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節
一時,局勢緊張,如在眉睫。 第120章 一零八章 穆安之六親不認的形象伴隨著他在昭德宮外與太子大打出手而在官場廣為流傳, 李玉華都聽了一耳朵。不過,李玉華沒放在心上。 反正原本她家三哥就不喜歡東宮, 倆不對付的人打一架也很正常啊。 李玉華就用她自幼在鄉下耳濡目染來的樸實的世界認知解釋,在鄉下兄弟不對付,甭說打一架,打三五架也尋常啊, 就是她們婦道人家也會跟著扯頭發對罵的。 故,李玉華還神秘兮兮的悄悄問穆安之,要不要她明天進宮給太子妃兩句聽聽,她也可以幫著在藍太后耳朵邊說東宮的壞話。 穆安之正在吃茶,聽到李玉華的主意險沒摔了手里的茶碗, 手忙腳亂的把茶碗擱幾上, 穆安之道, “胡說什么,我還用你去吹耳邊風。太子妃正有身孕, 你可不許有半點不敬。省得被人挑出刺來, 倒反捅你一刀?!?/br> “我沒說對太子妃不敬,可三哥你都跟太子打架了,我也不能干看著啊?!?/br> “你干看著就好?!?/br> 李玉華倆眼珠子骨碌亂轉,穆安之知她素來主意大,只得與她道,“我與太子不睦,早便有之。何況,太平庵案子難處置, 我一味溫良恭儉讓,旁人只當我好惹,倒多來指摘,倒不如做出個惡相,想從我這里討便宜也得先掂量掂量?!?/br> 李玉華想了想,“這不把名聲弄壞了,倒叫人誤會三哥?!?/br> “名聲不名聲的,以后再說過吧?!蹦掳仓侄诶钣袢A一句,“萬不可對太子妃不敬!” “我曉得,我哪次進宮都離她遠遠兒的,這大著肚子的婦人最是麻煩,離她近了,她哪里不舒坦都得算我頭上,我能給她這機會?”李玉華鬼精鬼精的,以前她們村里倆妯娌不對付,后一人有孕,可是仗著大肚子沒少給那未懷孕的妯娌難看。 李玉華忽想到一事,她跟三哥也同房這么久了,每晚都會親兩下,結果,今早叫府中太醫把脈也沒診出小娃娃來。也不知是不是三哥身體不行,陽氣不足,影響她懷孕,晚上要不要多親兩下。 李玉華以一種狐貍盯山雞的愛撫眼神打量著穆安之,穆安之給她盯的寒毛都豎起來了,李玉華笑的愈發甜蜜,拉著穆安之的手說,“外頭的事我都聽三哥的,三哥怎么說我怎么做。家里的事聽我的,這也到飯時了,晚上我讓廚下燉了上好羊rou,三哥你多吃些補補身子。身子好,才能跟壞人繼續斗不是?”身子好,才能跟我生小娃娃??! 李玉華肚子里盤算著生小娃娃的事,待穆安之愈發溫柔,晚膳時布飯布菜很令穆安之不安,以為李玉華又打什么主意。 結果,直待晚上睡覺時,李玉華估量著穆安之睡熟就悉悉索索的支起身子,對著穆安之的嘴巴親了四口。是的,從以前的兩下翻了番,這回要親四下了。 少女的馨香無處不在,似乎帶著燎原的熱度,穆安之氣血正盛,給李玉華這樣輾轉親吻,心臟都險從胸腔跳出來,尤其李玉華以往只是蜻蜓點水,這回還舔了幾下,穆安之眉心一皺,喉嚨里發出個短音,按捺不住翻個身臉向外睡去。 李玉華嚇一跳,不過很快鎮定下來,李玉華嘀咕著,“醒了我也不怕,我也不是為自己,還不是想快些給老穆家生兒子么?!彼€推了穆安之的脊背一把,“醒沒?” 穆安之死都不敢“醒”,生怕李玉華跟他“商量”生兒子的事。 李玉華看穆安之沒動靜,自己嘀咕兩句就躺被子里睡去了。 一直待李玉華睡熟,穆安之才松了口氣,轉過身借著賬中朦朧微光隱久可見李玉華熟睡的臉頰,心下暗暗嘆一口氣,倘不是跟了他,玉華meimei這會兒當求仁得仁了??