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節
“罷了罷了,大早上也沒吃蜜,嘴就這么甜?!?/br> “哪里,我說的句句大實話?!崩钣袢A天生一套嘴甜如蜜的本領,穆安之又天生不愛理這些瑣碎事,基本上成親一個月,李玉華給他吃啥他吃啥,給他穿啥他穿啥。就像這絳紅袍子,穆安之覺著太艷,可李玉華一定要他穿,也就穿了。 夫妻倆打趣幾句,就有宗室上門了,先前的多是些爵位低的宗室,其實大部分穆安之都不認識。穆安之一直住在宮里面,無名無位的宗室到不了他跟前??扇缃癯鰧m開府,五服以內的宗室便都要請一請,也算認認門的意思。 好在他們府里有孫嬤嬤這位宗室通,帝都宗室,孫嬤嬤大都知曉,李玉華提前做足功課,哪些宗室叫什么名字,是什么親戚關系,家里幾個孩子,誰跟誰是近親,誰跟誰還是娶了姐妹的連襟兒,李玉華背了好幾遍,還讓穆安之也跟著記了記,所以不會出來尷尬的親戚相見不相識的場景。 有帶著孩子過來的,李玉華也準備了給孩子的禮物,一人一對荷包,荷包里放著金銀花錁子,女孩子就送吉祥如意花錁子,男孩子便是金榜題名花錁子,很喜慶。 隨著人來的越來越多,三皇了府也熱鬧起來。 宮里穆宣帝卻在喘氣,三皇子府不想陸皇后參加的事,穆宣帝昨天方知曉,就覺著三皇子不懂事,這是什么場合,上次休沐二皇子府安宅酒,帝后奉太后過去吃酒,何其美談,到三皇子府上這安宅酒,三皇子就要出幺蛾子。 穆宣帝都說,“既是皇后不去,朕也不去了?!?/br> 藍太后勸了穆宣帝一回,太子又勸了他爹一回,穆宣帝才答應過去??梢幌肫鹉掳仓@樣執拗的竟不顧皇家體面,穆宣帝就覺得不大痛快。 尤其太子悄悄跟穆宣帝說,“我讓太子妃留下給母后侍疾,父皇放心,不會有人閑話的?!?/br> 穆宣帝的郁悶直待看到唐墨過來請安才稍有緩解,穆宣帝就倆外甥,大外甥唐沐跟妹夫唐駙馬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自幼便很懂事,也很得穆宣帝欣賞。小外甥就是唐墨了,這個外甥因幼時體弱,長輩都格外心疼一些,待唐墨略大些,穆宣帝就讓外甥到宮里跟皇子們一起讀書,表兄表弟嘛,不是外人。唐墨屬于啥啥都不急的類型,皇子們讀起書那是如狼似虎,起三更熬半夜那是常有的事,像太子像穆安之,生病了在自己宮里休養,也是手不釋卷。唐墨不是,他讀的不快,他就慢慢讀唄。趕上下雨下雪的,他還要逃課,逃課理由也光明正大,他要賞雪賞雨賞花賞風,穆宣帝都得請教他風怎么賞,這東西也看不見不是。 唐墨就給他舅表演了一回賞風,在院里擺張榻,他讓穆宣帝躺上去,穆宣帝躺下之后,他把他舅的一條胳膊拉直平放,唐墨跟著躺他舅胳膊上,不一會兒就攤手攤腳的呼呼過去了。 穆宣帝這輩子頭一回懷里摟著個孩子睡覺,就是摟著唐墨了。當時的心情就甭提了,懷里有這么個香香軟軟的小香包似的孩子,像是一盅有些酸有些軟蜜漿劃過心頭,即便以帝王的心腸,也會在孩子未經塵垢的天真面前自然而然的涌現出一種愛意,那是對生命本能的喜歡,自此更偏愛這個外甥。 唐墨也挺得幾個皇子表哥的喜歡,他每天樂呵呵的,成天考試兜底也不見煩惱。用唐駙馬的話說,簡直沒個臉皮,讀書差也不知用功。