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之圈養影衛、和哥哥們的同居日常(NPH)、[韓娛VI]極品女也有春天、相伴憑欄看月生、永久的敵人、遇見席北城、BOSS都有??![快穿]、一條魚的都市生活、[名柯同人] 赤井他男朋友又失憶了、競劍之鋒[重生]
“誰也不知道二十年會發生什么事,人間從來不缺忠臣良將和勇士,缺的是用他們的人。倘大廈將傾回天無力,皇帝昏聵jian佞當道,即便管仲樂毅在世,諸葛亮王猛常隨左右,武廟名將分列十六衛,也無能為力?!?/br> 現實殘酷先不用提,這個人員安排真是棒棒噠。管仲能給國家搞錢,諸葛亮王猛搞好內政,剩下就是打仗了。 嬴政沉默良久,想起自己特別想要的李牧。這話說的不假,六國并非沒有人才。 于是就把這些話告訴他們。 人間有很多優秀的人才埋沒著,皇帝只要用心找,仔細用,可以中興。而且你們計劃的太簡單了,投胎去之后,很難說父親會不會獲罪、被夷族。 話說的沒錯,但這道理他們看的比閻君清楚,早就考慮過了。攔住他們的只有一點,那就是投胎去依然隨機,看氣運,雖然他們有九成九的概率會成為人——還有0.1成的概率變成祥瑞——但若是隨機到了桃花源記那樣的地方中,豈不是白去一趟? 嬴政嘆氣:“投胎這件事如果不隨機,不要讓某些愚昧的牲畜投胎成人,天下就太平的多?!?/br> “就是!” “那不行,要投胎的魂魄和人的數目不相等?!?/br> “我是說如果?!?/br> “如果是這樣就好了?!眲⑶f從桌子下面掏出一份卷軸:“內人近些年(二百多年)間看了小說無計其數,自己也動筆寫了一份,拙作,諸位見笑?!?/br> 明德·特別愛寫點什么·馬皇后寫的小說。寫地府對人間嚴加管控,不達標的人禁止投胎成人,長此以往,人間充滿了圣人一樣的精魄,矛盾和紛爭變得非常柔和,再也沒有人存心害人、損人不利己。遇到外地入侵時人人奮勇爭先,萬眾一心。 閻君們傳閱之后,用‘你妻子真是天真可愛’的眼神瞅著他,隨即繼續低頭工作。 …… 張議潮還未徹底恢復祖輩的榮光,但也已不再是奴隸。他的軍隊取名為歸義軍,‘唐’的大旗再次飄蕩在孤城上,吐蕃一次次前來攻擊,歸義軍早已破釜沉舟,憑著一腔孤勇和指揮得當,屢戰屢勝。甘州、蘭州、瓜州等附近州城的唐民聽說了歸義軍的大名,紛紛起義呼應。 恰逢吐蕃的丞相和將領內斗不休。 孤城遙望玉門關。 從張議潮幾歲開始,期盼大唐神兵天降,十幾歲時,感生民疾苦,三十多歲時,決定自己成為大唐,把大唐帶到這里來! 張議潮必須要讓三千里沙漠之外的大唐和陌生的大唐皇帝知道這里的消息,所有人都相信大唐不會放棄邊關,十路使者分批出發,要向那位從未謀面的皇帝傳達捷報,這是玄奘和悟空兩位大師曾經走過的路。 越過無邊草原、沙漠戈壁,有九組人生死不明。 最終,只有悟真和尚一路到達了遙遠的天德軍,消息被送到長安,和尚也被送了進去。 路途遙遠,他到天德軍時已經是兩年之后,大中四年,李忱正在宮里徹夜讀書,他始終緊張,腦子里的弦始終緊繃,既擔心失去帝位,又擔心沒能當好皇帝。