著傷疤面見皇帝,與皇帝深談軍事,談的深和帝心,當即朕與將軍解戰袍,看看傷疤。 朱厚照欣然:“這才像個男人的樣子?!?/br> 那些嘰嘰歪歪,哼哼唧唧的大臣,除了黨爭什么都不會,不斷激怒皇帝想以庭杖博千秋美名,陷君王于不義,威脅撒潑的表達他的仁義道德悲天憫人,口口聲聲說的是百姓,滿滿登登鼓的是荷包,都不如劉瑾和我這些寵臣,明偷明搶,光明正大。 皇帝對自己任用大臣這方面沒有道德潔癖,或者說有了感情,道德潔癖也就不算事了。 明朝的皇帝們原以為漢唐的皇帝對于權宦劉瑾被殺,會跑回來恭喜自己,并設宴慶賀,等了一段時間,卻沒有等到慶賀的人群。 朱元璋:“你們有腦子嗎?漢唐兩代深受宦官其害,現在看朱厚照都能輕易剮了朝中第一權宦,他們能高興?等到宦官什么時候敢輕言廢立時,他們才會回來慶賀?!?/br> 這兩朝皇帝確實都在郁悶,按理來說,太監既然做了監軍,連沐王府都能欺壓,又掌握著東廠這個要人命的地方,劉瑾竟然被殺的這樣容易,難道這就是有錦衣衛的好處嗎? …… 朱厚照:“三年又三年,三年又三年,十二年了,朕終于要去北方了!” 背弓挎刀,策馬千里,差點把跟著他的宦官累死一批,他卻只有興奮不覺得疲憊。精力旺盛過人,多年來酒色消遣一點都沒影響他的體能。 他就給自己改名朱壽,封將軍,封鎮國公,在管轄居庸關的宣府(河北省張家口)營造鎮國公府,把豹房里的奇珍異寶都搬了過來,要求奏折必須送進去,但大臣萬不得入內,比豹房的監管更嚴密,確保私密性。 比北京更北,就住在邊關! 陰間聽說這件事之后,都很迷茫。 趙匡胤仰天長嘆:“朕的燕云十六州??!”宣府屬于燕云十六州,這是他生前死后最深的執念,始終沒有搞定??纯慈思业淖訉O,都能搬過去住。 李純對李恒感慨:“這可比李湛胡鬧的多?!?/br> 李旦:“倒是精力旺盛?!?/br> 朱佑樘:“皇后就不管他嗎?這和我一點都不像啊?!?/br> 朱見深:“他有沒有孩子啊,正德十二年,他都二十七歲了?!?/br> 朱祁鎮卻有點喜悅,他覺得這個孫子活的自由快樂,不敢吭聲。他曾經在宣府關隘下叫門,祖宗們又善于翻舊賬和找茬,宣府這個地名不能提啊。 朱棣扶額:“希望他別是葉公好龍,戰陣上的苦楚經歷一次就知道了,那不是好玩的事。只要不被敵人抓住,我也就不強求什么了?!备矣诎岬骄佑龟P,倒是很有血性,不知道一直在和義子打架的人能有什么本事。祖宗我戎馬半生,在燕地經略多年,才敢搬到北京來,還要用居庸關做京城屏障。他倒好,身為皇帝竟敢直接搬到關外去住,就差深入敵營去過些游牧生活! 還想要什么寶馬良駒?能不被生擒活捉,就很優秀。 朱元璋忽然說:“朱壽這個名字有點熟悉?!焙槲淠觊g有一個都督僉事,封舳艫侯俸祿二千石,賜有世券。和另一個官卑職小的朱壽,都因藍玉案坐死。他記得這件事,當年看名單時疑惑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把同一個人記錄重復了。朱姓是大姓,壽是常用名,不意外。 人間的皇帝不管這些,朱厚照正忙著歡呼雀躍,蒙古的伯顏小王子來犯,他多年來勤練騎射,籌謀武備,養了一群義子,究竟在等什么?等的就是蒙古人! 大臣們慌得要死,土木堡之變過去僅七十年,皇帝又要御駕親征,當年的英宗看起來還靠譜一點,我們的皇帝看起來就很不靠譜。