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
杜長史得此冊,立刻安排可靠差人前去核實。同時另派梅典簿親自到帝都府與吏部核實周家人在卷記錄。 梅典簿在帝都府行程順遂,到吏部則是空手去空手回,梅典簿回來稟杜長史,“吏部杜尚書大人說,讓大人您親自到吏部去,才給我們查部周家的案牒記錄?!?/br> 聽到這話,杜長史立刻渾身不舒服的在香軟的椅子里動了動屁股,指尖兒不自覺的摩挲著手里的琺瑯手爐,嫌棄的說梅典簿,“你可真有心。他讓你回來你就回來,讓你傳話你就傳話,你到底是誰的人???” 梅典簿喊冤,“那可是吏部大老爺,大人您的親兄長,小的長八個腦袋也不敢不聽啊?!?/br> “行了,去去去?!卑衙返洳敬虬l走了。 梅典簿官兒做的芝麻粒兒大小,人年紀委實比杜長史年長,心下暗笑,杜長史明擺著怕自家兄長。難得他家小長史還有個怕的,梅典簿笑著去做旁的事,留下杜長史如坐針氈的磨唧了會兒,無奈整理衣袍,往吏部走一趟。 . 杜長史不愛去吏部,煩! 與胡安黎對六部衙門不熟大相反,杜長史還沒晉身前就對六部挺熟,他哥多年官場一直在六部打轉,按他哥的規矩,杜長史少時放學直接到衙門來寫課業,遲一刻鐘都要受罰,把杜長史管束的不像弟弟,倒像孫子。那種憋屈歲月,杜長史都不愿想。 他到吏部根本不用驗官牌文牒,吏部守衛都認得他,還笑瞇瞇的打聲招呼,“唉喲,小二爺來了?!?/br> “什么小二爺,我現今在三殿下那里當差?!倍砰L史理理袖口風毛,笑嘻嘻地拿出兩塊碎銀子,“大冷的天兒,買幾杯熱茶熱湯的,也暖暖身子?!?/br> 守衛皆交口稱謝,待他愈發親近,直接就要送他進去。杜長史擺擺手,“我認得路,不用你們?!弊约夯萎敾萎數耐舨咳チ?。 結果,明明是杜煜召他過來,他這來了,杜大尚書又沒空召見他了。 杜長史還不能回去,不然萬一他哥覺著他不恭敬之類的事真不給他查周家的案卷文牒,那就著瞎了。他是知道家里一向與南安侯府關系不錯的。 杜長史也沒閑著,他跑去跟熟人打了通招呼,還打聽了些個消息。尤其知道三殿下與前頭發落北疆的裴狀元是至交,杜長史還打聽了些北疆的消息,只是這會兒估計裴狀元也就剛在北疆安置下來,且是那樣偏遠縣城,吏部司官員考核升降,裴狀元頭一年的考核還沒出來。不過,裴狀元前任是因貪墨去職,而且,貪墨一年也只貪墨了二百兩銀子,倒不是這官員膽子小不敢貪,實是地方窮,貪也貪不著。 杜長史聽的一腦門子的汗,心說裴狀元這是叫發落的什么鳥不拉屎地方去了??!這可忒慘了些。 直待到中午,杜尚書才有些許空閑見一見被召來的杜長史。杜長史都打算在刑部蹭頓午飯了,就見他哥的小廝跑來找他,他便辭了大家懶懶散散的往尚書房里去了。 杜長史天生的一種懶散隨意的姿態,像天邊的云天空的鶴,帶著一種閑適的瀟灑,卻是與向來肅穆的杜尚書完全兩個極端。杜長史再如何的閑意,近了杜尚書的屋子里都不由自主的將肩張的更加挺拔,脊背也愈發筆直,敲門聲里都透出規矩來。 里頭淡淡傳出一聲“進”,杜長史方推門進去。進去掩上門,杜長史斜看一眼坐正上首的兄長,不悅道,“把人叫來你又沒空,到底什么事非要我來?!?/br> 杜尚書放下手中狼毫,指了指案前坐椅。 