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裴陸頷首:“張堂主謬贊,”他說完,扭頭看向越初寒,“小莊主意見如何?” 越初寒沉聲道:“你說得有理,勘測良田一事,還請張堂主與我們同行?!?/br> 張堂主立即道:“分內之事,這是自然?!?/br> 商談完畢,眾人便各自回到驛站內的客房,今日聚集,倒也算有了一個結果。 作者有話要說: 劇情需要,這兩章談談正事。 第35章 第二日用過早膳,眾人便在驛站門口集結,打算乘馬巡視南地良田情況。 南地重城并非盛安城,但由于此城距離渡海關最近,采買米糧最為便利,是以南地最大的米商如今也安置在盛安城內。 臨行前,幾人先去那米商處了解情況。 于糧倉轉了一圈,裴陸問道:“存貨看著倒不少,夠用多久的?” 李老板沉重道:“您別看此處存貨尚可,但那么多南地子民張張嘴要吃飯,這點兒庫存,頂多也就能撐上一個月?!?/br> “在下孤陋寡聞,對這些方面不甚了解,”裴陸謙虛道,“有一事還望老板解解惑?!?/br> “少樓主請說?!?/br> “渡海關地境狹小,周遭又盡是漁村,按理說,耕種良田應是比不上南地一半多,卻是怎么養得起南地這么多人的?” 李老板答道:“這開米商也好,擺攤零售也罷,除卻米農外,哪有自己種來自己賣的?如此數量龐大的生意,渡海關也并非自己耕種,乃是向別處米農收購,再進行倒賣?!?/br> 裴陸恍然,笑道:“藥王先生倒真是闊綽得很么?!?/br> 李老板道:“渡海關那般富裕之地,要收購米糧,可多得是米農想巴結,這柴米油鹽乃是人之根本,看著不起眼,實則有莫大商機,僅靠向南地提供米糧售賣,渡海關這些年也是賺的盆滿缽滿?!?/br> 裴陸表示贊同,又問:“那老板可知曉渡海關是從何處收購大米的?” 李老板嘆口氣:“若是知道,鄙人可就不用如此發愁了,早些年就該去尋那些米農洽談,何必要經過渡海關呢?南地并無耕種的條件,若要往東境買米,那是又費時又費力,還費銀子,怎么著都不劃算,如今渡海關成了西境的地盤,各位大人可要多多cao勞,早日想出個良策來啊?!?/br> 裴陸頷首道:“自當盡心盡力,此等特殊時期,還望老板勿要上漲米價,最好是每日定時開設商戶,且每人限購一定數目,要盡最大能力控制好存貨,多拖一點時間,我們也好多想想應對法子?!?/br> 李老板拱手道:“少樓主所言極是,鄙人一定照辦?!?/br> 幾人行出米商,都有些憂心忡忡的模樣。 越初寒道:“勞煩張堂主吩咐下去,從今日起,南地不可出現倒賣米糧之舉,若有人頂風作案以低價自米商買回,又高價售于坊間,一律重罰?!?/br> 張堂主應下,便喚來兩名弟子道:“照小莊主所言,回去多寫幾份告示,將南地各個關隘城池都貼上,另外,這米商每日開設售米時多派些人看著,不得哄搶,也不得混亂,去罷?!?/br> 兩名弟子了然,即刻退下。 顏不淳愁眉不展道:“這可怎么辦,這米商里頭的米只夠一個月?!彼f完這話,又哼聲道,“藥王那個老東西,果真是深藏不露,整整七年,硬是將南地弄成他的搖錢樹,他倒好,兩腿兒一蹬不問凡塵俗事,這輩子賺那么多黑心錢榮華富貴也享受了,結果死了還不讓人安生?!?/br> 經過一夜的思量,張堂主也已然接受南地事關藥王的各種猜想,亦道:“著實是沒想到,雖說這事咱們沒有證據,可只要不是傻子,就能曉得這前因后果乃是藥王一手策劃,不過鄙人想不明白的是,藥王谷雖說遷至浮玉島后便是獨立于江湖,但原本可是歸屬東境的,他怎么會對南地下手?” 顏不淳嗤笑道:“這人黑了心,哪管什么東境不東境的?只要自個兒有錢賺,別說南地,他那藥王谷的人怕是都無足輕重,你們看,他若真有心與東境交好,何必鬧一出收徒的戲碼?表面上做的公正,實則卻是便宜了西境!咱們東境哪里落到半點好處?” 越初寒道:“事已至此,多說也無益,還是先去良田看看情況?!?/br> 聞言,眾人便立即動起身來,裴陸忽道:“忘了我那把扇子丟在糧倉里頭了,我回去一趟,諸位等我一等?!?/br> 他說罷,便又折身進了那米商行,眾人等了一陣,很快便見裴陸握著扇子行了出來。 “好了,走罷?!?/br> 眾人便回到驛站取了馬匹,一起朝城外行去。 一前一后行了一陣,張堂主與顏不淳并駕齊驅,在前頭兀自交談,越初寒便扭頭低聲問裴陸道:“你回去又打聽到什么了?” 裴陸笑看她一眼:“真是知我者初寒也,倒是前面那二位的談話給我提了個醒,照理說,偌大一個南地,米商若是采買糧食,必不會小數目進購,且我事先問過李老板了,上次采買乃是初八那天,才不過短短半月,怎么會剩下的余糧只夠一個月呢?” 越初寒道:“可有結論?” 裴陸道:“方才我復又回去詢問了李老板,他說上次向渡海關采買時,對方聲稱存貨不太夠,新糧需要等上一段時日,若要買米,最多只能買一個月的口糧?!?/br> 越初寒皺眉道:“蹊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