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精重生守則_分節閱讀_74
“師尊x大師兄一生推!” “天吶隨時隨地蘇我一臉,別管我我已經淪為腦殘粉!” 這個時候,宮時衣還沒有黑化,整個劇情十分明快,節奏很棒,顏控們看的一本滿足,不能更爽。 就在這個節點,宣傳兩輪的《離婚前一天》終于首映。 這是一部實打實的小成本片。 最大的亮點,就在于片中請來的客串明星實在不少,還都是舉足輕重的那種。有心人查一查到底幕后何方神圣如此手眼通天,這才知道原來電影是掛靠在宮時衣工作室的作品。 這位爺的路數簡直令人摸不透,瞧人家這一路順風順水的,人脈簡直了。 倒是有人陰謀論,說宮時衣背后肯定有金主,他應該早被人潛規則了……可就像他們發現的那樣,金主大人直接控場了,以至于這種言論根本沒能盛行開來。外加《劍仙傳》正熱,此時實乃顏控的天下。 適時地,宮時衣也發了一條球球,認證了《離婚前一天》是他的工作室出品,里面有他的客串。 他倒一點都沒有謙虛,明確表示這部片子非常好看,還點出了男女互穿這個?!粋€市場上還沒出現過的新奇創意,立刻就能化成直觀吸引力! 接下來的《離婚前一天》宣傳中,都是圍繞著“離婚前一天,我就成了你”這個創新梗給觀眾賣安利。宮時衣將他剛賺到手的《劍仙傳》、《龍谷2》片酬一股腦砸進了宣傳環節,地鐵、公交站臺等人流密集處到處都有《離婚前一天》的大幅海報,這海報也拍的創意十足,是由男女主角“拼”成的人像,一方面點出“互穿”這個創意,一方面隱喻夫妻之間,本就你中有無我中有你,互相融入骨血,如何能完整拆分? 作為一個在娛樂圈浮沉好幾年的“老人兒”來說,宮時衣非常明白宣發的重要,很多時候甚至比電影本身的質量更加重要。 宣傳,說白了,就是忽悠觀眾進電影院看你的電影。 發行,說白了,就是全國有多少電影院、每家電影院有多少塊屏幕、放映時段好還是壞……等等。 要知道,影院老板都不是傻子,沒人喜歡跟錢過不去。 就像超市老板一樣,哪種貨好賣,他就進哪種貨,然后擺在最顯眼的貨架上。 所以市場上電影那么多,如何挑選? 有爆點的、明星大腕多的、題材熱門的、宣傳給力的。 業內人士都知道,口碑這種東西,在考慮排片的時候,相對來說反而是最值得忽略的。 一來,喜歡研究影評和去影院買票的群體存在很大的不一致性, 二來,說實話,大部分觀眾經不起忽悠和炒作。比如一個五分電影,媒體都說好,那些觀眾看了就會覺得的確不錯,評分變成七分。媒體都說垃圾,那些觀眾看了也會覺得垃圾,評分改成三。 這就是從眾心理了,觀眾們大部分時候都是隨波逐流的,除非你好到爆表或者爛成一坨屎,那就沒爭議了。 當然,考慮排片的因素,眾所周知,還有“潛規則”這回事。 上面硬性派發,下面小院線不得不從。 但這種潛規則,也是不能胡來的。 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一個爛片強制院線大規模上檔,一方面是怨氣沸騰,一方面,人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把你的片子都放到? 對“有后臺”的宮時衣來說,他沒有使用“禁咒”,強逼院線增大《離婚前一天》的拍片率。 但仔細看的話,《離婚前一天》的拍片率雖然算不上高,只有百分之十二,但研究一下各影院的排片表就知道,《離婚前一天》的排片時間卻都集中在黃金檔! 排片少、票房高,就意味著上座率高,妥妥算大爆。排片多、票房低,就意味著平均每場門口羅雀,爛片撲街。 因為沒有強制,所以如今的《離婚前一天》,還真是人家院線老板深思熟慮,比較看好這部電影的表現,所以搞來先期試水的。 宮時衣很清楚,一旦這部電影票房表現良好,拍片率馬上就會提一個臺階! 首映前兩天,貢獻票房的觀眾包括了——各客串明星尤其是如日中天宮時衣的粉絲團,以及被題材吸引被海報吸引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吸引純粹拉著男女朋友打發時間……的吃瓜群眾們。 兩天之后,各社交平臺、自媒體統統爆炸,少量軟文控場,緊跟大批量自發給人安利的id—— “太特么好笑了哈哈哈墻裂推薦米娜桑趕緊去看啊簡直喜劇屆良心……” “煽情煽的也恰到好處,不會讓人犯尷尬癌~” “天啦你們有沒有注意到編劇欄?那個宮時衣真是我以為的宮時衣嗎?飄飄欲仙的大師兄你的形象在我心中崩塌了!根本不能相信唧幾的眼睛!” “電影界的一股清流……宮時衣這個段子狗哈哈哈,其他編劇們你們學著點啊,別再整八百年前就過時了的老題材了,看人家多么自辟蹊經!” “我覺得他們真應該向百花齊放的網文界取取經,網文這邊新奇創意多了去……反正我喜歡這種輕松有趣的題材?!?/br> “兩位主演真的是老戲骨,這演技太碉堡了,男演女戲女演男戲一點都不違和啊,不知道是誰選的演員,太有眼光了?!?/br> “導演也很牛逼??!你們注意到沒有,那個導演還沒過三十歲呢,絕對新秀,如果選這個導演也是宮時衣的主意,那我得說,他實在慧眼識珠。其他投資方、制片人你們也看看??!多給年輕導演一點機會,他們會回報你們滿意的答卷的!” 病毒式營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是所有體驗過的人,都會自發為你站臺。 《離婚前一天》就是如此。 各平臺評分,就沒有一個低于9的。 眾口一詞的稱贊好看、搞笑。 首周票房便一舉破億,堪稱本年度最強勢的一匹黑馬! 要知道,這還是在排片只有十幾的情況下。 毫不夸張的說,真的是場場爆滿。 看喜劇就是這樣,全場一起笑,那種感覺可不跟在家里自己看碟一樣…… 所以有相當一部分觀眾,笑完之后,還會選擇找朋友二刷一遍。 人生如此多艱,何不開心一刻? 而在媒體分析看來,《離婚前一天》的火爆,還因為迎合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