杜長史過去坐下,杜尚書問,“胡家的案子如何了?” 杜長史眉毛一豎,“我是來調閱官員文牒,尚書大人打聽我們刑部案子,這似是不大合規矩?!?/br> “規矩?行???但凡要調閱官員文牒,皆需刑部尚書蓋印允準,由我吏部審核后方可。你先去把黎尚書的允準文書拿來,我審核后再說周家文牒之事?!?/br> 以往常噎人的杜長史險沒叫杜尚書噎死,杜長史瞪著杜尚書,杜尚書拿起一本新的公文翻閱開來,杜長史只得道,“姓周的是絕保不住的,旁的無礙?!?/br> 杜尚書抬眼看向杜長史,杜長史道,“真的。信安郡主母子又不傻,難道還真要重傷胡家?無非就是那周氏小妾做的太過,周家算什么,一樁小事罷了?!?/br> “快寫批條給我,我現在就要調文牒?!倍砰L史催促道。 “按規矩來?!倍派袝痪潆U沒把杜長史氣死,“那你不早說!害我等我這么久!你先批,等我回去再找黎尚書補上他的印鑒?!?/br> “胡鬧!”杜尚書臉一沉,“你平時就這樣在三殿下那里當差的!偷機取巧,偷懶?;?,全無規矩,一肚子的小聰明實無半分長進!你也配做五品官!” 杜長史心說,你管老子配不配,老子已經是了! 當然,他也就肚子里敢駁一二,事實上,他非但屁都不敢放一個,還得在他哥罵完后諂媚認個錯,乖乖的回刑部請黎尚書蓋個大印,他拿著黎尚書蓋過印的文書再到吏部,總算這回他哥沒再讓他去排隊,給他把印蓋了,如此,杜長史方能拿著蓋著兩方大印的文書調閱周家的官場文牒。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周家一家子殺豬出身的,如今竟也做到了五品官。 杜長史特意跑去,抖著“周大人”的官場文牒跟杜尚書說一句,“你還說我不配做五品官,這殺豬的可是配的很!”氣的杜尚書險沒動了手,越發不長進,竟拿自己跟殺豬的比。這種沒出息的話也能說出口,難怪只得個傳臚! 杜尚書看他心煩,直接把人攆走。 待回刑部房間,杜長史細看“周大人”的升官記錄,吏部司官員升降考核,周大人數年的考核記錄,遠的不說,近幾年來看,尤其是他兄長先前任刑部侍郎的那幾年,周大人的考核竟然沒有一年是他兄長做的。如今哪怕扒出姓周的出身不堪,往前追索,卻是絕不干兄長半點。 對于兄長的細致謹慎,杜長史真心服氣。 整理好周家人的官卷文牒,杜長史細心的核實一項項周家人的違法之事,心中卻是越發震動驚駭! 第124章 一一二章 以往杜長史對于褒姒玉環能亡國的說法頗是不以為然, 什么鬼扯, 一個女人還能亡國了?無非就是男人自己不濟, 把屎盆子扣女人頭上。 如今看來, 還真不是史家刻薄。 真的能。 起碼周宜人就能把一座百年侯府拖入萬劫不復之地。 胡安黎對周家的事有所保留,提供的那些強占土地、逼殺人命的命,都是在周家步入官宦之前。但杜長史何許人也,他家學淵源, 自小就常被杜尚書叫著做苦工, 什么謄抄文書啊、整理賬目之類,連出去玩的時間都擠的所剩無幾。 杜長史一看周家現在所任官職立知不妥,周宜人他爹現在任著五品糧運使,官職不高, 卻絕對是肥差中的肥差。依周家貪鄙無恥,任這樣的官職必然不會安分, 據說南安侯精明強干,一代名將,南安侯對此事一無所知么? 杜長史都不敢想里頭的事, 倘只是糧食貪墨,倒是最好的結果了。 