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節
“去歲裴縣令有剿匪之功,裴太太獻上連弩,裴太太于機械一道極具天分,如今又領了制強弩的差使。這件差使不同尋常,若裴太太制不成也便罷了,倘裴太太制成,必要請陛下令裴太太回帝都居住,這樣的大才,不要留在北疆,太危險了?!?/br> “舅舅多慮,哪就有這么快。那鐵甲舅舅也看過,如今我朝最強弓弩就是蹶張弩,想制造出比蹶張弩更好用更強勁的勁弓,談何容易?”太子道。 “殿下不知這世上之人,真有那等聞一知百的天才,旁人苦苦學習的東西,他們看一眼就能明白?!标憞?,“這樣的人,是上蒼格外偏愛的。北疆苦寒不說,也不如帝都安全。便是裴縣令,當初鬧那一場,到底是宮里看著長大的,他又的確有才干,調回帝都有的是用人之地?!?/br> 太子捏著調羹慢慢的攪了攪,熱氣氤氳,“如玉將縣城治理的很不錯,剛來的折子,想請在縣內建驛站,一應花銷不必朝廷破費。朝廷賞幾匹馬便好,其他皆由他縣內支應。這個時候換人,豈不功虧一簣?再等等吧,不急。讓陸侯派些兵馬到月灣縣,保護裴太太安全。至于旁的,如玉既有治理一方的本領,就憑他施展去?!?/br> “裴如玉可是三殿下的死忠之人!”陸國公道,“去歲一樁南夷軍糧案,三殿下已在刑部站穩腳跟,朝中頗有清流欣賞他的才干。裴如玉一旦勢起,朝里朝外,三殿下便都有了根基。殿下,不得不防啊?!?/br> “朝有六部九卿,外有八大總督,這萬里江山,有多少地方官,舅舅算過嗎?”太子道,“我都算不過來?;首又粫蝗蛰^一日長大,他們都要當差,都要有一席之地。我是東宮,不能他們剛嶄露頭角就砍去他們的頭角斬斷他們的翅膀。我若連自己的兄弟都不能容,還能容誰呢?” 陸國公面容有些不自在,太子唇角一勾,“父皇會這樣想?!?/br> 陸國公心下一松,就聽太子道,“所以,如玉那里,我不能動,舅舅也不要動。非但不能動,全朝皆知如玉是老三的心腹,他有什么不是,我們還要為他說情,他有什么功勛,我們還要大力夸贊?!?/br> “殿下,這豈不是助三殿下勢起么?” “東宮這個位置,豈會無人覬覦?!碧拥?,“舅舅,不是老三,也會是旁人。與其是旁人,不如是老三?!?/br> “三殿下縱是先聲奪人,可論起來,二殿下母族顯赫,其勢更勝三殿下?!?/br> “三弟自幼便左右逢迎、揣時度勢,這樣的人,想有安身立命的一席之地容易,有我和老三在,他成不了大氣侯?!?/br> 一時,太子妃抱了兒子過來,太子與陸國公均放下朝中大事,看起孩子來。 第196章 一八四章 穆宣帝令陸侯暫兼北疆安撫使之位的事, 朝中頗有異議, 不過, 穆宣帝囑意于此, 縱有異議,也云淡風清的過去了。 杜長史很快將穆安之的吩咐打聽明白,杜長史都覺奇異, “真奇怪, 連跟陸家八竿子搭不著的都想去撈些功勞,陸國公府竟絲毫沒動靜。我還查了一下陸國公家的子孫,竟無一人在北疆軍中任職。陸侯只是將長子帶在身邊, 其余將領, 竟無一人姓陸?!?/br> 杜長史繼續感慨, “以往只聽聞陸侯與陸國公叔侄分宗后少有來往, 倒不知他們鬧的這么僵?!?/br> “這事你心里有數就罷?!蹦掳仓氲嚼钣袢A也常勸他莫要將陸侯與陸國公視為同黨,想到老友在北疆剿匪的功勞一分不差的被陸侯報與朝中, 可見其為人尚可,方令杜長史去打聽一二。 杜長史還有一事稟道,“正有件事要回殿下,流竄陜甘十三地的采花大盜, 年下在牢里得風寒死了,這案子也不必審了?!?/br> “這樣的要案要犯, 如何這般不謹慎?!蹦掳仓?。 “看守打了二十棍,攆了出去?!?