勤政 努力讀書 以游獵的名義出門微服私訪都不能讓他安心,還想悉知天下各州郡的內情,正想找一個人來秘密的為自己編撰資料,把天下各州的風土人情以及民生利弊全都整理好,這樣大臣再來奏對時,不信他們不敬畏皇帝,不信他們對民生疾苦不嚴陣以待。 張議潮憑借一己之力,重整旗鼓,朝朝秣馬,日日練兵,繕甲兵,耕且戰。先后收服了十州,肚子掌握軍事行政財政大權,自行耕戰,農業水利搞好了,貧瘠之地轉眼間五谷豐登,把境內打造的強盛驍勇,吐蕃首領尚延心、回鶻首領仆固俊等相繼率眾歸降。 次年先把親哥哥送到長安去,半是獻圖,半是留給皇帝一個人質。 皇帝能做的也只是高官厚祿,讓他繼續當節度使,至于糧草只能自行解決,兵源也是一樣。 獻圖有不一樣的意義,不是地圖那么簡單。 地圖,泥土,白茅草,代表的都是神圣的土地。 李忱興奮的去祭祖:“憲宗嘗念河、湟,業未就而殂落。今當述祖宗之烈,其議上順、憲二廟謚號,夸顯后世?!?nbsp;給加謚號??!啥?你說我侄子?什么侄子? 給繼位前就中風不能言語行動的順宗加謚號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順宗李誦真有點害羞,他現在突然體會到開國皇帝親爹的感受,那真是憑空掉下大批財寶,榮耀,十分榮耀。 憲宗李純看了看氣的快要撒潑的孫子,欣然想著李忱,連鄭氏的相貌都快要想起來了。 李炎平時很豪爽,如今也不得不酸,既酸且怒:“大中元年,大破北狄,穩定北方,靠的是我的部屬,還有盧龍節度使張仲武。大中四年,收服十州,和他有什么關系???是張議潮自行起兵!” 氣死我了氣死我了??!我要是再活五年,張議潮就是我這一朝的功勛??!這混蛋運氣太好,白撿的皇位,白撿的武功,還白撿了一個堪稱全才又忠臣的張議潮。 氣的他幾乎頭疼發作,攥著拳頭錘桌。他多想派兵和張議潮打一波配合,把吐蕃徹底帶走??!只恨這身體不爭氣。 “誰讓你服丹呢?”*8 “命途多舛就是我!為他人做嫁衣就是我!好,好一個李忱,如今把我的功勛一抹平?!?/br> 李淵同情的把他抓過來摸摸頭:“好了好了,如今說起大唐的開國皇帝,人都說是我兒子?!?/br> 李治也拍拍他:“現在人都說武后,我看等以后,關注媚娘的閑散文人更多,這都是虛名?!睕]有幾個人記得天皇大帝曾經擁有最廣闊的大唐疆域,但我猜他們一定記得,在前朝唐朝中,有一個能讓大臣以身侍奉的則天皇后。我現在就等著那些三流文人寫那些不入流的不可描述小說,但我估計先寫的肯定是李隆基和楊玉環。 李隆基也嘆氣:“開元盛世已經和安史之亂還有……捆在一起了?!敝灰崞痖_元盛世就要提起搶兒媳婦導致幾乎滅國。又指另外幾人:“他們幾個,凡提起韓愈的諫佛骨表,就要提起這幾個依次迎佛骨的笨蛋?!?/br> 很多時候,文人比皇帝出名的多。 第295章 及時的補全了。 李純想過提前給他蓋房子以示嘉獎,但郭鈺在短暫的了解了帝鎮的權力組成部分之后, 開始肆意吃醋, 禁止兒孫們前去幫忙。孫子們紛紛表示贊同, 本來就不想去,且不說以前關系不好, 還被他騙的一愣一愣的,到現在誰的兒子都沒能繼位,被一個裝傻充愣的叔叔截獲了皇位, 他還假模假樣的模仿太宗! 郭鈺雖然心里覺得自己是個老太婆, 可這樣就更能放得開了, 撒潑和嬌嗔只是音調和語氣上的差別:“我不許!