盯著這份周家的官案文牒, 杜長史如同面對一盆灼人炭火,這胡家的事情,鬧大了! 杜長史立刻合上周家的文牒,自椅中起身,披風都未穿便往外走去。外頭風雪再起, 小廝急忙撐傘追上去,杜長史顧不得這些,幾步到穆安之的屋子請小易通稟。 穆安之見杜長史匆匆而來,令他坐下說。杜長史將文牒與胡安黎送來的冊子一并奉上,“周家事涉極深,還請殿下過目?!?/br> 穆安之一目十行,盞茶功夫便將這兩件東西看完了,皺眉道,“周家這樣的貪鄙性子,在糧道豈不是老鼠掉進糧倉?!?/br> “是啊。周家案子要如何查,欺男霸女,強占土地都是小案子,糧道是軍中大案,臣有些拿不定主意了?!倍砰L史如實說。 穆安之也知輕重,糧道大案,尤其會牽涉南安侯府這樣的大族,至于其中多少官員家族會被打落塵埃更是不可數計。甚至,刑部一部能不能擔得起這種大案都得兩說。穆安之平時的事務不忙,他最大的事就是在手下拿不定主意時給出主意。 所以,杜長史可以拿不定,穆安之不能。 穆安之道,“先把周家強占田地、逼殺人命的事查清楚,其他的,我御前請旨,看陛下心意?!?/br> 杜長史松口氣,躬身應道,“是?!?/br> “所涉周家的案子,你要親自核實,不論證據還是口供,都不能出半點紕漏!” “是?!?/br> “還有,查一查當初周氏如何入的胡世子的眼?!币粋€殺豬家的閨女,與侯府世子云泥之別。胡世子哪怕要納小,也輪不到周氏女才是! 杜長史應聲領命。 杜長史猶豫片刻,上前低聲同穆安之說了他家大哥跟他問胡家這案子的事。杜長史道,“我大哥從來不多理旁人家的事,約摸是胡世子找過他了?!?/br> 穆安之好笑,“嗯,你這是把你哥賣了啊?!?/br> “他沒讓我保密。其實我一調周家的文牒,他就能見微知著。特意問我一句,應是為胡世子的請托。我當時不知周家在糧道當差,就隨口搪塞了一句?!?/br> “無妨。令兄在吏部多年,知道的事只會比我們多不會比我們少?!蹦掳仓盖们米郎系膬宰?,“把這個收好了,不要再給第三個人看到?!?/br> . 杜長史以往的姓名是吏部尚書他弟,在他成為三皇子穆安之的長史后的第一個新年,杜長史在帝都城有了自己的姓名。 信安郡主被魘咒一案,由三皇子穆安之主理。不過,穆安之身為皇子,不可能事必躬親,實際上入手調查此案的人是杜長史,華長史與鄭郎中都聽他的調譴。 如今千頭萬緒,杜長史仍是自太平庵的魘咒查起,第一個傳喚的便是周宜人的心腹袁姑媽。婦道人家,再如何jian滑也見識有限,杜長史的手段還沒拿出來,袁姑媽就將祖宗八代的事都招了。 “我年輕時死了丈夫,生計沒的著落,常在鄉下走動,做些扯媒拉纖的生意。因我認識幾家財主,財主家或有買賣丫環小子的事,我也招攬了來賺個飯錢。有一回,認識了萱姐,萱姐說,弄這些個下等貨色,賺那三五個銅錢,也不過得些口糧罷了,何時能發大財?” “她叫我跟她一起干,選那七八歲的伶俐孩子,貴的也不過十幾兩銀錢。尋個小院兒養著,一等樣貌教習琴棋書畫,二等學算賬管事,三等習女紅廚藝。待到十二三歲,干干凈凈的出手,賺頭極豐。我跟萱姐干了幾年,攢了些本錢,回老家時見著阿月,端是個齊整孩子。我不忍她埋沒鄉下,她家里也愿意她在我這里賺個前程……” 袁姑媽淚流滿面,渾身顫抖,“她果真是極有福的,世子一眼就相中了她。