/br> 穆安之未再說什么,想著這件案子的案犯已死, 也不必再費心審問什么,正跟杜長史商量著其他案宗案卷,宮中內侍過來傳穆宣帝口諭: 請三殿下即刻進宮陛見。 六部衙門就在宮墻外柱石街,進宮不過片刻功夫,眼下手里并無要事,穆安之也未拖沓,直接一推卷宗便隨內侍去了。 剛到御書房就看到直挺挺跪在廊下的二皇子,今日氣侯不佳,料峭寒風吹拂著細細雨絲沾濕發絲衣袍,穆安之經過二皇子身畔直接進了御書房。 穆宣帝有樁差使給穆安之,“北城門那兒的墻壞了,你帶人去瞧一瞧,回來報我?!?/br> 穆安之略有不解,問一句,“那段城墻不是去歲剛修繕過,怎么會壞?” 他話一出口,穆宣帝原就陰沉的神色愈發烏云密布,穆安之也就明白二皇子在外跪著的緣故了。他一點頭,“沒旁的事,我這就帶人過去查看?!?/br> “去吧?!?/br> 穆安之隨后退出辦差,即便太子也得感慨,論辦差速度,穆安之當真值得嘉許,還得勸穆宣帝,“父皇消消氣,待三弟回來再商量余下的事吧,看可有補救余地?!?/br> 穆宣帝余怒未消,“朕看那逆子不將朕氣死再不罷休!” “父皇也知這是氣話?!碧硬患辈恍斓牡沽吮K溫茶,聲音亦是不急不徐,“眼下出事倒未償不是好事,起碼咱們知道北城墻未能修繕好,能及時補救。至于是因何未修繕好,若有貪墨,將貪墨銀錢追還,重新修繕便是?!?/br> “一來一去,又得大半年的光景?!蹦滦劢恿瞬?,重重的在桌上一撂,發出沉悶聲響,“還有老二那不爭氣的東西!” “誰當差還一帆風順了,二弟以后能有所長進,也值了這番教訓?!?/br> 穆宣帝絕非自欺欺人之主,冷聲道,“原本看著他比老三妥當,如今看來,竟不及老三一半!” 三兒子是性子差,時不時能將穆宣帝噎個半死,在朝中人緣兒也有限,內閣大員都吃過他的掛落,平日里神鬼莫近??扇齼鹤赢敳钸@一年多未曾有半分疏漏。 便是穆宣帝一有事也會想到讓穆安之去調查。 雨絲如線,被風一吹,倒顯的有幾分急了。 穆安之持一把天青色的油布傘望著破了一個大洞塌了半截的城墻,一瞬間瞠目結舌,問守在殘破處的官兵,“這是什么時候的事?” 官兵頭戴油黃笠披同色蓑衣,雨絲順著斗笠尖頂滴滴嗒嗒的沿著笠沿滾落,官兵恭敬答道,“聽說是早上一驅牛馬送菜的老農,不知怎地驚了車,那牛發了瘋一頭撞在城墻上,將城墻撞塌。人已被鎖拿至帝都府,牛也被拖走了?!?/br> 穆安之的視線落在地上被雨水沖的只余些許淡淡血色殘紅的幾片青磚土石上,面色看不出什么,對鄭郎中微微頜首示意。 鄭郎中抬手一揮,底下一干人持各項物什上前,有人將地上青磚收拾歸攏,有人挑撿土石放手中捻壓嗅聞,還有小吏手持長矛猛的扎入墻體! 不消片刻功夫,刑部取證完畢,鄭郎中低聲回稟幾句,穆安之對看守的官兵道,“好好守著這里,不可松懈?!?/br> “是!” 雨過午更急,穆安之帶著奏章到御書房回稟城墻調查之事時,二皇子依舊在廊下跪下,只是身姿不比上午筆直,微微帶著些佝僂。 袖中奏章也帶著些許人體的溫度,但其間的內容卻是讓人心頭發寒,穆安之心說,二哥真是自小玲瓏到大,都這份兒上了,還在廊下跪,倒不如跪在風雨中,陛下能早些消氣。 穆宣帝看過奏章后更是惱怒非常,劈手摔地上,怒不可遏,“讓他滾到刑部大牢!該怎么判就怎么判!” 穆安之站著沒動,穆宣帝怒,“你聾了不成!” 穆安之平靜答道,“皇子犯法,去也是宗正寺,刑部不管皇室中人的案子?!?/br> 太子連忙勸架,“三弟你沒事就先回衙門吧。父皇也別生氣了,好在是查清楚了,眼下查缺補漏、亡羊補牢吧?!?/br> 穆安之施施然回衙門辦工,當天下午北城墻修繕的案子就落到了刑部,穆宣帝指定穆安之為主審。 