要死要死要死! 朱厚照為了懲罰他們,剝奪了所有文臣隨駕西征的榮耀。 你猜怎么著? 大臣們的阻力立刻就少多了。 楊廷和簡直懷疑自己上輩子干過什么缺德事,要不然怎么會遇到這么一個讓人cao心的皇帝呢?皇帝還挺清楚,還很聰明,我還沒學會阿拉伯文他都學會了,皇帝知道李東陽和楊廷和是忠臣重臣,國事都托付過去,然后該寵什么jian臣就寵之,兩邊可謂旗鼓并進。 朱厚照打贏了。 由于沒有攜帶文臣及史官,他自己宣布的戰果被人認為有吹噓的嫌疑。 文人們在日記里寫:萬歲說打贏了,真的嗎?皇帝真的能擊敗能征慣戰的蒙古人嗎?斬首的數目是真的嗎?是蒙古精銳,還是蒙古平民?皇帝自己說的戰功,可信嗎? 還有人寫:我聽我一個朋友說,事情不是這樣的,皇帝其實沒有獲勝。 他們知道稗官野史會流傳下去,會給人留下一個印象,如果遇到歐陽修那種修書的人,會把一切野史修入正史中,下一個朝代才會修明史,你們懂。 只可惜路途遙遠,書信轉運不及時,他們沒法每天記錄一下‘我在關外的朋友說’、‘我那隨軍出征的同窗說’、‘我的兄弟說’。 去太廟獻俘,祭祀奏報這好消息。 朱厚照:太*祖,太宗,我親愛的祖宗們,我和你們一樣立了邊功!我比英宗可強多了。 朱元璋知道怎么看戰爭,他既然活著回來,沒有損兵折將的消息,也沒有割地賠款簽訂城下之盟,那就說明確實沒輸!他現在的要求比原先低,寬容多了,沒輸就是贏! 又過了兩年,正德皇帝一身洶涌澎湃的熱血無處揮灑,除了騎射、研究外國情況之外,就揮灑在本朝的婦女們身上。他確實需要一個兒子,又到處上躥下跳的找刺激,宮里的女人端莊賢淑,完全不符合胃口,只有宮外的美女們……(⊙_⊙)??!寧王謀反了! 還有這大好事!朕來了! 唐伯虎裝瘋賣傻并裸奔,終于溜走逃命去了。 王守仁:哎,我來了我來了。 寧王說張太后有詔書,當今皇帝不是弘治皇帝的親兒子,太后叫我干掉他。 被召集來的官員雖然不全是一等一的清官,但也是考試出來的人,腦子還夠用,用腳趾頭上的雞眼想也知道,不管當今皇帝是不是先帝親生的,就算太后和他不是很和睦,現在宮中完全是太后的天下,除了不能對兄弟過分優越之外什么都行,也不會叫寧王取而代之。 恐怕寧王真正的意思是—— 朱元璋的奉天殿剛剛打好地基,也考慮好了風水問題,正在修建。 朱棣丟下木頭面露殺機:“他還惦念他祖宗的半壁江山嗎?” 他當年裹挾寧王朱權謀反,搶了他的朵顏三衛,答應事成之后分給他半壁江山,等成功之后寧王想要杭州府他都沒給,想要揚州也不給,硬是塞到南昌,也沒有給新建王府。朱宸濠是朱權的玄孫。 朱元璋冷笑一聲:“理所應當?!?/br> 你能謀反,你也知道預防你弟弟謀反,他怎么就不能謀反。 朱瞻基摟著朱見深:“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 “是,是,是?!?/br> “你是結巴還是認為很是?” “呃……” “哈哈哈哈哈開個玩笑?!?/br> 第364章 皇后們聚在一起談論弘治張皇后的時候,態度各異, 呂雉是常年恰檸檬, 明朝的皇帝和皇后關系都不錯, 朱見深雖然是個例外,但萬貞兒在他心里才是皇后, 還是那個年邁的原配,真是承恩不在貌,全看皇帝念不念舊情。 她很少提這件事, 嫉妒別的女人顯得自己氣量狹小, 對一點舊事耿耿于懷, 心胸城府都不佳。