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男友是影帝_分節閱讀_115
一時之間,不用工作室出力,其他媒體早已經將這個驚人的消息傳了出去。 《不忘》的銷售量頓時上升了一個臺階。 歌迷們忍不住把聽過一遍又一遍的《不忘》翻出來重聽,腦子里似乎已經出現了江淮用心書寫的畫面。 江影帝創造了影壇奇跡,賀硯毫無疑問創造了歌壇奇跡,兩個人聯手打造出來的歌又將價值幾何? 簡直是無價之寶。 尤其對于雙方的粉絲來說。 好不容易沉寂了一段時間的“江?!盋P又在隱隱抬頭了,而且江淮主攻影壇,賀硯主攻樂壇,兩人即使組CP也不會像別的花旦小生那樣爭番位搶頭條鬧得頭破血流,反而讓人覺得格外合適,畢竟都是30多歲的老男人了,粉絲也不會太沖動。 《不忘》和《Listen》的爭斗算是告一段落了,網上出現了不少夸贊賀硯氣度的言論,但在第二天,賀硯發出的微博卻讓那些夸獎他的網友們默默閉上了嘴巴。 “林老師,這是第三次了林晚如,用心做音樂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林老師,你的運氣似乎一直都不怎么樣?!?/br> 陳讓是第一個刷到賀硯微博的,一看見這條他腦門上火就直往上冒:“你個死孩子,發微博罵她你傻啊,到時候那些傻逼又嘰嘰歪歪個沒完了,你應該半夜打電話嚇死她、堵門、潑屎,想怎么來怎么來,你怎么偏偏就發微博了?!?/br> 賀硯扁嘴:“就不能讓我爽一下嗎?再說了,半夜給她打電話江淮不得把我兄弟打斷了,潑屎我嫌臭,所以還是發微博吧?!?/br> 陳讓在電話里把賀硯罵得狗血淋頭,可不管他怎么說,賀硯就是不肯把微博給刪了。 他只能時刻關注著賀硯微博下的動態,出現突發情況也好及時處理。 “哈哈哈哈哈罵得好,罵死她?!?/br> “運氣是不怎么樣,買榜買銷量錢都花出去了,結果還是比不上咱們硯臺?!?/br> “應該學學咱們硯臺,好好做音樂,做不好就回家種地去吧?!?/br> 陳讓:“……” 畫風怎么和他想象的不一樣? 更出乎意料的是,當天,一個微博名稱是國家音樂家協會的組織主動在微博上了楓葉娛樂和林晚如,譴責了他們造假賣銷量的行為,洋洋灑灑發了兩千多字,陳讓百度了一下這個組織,頓時炸了! 官方音樂組織啊,成員全是藝術家的那種。 被這樣一個組織點名批評,可以想象林晚如今后的樂壇生涯會有多么糟糕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個組織真的存在,主席不認識,一位副主席是first lady,牛B。 寫到今天快30萬了,各位賞臉,給我漲個作收唄,么么噠 第086章 倒塌 陳讓完全沒預料到, 賀硯在他看來充滿挑釁的話語不僅沒有招來粉絲的反感,相反,粉絲們喜大普奔好像自家孩子做了一件多了不起的事的態度讓經紀人一臉懵逼, 深深有種被時代拋棄了的感覺。 平日里挑剔的不行的媒體居然也沒有置喙半句, 陳讓大感稀奇的同時,卻越來越搞不清楚事情的走向了。 不過他唯一擔心的事情就是賀硯會給自己找麻煩, 既然什么事情也沒有的話,他也就不再多cao心了。 賀硯這兒倒是風輕云淡, 《不忘》的大賣于《空想》之后又給江淮工作室打了一針強心劑——別的不說, 現今工作室里年輕歌手的前途是越來越光明了, 誰不想成為下一個賀硯,王奕惟又慣是會打動人心的,被他一忽悠, 工作室的年輕人都像打了雞血似的拼命奮斗,好的作品仿如流水線生產似的冒出來,倒樂的劉沛他們幾個老前輩們合不攏嘴。 《不忘》蹭蹭上漲的銷量則讓王奕惟笑得嘴咧到了耳后根,別的不說, 《不忘》超越《空想》已經是板上釘釘了,王奕惟最得意的就是當初和德拉美簽合同的時候沒讓對方一次性買斷專輯所有的海外收入,他本可以借此收獲更多現金, 但出于對賀硯的信任,也有賀硯本人的堅持在其中,他最終舍棄掉了一部分利潤而選擇了分成。 