尚闹邢氲接袢Ameimei與旁人求仁得仁,穆安之又隱隱有些不大舒服。玉華meimei這么傻,人也笨,倘是跟了旁人,還不知怎么叫人坑哪。 . 被穆安之鑒定為既傻且笨的玉華meimei第二天就在慈恩宮小小的噎了太子妃一句,李玉華主動跟太子妃說的,“太子三哥打架是他們的事,太子妃咱們可還得跟以前一樣,莫要生分了才好?!?/br> 太子妃都不曉得這事,叫李玉華說懵了,連忙問,“什么時候的事?” “就昨天啊,太子沒跟嫂子你說么?興許是怕你擔心,看我這嘴快的,什么事都存不住。其實沒事,嫂子別擔心,是三哥叫太子打傻了,小腿青了一大塊,我昨兒還拿藥油給三哥揉了半宿?!边@話夸張,她原是想給穆安之上藥的,穆安之害羞避閑,死活不肯。不過,李玉華也仔細看了看,就青了一塊,不大要緊,三五天也便消了的。不過,她不能叫三哥白吃虧,必得在太后跟前說個明白。 太子妃反應也不慢,她雙手習慣性放在小腹上,眉尖兒蹙也一抹擔憂,柔柔的說,“我說怎么昨兒就覺著殿下身上似有藥油的味兒,我還問他來著,他興許是慢我擔心方沒說。殿下做長兄的,斷不會欺負弟弟,這里頭興許是有什么緣故也說不定?!?/br> “這誰知道。這是他們男人間的事,我不理,我只管跟大嫂好?!崩钣袢A甜滋滋說話的虛偽模樣落在太子妃眼里怎么看都是一副jian相。 太子妃笑應,“可不是么。就是這個理?!毙南抡嫘挠X著三殿下也不知什么運道娶了三弟妹這么個不著調的潑才,什么事懂不懂的就拿出來往外講。 果然,藍太后聽罷問,“怎么,太子老三打起來了?為什么打起來了?” 太子妃看向李玉華,“太子著意瞞著我,倘不是聽三弟妹說,我也不曉得?!?/br> 李玉華愣頭愣腦的,“不知道。我問了,三哥不跟我說。就知道三哥一瘸一拐的,腿上青了一大片?!?/br> 太子妃道,“太子也傷著了。他怕我擔心不說,也不曉得用了些什么藥?;首婺?,不妨召太醫來給太子和三殿下都看看傷,咱們也能放心?!?/br> “真是不叫人省心?!彼{太后嘆口氣,令林嬤嬤傳太醫至慈恩宮,太子與穆安之也都受宣而來,先查了各自傷勢,都是些皮外傷,用些藥膏藥油就能好的。 不過,藍太后還是拉著倆人的手絮叨了一通兄友弟恭的道理,藍太后的口才既非太子妃一味迎合太子更不是李玉華這文化不高直言直語的,藍太后是引經據典、滔滔不絕,直說的倆人面紅耳赤,跪地上再三保證以后絕不打架才算罷。 李玉華沒見著這場景,倘是見著,必然要偷笑一回的。 穆宣帝私下都說,“以后再有這等樣事,朕就托給母后,昨兒險沒把朕氣著?!?/br> “男孩子哪有不吵架拌嘴的,何況都是年輕氣盛的年紀。阿慎年紀小些,一向性子沖動,太子是穩重的,怎么倒打了起來,我問他倆,都搪塞我。真話假話,我難道還聽不出來?”藍太后不為難孫子,直接問兒子。 穆宣帝遂與母親說了信安郡主與南安侯府之事,藍太后皺眉,“信安郡主這些年不露面,一露面倒是這樣的轟轟烈烈?!?/br> “那混賬被信安郡主一激,當場就把案子接了下來?!?/br> 藍太后將手一擺,袍袖劃過一道凌厲弧度,“于情于理,阿慎都不能不接。這信安郡主,還真是會找麻煩?!?/br> . 穆安之開審信安郡主一案。 審案前,他還被華長史諫了一回,華長史覺著穆安之言語不妥,那什么“江山又不是臣的,是陛下的,是太子的,臣也沒那費力不討好的賤相?!?,這話是斷斷不能再說了。 杜長史倒是很理解穆安之,“咱們查太平庵案,原是職責所在,結果倒是被一干子小人攻詰,我都替殿下委屈。