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第61章 四十八章 出宮開府的兩位皇子府都將安宅酒定在東宮的冊立大典之后,既是出于對東宮的尊重, 也是沒辦法的事?,F在朝中已是忙的開了鍋一般, 先是三位皇子同一日大婚, 接著就是東宮冊立盛事, 更不能有絲毫馬虎。 尤其,皇子大婚后的第二天,穆宣帝就把欽天監監正給撤了,如今的新監正聽說戰戰兢兢的在家拜了觀音拜三清,就怕冊儲之日天氣不好。 這些閑話傳聞都是梅典簿說給李玉華知道的, 梅典簿這人吧, 原是個管文牘的官職, 實際上沒啥學問, 倒是很會巴結。這不,轉眼就巴結上了皇子妃娘娘。 這事還得從皇子妃娘娘令小易統計長史司一干人的家小人口說起,杜長史還有些奇怪,問小易, “讓我們寫這個做什么?” 小易向來是只吩咐, 從不問原由, 他哪里曉得, 主子這樣吩咐,他就這樣干唄。 杜長史自然不會親自安排此事, 就交給了在他身邊擦前蹭后巴結的梅典簿,梅典簿官居九品,長史司最低, 他不挑差使,啥差使都愿意辦,給大家伙兒跑腿,態度還好。 待統計好,恭恭敬敬交給杜長史。 小易交差后,第二天里頭就賜下四樣尺頭兩個荷包,是給一位副司膳的,這月是副司膳妻子的生辰。大家才曉得,原來做此統計是為了給大家發福利。 梅典簿短短時間已經結交上了二皇子府的單典簿,一打聽,二皇子府沒這福利,梅典簿眼珠一轉,把原本想跳槽的心都暫且按了下來。 說來也是一樁慘事。 梅典簿甭看學問不高,家里有錢,山東大戶,他不愿意做生意,覺著男子漢大丈夫,有本事應該做人上人,做官!他就揣著銀票往帝都來了,甭看小小典簿,也足花了兩錢銀子。結果,硬是叫人給坑了,入了三皇子府才曉得,三皇子這么大人,連個差使都沒有。 梅典簿一尋思,三皇子不是個受待見的,花銀子買個小官兒,呆在這種不受待見沒啥前途的皇子身邊,自己怕不能雞犬升天。梅典簿心眼兒活,都想著尋謀他路了,突然間得知此事,他立刻將心按下,不管怎么說,三皇子是位有人情味兒的皇子,他再謀差使,不一定能遇著這種上官。 于是,梅典簿一門心思的開始往三皇子身邊鉆營。 結果發現,鉆不大進去。 穆安之現在對自己的屬官興趣不大,他有旁的事情要忙。長史司的事,李玉華很愿意張羅。穆安之在性情上比較奇特,對李玉華簡直聽之任之,隨李玉華怎么折騰。 李玉華這種愛攬事的,遇著梅典簿這些削尖腦袋往上鉆營的,簡直是一拍即合。 梅典簿也認為皇子妃殿下虛懷若谷平易近人,人家身份這么高,說的話比杜長史還叫人容易明白?;首渝钕戮驼f了,“這下不下雨,晴不晴天得看天氣,欽天監那些人算的一點不準。我們大婚那天,一大早上的就開始陰天,路上還下起雨來,最后你猜怎么著?我們車隊剛進朱雀門,頃刻間云散雨歇,艷陽當空,許多人當時都不敢信,雨滴打在身上的涼意還在,突然天就晴了?!?/br> “哎喲,那可是大大的吉兆!” “當然了。我從小到大就沒有不順遂的事,更沒有我大婚時天意不順的道理?!崩钣袢A捏著幾粒玫瑰瓜子,邊嗑瓜子邊跟梅典簿閑磕牙。 “娘娘您這樣的身份,命里注定是大富大貴的人!”梅典簿殷勤的給皇子妃娘娘續上茶水,順嘴拍記馬屁。 “我看長史司里,就你是個機伶的。