這件事,李玉華在宮里也聽說了。早上天氣就不大好,一時飄起雨絲,待午后就成細細碎碎的小冰碴,李玉華隔著琉璃窗望一眼天色,手里捧著宮人剛剛奉上的手爐說,“我還說今年打春打在年前,回暖必然早,瞧著晚上還得下場雪?!?/br> “再早也得上元節之后了?!彼{太后笑瞇瞇的問李玉華府里上元節的東西可準備齊全了。 “我都是年前一并備下,十四廚下早些預備出元宵來就行?!崩钣袢A跟藍太后說些過節的事,就有呂內侍進來回稟,“說是二殿下當差出了差子,從一早上就跪在御書房外,如今還跪著哪。陛下龍顏震怒,太子也勸不下來,悄悄打發人過來娘娘這里回稟一聲,太子說這天氣愈發的冷了,擔心二殿下跪久落下病癥,想請娘娘想個法子,免陛下惱怒過盛,傷及龍體?!?/br> 藍太后連忙問,“什么差使這樣讓皇帝惱怒?” 呂內侍回道,“說是今年北城門那兒有個送菜的牛車驚了,那牛正撞在城墻上,將城墻撞塌半截,這段城墻正是去歲工部剛剛修繕的。頭晌三殿下奉旨去查過,除了城墻外的一層青磚,里頭磚石多有不合規制之處。陛下因此雷霆震怒?!?/br> 藍太后拍著鳳榻扶手道,“這個老二,如何這般不懂事?;实垡彩?,何苦為這個氣惱,就是氣壞自己又有何益?!?/br> 李玉華想上前勸一勸,可瞧著藍太后的模樣不像是要人勸的。藍太后對呂內侍道,“請皇帝過來,就說我有話要跟他說?!?/br> 呂內侍立刻去請穆宣帝,李玉華見機起身,“皇祖母,那我就先回府了?!?/br> 藍太后點點頭,與李玉華道,“回去跟阿慎說,這案子細細的審,城墻是一城守要,若城墻都湊合糊弄,還有什么事是底下人上心的。長此以往,如何了得?” “皇祖母放心,我曉得的?!崩钣袢A福一福,就告辭回家去了。 李玉華回家一直等到天色盡黑,方見穆安之撐傘回府。李玉華跪到廊下迎他,穆安之將傘丟給小易,下擺一蕩,快走兩步挽住李玉華的手,“外頭下雨,別出來,當心著涼?!?/br> “我披著斗篷哪?!崩钣袢A一向身康體健,孫嬤嬤侍候的也周全。 穆安之一笑,兩人手挽手回屋。李玉華見穆安之下擺濕墜墜的,“聽說你上午去查二殿下的案子,衣裳濕了怎么不打發人回府一趟拿個替換,這么濕著穿一天,傻不傻?!?/br> “只是下擺沾了些雨水,并不妨礙?!?/br> 侍女已捧來薰暖的棉衣棉鞋,穆安之笑著換了,打趣李玉華,“你這消息可真快,這就知道二哥的案子了?!?/br> “豈止。父皇氣惱的不得了,太子都勸不下,打發人知會的皇祖母?!崩钣袢A給他系上棉袍的扣帶,“皇祖母還有話叫我跟你說哪?!卑阉{太后的話重復了一遍,跟穆安之打聽,“是不是很嚴重?” “不嚴重的話陛下怎會大發雷霆?!蹦掳仓畣?,“飯好沒?餓了?!?/br> “好了。就等你回來咱們一起吃吶?!?/br> 穆安之接手這案子,手下華長史胡安黎都有些擔心,無他,這案子,辦好了怕是要落個無手足之情的名聲,倘辦不好,更討不得好,頗有些兩難全。 穆安之倒是全無雜念,一心一意只管審案,至于旁的。二皇子與他本就關系平平,沒什么情面好講,至于外頭評價,穆安之何嘗是在乎過的。 倒是李玉華收到二皇子妃的一份重禮,李玉華拿著禮單沒敢收,她虛辭道,“二嫂放心,倘不是什么要緊的案子,我必跟殿下說,咱們是手足兄弟,能過就過?!?/br> 二皇子妃輕輕一笑,將禮單推回李玉華面前,柔聲道,“三弟妹想錯了,這些東西是求三弟妹,聽聞三殿下斷案向來嚴明公正,若三殿下有絲毫心軟,請三弟妹必要勸導三殿下,一定要秉公直斷方不負圣恩?!?/br> 李玉華目瞪口呆。 “二嫂,您這,您還……”您還記恨著二殿下置外室的事吶。 