殿下就是太實誠,這種話自己私下說說就是,殿下您在御前說,明顯要挨訓的?!?/br> 華長史聽這不著調的話,掖揄一句,“杜長史經驗豐富,以前肯定是吃過心直口快的虧?!?/br> 大半帝都城都知道杜尚書教弟甚嚴,聽聞當年杜長史二榜傳臚,杜尚書的臉整整臭了一個月。杜尚書自己狀元及第,年方不惑便已登尚書高位,杜長史這點道行較之其兄相差甚遠,可想而知杜長史出言不馴會被怎樣教訓。 杜長史果然立刻閉嘴。 穆安之打個圓場,“咱們查案查清,做事做明,旁的一概不管也一概不理?!彪S手翻著案卷問,“胡家那小妾來了沒?” “周氏居五品宜人,現在就要宣她過堂么?”杜長史問。 “小妾還有誥命了?”穆安之挑眉,吩咐道,“一應涉案人員都傳喚過堂問訊。有難辦的,只管來同我說?!?/br> 華長史杜長史躬身領命,下去安排不提。 陽光自窗上明紙透入,落在穆安之仿佛玉雕的手上,他一只手按在卷宗之上,指尖仿佛懸著光,無聲的叩了這卷宗兩記。 此案他心中有數,十之八.九是罪證俱全的。只是—— 國朝四支鐵騎,第一支便是陸侯掌的西北軍,第二支是北安關姚國公所率北安軍,第三支便是南安侯所統南夷駐軍,第四支是帝都禁衛軍。 禁衛軍無人敢打主意,這是由穆宣帝心腹大將林大將軍親自執掌。倘胡家此事牽連太過,由南安世子帷簿失德必然要牽涉到南安侯教子不嚴上頭,若胡家軍權不穩,必然會動搖南夷安穩。 穆安之的視線落在翻開的卷宗上,自西北靖平,陸國公也有十數年沒有領過兵了吧?如今執掌西北軍的陸侯已與陸家分宗,上次陸侯回帝都參加太子大婚禮,連陸公府的門都沒邁進一步。 陸家這是打上南夷軍的主意么? 如果是這樣,那么昨日早朝太子假惺惺的按下太平庵案,而信安郡主又那樣恰到好處的出現在宮門口攔在楚世子面前就能說的通了。 只是,胡大公子身為胡世子的嫡長公子,這是……要與家族決裂了嗎? 第121章 一零九章 半幽暗的刑堂, 無窗,屋頂腕粗的鐵鏈懸下一只倒彎的六角鐵勾燭臺, 白燭大蠟映亮整個審訊室。杜長史握著手爐高居上首,胡家涉案管事跪在地上,靠邊一排是玄黑色反著冷光的刑具。房間只一盆炭火,里面放了幾只黑色鐵烙燒的通紅。 杜長史半支著頭, 聽著底下吏員審問胡家下人。 這審訊室的味道委實不好聞,杜長史好潔凈,這屋子他常用,底下人打掃用心,卻仍有股子說不出蠟燭燃燒與舊時血腥和時久不見陽光的混合味道。 那胡家管事哆哆嗦嗦的回答著問訊, 聽門外幾聲腳步, 就見梅典簿捂著左臉推門進來, 哭喪著臉道,“大人您快出去瞧瞧吧, 那位周宜人氣派大不肯進來, 下官都被她賞了一巴掌?!?/br> 底下管事一哆嗦,頓時閉緊了嘴巴。 杜長史眼眸一瞇,下巴對梅典簿一揚,“手拿開我瞧瞧?!?/br> 梅典簿很沒面子的放下手,果然左臉一個紅手印,看得出打的不輕,還被指甲之類的尖銳之物劃了一道血痕。杜長史諷刺道,“你怎么沒把右臉再遞上去給那婆娘打一巴掌, 沒用的東西,出去別說你是跟著我做事的?!?/br> 杜長史罵完梅典簿,抬腳就往外走,在刑堂門口見到嘰嘰喳喳仿佛一群鴨子的胡家人,十來個侍女婦人圍著個戴著帷帽的水藍衣裙婦人,邊兒還跟著四個青衣小廝,兩位目光凌厲的中年人,以及兩位斯文清客。杜長史的視線在那兩位眸光如刀的中年人身上掃過,對梅典簿道,“去找殿下借兩個武功高強的侍衛來,另調一百侍衛?!?/br> 梅典簿應一聲,撒腿就去借人了。 其中一位清客立刻上前,“大人切莫誤會,我等并無不敬之意?!?/br> “誤會?我誤會了嗎?敢在刑部打我手下八品官,就是胡世子親至,他也得給我說出個緣由來!”