偶爾就和池子里那些記憶力不是很好的蜃念叨幾句。 那些寬容大度地位又不動如山的皇后,如長孫無病、劉娥, 當然認為她不賢德, 沒必要如此做河東獅吼, 皇家才是真正的多子多福, 宋徽宗如果不是一口氣生到第九個兒子,從哪兒找出一個趙構來勉勉強強延續江山呢。趙構雖然做的很不好, 不過他的兄弟里面也沒什么好的。 也有一些皇后格外羨慕, 礙于形象又不能說出口, 賢德寬容始終是皇后的恒定美德。 呂雉幽幽的說:“這個張皇后可…真不賢德。朱祐樘倒是真老實?!?/br> 郭圣通:“哼哼, 我私下里和您說, 我可羨慕死了。雖說是人各有命。做漢朝的皇后都倒霉啊?!蔽夷屈c比不上她?是家世才干,還是相貌?唉。 曹光也不怎么擔心,慢慢悠悠的說:“物極必反嘛, 朱厚照既不老實,又特別好色,朱祐樘聽說他兒子四處巡幸,江彬那個男寵改行搜刮美女進貢給皇帝,都驚呆了。他可能想不到,一個皇帝還能這么活著。比隋煬帝還快活呢?!?/br> 郭鈺吃吃的笑:“他那日還問我,張氏怎么沒管好兒子,能約束的他,怎么約束不住別人呢。太好笑了。孝道這件事嘛,大臣們口口聲聲說是人間正道,實際上,還不是看皇帝給不給面子。朱厚照住在宮外,連太后皇后的面都不用見,她又不敢闖入豹房去逮兒子。朱佑樘對張氏才是真孝順?!?/br> 都知道她暗指的是她當年被唐宣宗氣的要命,以及朱祐樘對倆小舅子的放縱堪比漢朝時的外戚。 呂雉在:“我還請了武則天,她進來了,怎么還沒過來?” “貪戀此處的風景,來晚了。哈哈哈哈”武曌差點直接飛上去,忍了一下,還是從旁邊的臺階上走上去,一甩裙子落座:“jiejie有何吩咐?” 呂雉道:“似你這樣的大材,只弄些胭脂水粉,自己一個人舞文弄墨,豈不可惜?” 武曌無辜的嘆氣:“我倒是有心入仕,閑來無事時也考了判官,偏偏第三關考試時,第一次說我用刑太狠,第二次又說我量刑太輕,索性罷了?!?/br> 說吧,準備給朕什么好事?還裝不知道我在干什么,哼哼,九郎和我現在就負責阿耶的情報工作,除了不能逮人之外。表面上我爹替我打理生意,全地府數一數二的脂粉和綢緞莊,實際上他只是提供資金。 曹光問:“武曌皇后當真安于如此嗎?” “甘于平淡也不是壞事?!蔽鋾缀攘丝诓?,臉上寫滿了:都是聰明人何必如此裝腔作勢,到底什么事? 馮有笑著點頭:“修道成仙如今成了正經事?!?/br> 呂雉卻不說,和她們從唐朝聯珠紋織錦聊到了明朝妝花緞,從劉瑾之死說到明朝的特殊制度,宋朝的政事堂制度和明朝的內閣制的差異,又談到地府中自己培養起來的小鬼的優劣。 地府養大教出來的小鬼,大浪淘沙,留下的都很優秀,但基本上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她們理解不了人世間一些很重要的事:層層的尊卑差別怎么那么大,宗族制怎么能超過國法,官員玩忽職守這種事怎么會無解,兇殺案怎么可能會誤判,為什么要過繼或買一個男孩繼承家業,高利貸為什么還不上,為什么一個小小的官吏的小舅子就能仗勢欺人逼死人命…… “這些在陰間長大的小孩子,覺得陰間這樣是人應該有的樣子,把他們帶到人間去當鬼差,看田間地頭的事,好多小鬼都憤憤的投身人間,想去當個清官、善人改變人間風氣。慈幼院里的小孩,能養到成為鬼差的,十分之一,這些鬼差走遍人間,又有一半跑去投胎。