二皇子卻覺著,要不是有唐墨表弟,他就得是墊底的那一個了,于是特別維護這個表弟,成天說表弟年紀小啦如何如何的話。 以至唐墨現在書讀的也不怎么樣。 可駕不住唐墨得穆宣帝喜歡啊,如太子如二皇子如穆安之想弄個差使,都得看穆宣帝的心情,還得穆宣帝往哪兒安排你們往哪兒干去。 唐墨不是。 唐墨要差使的辦法很直接,就跑他舅跟前說,“舅,我想當差?!?/br> 他舅問,“當差?你還小,過兩年吧?!?/br> “我就想當差嘛?!?/br> 他舅就問了,“想去哪兒當???” “去刑部?!?/br> “唉喲,你這都想好了呀?!?/br> “當然啦?!彼€挺得意。 “跟你爹娘商量過沒?” “商量了,他倆都不同意。舅,你就給我個差使唄?!?/br> “那你想去干什么?” “不知道呀,舅你替你想想唄?!?/br> 外甥來要差使,做舅舅的想了想,先去做個員外郎吧,官職不高,每月也能領些俸祿,不會當差也不要緊,起碼這個外甥不是個惹事的性子,頂多憊懶了些,先學習幾年,待大些再給要緊差使。穆宣帝就把外甥安排到刑部去了。 唐墨自己弄了個官兒,把他爹娘都嚇一跳。 由此也可見唐墨跟穆宣帝甥舅情分不同,唐墨今年才十五歲,個子不高,圓圓的臉帶些嬰兒肥,穿一身紅袍,挺著小胸脯,那副自覺很英武的自信模樣就叫人見了好笑。待他行過禮,穆宣帝問他,“你怎么到這兒來了,沒在太后那里?” 唐墨說,“舅,我現在都當官了,是大人,當然不能再跟外祖母、母親他們一起。我可是大男人!” 穆宣帝哈哈直樂,“是啊,大男人?!闭f著又笑了幾聲,直笑的唐墨撅起嘴來,穆宣帝方不笑了。太子夸唐墨,“這身衣裳一穿上,的確就是大人了?!?/br> 二皇子也笑瞇上的贊他,“英武的很?!?/br> 唐墨便很高興的又拔了拔腰,小肚子都腆了起來。 穆宣帝父子三人都覺好笑,穆宣帝問唐墨,“這兩天在刑部當差如何?” “特別好,三表哥很照顧我,頭一天去三表哥還帶我去見了尚書大人、兩位侍郎大人,還帶我到比部司見了郎中大人,中午我也是和三表哥一起吃飯?!?/br> 穆宣帝對穆安之的不滿倒是消散了些,想著這個兒子的確是執拗,可跟陸氏倒也不是一時之事了,在外待表弟還是不錯的。 太子笑問,“在刑部當差如何?” “挺好的?!?/br> “現在讓你辦什么差使?” “郎中大人說讓我先學習著,我現在給三表哥幫忙?!?/br> 太子道,“這也挺好,你剛到刑部,凡事不要急,慢慢來。有什么不懂的就問你三表哥,過來跟父皇和我說也一樣?!?/br> 唐墨重重的點頭,“大表哥放心,我一定好好當差,給舅舅爭氣?!?/br> 他那副認真鄭重的稚氣模樣,瞧得人會心一笑。 穆宣帝心情轉好,待宗室到了,便帶著太子二皇子唐墨等人去慈恩宮迎奉藍太后,帶著諸皇子公子一道起駕,駕臨三皇子府吃安宅酒。 待到三皇子府,穆宣帝真心認為,穆安之與李玉華當真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于宮里,穆安之不請陸皇后,于李玉華,這樣的安宅酒,皇親國戚都請遍了,李玉華是一個娘家人都沒請,她連一張帖子都沒下給許家!這要不知道的,得以為三皇子妃娘家人死絕了哪! 