杜長史握著手中炭爐來回踱了幾步,聲音冷若冰霜,“剛剛是誰動的手?” 中間帶帷帽的周宜人終于開口,聲音柔軟仿似三月春雪,“千錯萬錯都是妾的不是,請大人莫要介懷,待回府后妾必然責罰她們?!?/br> 杜長史冷笑,“狗沒看好,當然是主人的不是。你雖是宜人,本官二榜傳臚出身,三年翰林,位居五品。這位宜人,你在侯府如何得萬千寵愛是你的事,你在侯府有臉面,也是你的事。我勸你莫要把你這臉看得太大,你這點面子擱在我這里,屁都不是!” 這些年,大概周宜人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樣不給她顏面的人,她戴著帷帽,旁人看不到她的神色,只見那纖弱的身子輕輕抖動著,哽咽著應一聲,“大人教訓,妾記下了?!?/br> 當時就在婆子看不過,怒道,“大人也不過五品官,就在我家太太面前如此放肆!你既是讀過書的翰林老爺,也當知禮才是?!?/br> “方mama,快別說了,大人的話都是對的,是咱們失禮在先?!?/br> 梅典簿已是帶著大部隊過來了,杜長史冷笑糾正,“不是失禮,毆打官員,罪同反叛!”駢指一揮,“都給我拿下!” 胡家再多的人也架不住這是刑部地盤,梅典簿帶人就往前沖,胡家兩位常服高手都看向周宜人,周宜人連聲道,“大人恕罪,妾身知錯了。剛剛是方mama不妥當,護我心切,誤傷了那位大人。那位大人就診休養,不論多少銀錢,我們都愿意出?!?/br> 杜長史冷笑,“你這一套把戲,拿到旁人跟前用吧?!?/br> 立刻將胡家眾人悉數拿下,兩位高手都不例個。杜長史問梅典簿,“哪個打的你?” 梅典簿指了指那一臉兇相的方婆子,杜長史吩咐,“加倍打還!” 梅典簿過去,啪啪左右兩記大耳光,立刻把方婆子打的鬼哭狼嚎。杜長史嫌棄的皺了皺眉,“太吵了?!?/br> 梅典簿深知杜長史的性情,令小吏上前,那小吏手中握著薄竹刑板,對著方婆子就是一頓抽,直抽的兩頰紫脹,方婆子喉嚨里嗚伊作響,卻是不敢再敢大嚎一句,小吏方從容的收回刑板。 杜長史頜首,踏步上前。 周宜人身邊仍有個圓臉婆子緊緊護著,胡家兩位高手也護在周宜人面前,刑部侍衛只是包圍在這幾人身邊。杜長史穿過侍衛,看著胡家兩位高手,冷聲道,“退下!” 周宜人繼續哆嗦著,“你,你們,你們先退下吧?!?/br> 二人微一躬身,讓開路。 杜長史手在圓臉婆子肩上一撥,那圓臉婆子一個趔趄險沒摔到地上,沒等那兩個護衛出手,杜長史劈手扯下周宜人頭上的帷帽,一把擲在地上,“來刑部受審,戴什么帷帽,是自覺見不得人嗎?” 周宜人驚呼一聲,露出一張柔若春花的美麗面容。聽說這位周宜人在胡世子未大婚前便在身邊服侍,膝下一兒一女,如今怎么也得三十好幾了吧??蛇@容貌之美,年輕女孩沒有她的風韻,而同齡婦人怕是難及她的嬌艷。 如同一株久立枝頭的鮮花,四季不敗。 這位宜人當真不辜負盛寵多年的名聲,被婆子剛抽過耳光的梅典簿面對周宜人的美貌都有些失神。唯杜長史 踩住帷帽散落在地的一截薄紗,面對周宜人目若秋水、顧盼生姿的美麗面孔,杜長史沒有絲毫憐惜,冷冷道,“帶下去,本官親自審問!” 梅典簿一個激靈回神,一面帶著衙役請周宜人到刑堂房間問審,心中卻難免升出一絲念頭:杜大人這二十好幾還沒娶上媳婦,果然不是沒原因的啊。 當然,對于杜大人剛剛的維護,梅典簿是極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