你也不是能管案牘的材料,眼下我正有樁事你去辦吧?!?/br> “娘娘只管吩咐?!?/br> “咱們開府時,內務司撥了兩個十頃的莊子,你到莊子上瞧瞧,見一見莊頭,把莊子里莊頭管事佃戶一干人的情況,按先時長史司那里的統計,都給我統計清楚,一個都別差?!崩钣袢A道,“旁人都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咱們府里不一樣,殿下篤信佛事,自來心善,我也是一樣的,我要讓大家知道殿下的仁愛之心?!?/br> 梅典簿立刻就應了。 李玉華道,“別單蹦一人去,我給你派倆侍衛,瞧著也威風?!?/br> 就這么把梅典簿派了差使出去。 打發梅典簿一樁差使,李玉華回屋沒見著穆安之,問云雁,“三哥呢?” 云雁回道,“剛帶著易管事到園子去了?!?/br> “這會兒天冷,三哥有沒有披斗篷?!?/br> “娘娘不用擔心,我剛剛給殿下送了斗篷過去?!痹迫概跎喜?,小凡進屋稟道,“娘娘,外頭內務司送的九月節的菊花到了?!?/br> “你去按單子收下,勞他們跑一趟,留著喝杯茶,給個紅封?!?/br> 小凡說,“小的進來的時候,見杜長史華長史往花園子去了?!?/br> “行,我知道了?!?/br> 小凡下去做事。 雖則離宮開府,內務司的供給一如從前,每個節令的時令物什都會提前送上,而且,每天新鮮瓜果也會在清晨送來,與在宮中時沒什么差別。 倒是杜長史華長史找三哥做什么呢? 如今冊儲大典便在眼前,東宮聲勢非同以往,莫說朝廷六部都在為東宮忙碌,整個帝都城的珍寶古玩的價錢節節攀升,聽說較往年長了五成不止。 李玉華比較急穆安之的差使,她找小凡問過了,自當初在朝上被革差使,到現在都半年了,也沒有讓穆安之繼續上朝聽政的意思。太子勢大,三哥再這么休養下去,怕是朝中都要忘了還有位三殿下了。 眼下手里的幾張牌,都不好打。 李玉華不愿意托人求情到穆宣帝面前求差使,別人自愿給的才好,去求來的東西,先跌三分顏面。 李玉華眼珠轉動了幾下,外頭腳步聲輕響,隔窗望去,是穆安之回來了。李玉華起身迎到門口,穆安之披著一襲寶藍色的厚料斗篷進來,后頭跟著小易。 “下午風涼,去園子里做什么?” “昨瞧著好幾盆花要開了,看看開沒開?!?/br> 素霜上前服侍穆安之脫去斗篷,穆安之遞了兩個折子給李玉華,李玉華接過來,翻開看兩眼,是給太子的賀表。 文采什么的她并不懂,看一眼就合上了。心說,看來杜華兩位長史是為這事找的三哥。 李玉華打發了侍女,親自倒盞茶遞給穆安之。 穆安之慢慢的喝著茶,他舉止優雅,那種斜倚著羅漢榻帶著一點散漫的喝茶姿勢也有說不出的好看。 李玉華心中慢慢拿定主意,兩根手指按住折子輕輕推至穆安之面前,輕松的說,“我這點文采,看看大白話還成,這些之乎者也的話就看不懂了,三哥念給我聽,也給我講講這里頭的意思?!?/br> “你快別惡心我了,我還要講給你聽,看他們寫的這些馬屁我晚飯都吃不下?!蹦掳仓p哼出一個不屑的鼻音。 李玉華心中一喜,“我想到這個,也吃不下飯?!?/br> “現在城中珠玉古董的價錢比往年足漲了五成,要知道,今年萬壽節也不過漲三成而已?!崩钣袢A兩只眼珠望向穆安之的眼睛,“一時生意冷清,是常有的事,誰家生意也不可能一直興旺。