第84章 七十二章 三皇子府的安宅酒整體來說沒有二皇子府的熱鬧, 一則穆安之當差的時間短, 除了宗室五服以內的親戚, 穆安之在刑部就請了五個人, 黎尚書、程褚兩位侍郎、鄭許二位郎中、段主事,把這六個人榮幸的不輕,呵呵呵,滿朝文武, 唐家這種皇親不算, 除了永安侯一家,三皇子府就請了他們六位臣子,還一看就知道是因為工作原因請的他們。 黎尚書與永安侯原本不熟, 因他倆官階高, 安排著坐在一處,倆人左右瞅瞅,還是他倆一起聊天吧。 再有,人少的原因就是, 穆安之沒有母族, 李玉華倒是有娘家,可她一個沒請,也相當于沒有。于是,在座的除宗室親戚, 就是穆安之在刑部請的六條好漢,還有勉強算是熟人的,譬如曾給李玉華出嫁時梳頭的永安侯夫人, 外界完全不理解原因但據說與三殿下有所往來的陸侯的夫人。陸侯已經回了北疆,這次三皇子府的安宅酒,陸侯夫人收到請柬后親自過來祝賀。 這也是極詭異的一件事,大家眾所周知,三殿下極不喜陸家人。但,陸侯與三皇子府竟是交情不錯。 反正,在朝之人,穆安之李玉華就這么零零落落的請了十來個。 原本,穆宣帝因對穆安之有氣,本想坐坐就走,但看穆安之這里如此景象,雖覺穆安之是自作自受,心底到底心疼一些,便一直用過午膳方起駕回宮。 李玉華跟在藍太后身邊跟只百靈鳥似的說話,還很關心的問穆宣帝,“父皇喝好沒?今天這酒是三哥特意買來的三十年的陳釀,他自己舍不得喝,特意拿來孝敬父皇的?!?/br> 每每與李玉華說話,穆宣帝就有一種很奇異的家常感,他三個兒媳,有兩個基本上都是君王公公程序化的說過幾句好好過日子的話,獨李玉華,每每見他都要笑瞇瞇的湊趣,話比穆安之可多的多。 穆宣帝頜首,“不錯?!?/br> “下次我們有好酒,還請父皇過來?!?/br> 穆宣帝打趣一句,“旁人都是給朕送宮里去的,你倒要朕多跑一趟。怎么,朕不來,你就不孝敬朕了?” 李玉華笑道,“旁人不是您兒子兒媳呀,就是想父皇多來我們這兒坐坐。到時不用父皇跑,讓三哥到宮里背您過來?!?/br> 穆安之肚子里先翻個白眼,心說丫頭你這諂媚的。 穆宣帝硬是給她逗樂,藍太后也笑,“怎么只請皇帝,不請我啊?!?/br> “這哪兒能,三哥去背父皇,我就背皇祖母?!?/br> 藍太后哈哈大笑。 大家伙見穆宣帝藍太后都高興,心下都想,看來三皇子府圣眷猶在。離得近的如鳳陽長公主等人更是覺著,三皇子穆安之這媳婦真是娶的不錯,穆安之不大得圣心,與穆宣帝話都少,李玉華是個愛說話的。雖經常說些村話,可靠著臉皮厚會逗人,帶著整個三皇子府在御前露臉,極大程度上彌補了穆安之與穆宣帝父子關系的冷淡。 李玉華有說有笑的一直把藍太后穆宣帝送至輦車,又一路送到門前,直待輦車出了皇子巷,李玉華還遙遙望了片刻,感慨一句,“真舍不得皇祖母和父皇啊?!?/br> 穆安之心里很實誠的吐槽一句,成天見面,有什么舍不得的。 穆宣帝藍太后回宮,太子自然也跟著一起回了。鳳陽長公主也與穆安之李玉華告辭,李玉華悄悄跟鳳陽長公主說,“還有好玩兒的歌舞哪,姑媽別急著走,您一準兒喜歡?!?/br> 原來李玉華著人打聽,帝都還真有俊小伙舞團,清一色的十**歲的胡人俊小哥,超過二十歲的李玉華都刷下去了,嫌老。載歌載舞,甭提多養眼。 外宅男人們酒都喝的差不多,內宅女人們看歌舞看的正在興頭上。男人們都說,咱們該告辭回家了,女人們回話,著什么急啊,再坐坐,我們跟皇子妃還有話要說。 這一坐,險些在三皇子府吃個晚飯。 