我一輩子無兒無女,養她長大,親閨女一般。千罪萬罪都是我的罪,請大人千萬別怪罪宜人?!?/br> 杜長史冷笑,“這么說,魘咒郡主也是你一力主張了?” 袁姑媽一哆嗦,“大人明鑒,民婦絕不知此事,更不敢做這樣的事!” “你最好沒做過,魘咒郡主,其罪當誅!”杜長史問,“萱婆子現在何處?” 袁姑媽道,“前些年萱姐說要往南邊兒去尋幾個水靈孩子,沒見再回來?!?/br> “她家鄉何處?姓誰名誰?有何家人朋友?” 杜長史把袁姑媽審了個通透,審出了這位名字不詳年紀不詳出身不詳的神秘人萱姐,甚至當初胡世子到郊外莊子上行獵,賄賂胡家管事將周宜人送到胡世子床上的主意,也是這位萱姐出的。 至于萱姐此人,現在已是查無蹤行無影了。 袁姑媽這點把戲,興許能糊弄一下內宅婦人,想糊弄杜長史,她還差的遠!連晚上的刑都沒熬過,袁姑媽便把自己就是萱娘的事說了,如此,袁姑媽的人生經歷又豐富許多。 袁姑媽的確是年紀輕輕便死了丈夫,婆家說她命硬克死男人,她日子難過就往帝都來討生活。一個年輕寡婦,還頗有些姿色,總不會餓死,后來袁姑媽便到了慈幼局做事。 在慈幼局,她接觸到了人口買賣的路子。 周宜人周月的確是袁姑媽的遠房侄女,在帝都有些起色后,袁姑媽衣錦還鄉,周屠戶特意送了兩斤豬大腸過去。彼時的袁姑媽自是看不上這個,卻是一眼相中水靈秀氣的周月。幾次接觸,袁姑媽頗覺這個遠房侄女是個好材料,周屠戶聽袁姑媽說些城里大戶人家的富貴,也動了心思,便將周月送給袁姑媽做個養女。 好胚子,有一個就夠了。 袁姑媽將畢生心血都投入到周月身上,請女先生教她琴棋書畫,自己親自教她人情世故、富貴難得。袁姑媽甚至一手cao作將周月送到了胡世子的床上,幫助她成為胡世子的愛妾,進而生下一子一女。 只要胡家不倒,必是一生的富貴錦繡。 只要適可而止,必是一生的平平安安。 只是,**永無止境。 隨著今上登基,信王一支徹底失勢,信安郡主常年在府吃齋念佛,仿佛隱形人一般。而做了妾室的周月,因緣際合得胡世子為她請封誥命,她的兒子,比郡主所出的嫡長子更為受寵,她的女兒,與豪門嫡女無異。 已經是宜人了,多走一步又如何? 這個時候,周月不會想她的出身是否般配。何況,她身邊還有袁姑媽這位絕頂“智囊”。 從村姑到愛妾,這對表姑侄走了七年。從愛妾到宜人,用了五年。從宜人到世子夫人,她們會準備的更久更充分。 周家出身低微,沒關系,做了官自然就不低微了。 入仕不易,官小位卑,不過,她們并不缺乏耐心。 如今,周屠父熬到五品官,而府中的隱形人信安郡主縱是熬到形如老嫗仍穩穩的活著,她們決定推這位郡主一把。 一路順遂鮮逢敵手的賢姑侄遇到此生最大的敵手。 從屠戶之女到五品宜人,周氏用盡此生幸運。 從屠戶之家到五品官位,周家也用盡此生運勢。 一直依附于權勢的周家并不明白何為權勢,信王一族經今上奪嫡之爭落敗,信安郡主隱形人一般的生活這些年,并不代表什么阿貓阿狗都可以動她。 周家不知自己滿頭小辮子早被這位郡主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捏在手里,留為把柄。 周家終于惹到了一位足以覆滅他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