要是鋪子關門倒灶,想再開起來,就不容易了?!?/br> “我現在還沒倒灶?”穆安之問。 “立儲前后把差使弄到手,就沒倒?!崩钣袢A眉毛一揚,“咱原也不是儲君,本來就沒損失什么。至于你跟父皇的關系,我聽說原本父皇也更偏愛太子一些,皇祖母更喜歡三哥。太子進一步,咱們退一步,可實際,都是在路上,沒差別。離認輸的時候還遠著哪?!?/br> “但要長久沒有差使,即便有些人心里是向著咱們的,如果他們完全看不到希望,就會將希望投給別人,這是最要不得的。三哥,咱們得叫人知道,咱們還有希望?!?/br> 玉青色的茶盅在掌心漸漸變涼,穆安之始終有些猶豫,我是要退步抽身,還是繼續加入爭斗? 李玉華看著他,窗外漸漸響起嗚咽的風聲,吹動深秋的草木,卷起蕭蕭落葉,拂向無邊無際的去處。 夜幕悄然降臨,暗夜微光中,穆安之只能看清李玉華那雙明凈的眼睛,穆安之很少看到野心勃勃的人有這樣干凈的一雙眼睛。 穆安之說,“那些左右搖擺的人,用處不大,我也根本不在意他們。我在意的是你,你跟著我,又占據這樣的身份,一旦失敗,就真的要共榮共損了?!?/br> 李玉華走到床邊,從枕頭下拿出一本書啪的壓到穆安之面前,穆安之哭笑不得,借著窗外微光,是李玉華每晚都要翻上幾頁的明圣皇后傳。 李玉華說,“是不是男人?怎么還不如我這個婦道人家!是男人就痛快點!” 哪怕穆安之一向性情隱忍,也受不了“是不是男人”這話的刺激,他道,“現成有一樁差使?!?/br> “什么差使?” 穆安之一撐榻桌站起身,“先吃飯,吃完飯再說!” * 李玉華還張羅著侍女燙壺好酒,一席飯菜呈上,皆是二人喜歡的菜色。李玉華不必侍女服侍,打發她們只管自己下去用飯,她親自給三哥斟酒。 穆安之感慨,“這待遇就是不一樣啊?!?/br> “怎么不一樣了?以前我也對你這么好的?!崩钣袢A殷勤的給三哥布菜,“快說,別吊我胃口?!?/br> “我一說你就明白,慈恩會?!?/br> 李玉華連連點頭,“慈恩會我知道,這事說起來還是明圣皇后先發起的,書上說是籌善款做善事的?!?/br> “不錯,不枉成天捧著明圣皇后傳讀?!蹦掳仓蛉ひ痪?,“太宗皇帝時就有了慈恩會,這些年,一直是皇祖母主持此事,每年都會向慈幼局、安惠坊、惠民藥局捐贈米面藥物。咱們現在反正沒事,也不好每天閑著,我把這差使要來,也是積德行善的好事?!?/br> “那可好!”李玉華高興的說,“等咱們有了錢,也拿出一部分錢來積德行善?!?/br> 穆安之一笑,把湯碗遞給李玉華,李玉華立刻乖巧的給他添滿湯,穆安之慢悠悠的喝湯,李玉華夸獎道,“你有這好主意,怎么不早說?!?/br> “這急什么,弄樁差使又不是什么難事?!?/br> “我還想著要不要求求皇祖母,請她老人家跟父皇說給你個差使,可又覺著那樣未免沒面子,自然還是父皇主動開口的好?!崩钣袢A道,“一則慈恩會是積德行善的好事,二則這差使咱們辦好了,父皇也看得到?!?/br> “這就錯了,陛下看不看得到不要緊,太子一定看得到?!?/br> 李玉華皺眉,“他會給咱們使壞?” “那你就太小看他了,一國儲君的胸襟沒這么小,他會主動的同陛下要一樁差使給我?!?/br> 李玉華尋思著,筷子尖兒夾了塊燜羊rou放到穆安之碗里,“要是我,我就弄一樁最不好干的差使給你。