你們不許幫他蓋房子!要蓋,讓憲宗一個人兒蓋去!誰的兒子誰管!如今不是人間我也不怕說, 他和我沒關系?!?/br> 這也就是在陰間, 敢說這樣的話, 在人間萬萬不能。雖然是貴妃總攝六宮, 也時常見到非己所出的兒子,擺出一副視若己出的樣子, 其實根本不用cao心?;首拥墓φn有皇帝指定的教師負責, 日常生活起居用度安排有中人們(太監宮女)按照法度去做, 貴妃就等著太監們把皇子洗白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帶過來時, 看心情說幾句漂亮話。這很簡單, 祖父教過她凡事要小心謹慎,到死為止。 李純瞪她:“同為大唐皇帝,何分你我!” 隔著壁壘看熱鬧的王菱:“小郭娘子說得對!不是你生的, 不是你養的,那管他干什么?” 李亨一邊吃嫡母塞過來的零食一邊點頭稱是,他的生母楊氏如今也和王菱住在一起,在這個叫貴婦沒有安全感的地府中,一直到現在,她們還覺得熟悉的人住在一起比較好。 王菱:“脆嗎?” “嗯,特別脆。這叫什么?” “不記得了,名字怪怪的,一種民間小吃。一開始是小片,下油鍋一炸就變大了,說是大米做的?!?/br> 沒錯,這就是又酥又脆的炸年糕片。四四方方的雪白年糕片,炸好之后從里往外那么酥,用荷葉或蘇子葉一包,趁熱撒上一丁點鹽沫,猶如雪餅,吃起來還有魚鮮味。 那邊爭論到底應不應該給李忱蓋房子以示嘉獎,這邊李亨繼續吃:“有魚鮮味,奇怪,難道這里放了魚rou糜?” 王菱哈哈大笑:“想得到好!普通的小攤上哪有這樣講究,這是炸魚炸蝦的油?!彼舱潜徽~的味道吸引過去,才看到有這種奇怪的小東西。沒想到那家店拿炸魚當幌子用,根本不賣。 李旦隨之咔嚓咔嚓:“不錯不錯?!?/br> 吃了一會,聊了聊陰間比人間優越的美味——人間的民間沒什么好吃的。一樣東西要好吃,首先就得精米細面、放油放糖,自從大唐國力衰微之后,這些東西都用作供佛和官員享用。 穆宗李恒夾在父母之中有些為難,平心而論不想去,但是怕父親生氣,他一瞪眼我就腿軟。 李旦不動聲色的教他,雖然你的名字比我多了個偏旁和帽子,你可以像我一樣啊。降低存在感,跟著祖宗同步撤離。 抱著胖胖肅宗溜走的人又多了一個。 李純雖然生氣,卻也無可奈何。瞪了郭鈺一會,看她又為子孫而悲戚,嘆了口氣,不蓋就不蓋吧,誰說當爹的非得給兒子蓋房子?雖然這在人間是天經地義,在這兒可算了吧?!斑@風俗漢時未有,是太宗皇帝造出來的?!彼斏鞯奶魍?,隨即握住郭鈺的雙肩:“我不遵太宗祖制,聽你的便是?!?/br> 郭鈺在感動之前,也左右看了看,太宗果然不在這里,這才放心的松了口氣,感動的牽著皇帝的衣服,趕緊享受鄭氏來添亂爭寵前的日子。若論姿容儀態和生前的感情,鄭氏不足為慮,她只擔心母以子貴。 …… 前些年張議潮抓住吐蕃宰相三人,于陣前梟首,大奏凱歌而回。 很多人贊美李德裕,但李商隱的贊美和他的詩一起飄揚:成萬古之良相,為一代之高士。 夸到李德裕的時候,憲宗忍了好久,見慣了玄宗被人嘲笑抱過李密等諸多天才,還是沒忍住夸耀一下:“李德裕小時候常在我膝上玩耍?!崩罴κ撬呢┫?,父子兩代賢相,為皇帝提拔寒門子弟,自己不居功、不把持選官,多好??! 