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的城_分節閱讀_73
馮舟回家,清和就像只小蜜蜂似的,一會兒替他整理這樣東西,一會兒替他拿那樣東西,在家里忙得團團轉。他心里想著馮舟和曹蕊的事,腦子不停地轉著,別的東西完全無法思考,只能做體力勞動。 連清境都看不下去了,不斷讓清和休息,事情讓女傭去做就好,但清和根本不聽。 團年飯桌上,馮錫說:“雖然我是三十多歲才和清境在一起,但是我覺得你們早點談戀愛結婚也好,有了新的人,家里會熱鬧一些?!?/br> 清和悶悶地喝了一口湯,發現馮舟在看他,他就想到了那個曹蕊,說:“哥哥應該比我早?!?/br> 馮舟想也沒想就說:“這件事怎么能著急?!?/br> 他又端了酒杯敬酒,“daddy,爸爸,祝你們身體健康?!?/br> 清和在飯桌上一直在偷瞄馮舟,此時也端了酒杯,和家人碰了杯,他咕嚕咕嚕就把一杯紅酒喝下肚了。 全家人都盯著他,清和喝完了才發現自己簡直像在喝悶酒,不由趕緊傻笑,說:“這次的酒,是哪一年的,味道很醇啊?!?/br> ☆、 第四章 只是一家人吃團年飯,酒量一般般的清和居然喝醉了,一家人本來準備到小廳里去玩牌,也因此不能湊足牌搭子。 而傭人們大多也回家去團年了,留下來的只有兩個。 幸好有兩人,清境叫他們一會兒接替清和的位置,這樣不至于晚上沒有消遣。 清和醉得全身發燙發軟,靠在沙發里不動。 清境拿了毛巾為他擦了臉,問馮錫:“寶寶這樣可怎么辦,讓他去睡吧?!?/br> 小廳里的電視里正播放著春晚,在一片歡笑聲和掌聲里,清和微微睜開了眼,看了一眼電視后又把眼睛閉上了。 馮錫也過來看了清和:“他會不會吐,讓他一個人去睡不好?!?/br> 清境摟著清和輕輕拍了拍他的面頰:“寶寶,你想吐嗎?感覺怎么樣?!?/br> 清和喝醉了,不哭不鬧,就是樣子有點呆,面頰泛著紅。他歪了一下身子,把腦袋埋在清境肩膀上,孩子氣十足。 馮舟過來說道:“爸爸,你們玩吧,我把他抱到樓上去,陪著好了,等他稍稍好些了,我再下來陪你們?!?/br> 除此也沒有別的辦法了,清境把清和扶了起來,馮舟便把清和打橫抱了起來,清和有一百七十八公分的樣子,不算矮,長手長腳地軟在馮舟臂彎和懷里。 清境很擔心地跟在馮舟身后,“你抱得動嗎,會不會摔了?!?/br> 清和在美國住著,工作辛苦,飲食又不注意,又瘦了一些,馮舟抱著他蹬蹬蹬上樓,還能說話:“抱得動。爸爸你不用跟著我,沒事?!?/br> 清境看的確沒事,才放心地回了小廳去。 馮舟把清和放到了他的床上,發現他穿著有些緊的牛仔褲,這樣睡覺不舒服,在猶豫一瞬后,他就為他解了皮帶,把他的牛仔褲往下拉。 清和醉得迷迷糊糊,被人扒褲子,他自覺不對,就踢了兩下腿,但他用不上力氣,在馮舟眼里,他的踢腿只是輕輕動了一下而已。 馮舟目不斜視地把他褲子脫了下去,又把襪子脫了,為清和蓋被子的時候,他才多打量了清和的腿兩眼,他的腿很長,但是瘦,馮舟是看著這雙腿從小時候的小短腿長成這么長的,他為他把腿放好,將被子拉上去了一點把腿蓋住。 為他脫掉薄毛衣的時候,馮舟掀起清和身上顯得寬松的襯衫,才發現清和因為酒精半勃起了。 馮舟目光閃爍,心口發熱,但是沒敢去管清和這事。 讓清和舒舒服服地躺好后,他就關掉了燈,自己坐在一邊的沙發里在黑暗里發呆。 他知道他應該下樓去陪伴兩位父親,不過他沒有動。 坐了一會兒,他又起身來,坐到了床沿上去,彎下腰俯身看睡著的清和。 清和的呼吸中帶著淡淡的酒香味,在昏暗的光線里,他可以看到清和的面頰在發紅,他將手貼在他的臉蛋上,是燙的,臉蛋上的肌膚柔軟而細膩,吸引著人觸摸。 馮舟腦子里一團亂,他很想和清和確定關系,雖然兩人是兄弟,但畢竟沒有血緣關系;雖然他們上著同一本族譜,但兩人的戶口并沒有在一起。 他們是最親密的一家人,但從法律上來說,也可說不是一家人。 他可以和清和在一起,以戀人和伴侶的形式。 不過馮舟覺得這是他的一廂情愿,他不能將這些想法強加在清和身上。 清和愛他,依賴他,信任他,和他親密,這些都是因為他是清和的哥哥,源于這份從小在一起的親情。 他如果對清和告白,而清和對他并沒有愛情,兩人以后要怎么辦? 他會讓清和痛苦。 馮舟盯著沉睡的清和發呆,不知道過了多久,清和突然在睡夢里掙扎了起來,嘴里發出驚慌的夢囈:“哥哥……哥哥……哥哥……” 越叫越急,馮舟被他嚇了一大跳,趕緊伸手撫摸他的額頭,“寶寶,怎么了?” 但清和只叫了一會兒,他就沒有了動靜,再次睡沉了。 清和小時候也愛做噩夢,那時候馮舟和他住在同一間房里,被弟弟叫醒了,他就會到他的床邊去安慰他,直到清和再次睡著。 馮舟守了清和兩個多小時,看他的確沒事了,他才下樓去。 馮家的春節是繁忙的,各種人情禮節,忙碌不停。 而且馮錫一家每年都要回老家去祭拜,這一年也不例外。 這一年的祭拜安排在大年初三,馮錫帶著家人在初二便回去了。 馮家本家的人算不得多,但是還有一些其他親戚,當初馮家發家的時候,這些親戚既出過力也得到過好處,眼看著馮錫這一脈發展得越來越好,已經是省內首富,想要沾光的人便越發多了。 馮家的祠堂修得很堂皇,只要是馮家人,男女老少都要進去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