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態度
這個國慶節很忙碌。 李建業談了對象,和家里人商量國慶節往家里帶,讓大家伙見見人家姑娘。 見家長,吃頓飯,大家伙都同意了,只不過得國慶二號才有空。主要國慶節當天李友桂沒空,羅家人這天都回大院來吃飯,羅家的男人們這天都在單位里參加慶?;顒?,晚上自家人還要再慶祝一次,只能把見未來弟妹的時間推到了第二天。 李建文和李建環,李友柳兄妹三個本來也可以國慶當天回來,只是聽說了大姐二號才能回來后,就齊齊的把團聚的時間推到二號了。 只有大姐在的時候,一家人才是整整齊齊的,無論什么時候,只要大姐回來,他們就一定會回來。 既然李友桂國慶那天沒空,那就二號再一塊兒回家來團聚慶祝和見面了。 李建業就把這個事兒給自己的對象說明了,結果當姑娘家聽到因為未來大姑姐的原因改期了,心里就特別不高興,覺得自己特別不受到重視。 第一次見家長,難道他們家不應該遷就自己?!不應該以自己為重嗎?! 這個大姑姐回不回來又有什么關系?!為什么非得要她回來不可?姑娘的臉色就十分的難看了。 “我沒你姐重要呢?她都嫁人,要是沒嫁人,我沒話好說??赡銈兗疫@樣,是不喜歡我不歡迎我嗎?!那我們還談什么對象???” 張鳳玲忍不住沖男朋友發飚了,氣自己沒得到隆重的對待,而且這還沒過門呢,過了門那不更絕望?! 李建業趕緊解釋:“小玲你別這樣想,我家可是靠我大姐養的,包括我也是我大姐供吃供喝供讀書養大的,我們全家非常敬重我大姐,你要是上門沒見到我大姐,或者我大姐不來,那才是難受那才是不受重視呢?!?/br> “我大姐很大方的,我三嫂四嫂她們上門的時候,就數我大姐給的見面禮最重,更不用說我大姐還送我一套院子了?!?/br> “小玲,我可告訴你,你要是得罪了我大姐,可別怪我不幫你,也別怪我不向著你,我大姐的地位是無人能敵的?!?/br> “你要是非要國慶那天來我家,他們也是歡迎和愿意的,就是可能除了我父母和陸爺爺陸奶奶在之外,他們應該是沒空過來了。你要不介意,我就回去告訴他們?!?/br> 李建業這會兒也覺得你要真愿意國慶那天來也不行,就是別又說自己得不到重視。再說了,國慶節放假好幾天呢,早一天和晚一天又有什么區別?! 她愛咋地就咋地吧。 張鳳玲真的是聽得驚呆了,她對象這是無所謂的態度了?! 頓時,就讓張鳳玲有些猶豫不決了,再一想到李建業的態度,以及他家的條件,哪里舍得就這么放棄?! 李建業可是張鳳玲能找得到的條件最好的對象了,雖然李家算是剛搬到京市的人家,可張家還不如李家呢,連搬到京市的機會都沒有,還窩在離京市兩百里地的村子里,除了張鳳玲外,一家人都在鄉下種地呢。 張鳳玲上學的時候比較爭氣,書也讀得好,這才讓她考上了京市師范大學,她還比李建業小了一屆呢。 要不是她最后也分配到了京市的小學當老師,恐怕都沒機會和李建業談對象。 李家的條件張鳳玲是聽說過的,兄弟姐妹個個都有本事,不是北大和清大畢業,就是警大和協大畢業的,全部都在很厲害的單位里工作,李建業這么好的家庭條件,再找一個差不多的一點也不難。 張鳳玲不傻:“建業,我這不是怕你家人看不上我嗎?心里擔憂,這才計較去你家的日子嗎?現在既然解釋清楚了,那我當然是聽你的,也聽你家里人的意見,二號就二號吧,你大姐對你們這么好,我也想見見她,而且人多才熱鬧啊?!?/br> 她哄人還是有點手段的,還挺會說話,又事事依著李建業,不然也不能成為他的對象。 李建業這才覺得自己的對象是懂事的,張鳳玲要真敢和他大姐和家人對著干,事事爭頭,那他是不會要她的。 在他的心里,李友柳和父母還是比對象什么的要重要得多,對他父母jiejie好的,他才會看得上。 “行,二號那天我去接你?!?/br> 張鳳玲趕緊乖巧的點點頭,一副以李建業為中心的樣子。 國慶節當天,羅家的男人們都出去了,女人們則在家里做飯,孩子們則在客廳里自己玩。 今天不僅是國家的生日,也是全民慶祝的日子,晚飯是十分豐盛的。 海鮮雞鴨魚rou,足足做了一大桌,八個大人,七個孩子,分了兩桌吃飯。 大孩子跟著男人們一個桌,小孩子和奶奶嬸嬸mama們一桌。 如今國家越來越好,人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日子是越來越有奔頭了。 除了羅父,羅家男人們的職務都是處級以上的,全是國家重要的年青儲備干部了。 羅大嫂和羅二嫂今年也買了塊地,一塊地要兩萬多,又把家里的錢掏得差不多了。不過,妯娌倆都不想再買房產了,孩子們大了,上學的費用也越來越大,花銷也不少,而且是時候得好好的培養他們了。 李友桂開的那兩家奶茶店紅紅火火的,妯娌倆不是不羨慕不眼紅的,只是這生意誰也沒好意思開口想要干,這不是和弟妹搶生意嗎?她們就算是好意思,家里的男人和公婆也會不同意的。 一家人熱鬧又高興的吃了一個團圓飯,又愉快的聊了一個晚上的天,這才滿足的領著各自的家屬回家去。 第二天是李友桂回娘家的日子,說好了的,不過羅父和羅母這次就不打算過去湊熱鬧了,他們倆想在家里休息一下,就讓兒子兒媳一家人自己回去吧。 羅李兩家人現在都是不需要那么客氣的,一年到頭都不知道在一塊合伙吃了多少頓飯了,也不把各自當客人了,客氣也不需要。 因此,二號的那天,李友桂就開車帶著老公兒子們回李家的小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