召見大臣時叫他帶孩子進宮,看著好看抱起來聊聊,這都是常有的事。聰明伶俐、舉止有禮再加上博學多才,六七歲熟讀詩經等優秀成績,這些小男孩特別可愛。 敬宗以上的皇帝們開始互相攀比,誰把二三十年、三四十年后的優秀大臣抱到膝蓋上玩耍過。 李湛等兄弟三人相信自己抱過的小孩里也有不少能臣猛將,只是還沒長大。 李亨:“如果可以算上成年的” 眾人紛紛叫停:“李泌不算。和李泌一起睡過覺的皇帝太多了?!?/br> 歷仕四朝!和哪個皇帝沒徹夜長談到倒頭就睡? 算來算去,如果算上成年的名臣,那還是太宗的最多。行軍打仗時睡在一個帳篷里就能算。 如果只算未成年的,那么李隆基抱過的神童最多,誰讓他專門選拔過神童呢? 玄宗得意洋洋的搖了搖扇子:“想當年……”想當年我選拔神童就是為了好好培養,等到我老的時候留給子孫,怎么漸漸的都忘了呢?沉溺歌舞實在是太輕松了,輕松的東西反而是最難的。 都不如李忱,見到美貌的歌姬愛不釋手,又恐怕重蹈覆轍,送出宮去都控制不住會思念她,索性賜死。雖然有些薄情,倒可以保證皇帝繼續勤政。 “人要是一輩子都能保持初心不改,保持最優秀勤奮的狀態,實在太難?!?/br> 玄宗的感觸發自真心,但話一出口,眾人做鳥獸散。 …… 李忱,享年五十歲,服藥中毒而亡。 他仰慕太宗和魏征的傳說,特意找來的魏征五世孫都沒能勸住他。 除了李炎黑著臉不愿意搭理這位叔叔之外,其他皇帝對于他的執政不想問,除了沒能抑制宦官,讓宦官矯詔立長子為皇太子之外,其他的沒有任何問題,現在就看長子能不能行,讀的都是一樣的書,具體執行看個人能力。 有太宗那一本規范指南足以,具體執政完全看各人的毅力。 只想問一件事:“你為什么要服丹藥?死了幾個皇帝你不知道嗎?” “咱們李唐皇帝一定要前仆后繼的跳進同一個坑里么?” “漢朝全縱欲,唐朝全服藥?!?/br> 正挑剔著這些話,忽然看到遠處的楊廣云淡風輕的走了出來,晃了一圈,又淡然走了回去,不由得疑惑。 在遠處,劉邦、楊堅、李淵和李世民這三家開國皇帝正在聚首密議。 李忱:“……” 因為我覺得我找的這個煉丹師比你們找的靠譜。 真心話。我知道你們都是服丹而亡,但是!丹藥沒錯!道士煉丹也沒有錯,錯在你們識人不明。 現在的結果,只能證明我選的道士也不好,真正優秀的道士一定都在山中潛心修煉,不愿意進入紅塵俗世。 再拜謝罪:“是我愚昧?!?/br> 這話一說,別人就再不能說什么。 李忱此后的日子里,生死如一,嚴格遵守禮節,繼續保持少說話多努力的謹慎生活,主要是侍奉母親,每天早晚去父親那里問安。 新君在唐宣宗的詩‘海岳晏咸通’中選取年號咸通,好像還記得父親,但他很快就開始瘋狂的宴飲游樂,每天不離音樂,隨時進行一場‘大唐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旅游。 每天都有幾千人做好準備,等著陪皇帝出門。 李忱關起門來算賬,算的痛心疾首。 他連給兒女花錢都舍不得,還嚴厲禁止女兒發脾氣,小心翼翼的維持唐朝圣明天子的樣子,非常艱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