李玉華話只說一半,二皇子妃接過話茬,反問,“難道我該忘了?” “那也不會?!崩钣袢A心說,要是她,她得記一輩子。 二皇子妃自嘲,“我雖遲鈍些,卻也不是個呆子。男人若沒那個人,縱是有那不知羞的女子自薦枕席,不肯就是不肯。我倒也得慶幸,是現在看清了他。三弟妹,我娘家因著皇祖母還算顯赫,他如今不過是平平常常一個皇子,就敢拿外室羞辱我。倘哪天真得父皇重用,一朝得志,怕是府里再無我立錐之地!他平平常常,看著我娘家也不敢負我。我素無大志,以后指望閨女指望兒子,也斷不能指望他的!” 李玉華望著二皇子妃有些消瘦的面頰,以往圓潤的臉頰露出微尖的下巴,恍惚間倒有些藍太后的影子。 第197章 一八五章 李玉華素來無事會瞞穆安之, 私下將二皇子妃到訪的事告訴了穆安之。 穆安之唏噓, “二哥是傷透了二嫂的心哪?!?/br> “叫誰誰不傷心, 就是二嫂自己個兒, 一月也用不到一萬銀子,區區一個外室,在外頭兩三個月就能用萬銀子, 若不是二殿下偏愛, 那外室別說敢不敢,她也支不出這些銀子來?!袄钣袢A感慨,“說起黃白之物人都覺著俗。其實這東西最實在, 看重誰, 就舍得給誰花銀子。二殿下還以為三言兩語就能哄好二嫂, 殊不知二嫂又不傻, 早寒了心?!?/br> 穆安之說,“可二嫂這禮, 你收了不大好。從二哥那里就得覺著,你收了二嫂的重禮,我這里卻無輕判,他心中必生怨恨。他是個無關緊要的, 皇祖母誤會你就不好了?!?/br> “這個我早跟二嫂商量過了,讓她只做未知, 明天我把這些東西送皇祖母那里去,就跟皇祖母說,不收怕二嫂懸心, 請皇祖母暫且幫二嫂保管,待事情過了再還給二嫂就是?!?/br> 穆安之笑,“合著連怎么收尾都商量妥了?!?/br> “那是自然。其實就是二嫂不來,你也是秉公審案。就二殿下這樣的糊涂人,明明是他自己貪得無厭辦砸差使,可你查出他的不是,他必然得怨恨咱們的?!崩钣袢A見多了這樣的人,旁的本事不大,遷怒的本事一等一。 第二天,李玉華就帶著二皇子妃送她的東西到了慈恩宮,秘密的跟藍太后一說,藍太后嘆,“老二這不爭氣的東西,叫福姐兒也跟著cao心?!?/br> “明天我邀二嫂一起來給皇祖母請安,咱們這里熱熱鬧鬧的,二嫂也就不會多想了?!崩钣袢A接過侍女奉來的茶吃一口說,“其實,二嫂也不用過于擔心,二殿下是皇子,縱有不是,父皇訓斥上幾句也就是了?!?/br> 藍太后道,“滿朝文武看著,咱們自家的人去貪這么點子微末銀錢,叫皇帝的臉往哪兒擱呢。我氣老二,也是氣他眼皮子淺?!?/br> 李玉華假意勸說,“眼下案子還沒審出來,不一定就是二殿下的緣故?!?/br> “若是他,他這叫鼠目寸光。若不是他,他堂堂一個掌部皇子,修城墻的要緊差使,他叫人糊弄成這樣,這叫無才無能?!彼{太后不想多提這個孫子,問李玉華,“現下這案子如何了” “這案子最簡單不過,自來修建城墻宮殿都有規矩,每塊磚上都會燒上工匠的名字,哪寸城墻是誰修的誰驗的,都有名字記錄官員簽印,昨天三哥就把有關人都傳到衙門,今天就開審了,這種事,一審便知?!?/br> 藍太后點頭,“阿慎做事,我還是放心的。只是往往瞧著簡單的案子,反是最不簡單,讓阿慎細致些,不說旁的,就說那撞了城墻的牛車,牛是極溫順的家畜,平日里慢吞吞的,驚驢馬的常見,驚了牛車的可是稀罕,細致查一查?!?/br> “是哦?!崩钣袢A也覺藍太后的話在理,李玉華說,“我自小在鄉下長大,見慣牛車也沒想到這個,還是皇祖母有見識?!?/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