穆安之對此表示:他真不知道李玉華那丫頭還請了胡人歌舞團表演。 . 送走客人,李玉華穆安之就回屋休息了,收拾殘席的事悉數交給內外管事,李玉華就不親自瞅著了。李玉華是管過七八百人大作坊的人,要凡事都親力親為,她早累死了。 光憑這一點,孫嬤嬤就覺著李玉華有大家氣派,有些個小家器的主母,凡事必要自己親眼瞅著才過得去,你要是家里就三間瓦房,親自瞅瞅的過來。要是像皇子府這般,府里人手上百,每天不知多少事,親自瞅著每件事,不說瞅不瞅得過來,就是再能干,事必躬親也得累死。 做主母的,做個總攬,會用人就夠了。得空自己多保養,趕緊給殿下生幾個小殿下才是正經。孫嬤嬤想的挺遠,不過,也想的挺實在,李玉華娘家指望不上,瞧著李玉華也沒有要指望的意思。好在李玉華自己站得住,要是能盡快為殿下誕下小殿下,地位就更加穩固了。 李玉華先讓穆安之喝了醒酒湯,問她有沒有吃好,穆安之道,“酒席還不就這樣?” 不論宴會還是酒席,都不是吃東西的地方,大家四方交際,客套寒暄,賞歌賞舞,喝酒多吃東西少,李玉華說,“給你弄碗小餛飩吃吧?” “別了。這就晚上了,咱們晚上一起吃?!?/br> 李玉華說,“晚上做些清淡的,蒸一個金銀夾花,炒幾樣清淡小菜,煮一鍋nongnong的米粥,要煮出油皮的那種,怎么樣?” 穆安之腰間靠著隱囊,一腿曲起,一腿隨意箕坐的姿勢,呷口濃茶,透過傍晚一束一束的玫瑰紅的夕照笑望李玉華,“金銀夾花可不清淡?!?/br> “我想吃嘛?!崩钣袢A問穆安之,“你想吃什么?” 穆安之在宮里十幾年都是膳房送什么他吃什么,每次聽到李玉華跟他商量吃食的事,他都覺著有趣,想了想,“添個老鴨火腿湯吧?!?/br> 這湯也不清淡。 可見倆人都不是啥清淡口味。 孫嬤嬤端來新切的蜜瓜,這是北疆蜜瓜,瓜鑲碧綠,空氣中傳來清爽香甜的瓜香,李玉華高興的說,“一聞這味兒就想吃?!?/br> “喝了酒總是口中發干,殿下娘娘吃些蜜瓜解一解?!?/br> “嬤嬤也吃?!崩钣袢A先遞給孫嬤嬤一塊,孫嬤嬤謝賞后接了,坐下榻畔的圓凳上一道吃蜜瓜。三人正吃蜜瓜說話,李玉華跟孫嬤嬤商量,“這一個月,咱們又是搬家又是宴飲的,從上到下都忙的腳不沾地,我想著,這個月都多發一月月錢,如何?” 孫嬤嬤笑,“這是娘娘的恩德,底下人知道哪里有不愿的。就是有一樣得慮在前頭,長史司都是拿的朝廷俸祿。咱們府里多發月錢,長史司那里要不要也賜下恩賞?” “就一視同仁吧。他們每人每月多少薪俸,也賞下去?!?/br> 孫嬤嬤應下。 李玉華又說,“這帝都有沒有什么發財的營生?” 這實在把孫嬤嬤問住了,穆安之道,“嬤嬤一直在宮里,她肯定不知道,你還不如問我?” “問你,你知道嗎?” 穆安之想了想,“明年除了咱倆的年俸,還能在領一份刑部的俸祿,錢不夠花么?” 李玉華孫嬤嬤都笑了,李玉華道,“嬤嬤你跟這位大爺說說,咱們剛開府一個月,花了多少錢?” 孫嬤嬤道,“娘娘和奴婢算過,咱們剛開府,人情往來少,這一個月也千把兩銀子。以后府里開銷還會增加,如有殿下、娘娘的打賞、再有府里人喜喪病都有份例,一年四季衣裳、節年賞賜、宮里三節兩壽的敬上,咱們府里時不時的宴飲,就是不算多了,一年起碼三萬銀子才能支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