人來到這里不想走,鬼卻非要去人間受苦送死。天長日久,就發現還是人間那些人,既見過民生疾苦,又曉得是非對錯,好用。哪怕是有些人不通翰墨,死后才到太學中求學,一點點的教出來,格外的忠直勤勉。原先太學培養小鬼,現在培養那些好學愿意上進的人,更合適?!?/br> 武曌笑道:“我的狄懷英都被你們弄走了,還說這些干什么呢?” “你猜一猜?” 武曌微微一笑:“我猜……閻君打算設立類似于翰林院的地方,不掌管史冊文翰,也不讓他們當清貴文官,更不讓他們參與機密?!?/br> 早就該干這事了!花點錢給個名聲,養些文人,派他們去辦事、寫詔書,比扈從方便。人間設立翰林院,當然有用。原先地府也養了少量的御用文人,但沒有個名目。官職劃分的細,才好一一安排。將來把唐宋八大家都攏在翰林里,那多得意。 呂雉搖搖頭:“沒意思,你猜對了?!?/br> 對左右調侃道:“我就說她準能猜中。當過皇帝的人就是比咱們這些臨朝稱制的厲害?!?/br> 皇帝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 郭圣通:我真是弱小可憐。 武曌笑著欠身問:“jiejie今日叫我來,莫非要把這件好事拱手相讓?” 不對吧,你們自己手里也有一堆人才,收攏人才莫過于信任和高官厚祿,信任好做,厚祿也不難,砸錢便是,高官的官職卻有限。這一個翰林院,單純管著那些文人,就能擴十幾個高官官位出來。 呂雉道:“不錯。我家陛下認為你很合適?!?/br> “何德何能,竟被始皇看重?!蔽鋾仔恼f為什么,難道想讓我把唐朝這邊收集的訊息偷偷送給他們一份,或是暗中透露太宗的動向?這個……令人心動,也不是不行,只是從長久的利益來說,為了一時得失做這種事,容易有危險。也不知道太宗會推薦誰,不會是魏征吧?韓愈也挺不錯的。我最近正想為自己爭下一個官職,打發些無聊的閑暇時光,這個嘛。 呂雉心說,他就是愛生氣,那日竟然有人上奏閻君,說有一位清流名士,僅僅因為買了幾個小姑娘并寫詩夸贊三寸金蓮,死后還堅定的認為三寸金蓮很可愛,就要被處以木盒夾腳的刑法和恥辱,走上街去被人指指點點,還有一個才子,僅僅是因為打死了兩個交不上租子的佃戶,竟然要被下地獄,這樣為了一點小事大動干戈,和秦始皇的暴政有什么區別?始皇看完這份諫言,當場試圖修改法律,因言獲罪才是正確的!被攔住了。原本擬定的名單中有幾個溫和的人,劃掉,這些溫和的人會愛才,劉徹或武曌則不然。她看待文人才子,就如這些文人看待普通的農夫佃戶一樣,不值一文,隨時可以替換掉。她本人又才華橫溢,細心多疑,最適合控制文壇。她只偏心自己親戚,現在可好,親戚們基本上都下地獄了。 問過劉徹了,他不愿意,不屑于去做這點小事。 “我想這個翰林院,沒有人間的地位那么高?!?/br> “不錯,暫定是與招賢閣、智囊團、太史臺、太學平級的位置。俸祿比獄尉和都尉略低半級?!?/br> 曹光道:“那些文人一貫愛說什么牝雞司晨,還幾次上奏,說不該讓女子出任獄尉、都尉,如今把他們的頂頭上司安排成一位美人,不知道他們將來還想不想進翰林?!?/br> 郭鈺笑道:“他們不但想進,還想奪權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