《空想》海外銷量上漲,工作室能獲得的收益也一點點累積, 現在已經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了。 和賀硯這邊相反,林晚如最近的境況真是糟糕到不行了。 國家音樂協會這個組織平日里十分低調,但它的組成人員卻無一不是國內音樂圈鼎鼎大名的人物,平時思考的更是涉及文化發展的大計,幾乎能影響整個音樂圈的走向。這些人物中的隨便一位拎出來,楓葉的老總都只有點頭哈腰的份,更不用說沒怎么見過世面的林晚如了。 只能說林晚如運氣不好,音樂圈的冷清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不止業內人士擔憂,處于決策層的人物也一直在思索扭轉局面的方法,一開始是從打擊盜版入手,下一步就是肅清音樂圈內一些明星刷數據、造假,影響整個圈子風氣的事情。 畢竟真實的數據是不應該造假的,造假的結果除了讓造假人獲利以外,對于其他歌手有百害而無一利。就像這一次林晚如和賀硯的比拼,雖然最終賀硯僥幸獲勝,但那是因為《不忘》確實出色,而且賀硯身后有一批力挺他的歌迷,《空想》在海外的銷量也為他助長聲威,但無論如何,一開始形勢對賀硯是很不利的。 但是往壞處想,如果不是賀硯,而是其他人呢? 賀硯靠《空想》的銷量奇跡奠定了國內一線歌手的地位,而他在面對林晚如的來勢洶洶時,開始尚且難以招架,換成其他任何一位歌手,誰有能力招架? 因此,這場銷量戰斗看似只是林晚如和賀硯兩個歌手之間的戰斗,但上層顯然看得更遠,如果所有歌手都忽略了質量為本,選擇像楓葉那樣大肆炒作,那么國內音樂圈永遠別想有翻身之日。 林晚如嘗到了甜頭,自然會有更多人炮制她的方法,對于潛心做音樂卻缺乏資金的歌手而言,無異于滅頂之災。 國家音樂協會爽快地給了林晚如和楓葉娛樂一個警告之后,楓葉娛樂在圈內的地位便開始有些微妙起來——娛樂圈的一眾大佬平日里雖然說一不二,但涉及到文化界和官方組織,他們便會比任何人都更恪守規矩,這種改變是潛移默化的,一般人看不出來,但對于習慣了隱晦路線的圈內人而言,一切都有跡可尋: 楓葉一哥杜衡和一家奢侈品男裝的談判就差最后一步簽約了,卻硬是被一個人氣不如他的小鮮rou虎口拔牙,硬生生搶了去。 簽了合同的電影,制片方寧愿掏錢毀約,也不愿意和他繼續合作。 杜衡是個很有城府的人,不然同公司的小生鮮rou那么多,也輪不到他爬上一哥的位置。 盡管他已經強抑著不讓自己發泄出來,可看著到手的合約一個個溜走,甚至跑到他死對頭的手里,他的心情不由變得更糟。 幾天時間而已,就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 除了杜衡以外,楓葉大大小小的藝人也遭遇了類似的困境,好機會輪不到他們挑,到手的鴨子都能飛了,這怎么能不讓他們又急又氣。 而這個時候,突然發現的一個事實讓他們眼前一亮。 林晚如遭批之后,有兩個藝人事業也受到了影響,不過他們的合約期恰好到了,干脆就和楓葉解除了合同。合同轉入其他公司以后,他們發現,在楓葉受到的限制突然解開了,他們獲得了比以往更好的資源。 這說明了什么? 楓葉的藝人忽然意識到,整個圈子的打壓并不是針對他們,而是針對楓葉這一家公司。 藝人可不是個終身保障的職業,幾次機會錯過了,這一生的事業可能都不會有太大起色,考慮到未來發展,加上經紀人的推動,在楓葉最困難的時候,這些明星可沒有同甘共苦的打算,一個個跑到公司樓上要求解約,哪怕違約金多付一點也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