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滑頭啊
好事情啊。 好消息。 牛棚的人頓時都是一片的歡聲笑語,吃了多年的青菜粥和番薯都變得無比的美味起來了呢。 沒過多久,李友桂就過來了,提了一點從京市里帶回來的特產,也不多,一人嘗一下味道而已。 方志林雖然已經激動過了,但是這會兒見到李友桂還是沒忍住激蕩的心情急忙迎上前來連忙追問。 “友桂,他們現在怎么樣了?” 李友桂:“方老,我去到的時候,是方叔和嬸子出來接的我,他們看起來應該是挺過了病情最重的時候, 這次我過去給他們帶了一些常用藥,又請老醫生開了點中藥,我沖好后帶了幾次過去給他們喝了,回來時候他們都好得差不多了?!?/br> 修復液是不可能讓別人知道的,幸好她給沖了紅糖水掩護,又把這功勞推到市里那老醫生的身上,李友桂也不怕他們去感謝老醫生,這是應該謝的。 方志林和牛棚的人聽了特別的高興,真的是老天保佑,老天開眼啊,太好了太好了。 此時的方志林已經顧不上什么了,無比激動的握著李友桂的手說不出話來。 恩人啊。 陸雪慧和弟弟也昂著小腦袋高興的直看著他們的大jiejie,兩個孩子雖然年紀小,可還是聽懂了大人們說的話,他們的父母還活得好好的。 接下來,李友桂就詳細的說了一遍她去西北的過程,給方易云夫妻倆留了錢票,以及藥品和糧食。方易云夫妻倆也很聽李友桂的話,讓他們吃就吃,沒有不舍得。 方志林和老黃老薜他們聽了直點頭,都是經歷過特殊對待的人,經歷過人性的丑陋,簡直就是感同深受,哪能不理解李友桂的做法?! 要不是李友桂她夠兇悍,要不是她拿到的是隊伍的證明,只怕事情還不會這么順利呢。 大家伙說了好一會兒的話后,李友桂才知道,自從她去了西北后,羅中華在她不在的情況下膽子竟然大了。 羅中華竟然同意了李友桂去年的建議,讓牛棚的人上午給生產隊沒上學的孩子們上課,下午喂豬,晚上再給生產隊的人掃盲。 而豬場的活兒上午就分給了生產隊的四個手腳勤快的婦女,她們干活自然是有工分的。 現在牛棚的人干活又比從前真要輕松多了,他們的學生也就不到二十個,包括小建業和小方睿都是學生之一,就晚上來掃盲的人多點而已。 李友桂聽后又想了一下,羅中華的膽子還是不夠大啊,不過也怪不得他,他們生產隊實在是太靠近公社了,一有風吹草動,就特別危險。 不過,這學習的時間還是得再安排一下,不然效果可不會太好。 方志林現在心情大好,精神也抖擻了,一掃連續兩個月的郁氣,整個人一下子就年輕了好多。 下午上工時,李友桂就去找羅中華銷假了,羅中華見到她回來,簡直驚喜極了。 “你這丫頭終于回來了,一切順利嗎?”羅中華是至始至終的知情人,心里也記掛事情的發展呢,這會兒見到人就迫不及待的問道。 李友桂直點頭?!昂茼樌?,幸好跑了這么一趟?!?/br> 說完,她又把西北之行的事情給羅中華說了一遍,除了隱瞞進深山打獵的,其他的能說都說了。 羅中華沒想到牛棚那個方志林的兒子兒媳真的慘成這個樣子,老實人過得真難啊,幸好挺著等到了李友桂,不然聽那樣子只怕不一定過得了今年呢。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當浮屠。 呸呸呸,現在可不敢這樣說。羅中華只敢在心里這樣想,完全不敢說出來。 不過,他在聽說了戚家兩個孩子的遭遇后,忍不住直搖頭嘆氣,不說人家是烈士之后,就是這么親的親人,還留下這么多撫恤金和津貼,也該盡心把人家的孩子養大,怎么就不管人家的死活呢。 羅中華這次真的是從新認識了李友桂,一直知道她人善良,沒想到這么善良。 “你聽說了我辦學習班的事兒了吧?目前就只能這樣了?!彼彩菗藰O大的風險的,不然羅中華哪能不知道牛棚的人文化很牛?! 李友桂也點點頭,“叔,先這樣吧,他們雖然在干農活上不在行,但是論文化知識是很厲害的。我認為,學校放假了就請他們也給孩子們上課,因為學校老師的水平能和他們比?以前聽說他們是教大學生的?!?/br> 羅中華也知道啊,可惜他不敢這么明目張膽啊,這丫頭就放過他吧。 “這個倒是可以,但是不是每個家長都同意的,人家也盼著放假回來幫家里干活。不如誰愿意放假繼續學習那就去,你看怎么樣?” “叔,你說的挺有道理。我不管別人家怎么樣,我家的弟弟meimei們是全部要去的,這樣的機會我可不想放過?!?/br> 李友桂也同意羅中華的做法,畢竟也管不了別人,管得了自己就好了。 羅中華見她這么積極響應,恨不得那些人直接去當老師,心里有點疑惑和懷疑了,就沒忍住悄悄地問了。 而,李友桂也不瞞他,因為羅中華自己家里也有孩子在上學,只不過她是保留了一些的。 “叔,既然你問了,那我就只告訴你一個人了,你可千萬別說出去。我成績這么好,的的確確是讓他們給教的,我不懂的就偷偷的問,然后我再回家就教給弟弟meimei們。學習成績能這么好,你懂的心中有數就行了?!?/br> 羅中華一臉的恍然大悟:“……” 怪不得了,這小滑頭。 這就解釋得通李友桂為什么這么照顧那些人了,羅中華頓時就覺得自己腦子竟然還不如她靈活呢。 一通百通。 羅中華以前也覺得這些人是牛鬼蛇神,自然是遠離著些好,省得惹麻煩上身。但是,不管干什么,要想有好的工作,想成為市里人,除了門路之外,文化更重要啊。 不然,就算他這個貧農再根正苗紅,文盲一個,市里要招人也輪不到他和家里人。 是了是了,他怎么就沒想到呢?!