這差使,即便辦成也討不了好。要是辦不成,那就更好了?!?/br> 穆安之笑,“可見以前你就干過這缺德事?!?/br> “你才缺德哪?!?/br> 穆安之夾塊魚肚子上的rou給李玉華,“莫這樣小瞧太子,他行事素來滴水不露,不會挖這種現成的坑給我?!?/br> “管他挖什么坑,反正三哥你肯定有法子的?!?/br> 李玉華對穆安之信心滿滿,她一向自命不凡,自從知道自己要嫁給皇子,更是堅決認為上蒼肯定賦予她特別使命,她可是有大牡丹命的人哪! 第62章 四十九章 李玉華那高興的恨不能翻倆跟頭的模樣, 逗的穆安之忍俊不禁。不過, 當晚, 李玉華也沒有落下每晚的學習, 她依舊是央著穆安之給她講書到深夜,方洗漱休息。 穆安之懷疑李玉華根本不了解爭奪皇位的結果, 那不僅僅是生死之擇,在這生死之擇中, 會有多少家族將會如夜中熄滅的星辰一般,自閃耀到寂滅, 又將有多少家族,從一文不名走向權勢富貴。而在這其中,會有多少人流血死去, 這些人, 無辜或者不無辜, 被動或者主動, 因果便在他與她今晚這一念之間呢。 或者也是因為不了解, 李玉華顯得比他更有決斷。她身攜轟隆隆的**而來,目光筆直,坦蕩直接。 想來太.祖皇帝舉杯之時也不知自己一定能奪得江山,李玉華酷愛研讀的明圣皇后傳里, 明圣皇后做皇子妃時更不會想到將來自己真的就能成為一代皇后吧。 也許他習慣性考量太多, 倒是李玉華這種簡單直接讓他更易決斷。 少女的馨香猝然逼近,接著一條大腿砸在穆安之身上,穆安之嘆口氣, 起身把李玉華的腿給她扳回去放回被子里。還是個小丫頭呢,腿也細細的,就想做皇后了。 第二天李玉華早起后拉著穆安之去小校場鍛煉了兩盞茶的功夫,用過早膳后,兩人就進宮給藍太后請安去了。 憑藍太后對穆安之的寵愛,這事只要穆安之開口,藍太后沒有不愿的。藍太后何等樣人物,穆安之說想幫著慈恩會做些事時,藍太后已電光火石間想到穆安之這是想做些正經差使了。她心中一喜,第一反應就是,何必這樣麻煩,直接同皇帝說一聲,原是皇帝自己親口應承要讓阿慎去翰林院的。 不過,藍太后見多識廣,知道皇帝這些日子不提此事,怕是心中改了主意。 “那可好,我正想要個合心意的人做幫手?!苯袢仗柡?,藍太后望向窗外,“咱們去小花園,邊賞菊邊說話?!?/br> 穆安之李玉華一左一右扶著藍太后出了慈恩宮,慈恩宮隔壁是處小花園,藍太后一早一晚都愛在這小花園里逛逛。眼下便是重陽節,花園里開滿時令菊花。 “從我年輕時接管慈恩會,如今也有三十多年了。當年太.祖皇帝時,江南王叛變,朝廷為平復這場叛亂,南北交戰足有四年之久,其中耗盡財力人力,明圣皇后那會兒還是藩王妃,主張皇戚貴眷捐贈財物,可這事得有個名頭,就以慈恩宮為名,叫慈恩會。后來,明圣皇后從她的私產里撥了三處大莊子,共百頃,做為慈恩會每年的支出。其后,每年接管慈恩會的皇后或者太后,或多或少都會調撥私產放到慈恩會中。如今慈恩會每年約的二十萬左右的產出,每年哪里受災,我都會拿些銀子出來交給皇帝。還有就是帝都安濟坊、惠民藥局、慈幼局、舉子倉、嬰兒局、漏澤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